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城风骨|南风凉哩哩

   黄孝仁其人其画   


黄孝仁|《古桥寻梦》

好些年来,我心中一直记着一句话,藏着一段期待。话是林墉说的,那天在他广州寓所,我们长谈几小时,说了许多潮州人潮州事。他说他这一生遇到许多好人,忽然加重语气说:“别人我可以不写,但黄孝仁老师我一定要写。没有黄老师,就没有今日的林墉。'

此前,林墉是写过黄孝仁的,那是发表于1992年底一篇千把字短文《朴茂、平实、明秀、精巧》,主要谈他的油画风格,有关黄老的人品人格,只在文章结尾处,说黄老数十年来一直循循善诱地教导着年轻一代潮州的美术爱好者。自己还是个初中学生时,就受到黄老的教导,课外假日,总绕在他身边。林墉写道:“至今我万分感动铭记不忘的是他自己教之外,还谦虚地把我这个学生带去跟胡浩先生学素描,郑茂熙先生学水彩,林白桦先生学图案。我十分幸运地既跟黄孝仁老师学习,又跟其他名师学习。少年潮州,虽则只有三年,却敲定了我一生的风骨。”

林墉|《朴茂、平实、明秀、精巧》文章发表于1992年11月17日《潮州报》

这些叙述比较简单,其实背后有长长的感人故事。比如他用到“谦虚'一词谈黄老为他引拜名师,背后的故事就令我感动不已。当时,林墉跟黄老师学写生已有年余,进步神速。一天,黄老说:“阿墉,你画到这水平,我无能力再教你了。我带你去胡浩老师那里学吧!”老师对于学生,不留一手已算高境界,能够而且敢于面对学生说自己的水平无力再教你,引学生更上一层楼去,这是何等胸怀?学界认为,名师尽心尽力教授学生,目的是希望学生超过老师,黄孝仁老师在此,展现了名师的风范。

黄老师常常在“广济楼办公楼”(文化馆所在地)上凭栏依窗,远眺广济桥,提笔写桥

林墉夫人苏华,不只一次跟林墉的姐姐说:“林墉与黄老师,就像一对亲父子。”而我听黄老师每提及林墉,总称“阿墉”,完全是家人的口吻。这种关系,让才华横溢的林墉来写黄孝仁,哪有不精彩感人?我期待着。

黄孝仁|潮州府城情结———牌坊

此后不久,林墉生了一场大病。养病期间,我又两度登冂看望。第一次他说除了对数字的记忆差些,其他都正常。第二次,他贈我三本画册,其中两本是他的病后新作。好人平安,真为他高兴。我们又开始了海阔天空漫聊。每次都会谈及黄孝仁,每次我都即用手机接通黄老电话,让他们交谈。听其对话,我心温暖。但我都没问及他写黄老师文章的事,我仍然期待着。这一待就过去了八年。

黄孝仁|舟桥流韵

近日,却从黄国钦那里转来林墉的口讯,说他希望我写写黄孝仁。我想,林墉一定从我与他多次交谈中感受到我对黄老师的敬重,知道我写黄老会有自己的角度。再说,他并没说我写了他就不写。恭敬就得从命,我就写吧!

黄孝仁|蛟龙卧江

按常理,我应该称他黄老师,因为我妻子在潮安一中读书时,他就是授课的美术老师。第一次跟妻子去拜访他,我就是称他为老师的。但接触几次之后,我就称他孝仁兄了。他没有师长的威严,却有长者的慈祥;他有教师的风度,待人却是平辈的态度。总之,我的直觉告诉我,他是亲切的兄长。后来我出版了几本书,我的题签都是“黄老师孝仁兄指正'。也许不伦不类,但我认为恰当。

黄孝仁|花香满船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常到潮安县文化馆去跟文友们聊天,经常见到孝仁兄。最常出现的镜头是他在井边洗画笔,这说明他经常在画画,说明他不愿让学生为他打杂。更主要的是,从他洗笔的认真细心中,我看到战士对枪、武士对剑、理发师对剃刀的感情,那是他对画的感情。那时,他常为各种展览会作宣传画,抽空自己也搞创作。每完成一幅作品,他会邀一群人,多是一些非画界的年轻人为他的画作取名。众人七嘴八舌,他则静静地微笑倾听,我觉得他是在听取读者的评判。当然,孝仁兄过后会从中选定一个作为画作题目。他的“湘桥系列'中不少题名,就出自陈锡权之手,我也有过题名被他选用。孝仁兄对青年人,很具亲和力。

黄孝仁|大吉图

黄孝仁|枇杷图

(府城情结心心相印,一景一物皆有情,潮州柑、潮州枇杷等尽在黄老师笔下)

