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对京剧的感觉

我对京剧的感觉

一、    儿时的一丝记忆

   也许是儿童的天性吧,幼年,对于艺术类的,诸如戏曲、绘画、音乐等都很感兴趣。

在家乡能看到的的大戏是豫剧。老家煤

窑(煤矿)有豫剧“戏班子”叫“太乙老班”。小时候,经常晚上跟大人们去看戏,看看就睡着啦,散戏时,被大人扛回家。  

我的大哥、二哥在北平上大学,他们时

不时带回来一些“京味儿”。    

特别是二哥(堂哥),当年就读北平艺专,七七事变后辍学在家。他经常哼几句“二黄”(当时,地方上称京剧为“二黄”)。因为家父常给我和弟弟讲关于三国的故事,我特别喜欢武将赵云(赵子龙),因此,二哥哼唱京剧有一段唱:“……他四弟子龙常山将,盖世英雄冠九州,长坂坡救阿斗,杀得曹兵个个愁……”,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永远的记忆。几十年后,我才知道这是京剧《甘露寺》中乔玄《劝千岁》的唱段。

    再者就是,听大人们讲,抗战前,梅兰芳曾率团到我们超化镇这里演出。当时,在双洎河的河滩上搭起了戏棚,演出时盛况空前,说观众是“人山人海”。(【注】:只是听大人们这样讲,没有查阅历史予以佐证。)

二、    从天津到北京,逐渐接触到京剧

1、 天津5

1957年夏考入天津大学。班上有位家在

天津市的同学L,会唱京剧花脸。开班会,他有时会唱上几句。不过,我看他唱得脸红脖子粗,觉得“难!”。

天津,懂京剧、会唱京剧的人都很多。几十年后才知道“京剧的角儿”是学戏在北京,成名在天津,赚钱在上海”。而且,天津又是出“花脸”名角儿的地方。

夏天,天气热,每到周末,学生食堂前的广场上都会放电影。记得,有一次放映梅兰芳的《洛神》(纪录片),看了一会儿,一句唱拖得很长很长,不知唱的是什么。而且,从影像上看,梅大师也上年纪啦,身段也不那么优雅。

大学时期,我课外的兴趣之一是西方音乐,特别是交响乐。因此,在天津5年,京剧没有引起我的关注。

2、 在北京

1962年秋,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北京一所

大学的机械制造专业教研室任教。教研室里,有几位前辈是“京剧爱好者”,经常能听到他们议论京剧和京剧演员。一位老兄还喜欢唱马连良的《借东风》唱段。有时他们议论得很热烈,我也有机会听到一些有趣的传闻。         

1965年秋天,院工会组织教职工看现代京剧,地点在总政小礼堂,是北京京剧团的《芦荡火种》(就是后来的《沙家浜》)。这是我第一次在剧场里看京剧。因为我对于京剧没有什么认识,只是看看新鲜而已。不过看过这场演出,给我留下深深的记忆:一是赵艳侠女士饰演的阿庆嫂;二是看到马连良先生在观众心目中的声望。马先生在剧中扮演一位老汉,一个很不重要的配角,出场几分钟,仅有四句唱而已。但是,他一出场就引起全场长时间热烈的掌声这下子使我感受到,北京人心目中京剧和名角儿的分量我作为北京人的一份子,开始渐渐被京剧感染了。

三、    跟着“样板戏”学京剧

要说我对京剧的感觉,那是从学唱“样

板戏”开始的。在那个“样板戏”一枝独秀的年代,特别是对于被激发起革命热情的青年人而言,“紧跟”是必须的。和唱革命歌曲一样。

最常接触到的是《红灯记》(原先叫《革命自有后来人》)、《智取威虎山》和《沙家浜》。从中学习了一些唱段。

大概是1967年。院工会的小会议室里有一台黑白电视机(14吋?那时“电视机”是很稀罕的,电视节目也很少),每天开放。一天,电视里演京剧《红灯记》。以前看的是刘长瑜演“铁梅”,这次是李维康演“铁梅”。可能是李维康初次演“铁梅”吧?显得有点“紧张”。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她的演出,记忆清楚。

