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茶与诗十篇

(注:刘昭瑞《宋代的“斗茶”艺术》(《文史》第三十二辑,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17-323页)对斗茶的方式以及所用之器作了比较详细的梳理,不过其中的若干意见似有可商;至于以卢骏元诗“清风两腋为渠生”为“人们操茶筅击拂茶汤时,肘臂张合,似有清风自腋下生”(第320页),则误之甚矣。)

两宋茶事,今人通常推斗茶为第一,且以为此是宋代风气。其实不然。

若考斗茶之源,可溯至唐代。白居易《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因寄此诗》:“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注:《全唐诗》卷四百四十七,中华书局校点本,第5027页。)茶山即湖州顾渚山,其地出茶名紫笋,常州义兴所产为阳羡,唐代均列作贡品,而两地邻壤相接,每造茶时,两州刺史亲至其处,因有如此之隆重。“紫笋齐尝各斗新”,便是品第高下的试茶情景,可知斗茶风气正始于贡新,当然它与宋代的斗茶并不相同。

两宋斗茶,述之最详且最早者,为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章岷,建州浦城人,《全宋诗》收其作六首,然《斗茶歌》原唱不见(注:明董斯张《吴兴备志》卷五:“岷,浦城人,举进士,与范仲淹同赋《斗茶歌》,岷诗先就,仲淹览之曰:此诗真可压倒元、白。”),不过建人的斗茶情景,从和诗中仍能觑得真切: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露牙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雷涛起。斗余味兮轻醍醐,斗余香兮蒲兰芷。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于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蓂。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卢仝歌不歌,陆羽须作经。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注:第三册,第1868页。“露牙错落一番荣”句,“牙”一作“芽”。)

诗不惟记斗茶,几采茶、焙茶、制茶,一应之茶故事,亦无不“巧欲形容”(注:《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十一批评此诗“排比故实,巧欲形容,宛成有韵之文”。诗以赋笔载录一时之事,形容尽致,实别有令人可喜处。)。“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述斗茶缘起很是明白。与范仲淹大抵同时的蔡襄作《茶录》,所述正与之相合。其《后序》云:“臣皇祐中修起居注,奏事仁宗皇帝,屡承天问以建安贡茶并所以试茶之状。臣谓论茶虽禁中语,无事于密,造《茶录》二篇上进。”君谟名笔“思咏帖”亦即致冯当世书,也曾议及闽中茶事:“唐侯言,王白今岁为游闰所胜,大可怪也。”唐侯即唐询,时为福建路转运使;王、游二氏皆建溪壑源产白叶茶之园户。此亦贡新之前以斗试而品第高下之证。不过建人之斗试,以蔡襄作《茶录》而传入宫廷,至徽宗朝,更于稀和贵中取其精和巧,因成一种精致的宫廷茶戏。

斗茶无他法,点茶而已。蔡襄《茶录·点茶》:“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建人谓之云脚、粥面)。钞茶一钱匕,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之,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故较胜负之说,曰相去一水、两水。”是有云脚、无水痕,为斗茶之要,林希逸咏庐山新茗“云脚似浮庐瀑雪,水痕堪斗建溪春”(注:《用珍字韵谢吴帅分惠乃弟山泉所寄庐山新茗一首》,第五十九册,第37250页。希逸闽人,故以庐山茶比之建溪茗。),可为“云脚”、“水痕”之释。所谓“粥面”,如前所述,建人制茶饼,每在其中添加富含淀粉之物,点作茶汤,便略如粥之内凝,时人因常常把茶称作“茗粥”。如“橘柚耀金苞,枪旗资茗粥”(注:郏亶《太仓隆福寺创观音院以诗百韵寄妙观大师且呈乡中诸亲旧》,第十五册,第9768页。);“更恨老年难得睡,因君茗粥恨无涯”(注:晃说之《高二承宣以长句饷新茶辄次韵为谢》,第二十一册,第13815页。);“不辞浓似粥,少待细于尘”(注:曾几《尝建茗二首》,第二十九册,第18541页。),等等。梅尧臣《陈蹇叔郎中出闽漕别送新茶李圣俞郎中出手分拟》“细泻谷帘珠颗露,打成寒食杏花饧”(注:第四十二册,第26323页。此诗又见陈仲谔名下,题作《送新茶李圣俞郎中》(第三十八册,第24214页)。仲谔,即杨诗题中之陈蹇叔,此诗当属杨。),则更为形象,苏轼诗“闽俗竞传夸,丰腴面如粥”(注:苏试《寄周安孺茶》,第十四册,第9328页。),亦可与之同观。至于“一水、两水”,语出民间,源自建人的制茶工序(注:宋赵汝砺《北苑别录》“研茶”条:“研茶之具,以柯为杵,以瓦为盆。分团酌水,亦皆有数,上而胜雪、白茶,以十六水,下而拣芽之水六,小龙凤四,大龙凤二,其余皆以十二焉。自十二水以上,日研一团,自六水而下,日研三团至七团。”其后“纲次”条详列纲目,且一一标明水次、火次,如“细色第三纲”:“白茶:水芽,十六水,七宿火”,“御苑玉芽:小芽,十二水,八宿火”,等等。旧按引《建安志》云:“水取其多,则研夫力胜而色白。”(丛书集成初编本)可知水次乃表明加工的程度,即水次多而工愈细,故特标明,以别品级。),斗试之时,遂借来评定胜负之差。此语很是新奇,宋人咏茶诗词便总喜欢用来作茶故事。如王珪《和公仪饮茶》“云叠乱花争一水,凤团双影贡先春”(注:第九册,第5982页。“云叠乱花争一水”句下自注:“闽中斗茶争一水。”);曾巩《蹇磻翁寄新茶二首》“贡时天上双龙去,斗处人间一水争”(注:第八册,第5600页。);李处权《谢养源惠茶兼陪士特清啜》“灵芽动是连城价,妙手才争一水功”(注:第三十二册,第20422页。);又苏轼《行香子·茶词》“斗赢一水,功敌千钟”(注:《全宋词》第一册,第302页。)。 转贴于

徽宗时宫廷斗茶,实即比试点茶技巧,茶品佳好,水品亦然,自是前提。斗茶所较,仍是盏面乳花,“咬盏”与否,便是斗茶的胜负规则。徽宗《宣和宫词》:“上春精择建溪芽,携向芸窗力斗茶。点处未容分品格,捧瓯相近比琼花。”(注:第二十六册,第17048页。)道士张继先《恒甫以新茶战胜因咏歌之》:“人言青白胜黄白,子有新芽赛旧芽。龙舌急收金鼎火,羽衣争认雪瓯花。逢瀛高驾应须发,分武微芳不足夸。更重主公能事者,蔡君须入陆生家。”(注:第二十册,第13519页。“羽衣”,指道士。)可见斗茶之一般。“捧瓯相近比琼花”,“羽衣争认雪瓯花”,以乳花较胜负也。斗茶且专有其品,北宋宋子安《东溪试茶录》“茶名”条:“一曰白叶茶,民间大重,出于近岁,园焙时有之”,“芽叶如纸,民间以为茶瑞,取其第一者为斗茶,而气味殊薄,非食茶之比”(注:百川学海本。)。又建安黄儒《品茶要录》:“茶之精绝者曰斗,曰亚斗”,“茶芽,斗品虽最上,园户或止一株,盖天材间有特异,非能皆然也”;“其造,一火曰斗,二火曰亚斗,不过十数銙而已”(注:《说郛》宛委山堂本。)。所产既少,品又极珍,自然名重价高。梅尧臣《王仲仪寄斗茶》“白乳叶家春,铢两值钱万”(注:第五册,第2905页。),并非夸饰之辞。叶家,建溪壑源茶户,斗茶出其园中也,曾巩《方推官寄新茶》“壑源诸叶品尤新”(注:第八册,第5599页。),亦此。

