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麻黄附子细辛汤验案举隅
第 1174 期
作者 / 宋力伟
编辑 / 林凤 ⊙ 校对 / 刘刚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原方由麻黄二两、细辛二两、炮附子一枚组成,有温经散寒、助阳解表之功,主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之太阳少阴两感证。笔者临证应用此方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感冒失音、特发性耳聋、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前列腺炎等,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 过敏性鼻炎
李某,女,36岁,工人。2007年3月9日初诊。患者素体虚弱,近3年来反复出现突发性鼻塞、鼻痒,流大量清涕,喷嚏不休,遇风寒或油烟刺激即会诱发或加重病情,伴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溲清便溏。舌质淡、苔白,脉沉细。证属肾阳不足,卫外不同,风寒侵袭,肺气失宣。治宜温阳散寒,祛风通窍。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处方:炮附子(先煎)、仙灵脾、补骨脂各12g,麻黄、桂枝、细辛各6g,苍耳子、白芷、防风各10g,炙甘草5g。服药7剂后,鼻塞鼻痒、喷嚏等症状明显减轻,效不更方,续进30剂,诸证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过敏性鼻炎可归属中医学“鼻鼽”范畴。《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气所病……,肾为欠为嚏”;《医方考》中说:“若阳气自虚,则阴气凑之,令人脑寒而流清涕”。笔者学习先贤经验,结合临床实践,认为本例患者素体肾阳亏虚,风寒入侵,邪滞清窍,肺气失宣,故鼻痒,喷嚏频频;肾阳虚弱,统摄无权,气不归原,寒水上泛鼻窍致鼻塞、清涕长流不止。投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温肾散寒,合苍耳子散辛散通窍,补骨脂、仙灵脾、桂枝补肾助阳,标本兼治,药证合拍,故获佳效。
2 感冒失音
朱某,女,45岁,干部。2007年1月5日初诊。患者5天前受寒后出现发热、咽痛、咳嗽、少痰、声音稍嘶哑。在某医院治疗后发热已退,但声音嘶哑加重,且喉部发紧,不能言语,咽痛,阵咳,痰出不畅,胸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查体:咽稍红,两扁桃体无肿大,血常规检查及胸部X线检查未见异常。证属少阴阳虚,感受风寒,邪壅气道,失于表散。治宜助阳解表,宣肺利咽。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处方:炮附子(先煎)12g,麻黄、细辛、桔梗、木蝴蝶各6g,生甘草5g,射干、防风、苍耳子各10g。服药3剂后,咽痛消失,声音嘶哑大减,原方续进5剂,声音清亮,诸证皆消。
按:《灵枢·忧恚无言》日:“人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阖不致,故无音。”咽喉系肺、肾经脉贯注之所。本例患者属少阴阳虚受寒,寒邪客于会厌,失于表散,闭阻气道,属太少两感之证。《张氏医通》云:“暴哑声不出,咽痛异常,卒然而起,此大寒犯肾也,麻黄附子细辛汤温之。”遂投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而收温下宣上、开窍启闭之功。
3 特发性耳聋
徐某,女,50岁,职工。2006年2月18日初诊。患者突发左耳耳聋、耳鸣2个月,加重1周。曾在本院五官科住院,诊断为特发性耳聋。接受扩血管、激素、高压氧等治疗,未获显效,遂改投中医。刻诊:左耳耳聋、耳呜,听力减退,时发头晕,乏力神疲,四肢发冷,夜尿频多。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询知起病前曾在寒冷天户外洗衣被多时。证属。肾阳虚弱,寒邪直中少阴,清窍失宣。治宜温肾扶阳,蠲寒通窍。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处方:炮附子(先煎)18g,麻黄、石菖蒲各10g,细辛6g,巴戟天、仙灵脾、杏仁各12g,通草5g。服药7剂后,耳鸣明显减轻,听力大有进步,精神仍疲乏。舌质淡红、苔薄,脉细弱。上方加炙黄芪30g,仙茅15g,继续服药20剂,耳鸣消失,听力恢复正常。
按:肾为一身元气之根本,藏五脏精华,开窍于耳,先天真火旺盛则邪不可干。《中藏经》日:“肾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外通于耳。”《灵枢·脉度》日:“。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今患者肾阳不足,寒邪直中少阴,寒气收敛,气血不通,清窍失宣。《景岳全书》云:“耳聋证邪闭也”。治疗须以大剂麻黄附子细辛汤扶阳散寒,巴戟天、仙灵脾温肾助阳,石菖蒲、杏仁、通草化痰通窍而获效。
4 腰椎间盘突出症
周某,男,48岁,工人。2006年7月18日初诊。患者腰腿痛、跛行半年,伴右下肢麻木。无外伤史。刻诊:伴腰膝酸软无力,喜热畏寒,时虽盛夏,仍需厚衾,夜尿频数。舌质偏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腻,脉沉细弱。CT示:L4~S1椎间盘向右突出。证属肾阳亏虚,寒湿痹着太阳经脉。治宜温肾散寒,除痹通络。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处方:炮附子(先煎)、炒杜仲、补骨脂、独活各12g,麻黄、细辛各6g,仙茅、千年健、钻地风各15g,仙灵脾20g,炒地鳖虫10g,蜈蚣2条。服药15剂后,腰腿痛渐轻,畏寒肢冷改善,上方加全蝎6g,又服药30剂,腰腿痛及下肢麻木等基本消失。上方加减调治1月,未再复发。
