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字探源之“王”


“王”这个字,在甲骨文中写法主要有两种。从字形上看,这两种写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其实是个象形字,像一把带着柄的斧子,上面是斧柄,下边是斧刃。如上图所示,右边这种写法更加形象一些,甚至斧刃部的弧度都体现了出来。

为什么“王”字,要写成斧头一样的形状呢?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早期的人类制作的石器中,就有石斧,是一种砍斫器。后来,随着私有制的发展,部落间为了占有更多的生产资料,便有了战争。于是,斧从早期的一种捕猎工具,逐渐变成了用于战争的武器。再往后,斧在形制上进一步发展,成了“钺”,作为一种礼器而存在,象征着无上的王权,这一点从新石器时代出土的玉钺、商周时期的青铜钺可见一斑。

这么看来,那时的斧,应该有着可以号令士兵、象征绝对权威的作用,而拥有这种权威的人,自然就是“王”。


“王”字发展到金文时,字形基本没有太大变化,只是个别笔画有所差异。金文中的“王”字写法主要有上图中的三种。第一种进一步将斧刃部位加以写实,第二种则稍加简化,到了第三种写法时,已经无限趋近于现代的“王”字了。


篆书中的“王”字,偷了个懒,直接沿用了金文的第三种写法,此时的“王”字字形基本完全稳定下来。



隶书和楷书中的王字,从字形结构上,一直沿用篆书写法,只是为了迎合各自书体的笔意,而在笔画上做了写无关痛痒的调整。

“王”这个字,本义是带柄的斧子,后来在这个意义上引申出可以号令群臣,拥有绝对权力的人,如“国王”。在文言文中,它有时还作为一个动词出现,如《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为蛊惑众人,以鱼肚藏书为计,上面就写道“大楚兴,陈胜王”。这里的“王”,就是称王的意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细说汉字:贤
细说汉字:析
这些甲骨文画的真的太像了,一看就知道是什么字
神奇的文字
《说文解字》第375课:“古”字,到底是会意字,还是指事字?
篆刻学习:我该如何记住这上万个篆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