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漠北之战,老将军李广拔刀尽,错不在主帅卫青,而在长史与诸校尉

千古英名在,何必意封侯——飞将军李广(20)

汉元狩四年,汉武帝发动大军远征漠北,与匈奴爆发世纪大战,这就是著名的漠北之战。

年过六十的飞将军李广,也作为前将军,随同主帅卫青大军出征。

出塞后,卫青知道了单于大军所在,亲自率领精兵追赶,而命令李广绕东路和右将军赵食其合并,从东路迂回进军,以掩护主力部队侧翼。李广很想和匈奴正面一战,卫青却不让,李广气愤难平,但也只能和赵食其带着他们的部队,踏上了一条充满艰难与挑战的未知之旅。有过探险经验的驴友们都知道,想要走出人迹罕至的戈壁、沙漠、不毛之地,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熟悉当地地形的向导。

可是,李广军中竟然没有向导。他们迷路了。

可怜李广,在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战,却只能与大漠风沙战斗,左冲右突,转来转去,一如他的军事生涯,飘渺,迷茫,跌跌撞撞,找不到心的方向。

浩瀚风沙,漫漫无边,自古吞没了多少豪情壮志男儿血,最后,只留下天盖地载的寂寞。

苦哉,远征人!

关于这一段记载,《史记》里的原文为:“军亡导,或失道。”据《史记索隐》解释,这里的“亡”通“无”,也就是没有向导的意思。后世大多数史记注解也都引用了这个版本。

但这怎么可能呢?卫青大军在入塞之后,不是抓了很多匈奴俘虏吗?而且卫青后来也因此顺利的碰上了单于主力。李广应该不会蠢到连向导都不带就上路吧!

有人说或许是李广太生气了,生气到忘了带向导。

这讲不通,李广再生气也不会连这都忘了吧!再说李广、赵食其两军上万人,难道个个都忘了,总会有人提醒李广一下吧?谁也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还有人说卫青是故意不给李广向导。这更不通。首先,卫青没必要做的那么绝,他也想立功打胜仗啊,一下子没了上万兵马对他有啥好处?其次,卫青与李广今生没仇、往日无怨的,为啥要阴谋陷害他?这不白白给自己树一大堆仇人吗?那陇西李氏可是名声在外、故旧甚多。第三,从历史的记载来看,卫青也不是这样缺德的人。这不可能。

最后又有人说这条路可能匈奴人也没走过,没人走过当然也就没有向导。

这还是讲不通,谁都没走过的路也去走,这叫探险,不叫打仗,完全是拿军国大事在开玩笑,李广有一万个理由可以抗命,官司打到哪里都不怕。

所以我认为,《史记》中的这个“亡”是逃走的意思,也就是说,由于李广部队对匈奴降兵不好,又或者是看管不严,所以向导们半路都逃跑了。这样一来,上万汉军在大漠里就彻底变成了睁眼瞎,别说及时赶上卫青与单于的决战了,能保住主力就算万幸。

就在李广赵食其部如游魂般在大漠里晃荡的时候,卫青大军已与匈奴主力相遇,两方爆发了激烈的接触战,匈奴不敌败走,卫青趁胜追击两百余里,捕斩首虏一万九千级,但最终还是让单于跑了,抱憾而归,大军随后向南穿过了沙漠,这才寻到迷途羔羊李广、赵食其部。

两军会合后,李广与赵食其依例入营拜见大将军卫青,行礼之后,便垂头丧气,不发一言。

卫青没有当面责问他们迷途失期之过,他看着须发皓然、面色憔悴的老将军李广,又看着战战兢兢、灰头土脸的可怜鬼赵食其,心想这些天来他们在大漠中艰辛跋涉也不知吃了多少苦,没有功劳也有辛劳,谁好意思现在还来追究那些有的没的呢?

