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姆渡文明为何会突然消失?原来数千年前竟发生过这种灾难

1973年,考古人员意外的在浙江省东部的河姆渡一带发现了史前人类生活的遗址。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之前,几乎所有的出土证据都表明,中华文明在公元前3000年诞生于黄河流域。但是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却将中华文明的起源提前到了公元前7000年至5000年。通过在河姆渡生活的祖先留下的140多件骨制品、大量的石制品和陶器,我们似乎看到了他们在七千年前的生存状态。

河姆渡遗址

就像古埃及人用绘画记录他们的生活一样,河姆渡人将他们劳作生活的片断记录在了陶器上。河姆渡人试图用这样的方法告诉我们,他们除了掌握水稻种植技术以外,已经开始驯养家畜。在河姆渡发掘出的61种动物骨骸,分属于34个种属。它证明7000年前,这里气候温暖湿润,这种地理状况和自然环境是动植物生长的天堂。

考古人员在河姆渡遗址中,还发现了大量的野生果实。有桃子、葫芦、藻类植物等等遗存。种种迹象说明,河姆渡曾经气候湿润,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我们的祖先正是选择了这样一个天堂般的地方,在这里繁衍生息。

河姆渡人的生活复原图

7000年前的河姆渡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与我们今天的人类有多大差别呢?古人类学家对出土的几十具河姆渡人的骸骨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这些骸骨身高大约在1.63米到1.69米。面部有宽大的颧骨,眶角圆钝,鼻骨低平,铲型门齿,是典型蒙古人种的特征。但是,在五千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让这个灿烂的史前文明,在持续了两千多年后,戛然而止了呢?

河姆渡人场景复原

对于河姆渡文化的突然消失,很多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都进行过猜测。有人认为,可能是战争的原因,也有学者认为,可能与洪水的灾害有关。为了寻找真相,专家们对河姆渡周边的地理环境,做了长达三年的调查。他们沿着姚江顺水而下,发现几乎在姚江所有的拐弯处,都有大洪水冲刷的痕迹。在洪水的剥蚀下,姚江两岸河岸的沙石开始一圈圈的剥离,形状就像今天的梯田。而专家们最终在姚江里的石头上,找到了答案。

河姆渡人复原雕像

在大隐溪与姚江的结合地方,专家们发现了一片俗称“活化石”的溪滩岩。这些溪滩岩被冲刷得扁平、光滑、无棱无角,而这个宽150的河道,水流平缓。只有被猛烈的洪水年复一年的冲刷,河道才会形成今天的样子。

专家们又接着对河姆渡遗址进行了进一步的勘察,发现河姆渡文化时期,至少发生过两次持久的特大洪水。在距今5000年前后的那次洪水,不仅淹没了河姆渡人的家园,甚至让他们再也没有重建家园的机会。

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画

在河姆渡出土的器物上,人们发现了一幅远古图画。一对利喙长尾、昂首振翅的巨鸟,正在拱护着一轮熊熊的太阳搏击升腾。如今的我们,很难去破解河姆渡祖先当时到底赋予这幅画什么样的文化内涵,但是,七千多年的时光过去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这幅画,感受到河姆渡祖先,那自信、光明和向上的激情与力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山海经》,来自远古的记忆
田螺山遗址河姆渡遗址游记
河姆渡遗址的前世今生
【河姆渡遗址】
我的豫冀晋行记之十五 —— 殷墟建筑与墓葬
中华农耕文明--原始农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