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年新增失地农民约200万 60%失地农民生活困难


每年新增失地农民约200万 60%失地农民生活困难

作者:中国正直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16位委员代表作大会发言。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长春市政协主席张元富就《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作了发言。

  张元富在发言中引用有关数据,称目前我国失地农民累计不少于4000万人,仅“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失地农民约200万人。另据抽样调查,有60%失地农民生活困难,没因失地影响基本生活的只占30%;有81%的失地农民对未来生活担忧,其中担忧养老占72.8%、经济来源占63%、医疗占52.6%。

  张元富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一些农民由于种种原因失去土地,成为继下岗职工后出现的又一弱势群体。由于多数失地农民缺少技术专长,常常是上岗又下岗,长期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部分失地农民处境艰难。据抽样调查,有61.6%的失地农民认为自己还是“农村人”,只有38.4%的人认为自己是“城里人”。

  由于政策原因,失地农民难以短时间内融入城市生活。他们不愿失去农民身份既有的利益,如农村医保、申请宅基地、危房改造和家电、农机下乡补贴等惠农政策,同时还担心失去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特别是原承包土地征用剩余部分会被收回等,处于“农民”和“市民”两难选择的尴尬境地。

  从现实情况看,有的失地农民得到货币补偿一夜暴富,过上小康生活;有的自谋职业、外出打工、自主创业;有的以出租房屋或收废品、捡破烂谋生;也有的“坐吃山空”,把钱花光,再次回到失地贫困的“原点”;还有的处于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保障无份、创业无钱的“四无”状态。

  据国家统计局对2942个失地农户抽样调查,7187名劳动力中,征地安置就业197人,仅占2.7%;外出务工1784人,约占24.8%;经营二三产业1965人,约占27.3%;从事农业1807人,约占25.2%;空闲在家1434人,约占20%。

  部分失地农民生活质量下降。农民过去吃、住、用水、薪柴等基本不花钱,转为市民后,什么都要花钱。农民以土地换得新房,入住时仅物业、采暖、水电、有线电视等动辄数千元,日常开销也明显增加。不少农民把新房出租,自己就近或到远郊租房居住,有的甚至把房子卖掉重新回到农村。

  农民失去土地,就失去了最宝贵的家庭财富,失去了安身立命、生存发展的就业岗位,失去了上能养老、下能抚幼的长期生活保障资源。要使农民得到广泛、持久、可靠的保障,必须建立政府主导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议尽快研究制定《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条例》,提高立法层次,明确监管责任,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元富: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农村征地工作中的几点思考
完善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构想 _社会保险_社保园地_中国保险网
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之十一)
2017农村征地补偿新规:满60岁失地老人每月可领300块
农村养老补贴新增, 年龄60岁以上的老年人, 千万不要错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