斗茶既如此名贵,其时便又常以之作为极品茶的别称,斗茶已经衰歇的时候,尤其如此。陆游《晨雨》“青云腴开斗茗,翠罂玉液取寒泉”(注:第三十九册,第24349页。);范成大《题张氏新亭》“烦将炼火炊香饭,更引长泉煮斗茶”(注:第四十一册,第25777页。又南宋袁说友《斗茶》:“截玉夸私斗,烹泉测嫩汤。稍堪肤寸舌,一洗苋藜肠。千枕消魔障,春芽敌剑铓。年年较新品,身老玉瓯尝。”(第四十八册,第29914页)所咏亦为茶,“私斗”,应指建安外焙所产之斗品。说友,建安人。),是其例。

斗茶的风习,始于宋初,徽宗朝为盛,南渡以后,即已衰歇(注:此与建窑烧制御用兔毫盏的时间,也大致相当,见顾文璧《建窑“供御”、“进盏”的年代问题》,载《南京博物院集刊》第六集(1983年)。),因此它范围其实很小,时间也不很长,且文人无与焉。明人王世贞于此尚见得明白,所谓“斗茶中贵好”(注:《弇州四部稿》卷二十九《再从诸公饮陈常侍别墅》。),是也。斗茶盛日,诗人于此本多有微辞。苏轼《荔枝叹》是其著例(注:第十四册,第9516页。)。又吴则礼《同李汉臣赋陈道人茶匕诗》“即今世上称绝伦,只数钱塘陈道人。宣和日试龙焙香,独以胜韵媚君王”(注:第二十一册,第14295页。);晃冲之《陆元钧(宰)寄日注茶》“君家季疵真祸首,毁论徒劳世仍重。争新斗试夸击拂,风俗移人可深痛”(注:第二十一册,第13868页。),等等,虽非专为斗茶而发,却亦有激于当时。晃诗拉来陆羽,只是要借《毁茶论》的题目,“风俗移人可深痛”,则痛切之辞也。

附带论及今人讲斗茶而征引最多的《斗茶记》。文不很长,不妨照录如下:

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某闽人,其所赍宜尤高,而又次之。然大较皆精绝。盖尝以为天下之物有宜得而不得,不宜得而得之者。富贵有力之人或有所不能致,而贫贱究厄流离迁徙之中或偶然获焉。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良不虚也。唐相李卫公好饮惠山泉,置驿传送,不远数千里,而近世欧阳少师作《龙茶录序》,称嘉祐七年亲享明堂,致斋之夕,始以小团分赐二府,人给一饼,不敢碾试,至今藏之。时熙宁元年也。吾闻茶不问团铤,要之贵新;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千里致水,真伪固不可知,就令识真,已非活水。自嘉祐七年壬寅至熙宁元年戊申,首尾七年,更阅三朝,而赐茶犹在,此岂复有茶也哉。今吾提瓶走龙塘无数十步,此水宜茶,昔人以为不减清远峡。而海道趋建安不数日可至,故每岁新茶不过三月至矣。罪戾之余,上宽不诛,得与诸公从容谈笑于此,汲泉煮茗取一时之适,虽在田野,孰与烹数千里之泉,浇七年之赐茗也哉。此非吾君之力欤。夫耕凿食息,终日蒙福而不知为之者,直愚民耳,岂吾辈谓耶。是宜有所纪述,以无忘在上者之泽云。

茶与诗篇2

点茶与点汤成为朝廷官场待下之礼,多见于宋人笔记,王国维《茶汤遣客之俗》已有考证,云:“今世官场,客至设茶而不饭,至主人延客茶,则仆从一声呼送客矣,此风自宋已然,但用汤不用茶耳。”(注:《王国维学术随笔》,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9页。)又薛瑞兆《元杂剧中的“点汤”》,亦论及宋代情景,认为:“设茶点汤的礼节盛行于宋,并流传到北方的辽金,只是次序更改为'先汤后茶’(宋张舜民《画墁录》卷一)。这也许是清代端茶送客的始由。但是,这种礼节在当时就已发展到虚伪不堪的地步。宋袁文《瓮中闲评》卷六:'古人客来点茶,客罢点汤,此常礼也。近世则不然,客至点茶与汤,客主皆虚盏,已极好笑。’”(注:《文史》第二十一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8页。按《瓮中闲评》应为《瓮牖闲评》;“客罢点汤”应为“茶罢点汤”。)

客至点茶,送客点汤,两宋固有此礼,即如观堂所论(注:尚有若干宋人记述可为补充,如沈括《梦溪笔谈》卷一:“百官于中书见宰相,九卿而下,即省吏高声唱一声'屈’,则趋而入,宰相揖及进茶,皆抗声赞喝,谓之'屈揖’。待制以上见,则言'请某官’,更不屈揖,临退仍进汤。”);然而当日似未成定制。上接下,事毕点茶,时见于诗词。王仲修《宫词》:“迩英新殿在西厢,圣代隆儒过汉唐。讲罢赐茶班退后,槐盘龙影下修廊。”(注:第十五册,第10201页。)赵鼎《好事近·倅车还阙,分得茶词》:“兰烛画堂深,歌吹已终瑶席。碾破密云金缕,送蓬莱归客。看看宣诏未央宫,草诏侍宸极。拜赐一杯甘露,泛天边春色。”(注:《全宋词》第二册,第942页。)此是北宋情景(注:杨万里《诚斋诗话》记蜀人李珪所言东坡佚事云:“东坡谈笑善谑,过润州,太守高会以飨之。饮散,诸妓歌鲁直《茶词》云:'惟有一杯春草,解留连佳客。’坡正色曰:'却留我吃草。’诸妓立东坡后,凭东坡胡床者,大笑绝倒,胡床遂折,东坡堕地。宾客一笑而散。”亦以茶送客之例。)。周必大《入直召对选德殿赐茶而退》:“绿槐夹道集昏鸦,敕使催宣坐赐茶。归到玉堂清不寐,月钩初上紫薇花。”(注:第四十三册,第26726页。)其《淳熙玉堂杂记》卷中,记宣入选德殿草诏日,“宣坐赐茶,饮讫,再拜而退”;卷下也说到,宣召日,“将退,黄门赞云'宣坐赐茶’”。此是南宋情景。均可为证。

