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都远洋太古里为何如此独特?离不开“人文”与“多元化”精神

源自iziRetail逸芮

我第一次到成都远洋太古里时,就惊喜于拥有1600年历史的大慈寺与国际化现代商业的精妙结合,“慢里”、“快里”、“新房子”、“老房子”、“绿植”、“水景”……,这些元素之间既有碰撞又和谐。



来到这里可以体验新潮的奢华时尚、享用美食美酒、欣赏国际水准的艺术展览,也可以随意落座发想、甚至到大慈寺吃份素斋……


我们看到有些旅游网站已经把成都远洋太古里列为成都必去景点,也看到网络上流传的深夜或清晨的成都远洋太古里照片。


很明显,它对成都人的意义早已超脱单纯的商业场所,成为城市肌理的一部分、一个城市公共空间,融进了大家对于成都的感情和记忆。



这或许就是成都远洋太古里最独特之处,它把自己打造成为开放的、多元化的城市公共空间。前期建筑规划阶段,把历史文化、保留院落、宗教寺庙、艺术装置融入;后期运营推广阶段,把国际和本土文化艺术展览活动引入。



就像成都远洋太古里总经理伍玉珊女士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说的:


成都是一座富有魅力的城市,既现代又传统,底蕴深厚、开放包容。坐落成都市中心,成都远洋太古里在创造新旧交融、快耍慢活的商业空间之外,更致力于推动文化艺术的交流与发展,创造多元化的公共空间。开业以来,我们持续引入精彩的文化、艺术类展览与活动,为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提供更多维度的体验,引发思考,以此不断推动城市文化和时尚的发展进程,促进生活方式与体验的不断革新。



是建筑,更是城市人文历史的传承



规划建筑是成都远洋太古里最令人惊艳的第一印象。我们采访了成都远洋太古里规划与建筑的负责人、知名建筑设计师郝琳博士,为我们讲述打造项目时的思路心得。


郝博士认为从历史脉络上看,全球城市商业确有其自身发展逻辑,随着市郊化、都市中心地价上涨等各种因素,商业经历了向郊区扩张的过程。然而,近年来,像伦敦考文特花园、东京代官山、英国利物浦一号等为代表的都市中心魅力再现,则又引领了商业回归城市核心的趋势。


毕竟,城市中心交通便捷、混合多元、年轻人发展机会也多,更富有文化历史底蕴。当然,再次回归到都市中心的商业,不能只有单纯的商业功能,更需要结合到城市的人文、历史,融合地方感情和国际视野,传承这个城市的脉络和生活体验。


历时数年,发掘成都的文化脉络


成都远洋太古里于2010年底拿地、2015年4月正式开业,然而,规划建筑团队却是从2008年初就开始在成都展开学习与调研。


他们走街串巷、逛博物馆、尝苍蝇馆子、访当地专家学者、与普通市民交流,理解感受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空间要素。从而体会发掘这座城市的脉络、人们的生活习惯,寻找灵感。


郝博士举了一个例子,当时他与庄裕光教授茶叙交流得知,旧时曾经在大慈寺周边一条溪流,因溪砂用来解玉,得美名“解玉溪”。


后来团队就以此为灵感,围绕着大慈寺的红墙规划了曼妙水景,成为如今慢里的一处颇有历史韵味和故事的点睛之笔。



重现城市原有街巷肌理


项目整个地块总共有广东会馆、欣庐、马家巷禅院、章华里、笔帖式、字库塔6处保留院落与建筑,以及早已形成的旧有巷道,项目也与千年古刹大慈寺相拥为邻。


成都远洋太古里不但保留了这些建筑,还以大慈寺为中心,以6处保留院落与建筑为地标,把整个项目串联了起来,在保留城市原有街巷肌理的基础上进行整合规划,使其更加适合商业运营。



形成了现在从西(广东会馆、欣庐)向东(章华里、笔帖式),再向北折(马家巷禅院、字库塔)的主动线。以及,以大慈寺为中心的内外两个层次,内层是围绕大慈寺四周的“慢里”,汇聚精致美食和创意文化生活品牌,让忙碌的都市人在这里慢下脚步,邂逅生活的美好。外层可以称之为“快里”,动感、明亮、时尚、现代。


漫广场


东广场


郝博士表示,项目采用当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相结合的方式,用统一而不失变化的典雅当代建筑群,来衬托场所中的庙宇和传统建筑。


