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麦鲮早期生长与土池培育技术 中国水产频道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据《 中国渔业报 》讯,麦鲮,学名麦瑞加拉鲮,原产于印度,1982年由珠江水产研究所印度引进至我国,1985年人工繁殖取得成功并在两广地区推广养殖。与土鲮相比,其具有生长速度快,耐肥水性好,群体产量高的特点,现已成为我国南方主要池塘养殖鱼类之一。广东地区麦鲮主要是混养为主,采取传统的肥水养殖方式养殖,且主要作为鳜鱼等肉食性鱼类的饵料鱼而被消耗。因其适应性非常强特点,一直被忽视,很少有学者对其早期生长和养殖模式进行研究。随着近年来鳜鱼等名贵品种热销,麦鲮仔作为它们的饵料鱼,需求越来越大,逐渐成为了“热门”养殖品种。

  清新区宇顺农牧渔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作为粤北地区最大的鲮鱼“鱼花”生产基地,在麦鲮生产方面积累了很多的经验。本文将从麦鲮早期生长规律以及土池规模化培育技术进行了试验总结,为麦鲮的养殖技术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试验方法

  1.试验材料与方法

  选择3个——4个条件相近的池塘开麦鲮花,按照相同的管理方式进行养殖。麦鲮花放养密度150万尾/亩——400万尾/亩。鱼花下塘25天左右,分别测量各个池塘麦鲮的生长情况。另外选择一个池塘麦鲮作为早期生长研究,在养殖期间每个月随机抽取若干尾麦鲮测量全长和体重。采用数显卡尺测量全长,精确到0.1毫米;电子秤测量体重,精确到0.1克。

  2.池塘准备

  (1)池塘选择

  池塘以壤土土质最好,大小5亩——15亩。水源要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每个池塘配一台水车式增氧机或叶轮式增氧机。

  (2)休耕期池塘处理

  一般鱼塘养殖2年——3年后,会积累淤泥。淤泥过多,容易造成底部缺氧,滋生疾病,影响鱼类生长。因此,在池塘休耕期要进行土壤修复处理。具体操作可按如下操作:(1)干塘、排水:在冬季,排干塘水,在池塘四周和中央开挖排水沟,四周深,中间浅,充分去除底部水分,促进好氧微生物的呼吸作用。(2)晒塘:待池塘水排干后,曝晒30天左右至池塘龟裂。如果天气不好情况下,可人工辅助翻土。(3)碱化:对老塘及池塘底泥偏酸(pH<6.5)的池塘,要用生石灰进行碱化处理。(4)翻耕:采用农用机械或者人工对塘泥进行翻耕,使生石灰和土壤混合均匀,增加土壤透气性,进一步分解有机质。(5)耙平:池塘进水前,采用农用机械或者人工将土壤耙平压实。

  (3)开花前的准备

  放养麦鲮水花前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杀死病原生物。采用茶粕清塘消毒,茶粕具有毒性消失快,无残留,且自身就是很好蛋白饲料的特点。7天左右药效完全消失。具体操作:每亩0.5米水深水体使用茶粕26斤,先用水浸泡1小时——2小时,全塘泼洒。

  3.肥水下塘

  麦鲮早期阶段食性以浮游动植物为主,施肥可促进天然饵料生物增长,是提高鱼下塘成活率和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清塘消毒第3天开始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采取少施、勤施策略。首次施用发酵鸡粪肥或者猪粪等有机肥300斤/亩——400斤/亩,以后隔天施用有机肥,每亩10斤——20斤,肥料均匀分散在池塘四周。清塘消毒7天——10天,水体透明度为15厘米——25厘米,此时轮虫正值高峰期,即可鱼花下塘。

  4.分期注水

  具体操作是:在麦鲮花下塘时分多次注水,开始保持水深1米,以后隔2天——3天注水1次,每次注水20厘米左右,最终水深维持在1.6米左右。加水时要特别注意在进水口用细网布过滤,谨防野杂鱼和敌害生物进入养殖池塘。

  5.饲养管理

  (1)投苗7天——10天。该阶段鱼花主要以水中浮游动植物为食,发现饵料不足可在池塘周围投喂经乳酸菌发酵的花生麸和玉糠等饲料。在麦鲮花下塘前3天不宜开增氧机,以冲水为主。