宋词所咏,且又有别一番情景。毛滂《西江月·侑茶词》:

席上芙蓉待暖,花间騕还嘶。劝君不醉且无归。归去因谁惜醉。汤点瓶心未老,乳堆盏面初肥。留连能得几多时。两腋清风唤起。(注:《全宋词》第二册,第680页。)

朱敦儒《好事近》:

绿泛一瓯云,留住欲飞胡蝶。相对夜深花下,洗萧萧风月。从容言笑醉还醒,争忍便轻别。只愿主人留客,更重斟金叶。(注:《全宋词》第二册,第854页。)

刘过《临江仙·茶词》:

红袖扶来聊促膝,龙团共破春温。高标终是绝尘氛。两箱留烛影,一水试云痕。饮罢清风生两腋,余香齿颊犹存。离情凄咽更休论。银鞍和月载,金碾为谁分。(注:《全宋词》第三册,第2152页。)

曹冠《朝中措·汤》:

更阑月影转瑶台。歌舞下香阶。洞府归云缥缈,主宾清兴徘徊。汤斟崖蜜,香浮瑞露,风味方回。投辖高情无厌,抱琴明日重来。(注:《全宋词》第三册,第1534页。)

吕本中《西江月·熟水词》:

酒罢悠扬醉兴,茶烹唤起醒魂。却嫌仙剂点甘辛。冲破龙团气韵。金鼎清泉乍泻,香沉微惜芳薰。玉人歌断恨轻分。欢意厌厌未尽。(注:《全宋词》第二册,第936页。)

“绿泛一瓯云”,茶也。熟水,虽细论本与汤有别,(注:《新编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己集》,汤与熟水的制法乃分立两目,见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朝鲜刻本。),但也不妨以汤为称,钱时《夜索熟水甘甚》,句云“呼童夜半一杯汤”(注:第五十五册,第34321页。),可证。茶与汤,皆为醒酒,点茶与点汤,均是送客之仪,而此中颇寓惜别之意,因有歌者当筵歌唱侑饮之词,以寄别情。词便常常由坐中骚客代作,黄庭坚《定风波》小序云“客有两新鬟善歌者,请作送汤曲”(注:《全宋词》第一册,第403页。又曾季貍《艇斋诗话》:“予家空青喜晏元献词:'可惜月明风露,长在人归后。’每作郡处燕客,多令歌者以此为汤词,亦取其说得客散后风景佳故也。”),即此。

点茶与点汤,又或者意在留客,此际它便成为收拾酒席,再入舞筵的一个过渡。史浩《如梦令》:

一笑尊前相语。莫遣良辰虚度。饮兴正浓时,兔碗聊分春露。留住。留住。催办后筵歌舞。(注:《全宋词》第二册,第1284页。)

若茶、汤俱备,即点茶之后,继以点汤,则为礼之周者(注:此与官场习俗相同。朱y彧《萍洲可谈》卷一:“宰相礼绝庶官。都堂自京官以上则坐,选人立白事;见于私第,虽选人亦坐,盖客礼也。唯两制以上点茶汤,入脚床子,寒月有火炉,暑月有扇,谓之'事事有’,庶官只点茶,谓之'事事无’。”)。程垓《朝中措·汤词》:

龙团分罢觉芳滋。歌彻碧云词。翠袖且留纤玉,沉香载捧冰垍。一声轻唱,半瓯轻啜,愁绪如丝。记取临分余味,图教归后相思。(注:《全宋词》第三册,第1999页。)

“龙团”,茶;“分”,点茶也。冰垍,指瓷盏;“沉香”,这里代指汤。周紫芝《摊破浣溪沙·汤词》“凤饼未残云脚乳,水沉催注玉花瓷”(注:《全宋词》第二册,第873页。),与此情景相同。

汤之品不一。柏叶,紫苏,白豆蔻,罂粟实,金樱子,诃梨勒,余甘子,或研或捣,或窨或蒸,稍入沉、麝,复调以蜜,便皆可用作点汤(注:如《新编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己集》“诸品汤”条所列“温枣汤”方:“大枣(一斤,去核,用水五升熬汁),蜜,生姜汁”,“将三味调停和美,再入银石器内,令稀稠得所,入麝香少许,每盏抄一大匙,沸汤点服。”),诗中词中均曾咏及。吴文英《杏花天·咏汤》:

蛮姜豆蔻相思味,算却在、春风舌底。江清爱与消残醉。憔悴文园病起。停嘶骑、歌眉送意。记晓色、东城梦里。紫檀晕浅香波细。肠断垂杨小市。(注:《全宋词》第四册,第2933页。)

茶与诗篇3

4月7日下午,2009年民间茶诗会暨《刘枫书历代名家茶诗百首》《历代茶诗选注》首发式在钱江新城城市阳台隆重举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枫、名誉会长徐永清上将,中国美院原院长肖峰、著名书法家刘江、韩国著名书画家闵庚灿等文化名人和来自茶文化界的专家学者、诗人、书画家等60多人,会聚一堂。

文化部原部长、著名作家王蒙发来贺信,对活动表示热烈祝贺。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国平在贺信中说,2009年民间茶诗会以茶诗文化为载体,以全国首个基层茶诗社――钱塘茶诗社为平台,大力宣传和普及杭州茶文化,积极推动茶文化进社区,是展示和弘扬杭州茶文化的一个窗口和平台。

徐永清上将和刘枫会长为《刘枫书历代名家茶诗百首》《历代茶诗选注》两书首发式揭幕。刘枫在即兴讲话中谦虚地说,在座的有茶文化的专家学者,也有造诣深厚的书画家,自己对茶文化谈不上有深入研究,书法也未曾拜师受业只是业余爱好,但大家都热爱茶文化,喜欢茶诗词,这次发行的两种茶诗读本,是对茶诗文化的新发扬。他勉励大家继续努力,为弘扬茶为国饮,普及茶文化知识,发展茶产业,推进茶经济,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从西晋到清末茶诗作者至少有上千人,涉及茶的诗篇数以万计。这些以茶为主题或与茶相关的诗作,成为中华诗库中别具特色的篇章。刘枫会长对茶诗情有独钟,去年茶诗会时他亲笔题写了“钱塘茶诗社”匾。时隔一年,他精心创作的百首茶诗书法作品又隆重推出,用实际行动为发扬茶诗文化、打造杭为茶都品牌,作出了贡献。与会专家学者和书法家对作品和诗选给予高度赞赏,认为无论从茶诗文化还是书法艺术,这两部著作都值得肯定,是茶诗文化和书法艺术结合、互为一体的有益尝试。装帧精致典雅的两书首发揭幕后,分别赠给浙江省图书馆、浙江省档案馆、杭州市图书馆和杭州市档案馆等四家单位永久收藏。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梁朝清副会长宣读了《成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茶诗研究中心的决定》。研究会副会长沈才土与四季青办事处主任张玮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茶诗研究中心”揭牌。“茶诗研究中心”是茶研会设立的唯一的茶诗研习机构,将与钱塘茶诗社合并经营,积极宣传和普及茶文化,推进茶文化走进社区,走向民间,走进平常百姓的生活。仪式上还发出了“茶文化进社区”倡议,为杭州茶文化十大社区体验点授牌、赠书。

