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预防牙周疾病的新观念
整编:Niuniuyumami
一 口腔保健:牙周疾病 — 木筷子有多危险?
作者:Dr. med. dent. Daniel Raab / Anlai Raab
编者按:在口腔病学中,除了上期提到的龋齿(蛀牙)外,牙周疾病(牙龈炎,牙周炎)是导致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牙齿脱落的主要原因。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亚洲人患牙周疾病 [MüLLER 2001]的比率非常高。根据特异性菌斑学说,口腔中的某些微生物是引发牙周炎症的罪魁祸首,而这些微生物是否和亚洲人的饮食习惯有关呢?中国是牙周病高发病国家,每10个人中就有7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疾病。筷子在牙周病中扮演了何种角色呢?
牙周组织的重要性
牙周组织 (Zahnhalteapparat) 是口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牙齿得以生存的土壤。它包括牙槽骨(Alveolarknochen),牙龈 (Gingiva),牙骨质 (Zahnzement) 和牙周膜(牙周韧带 ,Desmodont)
牙周组织在口腔中肩负的任务重大,除了让牙齿固定在牙槽骨中,平衡牙齿咀嚼产生的冲击力外,还起到隔离的作用。牙周组织时刻警惕并阻止外部细菌的侵袭,防止口腔中的不良微生物进入到牙齿的根部。牙周组织一旦不能正常工作,表现出来的症状通常是牙龈以及牙周的各种炎症,在口腔学中被统称为牙周疾病(entzündlicheParodontalerkrankungen Gingivitis und Parodontitis)。若不重视牙周疾病,牙周就逐渐从脓肿发展到牙龈退缩,牙齿松动,最后导致牙齿的丧失。
牙周疾病的发病机制
粘附在牙齿表面的牙垢和菌斑里含有大量的细菌,而正是这些细菌会破坏牙周组织的正常功能,导致牙周发炎。
早在1965年,口腔专家已通过试验证实,即使是一个口腔完全健康的人,在停止口腔卫生措施的几天后,他的牙龈就可能患上炎症。同时又发现,当该患者重新恢复口腔卫生措施后,那些牙龈发炎的症状,例如牙龈肿胀,发红,初血等现象又会自动消失。
口腔学中将这一现象称为非特异性菌斑学说(unspezifischePlaquehypothese),即牙菌斑数量的多少是导致牙周疾病形成的关键因素。然而这只能解答一部分病人的致病原因。因为还有一类的病人,他们虽然每天都非常注重口腔卫生,通过各种措施清洁牙齿和口腔。然而,还是没能摆脱牙周炎的困扰。针对这一现象,口腔学中的另一种学说得以形成和发展,即特异性菌斑学说。根据这一理论,造成口腔疾病的原因并不在于细菌的数量,而是细菌的质量,也就是特定的细菌种类才是导致牙周疾病的关键。尤其是革兰氏阴性厌氧类细菌. 被专家视为诱发牙周疾病的主要病菌。
然而,口腔病学专家们经研究又发现,并不是所有口腔中含有上述致病细菌的人都会患牙周疾病,而是与每个人自身的免疫能力有密切关系。因此机会性菌斑学说由此而诞生。根据这一理论,一个人患口腔疾病与否除了上述的两种理论外,还和自身的免疫能力有一定的关系,而有些免疫系统的缺陷是遗传性的。这就解释了,为何有些病人虽然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还是特别容易患牙周疾病,尤其是侵袭性牙周疾病(aggresssiveParodontalerkrankung)。此外,人自身的免疫系统会因为某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而受到影响,例如有抽烟习惯的牙周病人通常都伴有大量的牙骨质流失症状。
筷子与牙周病的关系
前文中已经提到牙龈炎和牙周炎是两种最常见的牙周疾病 [WEBER1997, HELLWIG et al 2003]。流行病学的研究资料表明,亚洲人患侵袭性牙周病的比例特别高[MüLLER 2001]。中国可谓是一个牙周病大国,青年人的牙周病发病率高达80%,老年人98%以上患有牙周疾病。除了人们对口腔卫生的意识较为淡薄外,饮食习惯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中国人虽然对吃非常讲究,也从不会吝啬在吃的上面花大量时间,然而很少有人对饮食的主要器具—筷子加以重视和研究。当我们在外面吃饭时,无论在饮食店,餐厅还是高档酒店,用得最多的就是木头或是竹制筷子。这里暂且不谈一次性筷子所含的细菌有多少,即使是一双看上去已被清洗干净的木头筷子,里面仍可能藏有大量的细菌和微生物。若该筷子已反复多次地被多人使用,那该双筷子就很有可能携带了牙周病人口腔中的大量致病细菌,例如革兰氏阴性厌氧菌。这是因为,在用餐时,这些致病的微生物可从人的口腔中通过唾液轻而易举地黏附到筷子上,而木质筷子因其多孔的结构和表面粗糙的特性,为细菌渗透到筷子的内层提供了温床。这些带有病菌的筷子很难被有效地清洁和彻底消毒。
