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紫蝉汤化裁治疗痤疮,常获佳效——陈荣焜老中医运用紫蝉汤治疗痤疮经验


第 1502 期

作者 / 詹杰 王嘉挺 蓝俊才 陈聪明 蔡锦松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证研究基地

编辑 / 刘刚 ⊙ 校对 / 赵馨

陈荣焜老中医为泉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福建中医药大学首届修园班特聘导师,从事临床工作长达50余载,临床经验颇丰,尤擅以祛风开窍法为主,用紫蝉汤化裁治疗痤疮,兹将陈老经验介绍于下。

1 病因病机

痤疮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与损容性疾病,古有“肺风粉刺”“酒刺”“面疮”等称,多认为与血热等有关,如《外科正宗·肺风粉刺酒黯鼻》曰:“粉刺属肺,黯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所谓有诸内,形诸外。”《外科大成·肺风酒刺》亦载:“肺风由肺经血热郁滞不行而生酒刺也”。《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肺风粉刺)则云:“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刺,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宜内服清肺饮,外敷颠倒散。”

至于其与风邪关系,言之甚少,纵使谈及,但未给出具体治法或未云须祛风,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诸病源候论》:“面疱者,谓面上有风热”等,皆虽云痤疮与风关联,然未提具体治法。

陈老认为《中医外科学》把痤疮分为肺经风热、肠胃湿热、痰湿瘀滞等单一的证型,虽有风热型,却以枇杷清肺饮为主方,而该方并无风药或祛风法的运用。当今社会节奏加快,饮食结构多样,痤疮的病因病机日趋复杂,而这种单一的分型并不契合临床实际。(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陈老认为该病病机复杂,多见诸证夹杂或兼有它病,一般以风邪外束、热毒充斥表里为主,夹杂湿浊、瘀滞、气虚、脾虚、阴虚等,或兼月经先后不定期等症,故主张诸法合用,尤重风药的使用,且重视引邪外出,强调祛风开窍,配伍清热解毒、祛湿化浊、活血化瘀,以排泄热毒、湿浊、瘀滞等,并以此自拟紫蝉汤化裁治疗,常获佳效。

2 治疗特色

病例介绍



3 结 语

李灿东教授首创中医状态学,其指出健康状态表征参数按参数性质分有阳性参数、阴性参数与隐性参数,其中隐性参数为需要通过对机体在出现相应表现时方能做出判断的参数,即“因发知受”。故笔者认为,在辨识痤疮患者健康状态时,因该病多病在头面部、人体上半部、体表的皮肤肌腠,且常有皮肤瘙痒等症,此符合风邪的致病特点;又因“高巅之上,唯风可到”,故可视为诊断为风邪的隐性参数或诊断为风邪致病而使用风药治疗。因为风性开泄,易袭阳位,故具有风性的风药多可解表发汗、开泄皮毛、解肌疏腠,且能直达人体上半部、头面部、体表肌腠皮毛等人体的“阳位”(风药易袭阳位),故基于辨证,适当伍用风药,对促进痤疮痊愈意义重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治疗痤疮
痤疮粉刺的辩证治疗——青少年痤疮(肺经风...
痤疮反复发作怎么办?中医辨证标本兼治!
桑叶的祛病养颜功效
芍药甘草附子汤治疗痤疮新探
痤疮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