茶与诗篇4

一、审茶――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审茶是指泡茶前要先审看茶叶,内行人一眼就能分出绿茶、红茶、花茶、青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等不同的种类来。更讲究的还可以分出“明前”“ 雨前”“龙井”“雀舌”等。什么茶用多高温度的水,沏、冲、泡、煮方法各不相同。而品诗在读诗之前应该先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一时一物的吟咏,在不同年代不同人物的一笑一吟中,所表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思各不相同。因此,品味之前一定要让学生去了解一下诗人写诗时的背景。不同时代,不同遭遇都能令诗歌这杯香茗带上不同的味道。因此,泡开古典诗歌香茗的第一道程序了解写作背景。只有了解了诗歌的写作背景,才能品味出诗歌言而未言之语。如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漳》:“独怜幽草涧,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首诗的第一个形象就是“幽草”,很多学生在读诗的时候并没有在意,只知道“幽草”,不就是涧边幽僻生长的草丛么?但我们可以先开水温杯――联想一下,诗人在塑造诗歌的形象,它实际的寄托情感是什么?“独怜”,怜,就是需要人爱。诗人为什么会出现独爱“幽草”的情绪呢?“上有黄鹂深树鸣”,黄鹂的羽毛非常地漂亮,鸣叫的时候是非常地悦耳。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我们可以了解到诗人正处于社会的底层,被人所忽视和践踏,因此与幽草可谓是同病相怜,因此情有独钟。

二、观茶――读懂诗歌的词句

观茶是看茶叶的形与色。茶叶一经冲泡后,形状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几乎会恢复茶叶原来的自然状态,特别是一些名茶,嫩度高,芽叶成朵,在茶水中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有的则是芽头肥壮,芽叶在茶水中上下沉浮,犹如旗枪林立。茶汤此时也会随着茶叶的运动而徐徐展色,逐渐由浅入深,由于茶的种类不同而形成绿色、黄色、红色……此时此刻观茶形赏茶色甚为赏心悦目。诗歌亦如此。首先是要读懂诗歌的每一字词和每一句话,如上文的《滁州西漳》里面的“怜”是什么意思,理解他想说什么,注意诗歌的诗序、题目、注释和标点,甚至作者性别。

然后找出他的意象。诗歌很重要的就是意象,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找到并理解诗歌中的重要形象从而整合诗歌意象。如《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杨柳依依”的“杨柳”,“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因此,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就融合在一起。再如李白《静夜思》中的明月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婵娟”就是思乡的代名词。当然,有时候会遇到一些不明了的意象的时候,那么就需要根椐有关意象的推断,引导学生充分联想和想象,在思维里更好的还原诗歌的情境,再根椐相关的推断,把一些含蓄的诗歌慢慢地“泡开”,然后把诗歌转换成“散文和故事或者是诗人的日记”等,就好像茶叶经冲泡后,形状发生的变化。

三、品茶――深情的朗读,加深理解古典诗歌

茶与诗篇5

绍兴产茶,始于东汉。据《神异记》等记载,东汉时魏伯阳等已在上虞凤鸣山一带种茶炼丹,饮茶服药,祈求长生。

绍兴茶叶,兴于魏晋南北朝。其时北方战乱,大批贵族、±人、高僧南来,绍兴茶叶由此快速兴起,成为人们待客、祭祀的日常饮料。饮茶更趋与儒、释、道结合。昙光、支遁两位新昌大佛寺的开山祖师,也被后人称为“佛茶”之祖。

绍兴茶叶,盛于唐代。唐代茶风一时盛,《全唐诗》中就收录了100余位诗人的400余首茶诗。著名的“唐诗之路”,对绍兴茶叶的普及繁盛与扩大影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众多诗人在此品茗唱和,传为佳话。茶圣陆羽在《茶经》中盛赞,茶,“越州上”,“碗,越州上”,“越瓷青而茶色绿”。陆羽的忘年交、诗僧皎然,流传至今的茶诗有25首,其中不少是在剡溪、沃洲山一带写的,足见他对越中茶叶的魂牵梦萦。

绍兴茶叶,旺于宋代。其时的绍兴平水是浙东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平水一带的日铸茶,首创炒青之法,一度扬名天下,后来清人金武祥在《粟香之笔》中誉其“开千古饮茶之宗”。诸暨东白山—带,还培育出了石笕茶。明隆庆《诸暨续志》中记载,“茶产东白山者佳,今充贡。”身处如此氛围中的南宋诗人陆游,更是写了300多首茶诗,占了他全部存诗的1/30,成了历代诗人中写茶最多的一位。

绍兴茶叶,延于元明清。刘伯温当年在《出越城至平水记》中,称绍兴南部地区“多美茶”,他到平水时,主人摆出了“茶、瓜、酒、食”,茶被列为第一款。当时绍兴产的日铸雪芽,盛行京师,远涉南洋,被称为“绿色珍珠”。

时至当代,绍兴茶叶更是方兴未艾,还培育了中国现代茶业的奠基人、毕生从事茶事的农学家吴觉农。

绍兴“七山一水二分田”,丘陵密布,会稽山、龙门山、四明山等山脉逶迤其境,古鉴湖、曹娥江、浦阳江蜿蜒流淌。分明的四季里,日照丰富,雨量充沛,温和湿润。这样的地理和气候,为绍兴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茶叶种植环境。而茶叶历千年而不衰,经百世而益盛,则是由茶叶的禀性决定的。

茶叶善处自然,不与乔木争高低,不与天时争强弱,不与地理争优劣,一年四季郁郁青青,春夏时节勤吐嫩芽,秋冬时节开花结果。—个茶字,“草”字当头,“木”字为根,“人”字入心,充满灵性与人情味。它成就了平和的社会生活。“烧茶煮饭”、“茶余饭后”、“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曲茶”,雅俗由心。人们代代相传梦寐以求的,或许正是这样一种平静、恬适、和睦的生活。客人来了,清茶—杯,以示真诚,更是成了基本待客之道。

诗路千年,越中茶香亦千年,诗茶岁月悠悠。

茶与诗篇6

茶话会,是一种以清茶和茶点接待客人的集会,源自于古代的茶宴、茶会。

茶宴的正式出现是在唐代,大型的茶宴以顾渚山举办的最为有名。顾渚山位于湖州和常州的交界处,湖州产紫笋茶,常州产阳羡茶,当时都是作为贡品进献皇帝享用的,所以务求茶的色、香、味、形都要精、善、美。每到早春制茶之时,两州刺史都要顾渚山寺监制,并邀请当地社会名流共同品茶,这样就形成了每年_度的茶宴。白居易有一首诗就描述了当时的盛况:“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青蛾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诗的前六句是写当时茶宴的盛况,而后两句是叙述自己因生病不能莅临盛会,感到无限惆怅。

