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哈尔滨百年过影》连载(二):一座大城市呼之欲出

  序言:历史是一条无头无尾的河,你不知道它的源头在何处;你也不知道它越过今天之后,通向何方。要追溯一条江,或一个在江之畔耸起的城市的起点,也同样要陷入在历史的迷茫之中,你不知道它或它们的原点在哪里,或者它们根本就没有原点,也未可知。但在一条长河中,特别在历史的长河中截取一段河道来蹚蹚水,寻找一些可以触及历史脉搏的若干个点,通过这些若干个点,借用地图学上的所谓散点透视法,那么人们或许可以进入、观察和解绎这段历史——于是,便有了这本书《哈尔滨百年过影》。

 

  历史中的哈尔滨

  由哈尔滨市中心向东行,越过哈同公路阿什河大桥,便来到一处叫荒山(也称黄山,今称皇山)的丘陵土山地区。因为这里是荒山的土山与阿什河平原相连的过渡地带,又有取土形成的挖掘口,故而称荒山嘴子。

  如今荒山嘴子的取土挖掘早已停止,那里留下一个黄土山崖,一个废弃的砖窑和一片山下的空地,围成了一个公园——知青公园。这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遗留的文物,砖窑已成了博物馆。为了撰写本书,笔者于2010年秋冬之交第一次涉足这片不凡的土地。在阿什河右岸的这片丘陵土地上,被当地人称之为南城子和北城子的两城子之间地带,有纵向的多条被雨水冲刷的排水沟壑。1957年春天,这里的一条冲刷沟受到考古人员的注意,由是在1957年4月至1959年5月的两年多的时间里,黑龙江省博物馆的考古专家,在由大沟切割开的两座土山对峙的地方,采集了大批新石器物件和陶片。经测定,为距今2780年(±300年),相当于中原的西周朝代。

 

  哈尔滨东郊荒山脚下的知青公园

  南北两座土城废墟,距哈尔滨市中心约15公里,距阿什河与松花江均不很远。二城相距约500米,在突起的山岗上,各城的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在城墟中发现有石镞、石叶、石核、刮削器、小石珠等,其用石为燧石、碧玉和玛瑙,均为土山所不产,显然可以推知,彼时生活在哈尔滨东郊荒山嘴子土城中的新石器时代的人,他们的活动空间一定相当大,肯定已进入东侧的丘陵山中或循阿什河而上,进入过大青山中。

  如果说哈尔滨是个依山傍水的城市,它所傍之水为松花江,所依之山为大青山。哈尔滨东郊及宾县等地的山岭均为大青山及其余脉。因此可以说哈尔滨是一个有山有水,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在考古过程中,专家们注意到荒山嘴子这两座古城废墟坐落在较高的土岗上,一般而言这对生活在城中的人取水并不方便,不仅距阿什河有一段距离,土山上无泉无湖,运水上土山,尤为不便。对此,专家们对当地的地理变迁进行了研究,发现阿什河下游的这一带在两千七八百年中曾发生过地层错位等地质变迁,荒山提升,故而形成了今天的地貌。在两千七八百年前,当居于此地的“哈尔滨居民”选址造城时,肯定不是今天的地势。那时,取水或到阿什河中捕鱼,一定是相当方便的。

  在中国成千上万条河流中,阿什河是一条不起眼的小河,而阿什河的支流海沟河,更是一条极普通、极平凡的一条小河。然而,就是在阿什河及其右岸支流海沟河两岸,却在公元12世纪初崛起了一个杰出的民族枭雄——女真人完颜阿骨打。

 

