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助于学习的一些心理学知识
小小朱
深圳某知名学校的不知名数学教师
一、关乎宏观认识
1. 学习的三区理论——有效的学习就是在自我能力边缘“拓荒”
心理学家Noel Tichy指出,人类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可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延展区和恐慌区。舒适区的知识没有学习难度,人可以处在舒适心理状态。延展区的知识有一定的挑战,但不至于太难受。恐慌区的知识则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太多,心理会高度不适,以致厌恶或放弃学习。因此对我们而言,最理想的状态是在延展区内学习。一段时间后,延展区会逐渐变成舒适区,而部分恐慌区也会相应变成延展区。
基于该理论可得出如下启示:(1)如果你感觉对于某科目的学习完全没有压力,说明你长期 处在舒适区,那这时候就该考虑将精力倾斜到其他科目或该科目更深层次的内容上;(2)如果某科目的任务总让你无所适从、力有不逮,则说明你处在恐慌区,首要的是克服恐惧、建立自信,尔后再想办法;(3)有效的练习并非为完成任务,而是要持续做自己尚未能做好的事,使之在我们的努力下不断变好。(4)因此,错题本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材料,学习者利用它可以不定期地对曾犯错误进行重新审视,确保改正错误。
2. 边际递减效应——合理的休息是为了更高效的学习
一些关于学习时间和学习效率的研究指出:超过2小时学习效果会递减,而超过4小时就近乎没有效果了。因此要想保持良好的学习效率,就必须控制每天高强度学习的时间。在规划的学习时间外,通过娱乐、运动等方式进行放松和调整。
其中,合理的睡眠时间又必须强调。因为人的大脑在觉醒状态下会产生神经毒素,而睡觉时,神经细胞收缩,细胞间间隙变大,使得脑脊液可以更顺畅地通过,从而达到清理毒素的效果。
二、关乎具体方法
1. 注意力稳定性理论——有目的地预习可以让听课效率更高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正常在学校,一节课是40—45分钟,但即便是成年人,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也就20分钟左右。当然,那已经是在睡眠充沛的前提下了。
因此,我们很难做到对一节课从一而终的聚焦,而不得不有的放矢,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这节课的核心内容上。此即说明了预习的必要性,其目的在于事先了解本节课的重点,同时解决一部分力所能及的问题,减少课堂的认知负荷。
2. 信息加工理论——良好的认知结构是相关知识得以激活的保障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即:从环境中接受刺激,刺激转变为神经信息,神经信息进入感觉登记(瞬时记忆)。有些部分登记了,其余部分很快就消失了。被感觉登记了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信息在这里可以保持二三十秒钟,但一般只能同时贮存5-7个模块。当信息离开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时,会经过编码。最后,信息是以编码的形式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而后续提取的效果取决于信息的编码方式。最有效的编码方式是,对信息进行深加工,将其与已知信息建立信息,形成认知网络。认知网络一旦建立,学习者的每一次思考就会激活一个节点及与之联通的周边节点。随着激活次数的增多,各节点的联系会趋于紧密和更具条理,很多问题就触类旁通了。
现在回想一下自己学习理科的经历,是不是经常发生这样一类状况:“咦,这题着实有点难,让我看一眼答案……0.1s后,噢!原来是酱紫,我怎么就没想到”。实际上,这就是相关节点激活失败的典型案例。信息加工理论给学习者的启发是:切忌将知识点进行无序堆积,在章节复习、模块复习乃至总复习中,有必要通过画知识树等方式,有意识地构建认知网络,进而在后序学习中修正完善它。另外,除了知识树,还有一种深加工策略也极其有效,这便是费曼技巧。
3. 费曼技巧——如果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将一个知识教授给小白,那说明你真正理解它了
费曼技巧是一个很高效的学习方法,它告诉我们如果要学习一个新知识,可以这么做:第一步,拿出一张白纸,把知识写在白纸的最上边,然后阅读学习资料。第二步,设想一种场景,你正要向别人传授这个知识,在白纸上写下你对这个概念的解释,就好像你正在教导一位新接触这个概念的学生一样。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会更清楚地意识到关于这个概念你理解了多少,以及是否还存在理解不清的地方。第三步,如果你感觉卡壳了,就回顾一下学习资料,直到你领会得足够顺畅,顺畅到可以在纸上解释这个部分为止。第四步,为了让你的讲解通俗易懂,尝试着简化语言表达,是用你自己的语言,而不是学习资料、课程中的语言。