唐代素有“诗国”的美称。唐诗的丰富和灿烂,其所达到的高度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自古文人多爱茶”,文人学士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最为人熟知和激赏的莫过于中唐诗人卢仝的《七碗茶诗》(全名为《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堪称千古绝唱:“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此诗在众多的茶诗中非常有名,乃至使人,谈到饮茶,即联想到卢仝描述的七碗神境。

茶会,是旧时文人约见朋友吟诗作赋,切磋茶艺的一种集会。在唐代,茶会成为一时风尚,文人学士相聚庭院,举行茶会,饮茶赋诗。据《茶事拾遗》载云: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喜欢以茶会友,赋诗作词,他写过不少有关茶会的诗篇,如:“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诗人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竹下茶会的妙趣。

钱起还有一首《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诗云:“偶与息心侣,忘归才子家。玄谈兼藻思,绿茗代榴花。岸帻看云卷,含毫任景斜。松乔若逢此,不复醉流霞。”

到了宋代,茶会之风更盛。宋徽宗赵佶是一代风流皇帝,书画皆精,养生有术,精通茶道,并著有《大观茶论》,常常举行茶会,宴请群臣,亲自动手烹煮。宣和二年十二月的某天,宋徽宗请文武大臣和亲王们在延福宫参加茶会,徽宗让内侍取来茶具,亲手注汤击沸,“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然后赐予群臣,众大臣喝了当今皇上亲自烹制的好茶,感恩涕零,一个个“三呼万岁”。此后,茶会传至民间,便逐渐演变成如今的茶话会形式。

宋代大诗人坡,一生爱茶如命,有一次,参加友人的茶会,品尝了武夷岩茶,顿时心旷神怡,飘飘欲仙,诗兴大发,当即赋诗云:“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陵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此诗格调清新,下笔飘逸,可谓匠心独特,浑然天成,生动而独特地抒发了对茶的品性的赞美之情,提出了“佳茗似佳人”的动人妙论,可谓浪漫至极。

元代饮茶之风也很盛行,元代诗人耶律楚材爱茶成癖。一次,应友人之邀,赴会品茶,吟诗一首:“啜罢江南一碗茶,枯肠历历走雷车。黄金小碾飞琼雪,碧玉深瓯点雪芽。笔阵陈兵诗思奔,睡魔卷甲梦魂赊。精神爽逸无余事,卧看残阳补断霞。”

作者将他品茶后的精神信增,净化灵魂,诗如泉涌等刻画得惟妙惟肖。

明代茶会也长盛不衰,文人士大夫注重饮茶意境,出现了一种继往开来的新趋势。一是更加忘情于大自然,如《十七日锦屏山下谢城中张孙二君惠茶》的诗中说:“山似援蓝波似染,游心一向难拘捡。仍携二友所分茶,每到烟岚深处点。”二是把名山大川,自然风光通过书画表现出来,同诗词歌舞一起引入和普及到茶会活动之中。

清代茶会的形式就更多了。据史料载称:“上自朝廷宴会,下至接待宾客,皆先以茶代酒。”清代皇宫内及一般旗人,喜欢“熬茶”,即成茶末煎煮而成的茶,供宫内享用和款待外国使节。若是逢年过节,便举行大型茶宴或茶话会来招待群臣和使节。

清代乾隆皇帝一生嗜茶如命,也是一位品茶行家,对名茶,水质和茶具颇有研究。他在位60年,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享年八十九岁。这与他长期饮茶以至延年益寿也有一定的关系。乾隆85岁让位于嘉庆时,有位老臣惋惜他引退让位之举,奏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捋了捋银须,笑着说:“君不可一日无茶矣。”上有所为,下有所效,饮茶风尚很快普及民间,达到了“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的程度。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也是爱茶如痴,手不离壶,有空则饮。一次,在友人邀请参加的新春茶会上,他即兴题了一幅茶联:“得与天下同其乐,不可一日无此君。”楹联中14个字,没有一个茶字,可是却有“此地无茶胜有茶”的感觉,读之令人叫绝。

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代的茶宴,茶会演变成为今天的茶话会。如今,茶话会既不如古代茶宴、茶会那样豪华隆重,也不像日本“茶道”那样有一套严格的礼仪和规则,但集会品茗,互相交流茶艺,发表各种见解等内容被保留下来,更体现出“廉、美、和、敬”中国茶德的四字守则,使茶文化精神内涵得到了升华。

现今,茶话会形式多种多样,内容广泛,在茶话会上,看茶是必备之物。但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饮茶习惯不同,所用的香茶也就各有所异。如浙江、安徽、江苏等地,喜欢饮用绿茶,如龙井、黄山毛峰、碧螺春等;河南、湖南、云南等地,喜欢饮用信阳毛尖、君山银针、普洱茶等;广东人则喜欢饮用红茶,如六堡茶,祁门红茶等;福建和广东潮汕一带,人们喜饮乌龙茶,铁观音茶,善饮“功夫茶”;北方人喜欢饮花茶,尤其是看重茉莉花茶;内蒙古人、新疆人喜饮红茶和奶茶;人则喜饮用酥油茶……除香茗之外,茶话会上还备有时鲜果品,精美糕点及各种糖果。在湖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川、广东、云南等地,举行新春茶话会时,还在茶中放几颗橄榄或3个茶叶蛋,称之为“元宝茶”,讨个吉利;或在茶中放几块金桔饼,称为“金元茶”,图个好彩头;有的地方还在茶中配以蜂蜜或白糖,谓之“甜茶”,寓意生活越过越甜蜜。

由于各地习俗不同,茶话会选用的茶具也各不相同。北方人喜用大瓷壶泡茶或用有盖瓷杯直接泡饮花茶;四川人喜用盖碗茶,一手捧茶托,一手拿茶盖,既可保持茶香,又可观赏茶色;福建人爱饮乌龙茶,爱用“烹茶四宝”――潮汕风炉,玉书,孟臣罐,若琛瓯,用来品香玩味;浙江一带讲究品茶艺术,多选用玻璃茶杯,欣赏绿茶形、色之美。

茶与诗篇7

每当客人进门,主人总会送上一杯茶,说“请喝茶。”一句再简单不过的问候,将我们这个民族千百年来喝茶的习惯一语道破。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人是饮茶习惯的首创者,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少说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在我国,种茶、制茶、饮茶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文化。

二、茶的种类

1.出示对联:龙井云雾毛尖瓜片碧螺春,银针毛峰猴魁甘露紫笋茶。

2.请学生读一读,说说这副对联里向我们介绍了哪些茶?

3.你还知道哪些种类的茶?

三、品茶高人

郑板桥有副名联:“采向雨前,烹宜竹里;经翻陆羽,歌记卢仝”,在谷雨前采摘茶叶,在竹林里烹茶啜茗,多么惬意。对联中还提到两人——陆羽、卢仝。

1.陆羽,唐朝人,我国第一本介绍茶艺的专著——《茶经》的作者,是将茶艺弘扬光大的人,后人尊称他为“茶圣”。

(1)出示:陆羽的《六羡歌》: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2)指名读诗,从这首诗中你读出陆羽是个怎样的人?

