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师,不是学生的“救世主”

教师,不是学生的“救世主” 

 
 

 教师不要太像教师,应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上课不要太像上课,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功课。 

 在生活中曾经发生了这样的故事: 

 有一对夫妻,她从小丧母,生活困顿,窘迫得只能住在单位的小仓库里。他看见她这么可怜,就娶了她,想给无处安身的她一个自已的家,更想通过自己的帮助,让她能够幸福,不再那样可怜无助。时间一天天过去,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妻子并没有在这场婚姻里感受到幸福,反而时刻担忧自己被丈夫抛弃,更无法回馈他的感情。而那位一心拯救妻子的丈夫,反而在这场绝望的婚姻里崩溃了。 

     丈夫的善意没有错,但是他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拯救方式,因为婚姻可以是爱与情、灵与肉,但绝不是一场拯救。因为拯救意味奉献,它注定施予者会高高在上。    一个从一开始就不平等的婚姻,如何能够让人感觉安全与幸福? 

萧伯纳说:“恋爱不是慈善事业,所以不能慷慨施舍”。婚姻不是一场拯救,教育也同样不是一场拯救。假如教师把自己看成是学生的“救世主”,那就注定教育将存在一种形近而心远的情感“隔离带”。正如右面的漫画所说的那样:“不经过本身的努力,就永远达不到自己的目的。任何外来的帮助也不能代替本身的努力。”教师的“师范”只能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外力。 

一、减少教师留给学生学习上的阴影面 

 1.莫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师的“落差” 

教师留给学生天生的感觉就是一位师长(“师傅”与“长辈”)的高大形象,毕竟教师年长学生许多。所以,学生一开始就会有一种对教师的敬畏感(既有“崇拜感”也有“畏惧感”)也就理所当然。然而,这种“代沟”在教育教学中很容易成为阻碍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的“鸿沟”,所以教师有必要降低身份去感受学生童真的可爱,还有必要伸展身姿去振奋学生童心的力量,让学生由对教师的“敬畏”转化成对教师的“敬爱”。这是教好书最大价值的情感投资。 

然而,现实教育中,我们的教师总是“念”着和“恋”着自己教师的身份,下意识地在某些场合——特别在学生不合教师心意或不合教材文意的场合“抖搂”一下教师的威风与威力,让学生在教师突然爆发的气势汹汹中心惊胆战着教师态度的阴晴变化,此时,教师给学生的印象似乎是“披着羊皮的狼”,例如教师皮笑肉不笑、口是心不是的假象,给学生一种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让学生在疑心和担心中与教师小心相处。这种教师态度的“无常”与“反常”的背后是教师始终认为自己是学生的“教书主”。 

 曾经有一位成绩优秀学生忍不住对着时时“关心”自己的任课教师大喊一声“我的成绩不是你教出来的”。这一声呐喊伤透了教师的心,更伤透了教师的脑筋,想不明白教师“何以为教”与“何以为师”?教师在“呕心”为学生学习做“嫁衣”的辛苦中,是否给了学生太多的包办,给了学生太多的包袱,给了学生太多的包装,教师这种把自己的“影子”附身于学生的做法,无意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自主与自信,结果只会包裹得学生感觉“呕吐”。

许多教师总是期盼着自己的学生能够明白教师的苦心,现在乃至以后能知恩图报,但常常换来的是许多学生的冷漠。有一些成绩原本比较好的学生并不认为自己是教师“教”出来的,反而认为教师的“教”常常压抑了他们的学;相反,有一些成绩原本比较差的学生也并不认为自己是教师“救”出来的,反而认为教师的“救”常常伤害了他们的心。教师这种好心办坏事的“独幕剧”经常在教育中上演。

2.莫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教的“划痕” 

有人说,如果让学生感觉到了教师教的痕迹,这样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所以我们常说教育要“润物细无声”般的潜移默化。

这种“无痕”教育体现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的教不能牵制学生过多的学,让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应体现这样一种从“扶”到“领”到“推”的探测与定位过程,其对学生学习的作用力呈现出一种由强逐步走弱的走向。“扶”,指的是教师手把手地帮助学生学习;“领”,指的是教师在前方带领学生学习,学生朝着教师所指明的学习方向,只需要考虑采用什么学习方法与学习工具紧随教师前进;“推”,指的是教师在学生学习有困难时在背后轻轻地推上一把,至于前进的方向与采用的学习方法与学习工具都需要学生自己探索。在教学时,教师应该先由“推”入手引导学生的学习,如果学生“摸不到石头”,教师再考虑增加引导的力度,试用“领”直至“扶”。也就是说,引导的强度系数应该由学生的学力水平而定。