终于,卫青轻轻叹了口气,道:“二位将军且回营休息,有事容后再叙。”

赵食其忙不送的行礼称谢,李广却不发一言,只稍微拱拱手,便转身落寞的退下了。

第二天,卫青把长史叫了过来,让他带着一些酒食,送到李广的兵营中去慰问一下老将军,顺便也让老将军说明一下这次迷路的原因,以搞清情况明确责任,否则卫青没办法向汉武帝交差。

李广没有回答,也不知道如何回答。老将军本就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何况他此时心中恚恨激愤,百转千回,脑子已根本无法冷静运转。

卫青左等右等,没有等来李广一句明白话,急了,心想虽然老将军咱要尊重,但对他部下却是不必这么客气,遂又吩咐长史把李广幕府里的幕僚、校尉全叫来对簿,这意思,其实是想帮李广开脱了。李广老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能就此定罪,但帝国军法森严,总得找些人来担责。

其中几个校尉顿时吓傻,原来正是他们因处置不当而弄丢了匈奴向导,事已至此,看来大家都逃不过去了。

正在慌张,李广毅然站了出来,对长史道:“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当自上簿。”

那几个校尉一听老将军要独自承担罪责,又急又愧,差点流下泪来,赶紧拉住李广,固止之,并道:“将军,迷途之过,都是属下无能,还请将军让我等前往大将军处,我等自甘领罪。”

李广边听边叹,他一生顶天立地光明磊落,从不诿过于人,逃避责任。你要他让部下全领罪责,这样的事儿他做不出,做的出也不就是他李广了。

于是李广绝截的说道:“诸位均随广征战多年,出生入死,情意甚笃,岂不明老夫之意乎?老夫风烛残年,时日无多,此次或若身免,欲再战胡虏亦不可得矣!而诸位随吾跋涉万里建功立业,却困于大漠十数日,未遇胡虏而一战,广心甚愧也。况军中之法必严,怎可懈怠,如失期之无罚,烽燧之不慎,则朝廷日后无所事将矣。今失道之事皆吾领导无方之过,罪责亦应由吾一人承担,诸位不必多言,日后效命疆场,代老夫多杀胡虏即可!”

说罢,李广便招呼长史,跟他一同前往大将军幕府。校尉们阻挡不住,只得跟在后面一路唠唠叨叨的劝。

一行人拉拉拽拽来到大将军幕府前,李广回头对校尉们道:“诸公请回吧!老夫独自去见大将军。”

校尉们还要再劝,长史突然发话了:对不起李将军,你不把事情说清楚,是不能见大将军的。这样吧,我来发问,你来交代,咱们把你具体怎么个迷路法儿详细写个书面材料汇报上去,然后再由大将军定夺。

李广看着长史,忽然大笑起来,笑的好苍凉,好凄苦。

去日姑束发,今来发成霜。没想到啊,我李广打了一辈子仗,最后想要一个光荣的战死都成了奢求,临了临了却是这样一个结局。

李广心中的愤懑,以及对命运的彻底绝望,至此已漫天溢海,再也不可收拾。

长史顿时愣住,难道李广这就疯了,搞笑,不就是要你写个认罪材料吗?至于嘛你!你这心理承受能力未免也太差了!

而校尉们心中忽然冒出一股不详的预感,全都冲了上来。

长史赶紧挡住他们:“诸校尉请回,莫阻公事!”

李广也用眼神阻止了老部下们,而后凄然道:“广自结发从戎,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有进无退,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然大将军竟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说到这里,老泪纵横,众人亦皆为之涕下数行,莫敢仰视。

长史不由发笑:老将军真是令属下为难哪!你听我说是这样的,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话将作为呈堂证供……

李广挥手打断长史的话,惨笑道:“广今六十余岁矣,身心老迈,已不堪复对刀笔之吏。长史不必为难。”说罢,李广缓缓抽出腰间战刀。这把刀他虽用了很多年,饮尽匈奴之血,但仍闪闪发亮,光华夺目。

长史不由吓的后退几步,差点坐在地上:难道李广想杀我泄愤?哎哟我的妈呀!

