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盘点令人难忘的十大老物件(组图)

      新中国将迎来60年的甲子华诞。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百年中,中国只有在1949年后才逐渐成为一个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而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又是中国走向复兴的三十年。当您偶然从家的角落里发现一些尘封的老物件的时候,您会发现,在不经意间,您一直在不断地和一些物品做着告别。它们曾经和您的生活朝夕相伴,它们曾经是您生活中的主角,可如今它们正在您的生活中消逝,而与之一同消逝的则是一种生活方式。  

    当我们聚焦这些物化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原来生活已经发生了如此的变化。虽然很多物品正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可是它们承载的是一个时代的生活,其中可能会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可能也有您内心最柔软最温暖的一段记忆,是您人生中难忘的年华。

      但是,不论生活如何别变迁,我们都需要记住我们的过去,我们更有必要告诉下一代,让他们知道父辈、祖辈们曾经经历过的生活,因为一位伟人曾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现在就回顾一下那些曾经影响过我们的生活,如今依然令人难忘的十大老物件:

              1、 烙铁

                                     

     蒸汽电熨斗,甚至于数字化的电熨斗如今已经被普遍使用。而过去要想平整衣服,就只有用传统的铸铁熨抖,也就是用被老百姓称之为“烙铁”的家伙,在火上先加热,再垫上毛巾,把洗干净的略微发湿的衣物,烫平整后凉干,那会最喜欢的就是把裤子,按照裤子的中线熨出一道笔直整齐的裤线来。而现在已经很难找到这样的物件了,它曾经给多少有爱美之心人的生活,熨烫出一点点小小的美丽浪花。

                           2、算盘

                

  

      如今计算机已经普及,算盘这种中国最古老的计算工具和珠算口诀,已经有2600多年的历史,但目前它已经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了,珠算过去曾经是每一个孩子的必修课,每一个售货员都必须掌握的工具,现在已经被计算机逐步取代,收银台、会计工作也在逐步实现电算化,我们的耳边已经很难听见“五去五进一”的珠算口诀声。

                   3、脚踏老式缝纫机

                         

       现在的孩子们都是在商场里买耐克、阿迪达斯、李宁等成品的名牌服装穿着了。而回想小时候,每年春节都会穿着妈妈不分昼夜,辛劳地用脚踏缝纫机,匝出一件件新衣服,穿在身上,感觉特别的温暖和感动。几次想把躺在底下室里的上海产的“蝴蝶“牌处理了,可是真的是触景生情,于是总是舍不得!这台“蝴蝶“牌缝纫机带给了家人多少的兴奋和感动。

        4、“永久牌”、“凤凰牌”、“ 红旗牌”自行车 

          

    

     如今小汽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无数人的代步工具。而上世纪六七八十年代,自行车是高档代步工具,八十年代前,买一辆自行车几乎是一家一年的积蓄,关键是还要凭票证供应,谁家有一辆自行车绝对算是“大户”了。那时,娶媳妇往往用“永久牌”、“凤凰牌”接新娘子。随着电动车、摩托车、私家小汽车车、公交车等出行方式的多样化,“红旗牌”、“永久牌”、“凤凰牌”等老式自行车渐渐淡出人们视线。

           

      5、雪花膏

           

    20多年前,《友谊牌》等一批雪花膏是年轻女性令男子心旌荡漾的仅有的秘密武器。上了年龄的女人还不能用,否则会有“妖精”之赚。与雪花膏同一时期,还有一种叫蛤蜊油的护肤品,填在小贝壳里,没有香味,油腻腻的,一度标价9分钱。90年代世界级名牌化妆品纷纷打人中国市场,物美价廉的雪花膏和蛤蜊油已难见踪影。如今的爱美的女同胞,用的都是什么雅诗蓝黛、欧莱雅、克里丝汀.迪奥等世界名牌。

        6、 军大衣/解放鞋/军挎

                  

 (军挎)

     这对于今天40岁以上的入来说,意味着抹不掉的记忆。军大衣,在北方的冬天既保暖,又令人陡生一种英武之气,解放鞋便宜、结实、轻便、防滑效果好,但许多人都无法忘记那种穿久了的臭味;军挎单肩斜挎都行,骑车时还可以挂在车把上,禁脏耐磨,当时背军挎就是一种时尚,为了能获得一只军挎包可以不惜“重金”和动用各种门路。时过境迁,这些几乎所有家庭必备的行头,已成为农民工的工作服,偶尔会有前卫如崔健者,背着军挎出场,让人惊叹时光的变幻。

     7、书信/电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信札的年代早已过去。现代通讯方式在拉近人们距离的同时,也破坏了人们彼此之间细腻的情感交流。小伙子们再也不会在大学的收发室里苦等姑娘来信:一枚倒贴的邮票代表着“我爱你”,侧贴则是“我想念你”,斜着贴则代表怨恨。这些流行一时的邮票暗语注定了要像古老的旗语那样失传。同样,随着固话、手机、MSN、QQ、Email等现代交流工具的普及,手写书信、电报也退出人们生活中的历史舞台。

     8中山装

      

       

    中山装因国父孙中山先生得名。后来成为中国政界领导的首选服装,国共的领袖曾经就穿着中山装站在了一起,留下历史性的一刻。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毛泽东经常在公开场合穿中山装。西方又称中山装为“毛装”。在60和70年亿万中国人民大多穿中山装。中山装上衣口袋里插支钢笔,代表有知识、有文化。9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中国与世界的接轨,西装和时装开始流行,中山装逐步被大多数人放弃,成为放入衣柜保存的“文物”。

        9、小人书

          

      学名连环画。解放后,小人书的题材多半是土地改革、爱国增产、抗美援朝等。80年代小人书进入鼎盛期;如《三国演义》、《东郭先生》、《小兵张嘎》、《地道战》等广受人民臼众欢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少外国名著和中国名著小人书也在市场畅销。90年代,小人书渐渐在书店消失。今天,这个集体记忆的标本已成为民间逐年升温的紧俏收藏品。

      10、BP机(寻呼机

           

   

    “有事就呼我”!“可呼了你那么多遍你都不复机”,将这样的相互联系时所使用的“对白”,讲给如今的孩子听,他们必定会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许多名词快速产生,又快速淘汰,这是语言学家面临的问题;小家电企业面临的问题是,许多红极一时的厂子在BP机退出历史舞台后纷纷转产或倒闭;而大批曾经薪水丰厚、嗓音甜美的寻呼小姐成了“下岗女工”,高新技术的手机3G时代,已经开始步入我们的信息生活。

    追忆往事的一幕幕,伴随了我们上几代人的成长,而时至今日,它们却渐渐地成为一段段历史的记忆。当您偶然从家里的角落里,发现一些尘封的老物件时,您会发现,在不经意间,您一直在不断地和过去告别,与之一同消失的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生活。当聚焦这些物化的历史,关注那远去的生活背影,想起我们的父辈,你将更清晰地看到社会发展的轨迹。

    历史是由昨天、今天和明天组成的,不忘昨天,珍惜今天,期盼明天,相信中国的明天会更好!

                                               2009-08-10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上海记忆:寻觅尚存的老物件(2)
生活中的艺术——上海老物件
老物件:自行车标牌
北京制造的这些老物件,还能勾起你的回忆吗?
一台缝纽机||陈希舟
三四十年前供销社曾卖过的41种生活日用杂货,全见过的都已经老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