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时空的无限可分

从纯数学的绝对连续性,理论上讲,现实的时空是无限可分的,这为某些物理方程提供了可微可积的理论依据,这很好。


因为时间与空间确实是无限连续的,即时间进程,空间分布,不能出现绝对的隔断与空隙。

但就物理学而言,时空的无限可分性是既不必要,也不可能充分的。

因为物理学是实验科学,实验的任务是满足实际需要,满足为人类谋求最大福祉的需要。

就光电效应方程½m₀v²=hf,质量为m₀的电子因,可以连续变化的速度(v)激发出连续变化的电磁波频率(f)表现为原子光谱的超精细结构。

不过,原子光谱中,我们只需要电子的主控速度或大概率震荡速度所激发的原子谱线进而识别原子结构特征。

此时,hf就作为所谓的能量子,这在实际工作中是简明扼要而明智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时间、距离、速度、能量、光量子、频率、波长、密度等参量是离散性的,即所谓的离散性量子化的。

例如,电磁波可以有例如10⁻⁹赫兹的频率与对应的3×10¹⁷米的波长,但这是不必要的,是无法测量的,对文明进步无丝毫意义。

就万有引力方程F=GMm/R²而言,质量为M的天体所激发的真空引力场半径R值,不必要也不可能是无穷远的,R→∞是毫无意义的。

真空不空的物理意义在于:即使绝对真空的空间,或场,也是有质量有密度的。质量为M的天体,必然对应其外空间体积为V'的引力场质量,即,引力场质量为:

M=V'ρ'=⅓4πR'ρ',其中,R'是引力场的最大辐射半径,ρ'是场量子的平均密度。

由此我们可以简易估算例如地球系与太阳系引力场的有限半径。

而ρ'只需通过测量深太空的引力波的频率或波长而获得。例如,普朗克卫星在离地球150万千米轨道半径处测得电磁波波长λ=7.35厘米,由此计算场量子半径:r'=λ/2π=1.17厘米。

而根据电子湮灭反应方程,我们很容易证明,场量子的固有质量为电子质量m₀。

由此计算所谓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场量子密度:ρ'=m₀/4.2r'³=1.35×10⁻²⁵kg/m³,进而可估算地球系的引力场半径。

可见,场量子或光量子或引力子,作量子化操作,只是满足测量任务的权宜性技巧,而已。


可是,不少科学家与科学爱好者,形而上学的理解量子力学方法论,导致诸如量子纠缠超距论的不少神逻辑,好事变坏事,走火入魔了。

笔者的观点就像一个辣椒,有的人吃惯了原有的味道,不以为然与不予理睬,也是正常的。

人择原理的核心意义是:凡是可能测量出来的物理信息,就可能有潜在的相关性设计与制造,进而造福于人类,这是科学上的价值观。

Stop here。物理新视野与您共商物理前沿与中英双语有关的疑难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普朗克长度 普朗克时间
2.1最大与最小由德布罗意的波粒二象性给出plank尺度
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关系
瞧,黑洞!
二选一:你要空间,还是时间?
弦与圈:理论物理最具争议的两大竞争性理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