唱一段革命现代戏,就像唱一支革命歌曲一样,在当时是消解自己心中的块垒、宣泄被压抑的强烈的感情的很好的“载体”叫它“载体”是因为,唱的是什么和当时想的是什么,是两回事。

例如, 1969年末,我们学院从北京“战备搬迁”到陕西汉中,并在大巴山北麓建立“五七学校”,其实就是“干校”,由于“学员”中有附属工厂的工人师傅,就不好叫“干校”啦。我有幸被分配到“养牛班”。在海拔近3000米的高山上,一个人赶着百十头牛,面对群山,前景迷茫,思绪万千,于是放声高唱“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

再如,当思念亲人的时候,就会吟唱《沙家浜》中阿庆嫂的唱段《风声紧,雨意浓,天低云暗…

……

在那个年代,时代的浪潮使得京剧融入了我的生活,渐渐产生了兴趣。尤其是,对于长拖腔,不再感到“太慢”,而是感觉到旋律的美妙

不过,那时对于京剧了解依然肤浅。

四、    追寻传统京剧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多种文艺形式蓬勃出现,虽然“样板戏”逐渐淡出,但是传统京剧的复出,引起我对京剧进一步的兴趣。

虽然会哼哼几段“样板戏”,但是对于京剧本身了解甚微。就拿唱腔来说,连何为“二黄”?何为“西皮”?都不知道,更不用说其他方面了。强烈的“好奇心”,或者说是探究“传统文化”的愿望,驱使我更进一步接触京剧。

1、 收集资料音像资料:从唱片——录音带

——录像带——光盘(光碟)。

多少年以来,薄膜唱片、电唱机和电子管收音机、录像机陆续被淘汰,只留下一张马连良先生的胶木唱片作为留念;录音机已成古董,自己录的几十盘录音带也全部扔掉,仅剩下一些正式出版的几盘名家唱段录音带;电脑的普及、录像机被淘汰,自己翻录的几十盘录像带也当垃圾处理了;当下,网络的便利,连光盘也很少用了。

收集文献、书籍

这些文献、书籍,包含了京剧的各个方面。放在书架上,存储在电脑里。这些文献资料便于查阅,也不再会像录音带、录像带那样“过时”了。

阅读、学习有关京剧的文献,大大开阔了对京剧的视野,加深了对京剧的认知。

2、 学唱传统京剧的一些唱段

京剧区别于其他剧种,主要在于“唱腔”学会一些经典的唱段,才能对京剧有所“感觉”。有了“感觉”才会进一步接近京剧。可以说,认知京剧从“唱”开始

学唱,基本上是自学。

自学的途径有:跟着录音带、录像带学;

从小学5年级就能读简谱,因此,看着唱本(都是用简谱记录的)学唱也很方便,但是“味儿”不够,像唱歌。

随着电视节目(包括网络电视)的不断丰富,不断有名家教唱京剧的节目推出,跟着他们学会有更多的收获。

3、 浏览一下京剧界

在学习一些自己喜欢的唱段基础上,熟

悉当下还活跃在舞台上的京剧主要流派的创始人、传承人及其代表剧目,特别看看那些整本的名剧,是必要的。到剧场看演出,机会不多,电视节目,例如“音配像”,是很好的选择。

五、    我的感觉

1、  京剧不是地方戏   自从徽班进京,逐渐

融合其他剧种,发展、形成“京剧”。“京剧”这个剧种,已经不是“北京戏”,而是汉语戏曲的代表。外国人称它Peking Opera或者Chinese Opera”。

2、京剧有深刻的历史印痕   徽班进京,得到清宫廷的喜爱,在最高权力的支持下,特别是,得到慈禧的关爱,得以迅速发展。有人说,慈禧是“最懂京剧的两个女人”之一。据说,慈禧看京剧,对唱词和念白的每一个字都“清清楚楚”,演员不可有丝毫马虎。那么,经过 “女皇”“钦定”的京剧,无疑,必然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充斥舞台的京剧。三皇五帝、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历史就是这样嘛!