形成一处用街巷和广场有机串联起来的开放里,它不是一处一眼就可以望穿的项目,时间与空间在这里叠加,犹如展开的画卷,产生了古与今交相辉映、地方与国际融合荟萃的韵味。



20余件多元化的艺术作品


郝博士认为作为良好的公共空间一定要有文化归属和汇聚、具有多元化和多样性。这一点也在成都远洋太古里项目上也有所体现。


整个项目有21件艺术作品,都是商场邀请艺术家专门为项目设计的。比如,位于大慈寺前,漫广场上的“漫想”。它上面刻了中、英三首名诗,其中一首更是杜甫描写成都的名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更有意思的是,在“漫想”隔壁,就是一座旧时的“字库塔”。因古代文人惜字如金,任何写有文字的纸张都不会随意丢弃,而会在专门的字库塔焚烧,以示尊重。字库塔与漫想在漫广场上遥遥相对,古与今的碰撞,增添了很多历史和文艺韵味。




文艺交流不断,造就商业体内涵的多元化


除了传统与现代建筑的精妙结合之外,成都远洋太古里的Slogan:“快耍慢活”也是一个令人称绝的创意,它对于这座城市、项目来说,实在太贴切了。



对于“快耍慢活”,成都远洋太古里总经理伍玉珊女士曾这样解读,她说:


成都人开放、包容,乐于接受新事物。他们渴望城市发展、与国际接轨,但同时,他们也不愿意妥协自己的节奏和生活方式。


正式开业3年多的成都远洋太古里,不仅是西南高档商业的代表,同时,也是成都时尚、文化、艺术的重要平台,每天都会有精彩上演。自开业以来,项目已经举办了超过30场的形式丰富,涉及文化、艺术类的展览和活动。


高规格的国际文化交流


项目开业以来,一直在推动本土与国际文化艺术间的交流,多场国际文化论坛、交流在成都远洋太古里上演。比如,近期举办的:


9月11日,项目主办了《人与文:公共空间的多元化精神》对谈,成都远洋太古里总经理伍玉珊女士、知名建筑设计师郝琳博士,以及多位著名艺术家、国际艺术策展人,一起探讨人、文化、艺术的交融与发展,公共空间的多元化精神。



9月14日,“方所2018成都国际书店论坛”在方所开幕,由来自全球书店、出版及文化领域的从业者,共同探讨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论坛开幕当晚,还有诗人和音乐人跨界合作的“诗引力”精彩上演。



今年4月,成都远洋太古里携手英国V&A国立博物馆在广东会馆带来《鞋履:乐与苦展览》,展出了自1370年至今的,大约140双珍贵鞋履。展览开幕当天,该展览的策展人和成都博物馆党总支书记还进行了精彩对谈。



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展览


在成都远洋太古里,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有不同主题的文艺展览,主题和形式多种多样,有优雅经典的、也有新潮的;有国际化的、也有本土传统文化的。比如:


9月17日,《创承智造-非遗传承与创新成果展》在成都远洋太古里广东会馆开幕,此次展览由稀捍行动、成都远洋太古里联合呈献。通过对非遗原料、工具、传承人口述、设计师手稿等实物、图片及影像资料的呈现,诠释了匠心技艺与当代设计的碰撞、融合。



去年年底至今年4月,新媒体艺术展:UNZIP THE FUTURE在成都远洋太古里地下一层展出,它是由今日美术馆策划,一个运用VR、声像艺术等方式呈现的沉浸式体验,集合了多位前沿艺术家的作品。



去年12月,第54界金马奖影像展“成都纪事”也在广东会馆展出。现场大屏幕播放最新的获奖电影花絮片段,以及入围明星们讲述自己的拍片心路历程。同时,还展出了金马奖座,以及不为人了解的金马故事和金马之最。



国际品牌文化展览与互动


基于成都远洋太古里的号召力,国际品牌都非常愿意在此举办展示品牌文化内涵的互动活动。《爱马仕手工艺盛典》、《蒂芙尼“华美传承”古董珍藏珠宝展》、《镌刻时光流转:浪琴表185周年时计巡展》、《宝珀超凡工艺腕表展》等都曾在这里展出。


今年8月,“FoundMUJI再发现 再创造”展在项目的广东会馆展出。MUJI把它从全世界寻找到的创意多彩的日用品稍加改良进行再现,展览期间还有精彩的演讲与手工工坊体验,带大家了解更多关于设计与生活的冷知识。




成都本身是一个非常注重生活体验的城市,lifestyle很强。同时,成都的历史、文化与艺术有深厚积淀,人们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会从DNA里面发展出对生活、对美的追求。


而成都远洋太古里,不仅是购物中心,还有人文的、艺术的、自然的,包括宗教的东西,很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这个多元化的文化空间。


因此,项目致力于为这座城市提供一个平台,不断推动成都文化、时尚的发展进程,以及生活方式的不断革新,为国际与本土的文化艺术间架起桥梁,展开更为深入的合作,促进多元文化的跨界与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平的成都,平的城市中心
千年古市:文化博物馆赏析
太古里这样的案例,我们是如何做案例分析的
四川这边古时候的建筑风格是属于我国古代的哪一种,有什么特点?
老街古镇 成都文殊坊
商道精神浸润的客家文化遗产——成都博客小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