林墉说黄老师带他去向几位名师学艺,他“万分感动铭记不忘。'我也有类似的感受。“文革'后期一个春节,孝仁兄邀我和几位画家去洪风老师家拜年。洪风是广东潮剧院著名舞台美术家,我早存敬意,但未有机会拜候,那天终于得见这位长辈风采。此后,洪老师的儿子洪钟成了我的同事,拜访洪风老师的机会多了,他的一身正气、淡泊名利、敢说真话又宽容大度的人品,使我受用终生,这得感谢孝仁兄。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潮州人称为“敬大惜细'。孝仁兄给他的长辈拜年很平常,让我没料到的是,“文革'后期他竟一连三个春节,一早就来敲我的门,太令我与妻子感到不好意思。他进口没有客套,说一句“新年大家顺顺“,慈爱地摸着我儿子的头说:“鸟仔长得真快。”然后就走了。那几年.“文革'中强加于我的罪名还顶在头上,我是个被控制使用的异类,谁愿走近?孝仁兄给我送来的是暖暖春风。

黄孝仁|波漾双虹

1982年,我分到一套房子,孝仁兄画了一幅油画《湘桥春涨》相赠。宽阔江面上横卧着湘子桥,远远的水天连接处是凤洲,洲头的凤凰台遗址,残墙老树衰草,透出几许苍凉,充满历史感。我觉得,孝仁兄把古城潮州的风貌带进我的客厅来了。我的不少客人来访,都在此画前留影。早在五十年代,孝仁兄的油画入选全国(华南片)青年美术作品展,那作品就叫《古湘桥》,他心中有个湘桥情结

黄孝仁|古桥远眺

日头每天升起降落,孝仁兄每天画画洗笔,不知不觉,他退休了。退休于他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什么也没变化,唯一的不同是他更自由了,可以潜心经营他心中的艺术了。市群艺馆为退休人员安排一间活动室,但去的退休人员不多,这成了孝仁兄的画室,成了喜欢他的朋友们的茶室。我去得更勤了,每天见他边作画边与友人谈笑。他画潮州柑,画南国枇杷,更多的是画他的“湘桥系列'。他画得很慢,没有加入时代“更粗更快'的大合唱,商旅冲动的声浪在四近奔涌,他耳际响的是韩江的涛声。慢工出细活,他进入创作的黄金季节,佳作迭出。

黄孝仁|套色木刻作品《消夏》(潮州博物馆收藏)

1995年夏天我在上海,有人从潮州带来一张画页,打头一幅油画《古桥寻梦》立即抢去我的眼球。啊,是孝仁兄的新作,我无能力也不敢从艺术角度谈这幅画。美籍华裔画家洪世杰是孝仁兄的老友,读此画后立即驰书祝贺孝仁兄“宝刀未老、一鸣惊人'。我读此画确实感到惊喜,我想,单单有了他画的这座古桥,就值得做个潮州人。读了这幅画,会让那些听过“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的外地人相信此民谣绝非虚妄。我想起不久前,我和孝仁兄一同参加潮州电视台的《韩水长流》摄制组活动,溯江而上、夜宿高陂。我俩同室而眠,彻夜长谈。他讲到湘子桥的种种,皆我所未闻。他说以前义成鞋庄的老板,每天早晨都带铁槌铁钉,到十八梭船上把因行人过往、船身晃动而掉落的铁钉补上,把松动的铁钉加固;他说吴祥记的老板每天一大早,趁桥上行人稀少之时,提扫帚去打扫湘桥;他说许许多多潮州人对桥的爱达到虔诚、敬畏的程度;他问我有否注意到古桥墩石块连接处,细密得插根头发都难,工艺之精令人叫绝;他说当年和林墉们不知对湘桥写生了多少次,什么角度都雅!

黄孝仁|古桥远眺(局部)

湘子桥是潮州的地标,是潮人的骄傲;湘子桥集中体现了潮人最本质的精神,是潮州文化的长廊。画湘桥,就是塑造潮州人的精神。孝仁兄从五十年代的获奖名作《古湘桥》,到八十年代赠我的《湘桥春涨》再到九十年代的《古桥寻梦》,对湘子桥一往情深。接着,《舟桥流韵》《江边渔趣》《波漾双虹》等与湘子桥有关的画作不断面世,他画出了湘子桥的魂魄,画出了湘子桥的风骨。

油画作品《潮州韩江北堤风光》(1956年


作品背面获奖说明:

此画, 在1956年参加全国青年美展,获优秀奖并发表于中南青年美术作品选集中

林墉说在潮州跟黄孝仁等名师学习那三年,敲定了他一生的风骨。那么他的这位老师又是何种风骨?《辞海》释风骨是品格、骨气。比如“风骨奇伟'、“风骨秀爽'。我看黄孝仁其人其画,都很秀爽。他奉画家李苦蝉的“先有人格,方有画格'的格言为座右铭。那么,林墉用“朴茂、平实、明秀、精巧'来概括孝仁兄的油画风格,恰恰就是孝仁兄的为人风格。孝仁兄的“湘桥系列'体现了“朴实、儒雅、秀爽、精巧”的风格,也是湘子桥的风骨,是古城潮州的风骨,更是画家的风骨。

黄孝仁|古桥远眺(局部)

黄孝仁|古桥远眺(局部)

黄老师早年写生作品

(本文图片由黄舒泓先生提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八梭船廿四洲”?你被民谣骗了
书法《清郑兰枝“咏潮州八景之湘桥春漲”》等两幅
潮语歌谣 | 点啊点竹壳(演唱:澄海陈秀金)
长长长长图,看潮州春色,看古桥全图
潮州广济桥的百年变迁(图解)
潮州广济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