(3)诗中表露出陆羽对清闲、宁静的生活的向往,把饮茗情境定得清静闲适,淡雅平和。

2.卢仝(tóng),唐代诗人。他一生爱茶,所作咏茶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被后人视为咏茶诗中的经典之作,广为流传。其中这几句诗被后人称为“七碗诗”,在后世许多茶书、茶诗中被广为引用。

(1)出示: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空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2)自读诗句,说说喝茶后有怎样的感觉?

(3)在这首诗中,他抒发了对饮茶的特殊感受,可以说是对中国茶文化的一种概括和总结,意义深远。

四、赏茶佳作

1.历代诗人以茶抒情,以茶遣兴,以茶会友,以茶联谊,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茶诗。

2.出示: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此诗是元稹欢送白居易去洛阳,在兴化亭送别时的即席诗。白居易以“诗”为题,写了一首,元稹以“茶”为题,写了这首。

3.元稹与白居易为挚友,常唱和。当时白居易的心情较为低落,思想有些消沉,临别之际,元稹咏诗劝慰。

诗人咏茶,起句点题,以后每两句为一组,对仗工整。诗中二三两句,写叶香、芽嫩,暗喻好友白居易品质优秀;四五两句,写茶爱诗客与僧家,实言好友深受广大诗人与僧人的爱慕;六七两句,写茶的外形和碾磨;接下去两句写煎茶及茶汤的色泽、形态;嗣后两句写诗人与茶相陪,情谊深厚;最后写茶的功效,夸茶“洗尽古今人不倦”。诗人巧妙地用“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几句来劝慰白居易,表达了两人之间真挚的感情。

4.过渡:当代也有许多人爱品茶,特别是一些名作家与茶有着不解之缘。

5.出示:何为的《佳茗似佳人》,默读文章,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佳茗似佳人

中国的茶文化是一门高雅的学问,品茗乃韵事也。

中国的茶叶品种繁多。30年前初到福州时参观茶厂,进入门帘严严的窨制茉莉花茶的工场,骤觉浓烈的花香袭人,几乎令人晕眩。福州花茶名扬海内外,确有齿颊留香的独特风味。不过饮茶总以茶叶自身为上一切形形花香制的茶叶除茉莉花香以外余如玉兰花茶、玫瑰花茶、珠兰花茶、柚子花茶和玳玳花茶等等虽然各有自己的香味和风韵而茶叶的原味大为减色。

我喜饮头春新绿这是在清明前采撷焙制的绿茶。狮峰龙井或洞庭山碧螺春新茶当然是佳茗然其上品殊为难得。50年代在老作家靳以的家里啜饮龙井新茶沏茶饷客时主人说这是特地托人从杭州捎来的。只见茶盅的边缘上浮绕着翠碧的氤氲清亮鲜绿的龙井叶片透出一种近乎乳香的茶韵。我慢慢啜饮冲泡第二次茶叶更加香醇飘逸。那杯堪称极品的龙井茶至今难忘。

春天的早晨一杯滚水被细芽嫩叶染绿了玻璃杯里条索整齐的春茶载沉载浮茶色碧绿澄清茶味醇和鲜灵茶香清幽悠远入口后顿感恬静闲适可谓是一种极高的文化享受。面对绿莹莹的满杯绿色你感到名副其实是在饮春水。

旅闽岁月久长对半发酵的乌龙茶家族中的铁观音就更偏爱了。铁观音倒不在于乌润结实的外形它的美妙之处是茶叶有天然兰花的馥郁奇香温馨高雅具有回味无穷的茶韵是即所谓观音韵。

我的生活中赏心乐事便是晨起一壶佳茗在手举杯品饮神清气爽。一天的工作也常常是从品茗开始的。最好是正宗的安溪特级铁观音琥珀色的茶汤入口清香甘洌留在舌尖的茶韵散布四肢百骸通体舒泰此时以佳茗喻佳人愈见贴切。铁观音真是丽质天生、超凡脱俗、情意绵长、并世无双。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确是千古绝唱,此生若能常与佳茗为伴则于愿足矣。

6.画出你喜欢的句子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茶水的奇妙和品茶韵味的?(感情朗读)

茶与诗篇8

关键词:茶性;茶道;士人君子人格

茶性平和谦让,清静而韧,精俭与清淡又常常联系在一起,所以陆羽云:“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1]茶对饮用之人的要求,历史上早有论述,徐渭在《煎茶七类》一文中,首先讲的就是“人品”,“煎茶虽微淡小雅,然要须共人与茶品相得。”[2]可见,茶在中国反映了各种社会文化风貌和人文精神品质,茶品与人品相通。杨万里有诗句云:“故人气味茶样清,故人风骨茶样明。”[3]他将茶与故人的气质、风度相比,以表现茶与故人的高洁品质,形象生动。其实,古人的人格、精神修养一旦与诗人所描写的茶的高洁品性相统一了,其君子性也就存在了。所以茶成了高尚品德情操的象征,饮茶常与有德之人相伴。茶道即人道,也大概源于此吧。《大观茶论》说到:“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淡闲洁,韵高致静。”[4]裴汶《茶述》亦指出茶“其性精清,其味浩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5]这些都是阐明冲和静谧的茶对人们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为大自然所钟爱的茶具有平和、恬淡、清和、高雅的品性,深得茶人的喜爱。茶品之清高独具灵性,有助于人们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能促使人们超脱世俗的羁绊,寻求自由的精神家园。茶能使人们在纷乱的世俗中,受浮躁不良风气影响时,及时感应茶的“涤清”特质,从而保持内心的纯净和美善。茶是崇尚美的象征,茶品能提升饮茶人的精神境界。认识茶品,以茶励志,实乃中国人和茶的相互厚爱所致。宋徽宗赵佶在他的《大观茶论》说茶可使“天下之士,励志清白”。[6]就是说文人喜将茶之性与饮茶者的品格、性情相比照,在饮茶过程中明道励志。超脱世外、逍遥自在的人生境界要以高尚的人格作为基础,茶的这种超凡脱俗的高贵气质也同样来自它那清和淡泊、刚韧不屈的品格。茶从自然采摘到成为成品,经历了诸多工序,它的味道在这些工序中不但没有消减,反而更加浓郁。犹如坎坷的人生,有了诸多磨难而更显其顽强的生命力。我想这也许是历代文人钟爱它的一个原因吧。苏轼是一个爱茶惜茶之人,传记大多记载了他与茶酒的结缘。他认为茶是天地间的灵草,汲取日月精化,它以青山为宅,与白云遨游,得甘泉之润,融合了天地之精华,因而具有“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7]《和钱安道寄惠建茶》)的君子品性。品茶可以使人“清风击两腋,去欲凌鸿鹄”,“意爽飘欲仙,头轻快如沐”[8](《寄周安孺茶》)。在叶嘉传中,苏轼以拟人的手法,把茶比作“风味恬淡,清白可爱”,“容貌如铁,资质刚劲”,“有济世之术”可使人“精魂不觉洒然而醒”的高雅之士。在苏轼那里,茶品与人品得到完美结合。《寄周安孺茶》是苏轼所作的一首最长的茶诗,诗中赞扬了茶的高贵品质、高雅风度,诗中是这样描写茶的:“有如刚耿性,不受纤芥触。又若廉夫心,难将微秽渎....如今老且嫩,细事百不欲。美恶皆两忘,谁能强追逐。”[9]这几句写茶犹在喻人,茶的君子气节与高贵品质是其他事物无法匹比的,作者用了一个反问,强调了语气,展现了作者清和坦然却又不失刚韧的人格魅力。苏轼不仅陶醉于茶带给人们的“清风击两腋,去欲凌鸿鹄”[10]的超然感受,更佩服茶“谁能强追逐”的清刚气节。刚耿品性不受纤尘之染,廉洁之德不受微秽之渎,“刚耿性”“廉夫心”正是体现了茶的君子品性。苏轼在《和钱安道寄惠建茶》对建溪岩茶又有这样的描述:“建溪所产虽不同,一一天与君子性。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味永。纵复苦硬终可录,汲黯少憨宽饶猛。草茶无赖空有名,高者妖邪次顽。体轻虽复强浮觉,性滞偏工呕酸冷。其间绝品岂不佳,张禹纵贤非骨鲠。葵花玉挎不易致,道路幽险隔云岭。”[11]他在诗中赞扬了建溪岩茶的君子品性,说它可爱却不慢侮,其骨体清秀而中和纯正,茶味悠长隽永,令人回味。有坚韧敦厚的内涵,又有森然飒爽的英姿,这正是作者眼中的君子风范。以建茶和草茶比较,并且以张禹似的小人品格和君子品格的建茶相比,坡认为做人就应该像建茶一样,虽然开始给人以“苦硬”的感觉,但相处起来却能坦然相对、真心相待,而不像草茶一样只是空有虚名。“骨清”是坡对茶的认识,更是对自己文学创作和人格修养所提出的准则和要求。