此外,研究者在重复使用的筷子已查明的细菌还包括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LEUNG et al 1999] 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NAKANOet al 1998]。这两种细菌都属于革兰氏阴性厌氧菌,其中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发病率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结论:
牙周疾病在中国的发病率特别高,筷子在传播微生物和病菌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特别是在重复使用的筷子中含有各种病菌,尤其是导致牙周病的病菌可能性非常大。鉴于木材的粗糙表层和多孔性的结构,即使每次对使用过的木制筷子进行清洗,仍不能排除,这些有害的微生物和细菌已经侵入木头的深层而无法彻底对其杀菌。因此,从口腔卫生角度出发,口腔专家建议人们应该在公共饮食场所避免使用木制及竹制的筷子,取而代之的可使用该餐厅提供的非木制的筷子(例如不锈钢材料制成的筷子)或西餐刀叉(见图2)。经常在外用餐的朋友也可以自备一双筷子在身边,这样无论到哪里,都可以放心地享用美食了。
二  蛀牙和牙周病的不同預防方法
口腔中最常見的疾病是齲齒(蛀牙)和牙周炎(牙周病)。這兩種疾病的致病原因不同,所以預防的方法也不相同。
齲齒是食物中的糖分,被口腔內的細菌分解後產生的酸,侵蝕牙齒,引起脫鈣反應而形成的。因此,餐後儘快把殘留在口內的食物清除乾淨,就能預防齲齒。
牙周病是附著在牙齒表面的細菌感染牙周組織而引起的。因此每天需要徹底刷除這些細菌两到三次,就可達到預防牙周病的目的。亦即牙周病的發生,与殘留在口內的食物無關,卻与聚居在牙齒表面的細菌有直接的關係。
造成齲齒和牙周病的細菌種類雖然不同,但他們都住在牙菌斑裡。牙菌斑就是俗稱的牙垢。牙垢多,意味著口內的細菌很多。細菌多就容易致病。
牙菌斑內有無數多的細菌,這些細菌在口內沒有食物的情況下,也能自動繁殖。此外,口腔內的細菌,不論用什麼方法,都無法完全消滅。由於這些特性,我們的口腔,即使一整天沒有進食,或長期不用口腔攝食(例如用鼻胃管灌食),也會因為牙菌斑的滋長而變「髒」。
牙菌斑是一種緊密附著在牙齒表面的黏稠物質,所以不容易清除乾淨;它的色澤與牙齒雷同,故肉眼不易辨識;它以均質的狀態呈現,故難以感覺它的存在。約略一粒芝麻大小(一立方公釐)的牙菌斑中,有一億隻以上各式各樣的細菌,引起齲齒及牙周病的細菌,也混跡其中。牙菌斑生成後,短時間內(短則不到一天,長則兩週,多半為一、二天,因人而異),就會逐漸硬化(鈣化),變成牙結石。此時,用牙刷牙線等居家清潔工具,已無法將之去除。牙菌斑、牙結石一旦沉積在牙齒表面,如果不及時清除,只會愈積愈多,愈積愈厚,絕無自動消失的可能。由此可知,多數國人以為(或希望),經由牙醫師的單次「洗牙」,至少可維持口腔清潔半年的想法,是多麼的謬誤不實了。
絕大多數的人都了解餐後刷牙的重要性。餐後刷牙的主要目的是預防齲齒,以清除食物為主要目標。每天两——三次,不論進食與否,把黏附在牙面上的牙菌斑確實清除,使口內細菌經常保持在極低量,才是預防牙周病的正確方法。
齲齒的成因,與食物殘留在口腔內有直接的關聯。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的進食,是預防齲齒的第一步。若整天不間斷的進食含糖或酸性食物、飲料,相當於牙齒長時間浸泡在酸性環境中,如此要談論預防齲齒,無異是緣木求魚了。
每次進食後,儘快把殘留在口腔內的食物(不論有渣、無渣)清除乾淨,就是預防齲齒的原則。至於一天應刷牙幾次或應使用何種清潔工具,則與進食的次數及食物的黏稠度有關。無渣且流動性高的食物(例如果汁、可樂、加糖咖啡等),漱口就可達到相當的清潔效果;糕餅、麥芽糖等有渣且黏牙的食物,除了牙刷以外,若還需要其他工具(例如牙線、牙間刷等)的輔助,才能清除乾淨,此時當然也必須一一使用,不能省略。
每天两——三次,不拘時段,把黏附在齒表四周的牙菌斑徹底清除,其目的在使齒表的細菌數目,隨時維持在極少的狀態,這才是預防牙周病的方法。清除牙菌斑,遠比清潔食物困難得多。牙菌斑的物理性質極其黏稠,與齒表的接觸又很緊密,加上無渣無味且與牙齒同色,故它的存在是不易被自己察覺的。預防牙周病,除了對牙周病的成因有正確的認知外,學習使用適當的工具和技巧,更是另一個重要的課題。
牙周病有以下三個特性,與牙菌斑的特性有關:
一、牙周病不會斷根。
二、牙周病的治療是有效的。但是長期的效果,則必須依賴患者終生的居家保養(自我潔牙),與定期回診才可能維持。
三、牙周病的破壞是不可逆的。亦即罹患牙周病後出現的現象,諸如:牙齦萎縮、牙齒變長、牙縫變大、牙齒動搖、牙齒移位等,不會因為治療成功而消失。這些現象的發生與牙周病造成的齒槽骨破壞有關,而流失的齒槽骨多半不會因治療而重生。
上述是針對自然牙的保健。至於愈來愈普及的植牙(人工牙根),它的牙根部分是純鈦或鈦合金,牙冠部分則是由金屬及(或)陶瓷組成,故不會如自然牙內的鈣化物般,遇酸即發生脫鈣(蛀牙)的現象。也就是說,即使餐後不刷牙,植牙也絕對不會造成齲齒,這是植牙優於自然牙之處。然而,若牙菌斑堆積,植牙也會如自然牙般罹患牙周病,此時稱為植體周圍炎。而植體周圍炎的治療,又比牙周炎麻煩得多了。
正確地使用牙線
切取30~40公分牙線,將兩端纏繞在兩手中指以固定牙線。
用兩手之拇指或食指將固定好的牙線撐出2公分使用。
在兩牙齒間輕輕以內外滑動之鋸物方式放入牙線。 (絕對避免以強迫擠壓方式置入!)