  知青公园内的荒山嘴子旧砖窑博物馆

  女真人的先祖,可以上溯至肃慎氏。肃慎氏于公元前2231年曾应邀赴中原参加了舜帝有虞氏二十五年的一次盛宴,并贡奉了自己的特殊礼品楛矢石砮。肃慎氏居松花江流域,他们的后继者称为挹娄。如今友谊县七星河左岸发现的凤林古城,就是挹娄人的一个都城。挹娄人反抗松嫩两江汇合地及其以南的夫余人的统治,逐渐南下,称为勿吉人,分成七部,其中粟末部生活在今日松花江南源地区,其粟末之名便源于粟末水。粟末水即松花江的原名,后来发生讹变,译成松花江。当时,居于阿什河及今天哈尔滨一带的勿吉人叫安车骨部,它的名字源于阿什河当时的名字安车骨水。勿吉人的后继者称靺鞨。靺鞨人一度建立了赫赫有名的海东盛国——渤海国。公元926年,渤海国姓大氏的政权被崛起于西辽河的契丹政权辽国耶律阿保机氏灭掉,整个松花江流域均成为大辽帝国的国土。

  就在渤海国强盛之时,居于松花江下游左岸支流蜿蜒河的一支族人南下,先居于牡丹江流域,之后又东进来到松花江干流之南的一块大草原上。大平原上有一条小河拦住了他们的去路。这群族人大概是疲惫不堪了,便选择了一块距小河不远的地方住下来。这片大草原东与山地相接,他们走过时一路上不时遇见鹿群和狍子群,当然更多的是野兔、山鸡和野猪。草原的西侧望不到涯际,因为有河相隔,他们暂时还没有去探望过。这条小河周围很可能是一片亘古荒原,此前尚无人来打扰。当这支族人——因为祖居蜿蜒河而称“蜿蜒氏”,后来汉文译文写作完颜氏。这片草原水土肥美,正是以采撷和渔猎为生的完颜氏族人比较理想的居住地。他们渴了,来到小河边舀水喝。这一舀水不要紧,却发现小河中有许多的小鱼游来游去。完颜氏女真人当时把小鱼叫“海古”,于是这条小河便有了亘古以来得第一个名字——海古水,延续到今天,在地图上竟然成了海沟或海沟河。

  以后,完颜氏女真人在酋长阿骨打的率领下崛起,于公元1115年称帝,建立了金源帝国或大金帝国。大金帝国灭掉辽国,又灭掉了北宋,并以淮河划界,与南逃建都于杭州的南宋隔淮河而治。海古水则被后人称为女真河,也有人将纳入海古水的阿什河称为女真河。而大金国的首都叫上京会宁府,坐落于阿什河右岸,而阿什河两岸,也包括了海古水两岸,布满了完颜氏王公贵族的住地。阿什河在渤海国时称安车骨水(勿吉语,含义为耳),大金帝国称安出虎水(女真语安春为金的发音),发音略有变化,其涵义是“流金的河”。换言之,大金帝国之所以称为金国,当与此河相攸关。公元1115年正月完颜阿骨打宣布建立金源帝国,即皇帝位时,那时还没有都城,仍然住在他的族人所居的土寨子里,故称皇帝寨。金的都城是后来逐步修筑起来的。建国之际,完颜阿骨打有一段名言,如今尚记在《金史·太祖纪》里:“上曰:‘辽以宾铁为号,取其坚也。宾铁虽坚,终亦变坏,惟金不变不坏。金之色白,完颜部色尚白。’于是国号大金,改元收国。”①

  金国都城,也称白城或阿城,其地如今为哈尔滨市阿城区所在地。公元1115年建立金国,立了都城,不言而喻这也是哈尔滨的骄傲之一。

 

  阿什河

  阿什河(阿什河在清代时称阿勒楚喀河。阿勒楚喀,满语为“耳”,是由该河多弯曲而得名。阿什河为阿勒楚喀河的简化与与讹变而和当年安车骨水之含义为“耳”一样)注入的松花江,在辽代时已由辽圣宗于公元1024年改称混同江。贯穿金代始终,混同江这条大江,或称母亲河一直是金代人的骄傲。那时,金与南宋隔淮河而治,金的使臣到达南宋都城杭州,正逢钱塘江大潮起,八月是看潮的季节。宋人请金使去钱塘江之畔观潮。金使以不屑一顾而谢绝之,并且骄傲地对南宋官员说:“吾国有大水,非钱江之水可比。”竟对观潮一事敬谢不观。当时的金都上京会宁府虽距混同江——今松花江约30余公里之远,金人把混同江作为金国的骄傲,由此可知,当时的混同江在金人心中的地位,那时虽无母亲河一词,但由此亦可以体悟到混同江在女真人——金人心目中其地位的崇高。

