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鱼苗气泡病的发生及防治


细鳞斜颌鲴俗称“清道夫”,又称环保鱼。2014年以来,竹山堵河潘口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每年都向堵河增殖放流细鳞斜颌鲴鱼种20余万尾,在鱼苗培育中连续两年都发生气泡病,成活率只有50%左右。现根据这两年的发病情况、培育操作经验及防治方法,将气泡病的发生情况和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供参考。

一、培育池条件与技术操作
培育池面积1200米2左右,池埂为水泥护坡,池底平坦,淤泥少,水深1.2米左右,培育池呈长方形,水源为潘口水库水,水质优良。鱼苗在下塘前1个月,排干池水,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在太阳下曝晒自然杀菌;在水花下塘前8天,每亩用生石灰80~100千克,水深20~25厘米清塘消毒,彻底杀死病菌和有害生物;在水花下塘前4天,注水至50~60厘米深,进水口用60目网绢过滤,以防野杂鱼和鱼卵等有害生物进入。在水花下塘前3~4天,每亩堆放新割的艾草120~150千克,堆放在培育池四角。放养的水花均是站内自己繁育的,并在放养前对池水进行了“试水”,池水与孵化器温差在±2℃以内,具体的放养时间与发病情况见表1。



二、气泡产生的原理
气泡主要由水体中的溶解氧、硫化氢、氨或氮等气体过于饱和所致,这些气体经鱼苗的鳃、皮肤渗入鱼体血管,使其血液中的气体过于饱和,太多的气体游离出来形成气泡,堵塞血液流动,造成鱼苗死亡。或因鱼苗误食气泡后,导致肠阻而死亡。

三、气泡病的病因分析
1.培育池水质过肥、pH值过高或是雨后转晴的午后,水体中气体过于饱和,最后游离出来产生气泡被鱼苗误食。
2.由于池埂是水泥护坡,经阳光照射后易产生小气泡,鱼苗误将小气泡当作食物吞下,结果在肠内聚集成一个个明亮的大气泡。
3.天气异常导致水温变化过大,比如6月8日水温在22℃,6月9日水温则达到28℃。

四、发生气泡病时的表现情况
1.发病时肉眼可见鱼苗鳍条、鳃和皮肤上附着众多的气泡,并失去正常的游动和吃食能力。
2.鱼苗发病初期可见在水体上层或水面游动,身体失去平衡,呈头下尾上状态,伴随着尾部剧烈扇动,并随着鱼苗体内气泡增大,体力消耗越来越大,最后死亡。
3.鱼苗鳍条出现充血发红,鳍条从末端开始腐烂,在水面无力漫游。

五、气泡病的预防措施
1.在培育初期,要注意控制水质,若水质过肥,要立即加注新水稀释肥度或使用药物杀除过多的浮游植物,避免池水溶解氧过度饱和。
2.在干池后要清除过多淤泥,避免使用没有发酵过的有机肥;培育前期要注意多开启增氧机,尤其是在晴天中午,促进水体交换,避免表层水体氧气过饱和。
3.若培育池水已过肥,需加注新水稀释肥度,也可以泼洒黄泥浆水,吸附池塘中的藻类,降低池塘内藻类的光合作用。

六、气泡病的治疗措施
1.在水花放养后的前1周,是气泡病的高发期,在晴天午后有强烈阳光照射时,要坚持对池塘进行巡查,若发现池壁有气泡或少量鱼体有气泡时,要及时开启增氧机,并加注新水使水体形成流动状,来充分溶解气泡,使气泡无法生成。
2.发生气泡病时,按每亩水体用1.5~2.0千克食盐的量溶水后全池泼洒,两小时后搭配施用苯扎溴铵,用量为每亩水体50毫升,可降低气泡形成,也可以轻度给受伤鱼苗体表消毒。
3.发病后向鱼苗池加注水库5米以下的低温水,使培育池水温下降3℃左右;当水温降低以后,水中原有的溶解气体就变得不饱和而能使病情得到缓解。
4.全池泼洒二氧化氯,用量为0.3毫克/升,杀灭部分浮游植物,并对池水进行消毒,避免引发其他病害。


湖北十堰市竹山潘口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  张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鱼苗气泡病惟有此法—动力破坏游离气体
四大家鱼、鲮鱼水花培育最新技术,成活率提高80%!
水花苗种疾病如何防
【干货】黄颡鱼开花育苗技术
收藏 | 水产养殖中常见的15种鱼病防治方法详单,收好不谢~
家鱼养殖新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