“无痕”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还体现在教师教的环节不能太模式化,给人僵硬的感觉。例如,我们的教学环节设置多,环环相扣虽然可以“扣”住教学的走向,使教学不偏离应有的轨道,但也很容易“扣”住教学的生成,使教学无法充分舒展学生的个性。我们的教师很多情况下过分注重教学形式的“形”,因为它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课能像“课”,并且它也是能够让听课者看得见和上课者摸得着的课的外貌。让普通教师普遍“害怕”的是,如果完全顺应学生的生成教学有时会让课的模样很“难看”,甚至不像“课”——经常会少了传统课的循规蹈矩与循序渐进,让上课者难以把握课的进程与节奏,也让听课者感到课的不流畅和不舒畅,因为学生不再是教师教学设计中的“套中人”,而已经成为焕发自己学习活力的“性情中人”。所以,有人说,课不要太像课。

 二、加大教师促进学生学习中的影响力

那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1.教师是学生的“朋友” 

 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教师常称呼学生为“小朋友”,但教师真的把学生当朋友了吗?很多情况下,这样的称呼已经沦落为一种标签与符号,是学生姓名的替代与泛指。一开始,学生自作多情地接受着教师对他们这一称呼的暖意,心中充满着希望与期望。一段时间后,他们就会发现这一称呼名不符实,是一个几乎没有情感色彩的“伪”名词,他们就会失望与失落,师生关系也就无形中蒙上一层不真实的阴影。其实,教师就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与学生谈谈生活中的心事与学习中的新事,为学生排忧解难。

2.教师是学生的“同学” 

 到了高年级,教师常称呼学生为“同学们”,但教师真的把学生当同学了吗?固然,教师有责任与有义务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有时并不总是这样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的知识传输过程。在信息化时代,学生完全有可能知识的获得超前于教师、思维的创新领先于教师。此时,教师就应该虚心向学生讨教与学习。在这个意义上,教师与学生就会成为“同学”式的学习伙伴。

教师与学生的“朋友”角色,能促使教师成为与学生互通心意的“护花使者”; 教师与学生的“同学”角色,又能促使教师成为与学生互通新意的“赏花学者”。教师要能拥有这样的“花心”,就不能像上述生活故事中的那位丈夫以拯救者自居,而应该做一个用如下态度看待学生和对待学生的“能屈能伸”的“大丈夫”,这样才有可能让学生“心花怒放”。

(1)蹲下自己,让自己看到学生的风景 

教师要与学生平等,一种形象化的说法是教师要蹲下身子看学生,其真正意义不在于教师与学生“体位”的平等,而在于教师与学生“地位”的平等,做到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从而触摸学生的心思、触动学生的心灵,以此教师也拥有一颗“童心”,与学生彼此感应、彼此感动。师生心的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

[案例1]“老师,您坐下来看” 

     教学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的“观察物体”。课前,我给每组的学生准备了三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以便他们在上课时拼摆、观察。 

     上课后,我先投影出示右图,并引导学生先摆一摆,再画出从侧面看到的图形。 

     经过一番操作、观察,绝大多数学生画出了右边的图形,大大出乎我的预料。没道理呀!从侧面看到的图形应该是 。不行,得让学生再观察观察。然而,不少学生第二次观察后仍然振振有词,并坚持自己的意见。 

     我刚准备说些什么,这时,小红同学大声地对我说:“不信,老师,您坐下来看!” 

     坐下来看?我边琢磨着,边来到小红旁边。小红站起身,把她的座位让给了我。 

     位置太小,很不舒服!真难为他们了!更难为的是,与我们视线的水平线相比,小正方体位置太低。我只得和他们一样,把头向右侧过去—— 

      我愣住了:眼前看到的分明是 ,和他们说的完全一样。原先水平的两个正方形竟然“立”了起来! 