但没想到,老将军却将那刀横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在众人的惊呼声中,重重的割了下去……

一地鲜血,如桃李残花般飘落。绚烂,凄凉,触目。

军人的荣誉感是战士的灵魂,是他们战胜一切敌人的原力,当它丧失,这个军人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他活着也就等于死了。所以,老将军只能选择这条路,以维护自己军人之尊严。

何况,汉匈之战已在卫霍的伟大功业下画上了一个休止符,此役之后,匈奴数十年无能为也。所以说,这最后的华彩,倒霉的李广无缘参与;而下一次的辉煌,老迈的李广亦不堪等待。李广战斗的一生,已经失去了意义,而没有意义的生命,又有何用!?

所以,不能光荣的死去,那也只好壮烈的去死了,没办法,没有办法。

将军百战无一用。老夫三朝不遇,时乖运蹇,事到如今,惟其一死而已!”李广仰天长啸,在一片飞花血雾中轰然倒地。

残阳如血,血如残阳,叹世事,总无常,万里长征,君未还。只难忍,恨如狂……

校尉们疯了般的冲上去,跪倒在李广面前,张大嘴巴,却怎么也喊不出声来。

李广仰面平躺在血泊中,白发飘红,泪眼含血,四周一片寂静,只有边塞的风儿呜呜咽咽的吹着。

自刎而死的人,一般不会马上就生命结束,有一本书上写,一般要510分钟才会因失血过多各种器官衰竭导致死亡。

所以在这期间,李广的意识是完全清醒的,他脑海中闪过了很多人、很多事、很多话,很多很多画面。

一个画面,停留在两年前东北塞外的月下,他与少子李敢的那次山丘夜话。又一个画面,定格在此次他们父子分路出征,两人相别之日,互语珍重,却没想到,一去竟是永诀……

这些画面一个一个破碎、飞散,散作点点飘尘,淡入虚空。

不过,李广并不恨卫青刘彻,他只恨匈奴,只恨天命。

最终,画面全部淡去,李广闭上眼睛,陷入黑暗:现在,我只希望我的好儿子李敢,以及我最看重的一个孙子李陵,他们能将我的遗志传承下去,勇往直前,永不放弃,那么李家的传奇,就不会因为我的失败与死亡而终结,还有辉煌的续篇可以期待……

至于我,那就先走了,不要因为我的离去而不舍,因为这是天意。

旁边校尉们终于哭出声来,攘臂捶胸,嚎啕悲啸。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歌行》)大家不要哭,四十年军旅生活,老将军实在太累太累了,请不要再吵他,他需要休息,永远的休息。

所以老将军对那些哭声充耳不闻,他睁开失焦的双眼,望向白茫茫的天空,嘴唇翕动:“天哉,此乃天哉……”

血,已为国家流光,泪,已为自己流干,终于,老将军随风而殁。

传奇在此刻凝固,箭神在此处陨落,亲者痛,仇者快,帝国星碎。

汉军中听闻了李广的死讯,上至将校,下至士卒,一军皆哭。

卫青听闻了李广的死讯,也怜愧交加,心如刀绞。不管怎么说,李广,这是一个真正的硬汉、纯爷们儿!

不过卫青对此并不后悔,李广一个人的悲剧,与国家全局大战成败,他只能选择后者!

自此,千古骂名,由我一人承担!

有本事从正面上我啊,

关注我,关注三千年前来,

三百名将翘首以盼的一本好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朝轶事:李广为什么不能封侯?六件事道明原因
【《史记》整本书阅读】李欣珂:可惜飞将,难以封侯
李广难封,只因无功可封侯
卫青、霍去病为什么每次都能精确打击匈奴,别的汉军就不行?
世称一代名将的李广为什么难封?
从《史记》的点滴看卫青和李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