  除了金上京会宁府阿城以外,在哈尔滨市郊也有多处遗址,可以诠释哈尔滨这块宝地在金代时,已成为女真人的居住地了。

 

  阿什河老桥

  在哈尔滨东郊外,于阿什河与蜚克图河(蜚克图,满语意为土堆,引申后意为从土堆中穿越的河)之间,靠近蜚克图河右岸约半公里的巨源镇城子村,距乡镇巨源约400米处,发现一墓穴。1988年经发掘,墓为竖穴土坑石棺。棺盖的正中放置着墓主人标识银质铭牌,上面铭刻着“太尉开府仪同三司事齐国王”的字样。墓棺内四壁有织金丝织帷幔,为夫妻合葬墓。男子为老年,女子为中年,所着衣服,图案华美,色泽艳丽,历八百余年尚完好如初。二人头下置有木牌,上边有墨书汉字:“太尉仪同三司事齐国王”,与墓中银铭字仅少“开封”二字。查检《金史》,此齐国王即完颜晏。完颜晏曾仕于金代太宗、熙宗、海陵王、世宗四朝,是一位仕途不倒翁,在四届金朝的权利倾轧和你死我活的权争中,得以善终,殊为不易。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完颜晏进拜太尉,并于是年去世,享年65虚岁。墓中的随葬品有金锭、银锭、金环、金丝玛瑙、项饰、耳坠、双鹅玉饰及竹枝等百余件。此墓还出土了金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所用的眼饰,填补了中国服饰制度史上的空白。该墓一度被誉为中国北方的马王堆,足见其考古价值之高。

  然而,从墓地的选址看,此墓北距松花江6.5公里,南距阿城区48公里,距哈尔滨市中心约31公里,应该说,假若与金源建国相同步的话,哈尔滨在公元12世纪便有了居民居住。完颜晏墓地附近名曰城子村。此城子村恰证当时这里有金代城堡,根据金人死后葬于封地的习俗,可知城子村一带当是完颜晏家族之所。无独有偶,2010年7月9日,在距完颜晏墓地约99米处,工人挖地铺设自来水管线时,又发现了竖立的两根方形光裸青石柱。两青石柱高1.7米,相距0.5米,石柱边长0.6米。据传这里曾经有庙,庙因年久多颓,故推知或与祭祀有关。该石柱发现地位于城子村西侧约1公里处,据村民讲,这里还曾发现过宋金的铜钱。

  由上述可以推知,城子村这里八百多年前很可能有筑过一座小城,其作用是守卫蜚克图河口。

  在哈尔滨城东的原太平区(太平区与道外区合并后属道外区)有一石人沟村(此村在东风公路收费站东北约3公里处),在村东北,距村约1公里的坡地上坎,有一对石像生——一文官模样,一武官模样,从服饰及整体形象看,是金代的遗存。石像生附近有若干株老梨树,周围已辟为苗圃。二石像生均面南而立,二者相距约2米,其西侧为一深沟。沟深约六七米,显见为水土流失之雨水冲刷切割而成。但年代已相当久远,因沟底长成的树木,已有小碗口粗细,高达数米。二石像立此,每年清明节或其他民族节日,均有人来此,在二石像前祭祀,如烧香、上供、磕头等,香熄后方离去。

 

  阿什河桥下河滩上的坐石人

  石像,也称石人,又有深沟于侧,故此村称石人沟村,为撰写本书,笔者虽久闻其地,未见其况,为寻金迹,乃驱车一观。据讲,石人的头部在“文革”中被盗失,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才在距此地以东约50余公里的宾县某地寻到,并将人头像复原,至今接口处尚有水泥粘合之迹存焉。