     我一下子全明白了:从侧面看,不等于侧过头看。侧面与正面的区别不等于视角的“侧”与“正”,而在于观察者是否以身体正对物体的侧面,视线是否垂直于物体的侧面。 

     怨不得孩子们!在我们成人的“想当然”中,侧面、正面的内涵十分浅显、简单。然而,孩子们究竟如何看待这两个问题,他们的想法和我们一样吗?说实话,这些问题我们关注得太少。现在看来,这当中的细节因素,如视角的调节、位置的移动等,就很值得我们仔细琢磨。 

     不需要再解释什么了。我真诚地邀请孩子们把身体移到小正方体的侧面来,并再一次进行观察。“噢,原来是这样!”问题迎刃而解。 

 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站在孩子们的角度看问题。然而,我们却常常不自觉地以自己的思维替代孩子们的思考,以自己的主观臆断推测孩子们的认识。看来,是到“坐下来看看”的时候了! 

 (2)抱起学生,让学生看到高处的风景 

 师生的平等,不仅表现在我们常说的教师能够不耻蹲下身子,其实更可以表现在教师能够大胆抱起学生,让学生看到高处的风景。例如:在知识的温度上热一热,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知识的进度上放一放,锻炼学生的能力;在知识的广度上拓一拓,开阔学生的视野;在知识的深度上挖一挖,提升学生的思维。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更具“高度”、更显“大度”,也更有“气度”,这是一种有内涵、有品质的“生”成(让学生成功)的教学。

[案例2]“更上一层楼,你能看到什么?” 

     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教师们经常设计这样的环节:用纸遮住一个三角形,使其露出一角,让学生判断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学生通过分析探讨,得出:如果露出的是直角(或钝角),那么这个三角形就一定是直角(或钝角)三角形;如果露出的是锐角,那么就无法判定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了。这样的设计,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猜一猜”中深刻认识到三类三角形角的特征,效果显著。 

    但这一环节能否再往更深的层次去考虑,再向前迈一步呢?一节研究课让我深受启发。 

 在学生判断只露一个角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后,老师出示露出两个锐角的三角形(如图),让学生判断这是个什么三角形。学生首先是根据三角形的三个角的特征来考虑,他们认为,每类三角形都有两个锐角,所以无法判定这个三角形属于哪一类。 

 老师对学生的这种分析给予肯定,并启发他们继续观察,看能否判定是哪类三角形。这时学生的思路不再拘于“三角形三个角的特征”上,而是结合具体的图形观察、思考。立刻有一些同学能判定它是一个钝角三角形了,把遮住的那个角的两条边延伸就能发现它是个什么角了。 

 在教学中,要更多地让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运用多种感官去参与学习、体验知识。我们如果能像教例中的执教者一样,往深层次去考虑,在原来较成功的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向前再迈出一步,挖掘出培养学生能力的素材来,就能更上一层楼,站得高,看得远。 

 教师角色的“能屈”,更多的是为了能让自己看懂学生的心境;教师角色的“能伸”,更多的是为了能让学生看清知识的远景。

 教育不是拯救,教师惟有“淡忘”甚至“遗忘”自己的“教主”甚至“救主”的身份,才能从根本上确立与巩固、凸显与弘扬学生的“学主”地位,让学生在学校与课堂中实现“我的地盘我作主”的美好愿景。

 教师,记住有一种需要叫“不需要” 

     教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用“加法”或“乘法”让教学变得丰富;但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不需要”,用“减法”或“除法”让教学变得简约。 

第一幅漫画中写道“学校的职能是:你想干嘛就不让你干嘛”,这是对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专制”教育与“灌输”教学的写照。相反,明智教师就会“迎接”学生的需要来规划教育和设计教学,这样漫画中的语句大致就可以改成“学校的职能是:你想干嘛就让你干嘛”,不过,这种“让”是有原则、是有尺寸的,必须在能让师生双方在自主活动中获得“双赢”的前提下进行开放教育。

反过来,这一幅漫画还可以让我们联想到另一种教育问题——“学校的职能是:你不想干嘛偏让你干嘛”,教师的这一种“霸道”,却往往被我们忽视。

教育中,学生的“需要”常常得不到需要,学生的“不需要”常常得不到不需要,学生的不如愿和不如意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育的民主、侵蚀着教学的真实、消解着教师的幸福。个中原因如同第二幅漫画中写的“很多人追求的往往不是幸福,而是让自己在别人看来很幸福”。