京剧剧目中,有许多“三国戏”,都是来自《三国演义》,而不是《三国志》。

京剧《打金砖》,表现的是汉代皇帝刘秀的事,实际上这段历史根本不存在。据说,这个剧目,最初产生于明代,是暗讽朱元璋杀功臣的,不能明说,只能拿汉代皇帝来顶包,以免杀身灭族之祸。

京剧是艺术,不是历史然而,京剧却留有深深的历史的印痕,时代的烙印。

4、  京剧,没有文化的文化?             

京剧文化是一种没有文化的文化”——这句话写在汪曾祺先生为徐城北《中国京剧》一书所写的“序文”中。摘录于下:

北京剧原本没有剧作者。唐三千,宋八百的本子不知是什么人,怎么“打”出来的。……京剧有一些是有文学性的,……但是大部分唱词都很“水”。有时为了“赶辄”,简直不知所云。……《二进宫》李艳妃唱的……君秋也觉得不通,曾嘱我把这一段改改。没法改,因为全剧唱词都是这样,几乎没有一句是通的。……

既然京剧是如此的没文化,为什么能够存在了小二百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演员,有才华的演员,那么多观众,那么多戏迷,那么多票友,艺术造诣很深的名票?像红豆馆主就是这样的名票,像言菊朋这样下海的票友,他们都是有文化的,未必他们不知道京剧里有很多“水词”,很多不通的唱词?但是他们照样唱这种不通的唱词,很少人想改一改(改唱词就要改唱腔)。京剧有一套完整的程式,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这些程式可以有多种组合,变化无穷,而且很美。京剧的念白……什么方言都不是,……但是它几乎自成一个语系,就是所谓“韵白”。……而且全国京剧都用这种怪语言。……京剧的唱是一个更加奇怪的东西。决定一个剧种的特点的,首要的是它的唱。京剧之所以能够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把汉剧、徽剧远远甩在后面,是因为它在唱上大大地发展了。……京剧形成许多流派,主要的区别在唱。唱,包括唱腔和唱法,更重要的是唱法,因为唱腔是在不同流派中大同小异。中国京剧的唱法有一个玄而又玄的概念,叫做“味儿”,有味儿,没味儿;“挂”味儿,不“挂”味儿。这在外国人很难理解。……  

京剧演员大都是“幼而失学”,没有读过多少书,文化程度不高。裘盛戎说他自己是没有文化的文化人,没有知识的知识分子。但是很奇怪,对艺术的领悟能力却又非常之高。……

李少春、叶盛兰都是这样。他们是一代才人,一批京剧才子。这一代演员造成京剧真正的黄金时期。为什会这样?因为他们在几代人积累起来的京剧文化里长大的。

京剧文化成了风靡全国的文化,一种独特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不仅造就了京剧自身,也影响了其他艺术,诸如年画、木雕、泥人、刺绣。不能不承认,京剧文化是一种文化,虽然它是没有文化的文化。……             

19941130日”摘录毕

为了不失汪先生的本意,大段摘录了原文。在此,特向汪曾祺先生致敬

 

  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

元代杂剧就是北曲杂剧,是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它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水准,有唐诗、宋词、元曲之说。

明清传奇是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成的戏曲形式——昆曲(昆腔)。它在产生于元末,在明初流传,到了明嘉靖年间兴盛,至万历而极盛,深受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喜爱。

    明清以降,小说、评书、地方戏等俗文艺大量涌现。民间文化、俗文化崛起,不断冲击昆曲的官腔地位,到乾隆、嘉庆时期演化成著名的“花雅之争”

