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座钟楼之城”的教堂新生路

加拿大东部的魁北克省以法兰西风情闻名,省会魁北克城有“北美小巴黎”的美誉,而魁北克省最大的城市蒙特利尔也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别名“北美罗马城”。

尽管蒙特利尔不论从历史还是文化上都远不能与罗马相比,但在北美这片新大陆上,像蒙特利尔这样拥有众多宗教和文化遗产的大城市并不多见,最突出的就是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教堂建筑。登高远眺,各种形状的教堂尖塔鹤立在居民区里,或夹在高楼大厦间:哥特式的尖顶,巴洛克式的半圆穹顶,新古典风格的钟楼,以及现代风格的新式教堂,难怪蒙特利尔还有另一个别称“百座钟楼之城”。

其实蒙特利尔大小教堂的数目远超百座,仅市中心最繁华的商业街区就有十几座。在美国、加拿大那些“没有什么真正历史古迹”的大城市里,像蒙特利尔这样,灯红酒绿间充斥着时尚广告牌的大街上随处可见令人肃然起敬的老教堂,真的不多。

19世纪的城市地标厄斯金和美国联合教堂(Erskine and American United  Church)有146个彩色玻璃窗,是加拿大拥有彩色玻璃窗最多的古建筑。教堂被改建后形成两个功能区:主殿变成拥有462个座位的蒙特利尔音乐厅,其他附属建筑作为现代感十足的克莱尔和马克·布尔吉展馆(Claire and Marc Bourgie Pavilion),也是蒙特利尔美术馆(Montreal Museum of Fine Arts)的组成部分,用于收藏魁北克和加拿大的传统艺术以及展示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建筑周围作为博物馆的公共艺术空间展陈雕塑作品。(下图为音乐厅内景)

这些有几百年历史的老教堂或宏伟壮观,或小巧精美,形态各异,凝聚着不同风格建筑艺术的精华。教堂内,庄严肃穆,玫瑰花窗彩色玻璃投射下五颜六色的光,圣坛上烛光闪烁,在悠扬的管风琴圣乐中,信徒们静静地祈祷。难以想象,门外就是熙熙攘攘的购物和逛街的人流。

教堂建筑是蒙特利尔最值得观赏的景观之一,也是城市历史和文化最重要的载体。自从16世纪法国国王派遣的探险船队踏上北美新大陆,最早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起新法兰西疆土以来,天主教便在魁北克深深地扎下了根。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天主教势力成了魁北克社会的主导,它不仅控制了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政治和经济。

随着去教堂的人越来越少,教堂逐渐失去了活力。

教会势力的长期控制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文化,也妨碍了社会的发展,让魁北克的社会和经济落后于北美其他地区,引起了各阶层的极大不满。20世纪60年代初,魁北克因此爆发了反对教会统治的社会改革运动。

这场社会改革运动从根基上动摇了教会势力对魁北克社会的控制,使曾经大权在握的教会丧失了对政府和经济的控制,也让人们从封闭落后的宗教文化的桎梏里解放了出来,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思想产生了飞跃性的解放。思想解放和社会改革促进了经济迅猛发展,让魁北克在不长的时间里赶上了北美其他地区现代化的进程。

魁北克现代化的发展带来另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是人们对宗教热情的骤减,去教堂的人越来越少,对教会活动的关注度越来越低。曾经的社区精神中心和教区活动中心变得越来越冷清,最后不得不关门。而长期空置、无人打理和年久失修,使教堂逐渐破败。再加上7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大量的城市基础设施兴建和实施新的城市规划,许多利用率不高的教堂被拆除。