 

  石人沟村外的一对石人

  石人的历史可以上溯至西周之宣王时代(公元前827~前781在位),距笔者写作此书之年已有2838年的历史。而此地之石像生,距今约有八九百年的岁月。一般说来,石人应为墓前、道左右的卫护者,然此地为一自然之坡地,难以断定其墓地存于何处。不过,据当地人讲,近年来,已有非止一伙操河南口音的文物贩子来此地徜徉打听云。石人沟在哈尔滨东边的郊区,在哈尔滨西郊,前边已提到过有一条金代开凿的运粮河。

 

  石人沟村的老梨树

  运粮河是在一条名叫库扎河(也叫库岔河)的自流河河道上拓宽、挖深修建的金代运粮之河。金立国后,仅用12年就一举灭掉了辽国和北宋,政权突然变得宠大起来。作为国都的金上京会宁府人口剧增,所耗去的粮食均需要从南方运来。由辽河乘船北上,经夫余、德惠一途陆运至松花江装船,从松花江顺流而下,经松嫩两江汇合口处往东北行,转入阿什河,再溯阿什河而上经水路抵达上京会宁府。阿什河本来不宽,又在松花往下游走的地方,运粮之路途远不说,一旦船多时,便无法上行。于是,他们看中了直通阿城,且又位于阿什河口上游八九十华里的库扎河。库扎河源于阿城庆庄一带,大体流向为从东南流往西北。反之,若从其入松花江河口上行,走向为东南行,是进入阿城最便捷的河,因此经过疏浚、加深、加宽、护岸等人工修筑,则成为一条运粮的运河,史上也称其为金兀术运粮河。运粮河在金代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运粮,也为调兵遣将准备了一条便捷之路。

  直到金代迁都北京(海陵王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之后,金都城的政权机构南迁,上京会宁府阿城人口大量减少,运粮也少了,运河才逐渐失去作用。逐渐失去运输作用的运粮河,疏于管理,河两岸野草丛生,运粮河的名字记入历史,该河又有了一个民俗化的名字叫苇塘沟河。苇塘沟河的名字,生动地记载了此河的历史变迁。在距河口——今太平庄小山子上游4公里(即八华里)之右岸,有一个古老的村庄叫八里堡。此堡诞生于金代,是金人设于运粮河口的咽喉地,设卫兵守卫之,从而形成了八里堡。

  运粮河口附近的八里堡和蜚克图河口附近的城子村都是河口的卫戍据点。

  同样,在阿什河也有一个卫戍据点,今名半拉城子。半拉城子位于阿什河乡(新称新乡)半拉城子村西侧,距阿城约12公里,距河口约20公里。此古城废墟已在1960年代搞水田建设时毁坏,后经多年风雨冲刷,已有半个城墟毁于阿什河水的冲颓,大半不存,仅西南城存有一个角楼,故该地名曰半拉城子。在半拉城子曾发现一块300厘米见方的正方形完整的青砖,而散乱的青色砖瓦碎片极多。几年来,这里发现有金、银、玉、铜、铁等金宋时代器物数百件,著名的有黄金带袴、铜火铳、银马蹬、玉壶春瓶,官印等,应是一金代宗族的封城,又兼对阿什河(金代称按出虎水)的守戍。

  在今天哈尔滨城的外围,自金代起,若以松花江为弦的话,那么金时的城址、卫戍地正处于弓弦形上,对哈尔滨其地成为松花江岸的守望者与卫护者。往事越过元、明两朝,到清代时,由于京旗人的北迁,加上民间闯关东和清末官方的放垦,哈尔滨其地的村庄多起来了。比方说,顾乡屯,原名为顾乡约屯,屯为屯垦戍边,而顾乡约则是满语,意为京旗,合起来就是京旗屯。

