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咳嗽、咳痰、气喘……慢阻肺病要防急性加重!

陈荣昌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现任慢阻肺学组组长,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

郑劲平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反复地咳嗽、行动后气喘、嗓子里总是有痰……这正是我国近1亿慢阻肺病患者的经历

慢阻肺病最危险的是出现急性加重

慢阻肺病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修订版)》显示,我国慢阻肺病在20岁以上人群中患者有近1亿人,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13.7%,而且这一疾病发病呈现高态势,十年间增长67%。然而,我国慢阻肺疾病的公众知晓率不足10%

咳嗽、咳痰、气喘是慢阻肺病的主要症状,但早期的咳、痰、喘症状极易被患者所忽视,多数患者确诊时,肺功能损害已不可逆,因此慢阻肺病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专家共识》中提到,急性加重是慢阻肺病患者病程中的一种急性事件,患者在14天内出现症状恶化,如呼吸困难和(或)咳嗽、咳痰症状加重,可能伴有呼吸急促和(或)心动过速

慢阻肺病急性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加速疾病进展、导致早期死亡的关键环节。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现任慢阻肺学组组长,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陈荣昌教授指出,病情急性加重、未能坚持长期规范化治疗、反复发作等对我国慢阻肺病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我国慢阻肺病急性加重的形势不容乐观,65%的患者发生过急性加重,急性加重高危人群约50%

慢阻肺病急性加重与小气道病变有关

小气道病变与慢阻肺病急性加重密切相关,互为因果,90%以上的慢阻肺病患者存在小气道病变,频繁的急性加重让小气道受损更为严重

在我国,小气道功能障碍与年龄、性别、城市化、教育水平,吸烟、被动吸烟,生物燃料使用,暴露于高浓度PM2.5,儿童时期慢性咳嗽史、肺炎史或支气管炎史,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体重指数 (BMI)增加显著相关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劲平教授指出,“慢阻肺病的治疗,改善小气道功能是近年关注的热点之一,慢阻肺全球创议 GOLD 2023指出超细颗粒(MMAD<2 微米)具有更高的肺外周(小气道)沉积,大小气道共治才能达到更佳疗效。”所以如何让吸入药物能够覆盖到全气道,特别是小气道,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因此,药物在小气道内的沉积能力成为慢阻肺病患者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考量因素。选择超细颗粒的吸入药物可以使小气道内药物沉积量增加,为改善慢阻肺病治疗提供了新的可用药物基础。

例如,凯西最新商业上市的泰尔畅®倍氯福格吸入气雾剂是目前唯一超细颗粒闭合三联ICS/LAMA/LABA吸入制剂,适用于慢阻肺疾病患者的维持治疗。2021年发表于《呼吸疾病研究(Respiratory Research)》中国三期临床注册试验TRIVERSYTI结果显示,倍氯福格吸入气雾剂可直达大小气道,显著改善小气道功能,并降低中国慢阻肺病患者中至重度急性加重发生率50%,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症状。倍氯福格吸入气雾剂于2022年4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并被纳入当年国家医保目录。

预防急性加重,做好规范治疗和管理

虽然慢阻肺病是进行性不可逆的疾病,病情会逐渐加重,但只要做到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慢阻肺病即可实现可防可治。

对于慢阻肺病,不可掉以轻心,但也不必过度惊慌。预防是关键,避免接触危险因素,可有效预防慢阻肺病的发生。如戒烟、减肥、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肺部感染等

对于已经患有慢阻肺病的患者,及时治疗、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危险因素可以有效减缓肺功能下降。对于不同严重程度的慢阻肺病患者,使用针对性的吸入药物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合理使用吸入药物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减少急性加重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诊治专家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 年修订版)[J]. 国际呼吸杂志,2023,43(2):132-149.

②康健,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7,40(12): 884-8864.ZhouM.Lancet. 2019;394(10204):1145–1158.

③Yanan Cui, et al. J Thorac Dis. 2019;11(4):1303-1315.

④Kerry Day. Chest.2021 Apr;159(4):1391-1399.

⑤Bajc M, et al. Int J Chron Obstruct Pulmon Dis. 2017,12: 1579-1587.

⑥Incorvaia C, et al. Int J Chron Obstruct Pulmon Dis. 2008;3(1):123-126.

⑦Dan Xiao, et al Lancet Resp Med 2020,Nov;8(11):1081-1093.

⑧Zheng J. Respir Res. 2021 Mar 23;22(1):9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慢阻肺病患者自我感觉症状缓解、病情稳定,能减少吸入药剂量吗?
宋元林主任:慢阻肺病患者急性加重后肺功能断崖式下降,对「肺功能最大化策略」有哪些探讨?
世界慢阻肺日 | 呼吸领域专家共同呼吁关注慢阻肺病,警惕潜藏在身边的“第三大杀手”
肺纤维化的症状是什么样的?
【转载】为什么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病)要预防急性加重?
慢阻肺:我们不得不重视的常见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