在教育中,同样存在着不管学生不需要只为教师需要而“让自己在别人看来很幸福”的假象,众多表面化、形式化的“美丽”虚幻着教育的每一个细胞。例如一些教师脸上的笑容只是为了“粉饰”内心的冷漠、一些教师教学的热闹只是为了“装饰”内涵的虚弱,他们武断地认为学生很需要教师的笑容和教学的热闹,其实他们不知道学生不需要虚情假意的教师与教学,他们不知道学生不需要的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真是教师的这种“弱智”,致使每天举着重重的“面具”和“道具”(如同漫画中那位展示者放弃坐车的实用却举着重重的汽车招摇过市为了吸引旁人的目光),全为了自己的形象与教学在别人(学生与同行)眼里能够“好看”一点,全然不顾他们是否“看好”,这无疑是教育的悲哀,教师难有幸福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一、从学生的“不需要”反思教学 

 1.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不需要 

     一天,一位富豪和朋友在酒店小聚,酒店老板频频上前敬酒。事后,一位小伙子叫住了老板:“他们不会再来这里吃饭了!”之后,那个富豪还真再也没来过。 

 小伙子问疑惑的酒店老板:“你认为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什么?” 

 “当然是尽量满足客人的需要啊。”老板说。 

     “说得很对。但你有没有想过,客人们的需要当中,有一种需要叫做‘不需要’?你只知道客人需要什么,却不知道客人不需要什么。了解客人不需要什么与了解客人需要什么一样重要。”小伙子说,“你们一见到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就不断去敬酒,但他们是来参加他们自己的聚会,而不是来接受你的敬酒,你去敬酒实际上是在打扰他们,这绝不是他们需要的。” 

     这位小伙子,后来则成了著名的成功学家,他的名字叫陈安之。 

 同理,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了解学生不需要什么与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同样重要,你如果不厌其烦地硬是要给予学生并不需要甚至是反感的东西,最终可能导致学生对教师越来越厌恶与疏远。

例如:不了解学生是否已经了解了知识而硬把学生看作“白纸”;不了解学生是否喜欢开展的活动而硬让学生成为“角色”;不了解学生是否需要合作式学习而硬给学生拉来“伙伴”……。此时,教师的教学热情只能是教师的自作多情,于是,教师无微不至的教学“服务”也就难以获得学生的心服。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需要,不把学生不需要的东西硬塞给他们,实际上就是最大程度上尊重了学生的需要。

2.教师应舍得学生不需要的 

 法国哲学家丹尼斯·狄德罗,朋友送给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红色睡袍。他非常喜欢,穿着它在家里找感觉。他发现家具的风格有些不对,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他把旧的东西先后更新,家具终于都跟上了睡袍的档次。然而,他越想越觉得不舒服了,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指挥了,甚至是胁迫了。 

     “狄德罗效应”给我们一种启示:对于那些非必需的东西尽量不要。因为如果你接受了一件,那么外界的和心理的压力会使你不断地接受更多非必需的东西。 

     “狄德罗”效应也普遍存在于教育之中。我们的教育原本就已经属于“简单的复杂”,足以让教师为教好书费尽心思。说其“简单”,因为教育只是人与人之间心灵与知识的交流;说其“复杂”,因为教师难以搭准学生的心思与认知的脉搏,从而难以使用相同的教育方式与学生心心相印以及使用相同的教学模式与学生息息相通。也就是说,学生的不同、环境的不同、内容的不同甚至教师的不同,种种“不同”是教育与教学复杂的最大变量。

然而糟糕的是,除了这种教育本身的“复杂”之外,教育教学的复杂还更多地来自外加的功利,例如:本可以用“人工”(板书与动手演示)教学就能轻松解决问题的地方偏偏使用“机动”(多媒体)教学,以示现代化手段;本可以用思考或想象就能清楚理解教学内容的地方偏偏使用操作或游戏,以示活动化过程;本可以从知识内部就能自然延伸的地方偏偏还要拉回生活,以示生活化情境;本可以用语言、眼神或手势就能激励学生的地方偏偏还要使用纸质或物质奖励,以示过程性评价……。种种“杂务”与“杂物”,搅乱了教育的“一潭清水”,也迷糊了教师的“一缕清思”,人为地让教育更加复杂,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

如何才能摆脱“狄德罗效应”的摆布呢?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处理方式或许对我们的教育有一定的启发。 

     学生怂恿苏格拉底去逛集市:“有很多好听的、好看的和好玩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东西应有尽有。您一定会满载而归!”第二天,他看着大家说:“此行我很大的收获是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 

