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诵如看山不喜平

       前几天,在为广东省朗诵协会微信朗诵会担任点评嘉宾中,发现朗诵者中一个普遍性的问题:直而不曲。就是在朗诵一首诗时,一种情绪诵到底。比如,朗诵余光中的《乡愁》,就从头愁到尾。朗诵苏东坡的《江城子-十年生死》时,从头悲到尾。朗诵者的感情没有生动细腻的变化。

     诗歌朗诵中感情处理的正确方法应该怎样呢?要大同小异。一首诗中,喜怒哀乐的总基调只有一个,而情绪的变化要多样性。

      先打个比方。黄河,它的总体流向是奔流到海,向东而去。但是你考察黄河的某一段,它可能是向南,也可能是向北的,所以我们叫九曲黄河。正是这种蜿蜒曲折,构成了黄河的美感。俗话说:“做人要直,作文要曲”,“文如看山不喜平”,古人长把文学家比作“文曲星”,也是讲好诗文要贵曲折。诗歌写作的过程中,作者的情感有一个基调,就如黄河向东,而在具体的段落中,要有喜怒哀乐的起伏变化,就如黄河九曲的蜿蜒起伏。朗诵者也要把握和表现好这种起伏变化。

     就拿《乡愁》这首诗来说,总的基调是一个“愁”字,但是在全诗的四个段落中,少年的思母之愁,青年的恋人之愁,中年的丧母之愁,到结尾的两岸分离之愁,这种愁的分量是有轻重浓淡之分的。如果只是一种情绪愁到底,就难以表达出这首诗中不断递进的家愁与国愁。

    第一段:“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儿童时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回忆小时候给母亲写信的情景,对母亲的思念中“愁”少,盼望多,又带有对妈妈看到信快快回家,母子相见时的甜蜜想像。所以,在感情的表达上,就应该在愁中带一些稚嫩的期盼,不能“愁”的过于沉重。

     第二段:“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是新婚燕尔的青年男子,站在船头,看着站在岸边等待自己的新娘。这种愁中,是带着马上就和新娘见面的急切期待,而且这种期待马上就会变成现实。

     第三段:“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这时是生死相隔,这时的感情,已经是至悲至痛,“怎一个愁字了得”。

     第四段:“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一段,是上升到思念大陆,强烈盼望祖国统一的家国大愁。

     所以分析这四个段落,只用一个笼统的愁字,从头愁到尾,是无法准确的表达出这首诗的情感和意蕴的。

     那么,明白了诗朗诵中大同小异的道理,又怎样在朗诵表现出来?

     关键还是要触景生情。

      就是先把握好每个段落的场景和人物身份,不同的情感就能自然而准确的表现出来。比如,第一段,根据诗歌提供的场景,设计成孩子在桌前给妈妈写信,自然在朗诵中就会带出孩子盼妈妈的特点情感。第二段,设计成新郎手扶船舷向岸边的新娘招生,就自然表达出新婚燕尔相加的真情。第三段,设计成一个孝子在母亲坟前的诉说,自然就身临其境,悲痛的感情油然而生。第四段,设计成一个长者站在礁石上向大陆呼喊,自然急切盼望统一的情感就自然表达出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献给父母的诗”大奖赛入围作品展(10)春山的诗
乡愁
《乡愁》教学中两次示范朗诵对比
降央卓玛vs赵鹏《乡愁》
余光中:愿天堂没有乡愁,老先生一路走好
描写黄河的优美段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