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三推一”机制为抓手 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化

以“三推一”机制为抓手

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化

中共孟村回族自治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张立庄

孟村回族自治县建于1955年,面积387平方公里,辖42126个行政村,总人口20万,其中回族人口5万,2008年以来,孟村县委立足“做实、管用”,把基层党建上升到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战略高度来抓,建立健全“一诺三定”、“一事三议”、“一岗三评”三项工作制度,推进党领导下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形成了“三推一”村务规范运行体系

一、主要做法

(一)“一诺三定”科学定责,保证每年有个好计划基层班子发挥作用,“干事”是关键。为确保干部干事,村班子每年都要把工作计划,通过“三定”程序,向党员群众和乡镇党委政府做出承诺、公之于众。一是村定,“两委”班子先行研究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措施;二是民定,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对年度工作目标进行修订完善;三是乡定,乡镇党委对承诺事项审定把关,由村班子做出公开承诺,同时与乡镇党委政府签订《责任承诺书》。通过“一诺三定”,使繁琐复杂的基层事务逐一分解成一件件实事、一个个项目,做到“干部心里有本账、党员群众眼睛亮”。

(二)“一事三议”规范运转,保证议事有个好章程严格遵循村党组织提议、村“两委”商议、村民代表或村民会议决议、村民主监督委员会监督的运转模式,明确规定了11类村级重大事项,必须经过“一事三议”程序,实现村级事务决策办理“一议一民主、一事一监督”特别是通过建立健全由村代会主席、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组成的民主监事会,村代会主席担任会长。充分发挥民主监事会理财小组和村务监督监查两项职责,每季度形成监事报告,向村民反馈。“一事三议”不仅从根本上理顺了村级办事程序,明晰了村干部权责,而且既保证了党支部领导地位得到实化,又保证了村民自治权充分发挥

(三)“一岗三评”落实责任,保证考评有个好说法按照“自评、测评、考评”模式,把抓考核考评,作为管干部、用干部、激励干部的重要方法。一是自评。年终各村召开两委班子联席会,对年度工作进行客观的自评和互评。二是测评。组织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分别向党员群众代表进行述职,由党员群众进行满意度测评。三是考评。村“两委”班子向乡镇党委进行述职,由乡镇党委按照基层组织建设、经济发展等5大类、30项量化指标,进行百分考核,并确定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档次,实施升档晋级管理,奖优罚劣,问责追究。

二、初步成效

(一)“诺”出了活力“一诺三定”机制的实施,使村“两委”干部人人有责任、个个有指标,使村干部为民办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了。同时,村干部在承诺、践诺中更加注重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将他们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列入议事日程,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和解决,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一诺三定”机制建立以来,全县村“两委”班子已兴办各类公益事业367项,帮助群众新上致富项目83个,党组织在兑现承诺过程中亮出了旗帜,群众得到了实惠,各项事业实现了协调发展。

(二)“议”出了合力。“三推一”村务规范运行机制把支部的论证、提议权责,两委的商议、改进权责,村民的审议、决策和监督权责进行明确规定,把党的主张通过“一事三议”,变为集体的决策和全体村民的意愿,使“两委”争政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村干部主动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干群关系出现“班子对群众有求必应,群众对班子一呼百应”的“两头热”局面,凝聚了新农村建设的合力,村务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评”出了动力。“三推一”机制的实施,让村干部把一年来的工作成果,真真切切地摆到桌上,不仅要让上级党委政府检验成色,还要给老百姓一个实实在在地交待,“一岗三评”成为一面镜子,把村干部的功过是非照了个清清楚楚,有功则奖,有过则罚,激励村干部把兴奋点放到推动科学发展、干事创业上来,有效解决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同时,由于掌握了评议结果,县乡党委对加强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了依据,管理更有针对性,提升了基层组织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四)“监督”出了公信力。三推一”村务规范运行机制把扩大民主、规范村级决策程序作为重点,建立健全了村民有序参与村级事务决策、管理和监督的工作机制,从制度上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实现了村级事务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群众通过积极参与村级事务成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体,使村务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干部与村干部之间、村干部与群众之间由误解变理解、由疏远变亲近,一些“老大难”问题也迎刃而解。

三、几点体会

——抓实基层组织,必须着眼长远,突出根本性。基层组织建设管长远、管根本,是一个地方长治久安、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有的村连续十几年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件、信访案件,主要原因就是历任班子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形成了一套好的机制,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了下来。因此,抓实基层组织,必须把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永葆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

——抓实基层组织,必须立足实际,突出基础性事实证明,只有突出一个“实”字,围绕“管用”做文章,才能把完成党在农村的各项任务与维护群众利益诉求统一起来,才能不断巩固和扩大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才能获得无穷智慧和力量。

——抓实基层组织,必须围绕发展,突出全局性。只有把基层组织的工作成效体现到推动发展上,群众才能真正得到实惠,凝聚人心的工作才能更加扎实有效。因此,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一切从发展出发、为发展服务,多用会发展的人、多干促发展的事,通过加速发展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惠及于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换届后农村“两委”班子建设问题思考—基于无极县行政村实证调查
关于对不作为村干部实行问责制的探索与思考
道县:村务监督委员会运行情况的探索
村组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治理对策
尧市乡开展农村“勤廉双述”评议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有效监管,解决“小官大腐”的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