  (2)投苗10天——30天。随着麦鲮生长,池塘中适口浮游生物逐渐减少,已无法满足麦鲮生长需要,这时需要在施用有机肥的同时适当补充鲮鱼专用粉料。根据鱼仔吃食状况,每天逐渐增加投饲量和投饲时间,驯化鱼仔摄食饲料。并按照“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做适当调整。

  (3)投苗30天后“秋片”阶段。采取施有机肥加投喂饲料结合办法。遵循“四定”投饵原则。在炎热的夏季适当增加投饲量和投喂次数,水温下降则减少投喂。

  6.日常管理

  (1)增氧机使用。增氧机使用按照“三开、两不开”进行。三开指晴天中午开增氧机、阴天次日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两不开”指傍晚不要开增氧机、阴雨天中午不要开增氧机。其次还要根据气温、风以及养殖密度适当增加或减少开机时间,保证鱼仔不浮头。

  (2)水质管理。每3天采用水质检测试剂盒检查池塘水质,包括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以及pH,如果超标则及时加注新水或其他处理;采用黑白盘测量透明度,保持水体透明度在15厘米——25厘米。

  (3)及时分塘标粗。麦鲮生长至2.5厘米左右开始分塘、拉疏。以后每隔7天——10天,根据存塘量起捕一定数额的鱼仔,保证剩下麦鲮仔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4)每天早中晚巡视池塘,观察鱼生长,摄食情况。发现蛙卵及时捞出。一天之中黎明溶解氧最低,观察鱼浮头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每周选取起捕的部分鱼仔进行镜检,检查寄生虫情况。

  试验结果

  1.放养密度与生长。在养殖25天左右,分别对草塘基地4个麦鲮池塘进行了调查。在放养密度分别为150、250、310、400万尾/亩情况下,4个鱼塘麦鲮日均增重和日均体长增长相差不大,平均值分别为0.013克/天和0.14厘米/天。结果表明,麦鲮该时期的生长不随放养密度的改变而变化。

  2.全长和体重。2014年6月到11月调查了麦鲮体重和全长增长。该阶段麦鲮体重和全长增长关系可以表示为Y=0.0093×3.0009(R2=0.9939)。N表示总测量尾数。鱼类全长—体重(Y=a×b)关系是鱼类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一般b值反应了鱼的生长类型,通常b为2.5——4.0,表明该种类鱼为等速生长,否则为异速生长。结果表明麦鲮早期阶段的生长是等速生长,且利用该公式可以通过全长来计算体重,对生产具有指导作用。

  小结

  1.鱼花下塘采取分期注水,可以有效节约饵料和肥料、掌握控制水质的主动权,促进鱼苗生长;另外鱼花天然环境下具有溯水习性,喜欢流水,分期注水可以活化水体,提高开花成活率。

  2.广东地区麦鲮养殖方式主要以传统肥水养殖为主,一般在鲮鱼塘塘基养殖畜禽,其粪肥直接排入池塘肥水养鱼,这种养殖模式下饵料的不足和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是限制鲮鱼产量的主要原因。随着鲮鱼作为鳜鱼饵料鱼逐渐变得重要,鲮鱼的产量和质量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试验采用了施用有机肥加适当补充鲮鱼专用料的方式进行养殖,并加强管理可以有效增加鲮鱼产量。

  3.本试验结果可知在麦鲮开花30天内,鱼花的生长并没有随着密度上升而改变,可能是鱼花太小,足以容纳这些鱼花。普通农户鲮鱼开花数量在100万尾/亩——200万尾/亩,而本试验说明鱼花开花数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但并不是密度越高越好,随着鱼苗的生长,水体空间越来越小,可以摄食的天然饵料也很快被消耗殆尽,不仅需要及时补充饲料,而且及时分疏非常重要。适当提高密度、补饲和分疏是提高鲮鱼产量的重要手段。

  4.本试验首次报道了麦鲮早期阶段生长,揭示麦鲮生长为等速生长。

  【关键字】:麦鲮     麦鲮水花    水产养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鲮鱼开花塘30天,亩产800斤鱼粒!成数高达5-6成,这套开花方案神了!
答案都在这里!鲮鱼开花、精养高产问题汇总 | 渔行家会客厅实录
好行情催生鲮鱼养殖热!养殖户表示这样养能赚钱
【智慧水产】水产养殖中微藻的培养方法
水产养殖贴士:泥鳅养殖实用技术介绍
小球藻水产养殖必不可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