  清兵于公元1644年入关后,以武力推翻了明朝,统一了中国。清朝由武力征服改为统治管理,一大批目不识丁的八旗子弟,入伍征战则可,进入文治吏政时期,便不能适应,从而成为京城游民。游民增多,日久滋生事端,清政府在艰难中作出抉择,便制订政策,令这些青壮男女“非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来到关外垦地种田,同时给予耕牛、住屋、种子及掘井、服装、农具等各方面的资助。当时,从北京来到关外的上山下乡的“非知识青年”,落户于哈尔滨周围之地,如双城,五常、阿城等地的来户甚多,编成屯堡,称为京旗屯,顾乡约屯即是其中之一。

  这些京旗屯的来人与地方上的清官吏等,通过跑马占荒,驶船占江等手段,将亘古以来未开垦的一些荒地平原据已有,并得到清廷从地方政府到中央政府的承认。他们未占到的荒地,为政府所有,在清末放垦以后,便开始让来到关外闯荡的汉人认购。家穷无力认购的,便租地种。其所租之地,有的是京旗人家的地,也有的是认购后成为地主的汉人财主的地。然而,边边角角的空落之地仍不计其数,闯关东来的人家三五成群,七八一伙地寻地拓垦者,也不乏其人。

  这样做的结果,仅以哈尔滨城市为中心,即松花江南岸,西自运粮河口,何家沟一带到东部的马家沟河口、阿什河口一带,在19世纪末叶,便星罗棋布地出现了上百个村屯居民点。那时,以哈尔滨今天的道里、道外的松花江南北岸为依托,再加上由于闯关东的人多,有的还要过江北上,也有的要将收割的粮食贩卖,这里便有了沟通南北、西东的商埠码头的雏形。据悉有60多个小屯布满了江南此地,粮食有余,便有了土烧酿酒的烧锅,也有了供祭祀用的制香的作坊……

  在19世纪末叶,随着闯关东人的剧增和新地垧的开垦,兼有水旱码头之利的城市雏形已逐渐形成。大体在此前后,甚至更早一些,沿松花江捕猎鳇鱼(辽代称牛头鱼,清代因贡奉朝廷,改称鳇鱼,即今鲟鳇鱼,个体大者超千斤)者,皆由满清政府委以贡奉之官进行管理。当时,主要以冬猎为主,先猎捕到的鳇鱼,用江湾蓄水养起来,称鳇鱼圈(读juàn),待冬天上冻后,同冬猎得的鱼冻起来,一起送往京都。

  夏天,这些渔民也捕鱼,主要在当地出售。大概基于此种原因吧,在今哈尔滨松花江南岸一带便不时地有人驾船捕鱼,有人在岸上张网晾晒,兼织补网上的破洞,或就地织新网。满族人之满语称晒网场叫“哈宾”或“哈尔滨”。写到这里,读者已经猜出,一座伟岸的大城市——哈尔滨,已呼之欲出了。

  作者简介:

  范震威: 1941年5月14日生于河北省平泉县,当代作家、历史文化学者,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做过教师、工程师、编辑与记者。现任哈尔滨文史馆研究员,著述甚丰。

  主要近作:

  《李白的身世、婚姻与家庭》(2002)

  《燕园风雨四十年》(2004,合作)

  《世纪才女苏雪林传》(2006)

  《松花江传》(2005,2010)

  《辽河传》(2009)

  《一个人的史诗——漂泊与圣化的歌者杜甫大传》 (2009)

  《守望黑龙江》(2010)

  《黑龙江传》(2011)

  《缱绻与梦想》(即将出版)

  《未完待续》 感谢作者 范震威先生 授权本站网络连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哈尔滨野狼湖绿色生态旅游风景区
1981年,冰天雪地的大东北
走进萧红故里感受东北文化呼兰一日游
(哈尔滨)阿城——金上京那一段历史
1913年,虎林厅改为虎林县,并改由依兰道管辖,这一年,虎林开始
哈尔滨生态环境的独特优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