雅部即昆山腔(昆曲),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称为乱弹”。所谓花部”、“乱弹”,实乃 “俗”的别名。“花雅之争”实乃“俗雅之争”。

京腔乃弋阳腔与北京方言结合之变体,二簧调即为京剧之前身。徽班进京,徽汉融合,拉开京剧二百年之盛的大幕。

这些清中叶以后勃兴的地方戏,多为出身于农民或农村的手工业者、城市社会底层的艺人集体创作出来,带有鲜明的草根性色彩。   

秦腔、梆子、京剧等基本上都是板腔体形式的。板腔体戏曲的唱词实际上就是些顺口溜,编写简单,易学、易唱、易懂

田汉先生根据统计资料指出,京剧艺人与民间说书讲史艺人的社会历史观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可以说,京剧文化是从草根文化、俗文化逐渐演化成雅俗并存、雅俗共赏的一种文化。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人各有所爱:有喜欢雅的,也有喜欢俗的,更有雅俗皆可的。

例如:马连良先生在《借东风》中著名唱段。原来是“学天文习兵法犹如反掌……”,是马派唱腔中的精品,广为传播。1959年,马先生大量采用现代汉语词汇,并相应改动了唱腔,在《赤壁之战》的《借东风》中改为:“天堑上风云会……”。以汉语及文字水平来评判,改动后的唱词比原先要好。但是,近来看到演唱更多的是前者。

五、   欣赏京剧,得到精神上的愉悦

看京剧,唱念做打(也有人加上“舞”

或者“舞、翻”——其实不大必要),生旦净丑(原来是“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什么“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写意性”……。 京剧的讲究多多、规矩多多

我,不是“戏迷”,更不是评论家,充其量是站在京剧大门口往里探望探望的“爱好者”而已,很难深入进去。最多,扎个“猛子”下去,立马钻出来,回到岸上看热闹。

看京剧、听京剧、自己哼哼几声京剧的唱,收获的是愉悦,精神上的享受。

对于比较熟悉的剧目,喜欢看其中的“折子戏”,进而,更多的是听著名唱段。所谓取其精华”。

京剧有不同的行当和流派。每个人的喜爱不尽相同

我喜欢老生行当,谭派、余派,特别是北马南麒。

我喜欢旦行的“梅尚程荀张”,尤其是程派和梅派。

归根结底是,我喜欢他们的唱,特别那些有代表性的经典唱段。

“好听、好懂、好学”的唱段会广泛流传据说,在民国时期的北平,底层的民众中,经常可以听到他们高唱的这一类唱段,就像当下的流行歌曲一样。例如:《武家坡》中的“一马离了西凉界”,《甘露寺》中的“劝千岁”等等,被称为“满城尽唱…”。

现今,京剧爱好者,一般都会唱《苏三起解》中的“苏三离了洪洞县”唱段,也是如此。

“戏迷”们的胃口则不大一样,他们特别注意的是“吃功夫”的地方,留心等待华丽的长拖腔或者拔高的唱腔、叫板,例如,《坐宫》中杨延辉的“叫小番”。唱得好,鼓掌;唱不好,叫倒好。京剧剧场的不安静,正是京剧与现场观众互动的特点原先,我对于这种情况很不适应。可是,当我“醒”过来的时候,看到的全是一阵阵的叫好和掌声,有些时候甚至令人感到莫名其妙。

……

京剧的发展,在清末民初达到了巅峰,辉煌一时。而今,在多样化娱乐形式的背景下,京剧不再可能会有昔日的辉煌,正像“唐诗、宋词、元曲”一样,花落去,无可奈何!唯属“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仍需精心呵护。

 

2018517日星期四   于树锦行空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京剧极品40部上千首名家名段
【文化漫谈】京剧艺术的继承与探索(下)
汪曾祺神吐槽:京剧如此没文化,为什么能够存在小二百年?
戏曲欣赏【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戏曲板腔体详解
昆曲滋养百戏“花雅”各领风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