袁燮的《谢吴察院惠建茶》:“形模正而方,气韵清不俗。故将比君子,可敬不可辱。”[12]在诗中作者同样赞赏了建茶正直清高,可亲可敬的品质,并用它来比拟吴察院刚正不阿的高尚品质。古代很多诗人还用茶超然物外的清尚特质来比拟隐士高人,如戴的《次黄叔粲茶隐倡酬之什》。宋学家朱熹一生注重道德素质的涵养,追求圣人品德,因此他曾借茶来谈修身养性。他认为茶能“浇穷愁”(《康王谷水帘》)[13],饮茶能使人愁苦全消,顿悟人生,因此可以使人心境平和,超凡脱俗,达到修身养性,陶冶身心的作用。他也曾在诗中赞扬过建茶的君子品性,认为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之德。前面提到的裴汶的《茶述》对茶的表述:“茶……其性精清,其味浩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14]“其性精清”“其味浩洁”,说的就是茶精清浩洁的性质,赞扬了其本性清和高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说的是茶驱除烦恼,洗涤身心,使人平和安然的功效,从侧面反映出茶对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陆羽认为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15],朱熹以茶喻理,认为茶之先苦后甘与天下之事“始于忧勤,终于逸乐”同出一辙,都高度赞扬了茶高洁的君子品格。

饮茶可以更多地直视内心,自省慎独,只有清醒地认知自我,才能发现自身的缺陷与不足,从而激励身心,达到更加完美的状态;饮茶可以清醒地认识世界,清楚把握事物运动发展的纷繁关系和本质规律,从而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饮茶可以体悟“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感受宇宙万物和谐统一,相互依存的真谛。茶性符合传统文人的审美情趣,清和的茶性正与文人的君子性相契合,在文人那里,茶道即人道。

注释:

[1]陈彬藩,《中国茶文化经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第10页。

[2]徐渭,《煎茶七类》,1575年徐文长佚草本。

[3]宋杨万里撰,《城斋集》,《谢木韫之舍人分送讲筵赐茶》,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17。

[4]陈彬藩,《中国茶文化经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第70页。

[5]原书已失,清陆廷灿《续茶经》卷上有摘录,四库全书本。

[6]陈彬藩,《中国茶文化经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第70页。

[7]《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孔凡礼点校版,第2册,第529页。

[8]《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孔凡礼点校版,第4册,第1163页。

[9]《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孔凡礼点校版,第4册,1163页。

[10]苏轼,《寄周安孺茶》,《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孔凡礼点校版,第4册,第1163页。

[11]《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孔凡礼点校版,第2册,第529页。

[12]《全宋诗》,出版社北京大学,1991年铅印本,卷2546,第50册,第30996页。

[13]《宋诗钞》,中华书局《宋诗钞》本,第2册,第1697页。

茶与诗篇9

一、清宫茶宴

明末清初时期,饮茶风尚极为盛行,当时的许多文人墨客,写诗作画时都要以茶相伴。嘉靖十三年(1534年)大画家文徵明作《茶具十咏图》,画面描绘了两位隐者在林间亭前烹茶、品茶,幽静安逸的生活情景。似这种饮茶、品茶的画面,在历代绘画作品中屡见不鲜。清代有许多帝王也喜好饮茶品茗,据传说,康熙皇帝南巡游览洞庭湖时,当地官吏纷纷献茶,其茶香芬芳无比,康熙特赐名为“碧螺春”。乾隆帝嗜古好文,酷爱品茗作赋,几乎尝尽天下名茶。不仅如此,乾隆帝还命宫制三清茶,以梅花、佛手、松子仁入茶,烹以雪水而成。宫中举行茶宴时,要以三清茶宴请群臣,之后还要将茶碗赏赐与宴大臣,以示恩典。这位不可一日无茶的皇帝,留下许多茶事轶闻,写下不少咏茶诗篇,在历代嗜茶帝王中堪称第一。

茶宴,是清代宫廷中一项重要仪式,在宫廷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此风肇始于康熙朝,乾隆时达到极盛。乾隆帝在位60年,几乎每年都要在重华宫举行盛大的茶宴活动,命王公大臣、内廷翰林等宴集,命题作柏梁体联句,君臣所做诗句全部收录于《御制诗集》。为了满足宫中茶宴的需求,宫中每年收取进贡的名茶就有30多种。据《内务府奏销档》记载:“乾隆时,各省例进方物,茶叶一类,两江总督进碧螺春茶一百瓶,银针茶、梅片茶各十瓶,珠兰茶九桶。闽浙总督进莲心茶四箱,花香茶五箱,郑宅芽茶、片茶各一箱。……四川总督进仙茶、陪茶、菱角湾茶各二银瓶,观音茶二次二十七银瓶,春茗茶二次十八银瓶,名山茶十八瓶,青城芽茶一百瓶,砖茶五百块,锅焙茶十八包……”乾隆时期,宫中设有茶库、御茶房、皇后茶房、寿康宫皇太后茶房等,各类茶具数不胜数。这些茶具主要来源于江西景德镇御窑厂的瓷质茶具和江苏宜兴的紫砂茶具。