     苏格拉底说:“当我们为奢侈的生活而疲于奔波的时候,幸福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幸福的生活往往很简单,比如最好的房间,就是必需的物品一个也不少,没用的物品一个也不多。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是啊,当我们为教学的精彩而拼命“添砖加瓦”的时候,真实的教学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有效的教学往往很简单,就是必需的一个不少,没用的一个不多。

有人提出我们的教学需要经常“洗课”,洗去一些无关教学的东西,洗去一些干扰教学的东西,洗去一些拖累教学的东西。“淘尽黄沙始见金”。洗课提炼的是质——课的含金量,洗课过滤的是量——课的掺水量。教师应该时刻牢记我们的课是上给学生看的、听的、想的,学生需要的和不需要的才是教学需要的。也就是说,教学应该追随学生的心意,教学的满分是学生的满意。

设计课要知足,评议课要知不足,优化课要不知足。教师要做到“知足”,就必须要懂得更高境界的“知止”。李叔同有幅字,就是“知止”二字。知足是人家给多少,你“虽不满意,但可接受”,知止是自己看着到了某个程度了,伸手去挡住,说“我不要了”;知足是由人的,知止由自己;知足是不贪,知止是不随。课堂教学的“肥胖症”不是难在教师的不知道,而是难在教师的不舍得。所以,教师的“知止”需要教学的勇气和教育的自觉。 

 二、为学生的“不需要”开放教学 

 1.给教学留个“缺口” 

     一位著名企业家作报告时,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留有缺口的圈:“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在教育教学中,学生不需要太“圆满”的知识,有时“圆满”的教学反而会让学生“缺钙”。因为学生对知识天生好奇,他们的需要就是想探索知识的奥秘。在他们能够“自力更生”的时候,他们就不需要教师过多干涉他们的“艰苦奋斗”。此时,教师应该向故事中的企业家学习,多给学生留一些知识的“缺口”,加大学生能够大显身手探索知识的空间。

留个缺口给学生,并不说明教师的能力不强。实际上,这是一种教育的智慧,是一种更高层次上带有全局性的圆满。 

 [案例1]“高”明并不高明 

 在教学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教师通常会事先在平行四边形纸上帮学生或让学生画好一条高,然后通过“剪、移、拼”的操作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固然容易让学生摸准操作的入口,节省教学时间,但是以降低学生思考与探索的力度为代价的。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不给学生画高的提示或暗示,留下这一“缺口”,让学生自己在实验中自寻出路。 

案例中后一种“做”法,可以让学生多明白“为什么要沿着高剪”的道理。这一教学的“缺口”,使课堂“身价”倍增,让教学不再缺憾。

2.给教学打个“活结” 

     美国沃克尔礼品公司的连锁店有个硬性的规章:除机制包装外,客人接到礼品发现捆扎的绳带打的是死结,只要投诉,相关员工就要下岗。原因是给顾客增添了麻烦。 

 打个活结,留下了方便。教育教学中,学生不需要“死板”的知识,那种一本正经与一成不变的教学,只能让他们在个性压抑中窒息创造的本能。学生需要的是“鲜活”的知识,能够让他们各显神通。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进“活水”,让学生焕发生命的活力,例如教材让出空间,多给学生个性解读、多元理解的快活;又如练习留有余地,多给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选的灵活。 

 [案例2]定“心”无法定心 

 在教学小学数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教师一般按教材编排提供给学生两张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纸,让学生通过拼成一个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来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没有满足于教材规定的材料——两张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纸,而是进一步让学生追究“如果只有一张三角形纸,你能通过操作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从而让学生想出更多的转化方法。 

 案例中后一种“做”法,教师没有给知识打上“死结”,限定学生用教材提供的定法,使教学步调一致,顺利达标。相反,教师给知识打了个“活结”,激活了学生“异动的心”。 

 在教育中,教师不能目光短浅,只重视学生的“需要”,而不留意学生的“不需要”。要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得到根本改观,教师就必须更多地从“学生不需要什么”入手,反向思考降低教育教学成本和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这可能更容易让教师醒悟教育的本真和本质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初中数学国培研修总结3篇
教师继续教育 教学篇01 远航老师的网校Office 最专业的教师、学生、家长交流的教育社...
2010-2011学年小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初探
教育教学讲座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若干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运用新课改教育理念训练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新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