“百座钟楼之城”的天际线已经被摩天大楼取代

据有关部门统计,魁北克全省20世纪以前注册的大小教堂近3000座,现在已有14%被拆除和改建他用,而最近几年仅在蒙特利尔市就有近60座教堂消失了。

教堂的关闭不仅有政治和社会原因,经济成本也是重要因素。目前魁北克省真正去教堂的人只占总人口的4%。让96%的纳税人为4%的人口买单作为教堂的维护费用,显然不合理。一个现代经济社会,也难以容许大量无人使用的建筑长期空置。因此,这些再无人问津的教堂不可避免遭到了关门的命运。

如何处置被关闭的老教堂?人们可以做的选择无非是拆除或者改建他用。从经济成本看,拆除一座老教堂需要十几万到几十万加元,而改建一座教堂需要几百万加元。单纯从经济上考虑,直接拆除显然是最简单的办法。

被废弃的卫理公会教堂

然而这些老教堂有一些令人难舍的东西,它们或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或者寄托了几代人的情感,或者是某个历史时期的代表建筑。于是人们把这类教堂保留了下来,加以改建,有些被用作地方政府的办公场所,有些作为社区的活动中心,另一些被改造成公共图书馆、展览馆和室内运动场等,还有一些被改装成风格独特的“教堂公寓”。

老教堂的彩绘玻璃与舒适的现代家居混搭,呈现出迷人的气氛。

哥特风格的老教堂变身温馨的公寓,创意融合时代元素,这也是古老建筑重新焕发生机最有魅力的地方。

蒙特利尔市近十几年被关闭的老教堂有7%被一些建筑设计所收购,然后被改造成为新型的公寓。这些“教堂公寓”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外观上修旧如旧,尽量保持教堂的原貌,而内部修旧如新,使居住条件完全现代化,舒适而便利。

那些被用作住宅的建筑,从外观上看仍旧是非常经典的教堂:高耸但不再有钟声的钟楼,哥特风格带尖弧的窗子,挂满岁月痕迹的石头墙,高大肃穆的大门⋯⋯但是细看会发现,那哥特风格的窗子换上了铝合金窗框,透过窗户不见圣像和蜡烛,而是带着家庭温馨的镂花窗帘;旁边还有精巧的阳台,阳台上摆着烧烤炉和自行车。走进公寓,高大的屋顶玻璃窗让空间十分敞亮,地面铺满抛光的瓷砖地板,配有最新流行的家具和全套的现代化厨卫设备。这些“教堂公寓”把古老与现代、旧与新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人们在享受现代化舒适的同时穿越时光,缅怀过往。

在对一些教堂的改造中,设计师保留了原有的“教区”概念,以教堂为中心,增建数座与教堂建筑风格相呼应的新式公寓楼,它们簇拥着教堂,给人以“教区”的感觉。而这些公寓里的居民正是原来教区的老住户,几辈人都对教区有着特殊的感情。如今,他们在已被改建成社区活动中心的小教堂里休闲聊天儿,进行各种文化娱乐活动,重温过去的时光,原来教区的邻里关系依旧。

由教堂改建的图书馆

在由老教堂改建的公共图书馆里排满一架架的图书杂志;教堂展览馆宽敞的展厅里陈列着绘画、雕塑和其他手工艺品;在由教堂大殿改造的室内运动场上,人们运动锻炼,甚至赤身裸体地在游泳池里游泳⋯⋯这样的场景在过去神圣肃穆的教堂里是无法想象的。

由老教堂改建的大学的中心大厅

蒙特利尔市老旧教堂的改造使这座“北美罗马城”不仅保持了特有的历史和文化魅力,也为它注入了新的活力。遍布全市的老教堂的宗教意义正在淡化和消失,而它们的建筑艺术魅力却在发扬光大,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吸引着人们的视线。

(节选自2019年6月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吉林景观风景线——耸立在美丽松花江畔的“江沿教堂”
外滩源(2)幸存的滨水教堂
上海教堂的今昔(4)
于无声处 何易何方建筑摄影展
【图文】(加拿大)穿行在典雅浪漫的蒙特利尔--多彩魁北克
加拿大枫叶大道旅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