按: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归属中医“腰痛”、“痹证”等范畴。腰为肾之府,本病多由肾虚、血瘀、外伤、风寒湿邪侵袭等原因引起,与。肾关系尤为密切。《诸病源候论·腰腿疼痛候》日:“。肾气不足,受风邪之所也,劳伤则肾虚,虚者受风冷,风冷与正气相争,故腰脚痛。”《素问·举痛论》云:“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人经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说明肾中阳气亏虚,邪气入侵太阳经脉,气血凝滞,阻塞经络,不通则痛,故投麻黄附子细辛汤温肾扶阳、散寒通络;伍以仙茅、仙灵脾、炒杜仲、补骨脂补肾壮阳;独活、千年健、钻地风、地鳖虫、全蝎、蜈蚣祛风散寒、活血通络而收功。
5 慢性前列腺炎
史某,男,38岁,工人。2006年10月3日初诊。患者患前列腺炎3年余。刻诊:阳痿,夜尿频多,尿线分岔,尿时无力,尿后余沥不尽,腰骶、会阴及睾丸隐痛,小腹发冷。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前列腺液检查示:WBC++/HP,卵磷脂小体少许。证属肾阳不足,寒湿阻滞。治宜温阳益肾,散寒化湿。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处方:炮附子(先煎)、补骨脂、巴戟天各12g,麻黄、细辛各6g,炒薏苡仁30g,败酱草20g,穿山甲、小茴香各10g,王不留行15g,吴茱萸5g。服药15剂后,夜尿明显减少,每夜1~2次,尿时较有力,尿后余沥减轻,晨间阴茎能勃起,尚不能合房。舌质淡红、苔薄白微腻,脉沉细滑。上方加蜈蚣2条,白蒺藜30g。再进30剂后,夜间不需小便,腰骶酸楚及睾丸隐痛等消失,性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前列腺液检查:WBC少许,卵磷脂小体++。原方加减调治1月后,前列腺液复查正常,随访1年未复发。
按:慢性前列腺炎,从临床表现看可归属中医学“精浊”、“淋证”等范畴。湿热瘀滞为其主要病机。笔者先前多从湿热人手,用些套方套药,然收效甚微。细察此类慢性病人,多为先天禀赋不足,或淫欲不节,房劳伤肾,并长期接受抗生素或清热解毒中药治疗,损伤了人体的阳气,使湿邪凝滞不化,湿从寒化,寒凝肝脉而致使病情缠绵难愈。本例患者腰腹冷痛,睾丸下坠且冷,性功能减退,舌质淡,脉沉细,究其本质,乃肾阳亏损,遂立扶阳温化为法,投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以温肾扶阳、散寒通滞、清热行瘀而获效。
6 体会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阳者,卫外而为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明代张景岳也曾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凡阳气不充,则生意不广,故阳惟畏其衰,阴惟畏其盛,非阴能自盛也,阳衰则阴盛矣。凡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非阳能死万物,阳来则生,阳去则死矣。”(《类经附翼·大宝论》)清代医家“火神派”创始人郑钦安先生,更是把扶阳理论发挥到极致,他说:“人身一团血肉之躯,阴也,全赖一团真气运于其中而立命”,“阳者阴之根也,阳气充足,则阴气全消,百病不作”,“阳统乎阴,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不滞。”(《医理真传》)等等论述,皆强调阳气在阴阳平衡协调中的主导作用,而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肾阳虚衰则卫阳不足,寒邪易入侵,而成阳虚感寒病证,此乃表实里虚、表里俱寒之证。《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药虽三味,但组方严谨,方中麻黄辛温透表,宣肺开窍散寒,解太阳之表邪,促使脏腑、经脉邪毒浊气从表而出;附子大辛大热而有毒,为纯阳之性,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脉,为温肾扶阳祛寒之第一要药,俾阳气振奋,犹阳光普照,阴霾自散;细辛辛温走窜,启闭散寒,归少阴肾经,可通达内外,内可助附子以温阳,外可助麻黄以解表。三药合用,共奏内温少阴之阳,外发太阳之表,扶正而祛邪之功。上述病症,病情不一,变化多端,但病机一致,均属少阴阳虚感受寒邪所致,皆投以麻黄附子细辛汤,而收到满意效果。笔者体会,本方不仅仅局限于伤寒之太少两感证,且可广泛应用于阳虚感寒之多种病证,临床凡因外感而见面色胱白,精神萎顿,畏寒肢冷,便溏溲清,口淡不渴,或恶寒身痛而咽不红肿,虽身发热而脉无热象,反见沉细软弱无力者,辄可放胆使用本方。
I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浙江中医杂志》2011年第1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温经强腰汤(石仰山)
肾着汤医案选
陈潮祖:五系寒证,气血津液失调,五通汤主之
麻黄附子细辛汤
[转]麻黄细辛附子汤合肾着汤化裁治腰 痛
​林佳明1.13经方传承第78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