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年闰年384天解析

马年闰年384天解析:农历马年从2014年1月31日开始,至2015年2月18日结束

2014-02-02 06:32:01 正定网

  马年共有多少天?农历甲午马年是闰年,共384天. 马年闰年384天 马年闰年384天闰年的计算方法, 农历正月初一,甲午马年正式到来。马年一共有多少天?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表示,与刚刚过去的农历癸巳蛇年不同,农历甲午马年是闰年,共计384天,比蛇年多29天。现在所用的农历,据说我们的祖先远在夏代(公元前17世纪以前)就使用了这种历法,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夏历"。解放后还仍然叫做"夏历",1970年以后我国改称为"农历"。至于"农历"一名的由来,大概因为由于自古以农立国,所以制订历法必须为农业服务。 农历的历月是以朔望月为依据的。朔望月的时间是29日12小时44分3秒(即29.5366日),因此农历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纯粹的阴历并不完全一样,因为纯粹的阴历是大小月交替编排的,而农历的大小月是经过推算决定的。

 农历甲午马年闰年384天 马年闰年384天闰年的计算方法

 史志成介绍说,农历蛇年是个平年,从2013年2月10日开始,到2014年1月30日结束,共计355天;而农历马年从2014年1月31日开始,至2015年2月18日结束,共有384天。

 与阳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农历是按照月亮圆缺变化周期即朔望月(约29.5天)来安排,1年12个月,比阳历年少11天左右。

  为了协调阳历与农历之间的天数,古人采用了“19年7闰”的方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加上7个闰年。农历闰年因为多了个闰月,因此一年有383天―385天左右,而农历平年一般有353天―355天。

  “农历甲午马年因为闰了个九月,故有384天。有人认为马年是383天或385天,可能是因为前者在计算的时候忘记了1月31日这一天,后者可能是将阳历2月误认为29天。”史志成强调说,正月初一是农历生肖年的开始,在2014年1月31日-2015年2月18日之间出生的小孩都属马。

  农历每一个月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阳地球中间,且以黑着的半面对着地球的时候)。有时可能出现两个大月,或连续出现两个小月。由于朔望月稍大于29天半,所以在农历的每100个历月里约有53个大月和47个小月。 农历是基本上以12个月作为一年的。但12个朔望月的时间是354.3667日,和回归年比起来要相差11天左右。这样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个多月。 为了要把多余的日数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一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有闰月的这一个也叫闰年。所以农历的闰年就有13个月了。至于闰哪个月是由节气情况决定的。 农历闰月的设置与“二十四节气”有关。“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历法家的杰出创作,为中国所独有,是我国各地安排农事活动的主要依据。由于“二十四节气”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具体反映,它与阴历没有关系。“二十四节气”在阳历中的日期基本上是固定的,每月两个节气,上半年是每月的6日和21日,下半年是每月的8日和23日,最多相差一两天。

在农历中,通过设置闰月将“二十四节气”恰当地分配在各月中,使之有稳定的季节特征,故“二十四节气”也就成为农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设置闰月,古人将从立春始至大寒这24个节气中逢单数者(立春、惊蛰……小寒)称为“节气”,逢双数者(雨水、春分……大寒)称为“中气”,且规定,农历月份(月序)由相应中气决定,即每个月中必须包含一个中气,如以雨水定正月,以春分定二月……依次类推,以大寒定腊月。这就是“以中气定月序”法则。一年中多数农历历月都含有中气,但由于一个节气加一个中气的平均长度(30.5天)比一个朔望月的长度要长,故当月的节气和中气的日期都要比上个月的要推迟一两天。当推迟到某个月只含有节气而无中气时,就定该月为上个月的闰月。这是因为农历把闰月看作是前一个月的重复,意为副月。如农历甲申(猴)年(2004年)二月后面一个月只含有一个节气(清明)而无中气(谷雨)。谷雨移到下一个月的初二去了,故该月就定为闰二月。

  我国农历闰月的设置采用的是“19年7闰法”,即19年中含有7个闰月,平均2~3年出现一个闰月。设置闰月使农历年有平年(354天左右)和闰年(384天左右)之分。有闰月的农历年即农历闰年,其长度超过阳历一个回归年,反之,没有闰月的农历年即农历平年,由于其长度短于阳历一个回归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阴阳合历 农历
生活中的地理:天文历法知识汇总
农历闰月是怎么来的?如何计算闰月?
最科学的历法——中国农历(阴阳合历)
公历与农历的来龙去脉
农历(中国传统历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