牙線接觸牙齦溝後彎成C字型以上下滑動方式刮除牙齒鄰接面 之牙菌斑。
牙線再以C字型倒轉以同樣動作清潔相鄰牙齒之鄰接面。
重覆上述動作清潔全口牙齒的鄰接面。
三  使用电动牙刷的利弊
电动牙刷是近几年出现的新产品,在国外已掀起了口腔保健领域的一场革命。虽然电动牙刷在我国的应用尚不普及,但已有人预言,它将成为大众保健品中的重要一员。调查显示,电动牙刷与普通牙刷相比,更为科学有效。可以更彻底清除牙菌斑、减少牙龈炎和牙龈出血,也是目前欧美许多国家普遍流行的日用品。而电动牙刷通过快速旋转,使刷头产生高频振动,瞬间将牙膏分解成细微泡沫,深入清洁牙缝;与此同时,刷毛的颤动能促进口腔的血液循环,对牙龈组织有意想不到的按摩效果。
电动牙刷的刷毛是采用旋转运动的方式,所以需要在每个牙面上停留一段时间,要顾及到3个牙面,才能达到清洁牙齿的目的,比较费时间。因此,使用电动牙刷时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才能真正地清洁牙齿。
如果只是把牙刷放进嘴里,而不同步地进行上下移动,也不能彻底清洁牙齿的窝沟、牙龈沟和齿缝等特殊部位的病菌,同样会引发牙病。正确的使用电动牙刷确实具有清除牙菌斑、预防龋齿和牙周炎的作用,但这些作用和普通牙刷无异。
电动牙刷只是改变了人们的刷牙方式,并不能完全代替洁牙的作用。只不过很多人在手动刷牙时,由于方式不当,刷牙力度过大,容易对牙齿和牙龈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而电动牙刷可以减轻这种损伤,对牙床会起到按摩作用。但电动牙刷若使用方式不对,反而会对牙齿造成伤害。通常用普通的牙刷都是主动地上下刷,即竖刷。而电动牙刷震动频率和力度相对固定,旋转时在牙齿表面类似于横刷,对牙齿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磨损,严重的可能引发牙周炎。如果牙齿本身就不太好,比如患有牙龈炎、牙周炎时,最好不要选择电动牙刷。
葡萄干如何清除牙菌斑
龋齿的形成与细菌形成的菌斑有关,最近美国的一项实验结果显示,葡萄干中的某些化合物能抑制口腔内两种细菌的生长,而这两种细菌是导致龋齿和牙周炎的罪魁祸首。
同样,吃乳酪对防止龋齿也有作用,乳酪里所含的钙及磷酸盐可以平衡口腔的酸碱度,避免口腔内环境处于有利细菌活动的酸性环境造成蛀牙。芹菜、香菇所含的多糖体,可抑制口腔内某些致病菌的生长;绿茶含有大量的氟,能抗酸防蛀牙;薄荷能减少口腔内细菌的滋生。
此外,喝水也是既简单又重要的护牙方法。其原理是保持口腔湿润,冲涮口腔。
问:牙医,为什么我的牙总爱长牙结石,而我老婆的牙却不爱长,我们食物习惯基本一样啊。
牙医:这和每个人的口腔内的菌群类别不同有关。
问:医生,如果我总爱长结石怎么办?  牙医: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吃完饭后马上刷牙,防止软垢的形成,而且要仔细刷,时间不能低于3分钟。只要发现你刷牙时牙龈爱流血了,你就一定要洗牙了。不流血,一般没多大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保护口腔除牙菌斑是关键
你不理会牙周病,就等着和牙齿说拜拜
刷牙姿势不正确,竟有这么大的危害!医生教你刷牙的正确姿势
牙齿松动,头号杀手,正在向您靠近
少时不养,老来遭殃,90%的人都有牙周病,会伤全身!
惊呆|85%的人都有这种牙齿疾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