该技巧给予我们的最重要启发即:理解⇌复述。不理解就没法复述,不复述就不能加深理解,两者是互相促进的。现在就这一理论来解释一下我们在完成理科作业时通常会碰到一类状况:咦,这题在错题本上有,哈哈哈,哈哈,哈……怎么做来的[囧]。这种现象通常给学习者一种错觉:我明明都会,怎么就是想不起来。同学,也许你对“会”有什么误解吧,不要将“熟悉”和“会”混为一谈。今天看一眼错题本,明天看一眼,下周再看一眼,这题当然眼熟,但你会了吗?。你只是看明白了每一个解题环节在干什么,却没理解各环节间的逻辑通路。你只是知道它怎么做,却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如果这时你深谙费曼技巧,便会尝试着合上错题本,尝试着给同学讲一遍,什么时候讲顺溜了,什么时候就理解了。实际上,费曼技巧就是一种复述策略、一种对信息的深加工策略。
4. 记忆遗忘曲线——重复的复习可以有效减少遗忘
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指出,遗忘是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的,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均匀。他 根据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观察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
那究竟应该如何复习呢?艾宾浩斯的实验认为较高效的复习周期分别是:5分钟、30分钟、12个小时、1天、2天、4天、7天、15天。因此,我向来建议学生:(1)在每天晚自习完成学科作业前,有必要回想、梳理白天课堂上学到的知识;(2)把错题收录到本子上后,有必要几天后、几周后不定期地进行回顾。
三、关乎状态调节
1. 情绪绩效理论
情绪主要指人的心理体验,有不少研究对比过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对人的行为取向、认知取向的影响。其结果不言而喻,却似乎很难指导我们更好的学习。如果一位老师告诉他的学生:你的心态应该更加积极。那么他的学生会毫无疑问地认为这是一句废话!但我在这里要分享的是心理学家赫布的研究,他指出:情绪唤醒水平与工作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即太低或太高的唤醒水平都会影响绩效。
该结论启发我们:(1)适当的压力对学习而言是有好处的。如果我们将压力下的适度焦虑视为资源,它会让我们在压力下表现地更好。(2)当我们处于过度焦虑状态时,学习效率、记忆力、注意力都会下降,这时最好先通过冥想或运动对情绪进行排解,尔后通过做规划,将大脑中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倾倒出来,进行筛选、过滤、执行,达到清理大脑、释放内存的目的。
2. 归因理论
心理学家维纳认为,人们对自身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部环境。以上六个因素又可以归入三个向度:内在/外在、稳定/不稳定、可控/不可控。如能力高低就是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对成功或失败的不同归因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
该理论用到学习上,则启示我们:内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归因(如努力程度)有利于人产生学习动机,改善学习行为;(2)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归因(如能力高低)容易让失败者感到沮丧,久而久之演变成习得性无助;(3)不可控的归因(如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部环境)则容易让人坚持原行为(无论好坏),产生“守株待兔、靠天吃饭”的心理。
编辑于 2018-05-13 12:2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懂得这几个学习理论,孩子必将功成名就
心理学反逻辑 | 会玩的人,为什么学得更好?
检索练习:看完《认知天性》才知道,我们以前的学习方式是错的
我发现一个背书方法,特别适合文科生!
苦哈哈地背诵100遍,不如高效生成1遍 | 费曼学习法的本质
一年针灸路 任志鹏(5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