二、江西景德镇御用茶具

乾隆时期,景德镇制瓷工艺达到了陶瓷史上的最高水平,数量和质量均达到历史顶峰,瓷质之精细,釉面之莹润,造型之新奇,色彩之绚丽,可谓登峰造极。正如《陶雅》中评价:“倡条冶叶,不乏奇丽之观。”《饮流斋说瓷》中亦有:“至乾隆,则华缛极矣,精巧之致,几乎鬼斧神工。”由于乾隆皇帝对茶事的热衷以及宫中茶礼的繁多,江西景德镇御窑厂生产出了大批精美的御用茶具,其风格华丽浓艳,尽显宫廷用器之奢华。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以下称《清档》)记载,乾隆皇帝常常依照自己的审美标准,指导茶具的设计与生产。

《清档》中有如下记载:

“六月二十五日,太监高玉交……官釉高四足茶壶一件,足再放高些烧造……钦此。”(《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乾隆三年江西)

“正月初八日,太监高玉等交磁胎珐琅红地锦上添花茶碗一对,磁胎珐琅黄地锦上添花五寸碟一对。传旨:著配匣入乾清宫珐琅器皿内。钦此。”(《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乾隆六年乾清宫)

“初六日,员外郎白世秀来说太监胡世杰交木样二件,随画本文十六张、诗八首,著交唐英用此诗画,照此木样各烧磁茶吊八件。钦此。”(《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乾隆十七年江西)

“十一月二十五日,员外郎白世秀来说首领张玉传旨:照烧过御制诗茶吊样款再烧造八对,要红花红字白地茶吊四对,青花青字白地茶吊四对。钦此。”(《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乾隆十八年记事录)

“于十九年十一月初一日,员外郎达子来说太监胡世杰交青花白地撇口盅二件。传旨:将茶盅配双元茶盘一件,镶银里,紫檀木盅盖二件,用玉顶嵌上。钦此。”(《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乾隆十八年记事录)

“二十六日,首领董五经交青花白地茶盅二件,上贴御制诗。传旨:著将盅底花纹改茶花,先镟木样呈览。钦此。”

“于本月二十九日,催长四德、笔帖式五德将做得白地青花茶盅木样一件,上画茶花,贴得御制诗,持进交太监胡世杰呈览。奉旨:著江西按此盅样,要白地青花青字、白地红花红字盅随意各烧造送些来。钦此。”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乾隆三十一年行文)

“正月初六日,员外郎四德、库掌五德、笔帖式福庆来说,太监胡世杰交青花白地执壶一件(随紫檀木座,宁寿宫蘸宴用);青花白地执壶一件(随紫檀木座)。传旨:将执壶上矮些盖一件发往江西照样烧造一件,得时将执壶上高些盖一件换下,其木座亦改做一样,成一对。钦此。”(《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乾隆四十年行文)

“九月二十八日,员外郎五德、库掌大达色、催长金江将九江关送到配盖白地红花执壶一件,……交太监常宁持进,呈览。奉旨:磁执壶交宫内赢台等处照样查一件,配成一对。如无,即发往九江关照样再烧造一件……”“随查得重华宫五大格内现设白地红花磁执壶一件(随木座),磁盖因盖上花纹、颜色与现配来壶盖不能一样等,呈览。奉旨:所华宫磁执壶准用,其壶盖撤下,将新配来磁壶盖仍发往九江关,照依颜色、花纹一样再烧造壶盖一件,其原随木座撤下,著造办处照现送到执壶木座另配木座。钦此。”(《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乾隆五十年记事录)

由此可以看出,乾隆帝对茶具生产极为关心。在他的倡导下,御窑厂不惜工本,集中了最好的材料与匠师,烧制出大批美轮美奂的御用茶具,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乾隆皇帝的审美情趣。

乾隆时期的瓷质茶具品种有:绿地粉彩勾莲茶船、仿雕漆茶船、青花淡描勾莲长方茶船、白地红花长方茶盘、仿定云龙椭圆委角茶盘、仿朱漆菊瓣盖碗、白地轧道红彩龙凤纹盖碗、白地红御题诗盖碗、白粉地油红勾莲茶壶、勾莲瓜棱茶壶、开光茶壶、粉地粉彩开光茶壶、粉地粉彩瓜蝶瓜式茶壶、粉彩开光人物烹茶图壶、珐琅彩胭脂红茶壶、黄地珐琅彩开光方壶、绿地粉彩开光菊石茶壶、白地红花开光荷花茶壶等等,不胜枚举。其中,茶壶壶体饱满浑圆,器型较前朝增大,盖面隆起。这一时期,提梁式壶较少见,盖碗和成套的茶具开始增多。

茶具涵盖了各类瓷器彩釉,品种有粉彩、青花、斗彩、矾红彩、珐琅彩、霁蓝等。其中,以珐琅彩茶壶尤显珍贵。珐琅彩亦称“瓷胎画珐琅”,滥觞于康熙晚期,兴盛于雍正、乾隆时期,它吸收了西洋铜胎画珐琅技法,是在瓷质胎地上用各种珐琅彩料描绘而成的一种釉上彩瓷。由于珐琅彩瓷制作难度大,成本昂贵,仅供宫廷使用,因此传世品很少。故宫收藏的乾隆珐琅彩茶壶,堪称稀世珍品。

乾隆时期,瓷质茶具以粉彩制品最为多见,在用色和施彩工艺上不仅承袭前朝特色,并且有创新和发展。第一,在传统的白地粉彩以外,出现了不同色地的粉彩工艺,分别有红、黄、蓝、金以及青釉、豆青釉、窑变等十余种色地,大大超过前朝。如,乾隆粉彩金地盖碗,外壁通体以金彩为地,以深浅不同的红、绿彩绘荷花图,色彩鲜艳,在金色地釉的衬托下,图案愈显富丽华美。第二,粉彩与其他彩料同饰一器,有加绘青花或黑彩的,也有与五彩、斗彩并施的,充分反映出乾隆朝精湛的制瓷工艺。第三,色地粉彩常常借用珐琅彩的“轧道”工艺,装饰画面呈现乾隆时期特有的奢华和绮艳的装饰风格,开创了乾隆粉彩装饰新风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轧道”工艺,《清宫档案》称其为“锦上添花”,即在珐琅彩色地上用针一样的工具划出凤尾状纹饰,然后在“轧道”地上加绘洋花图案,构成乾隆珐琅彩的装饰风格。第四,乾隆粉彩最大成就是利用粉彩的特点模仿各类工艺品的质感和色调,其效果惟妙惟肖。如仿木器、仿竹器、仿漆器、仿金属器、仿玉石器、仿织锦纹及各种动、植物的象生瓷等,既模仿造型、釉色、纹饰,但非亦步亦趋,而是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中的精品之作与真品实物对比,形态、质地、色泽完全相同,甚至无法分辨真伪。如,乾隆仿漆器茶盘,是先在瓷坯上刻出各种花纹,素烧后施以红釉,经低温焙烧而成,其效果与传统的漆器工艺酷肖。乾隆皇帝对此件作品倍加欣赏,特此题写御题诗:“吴下髹工巧莫比,仿为或以旧还过。脱胎那用木和锡,成器奚劳琢与磨。博士品用谢青喻,仙人颜似晕朱酡。事宜师古宁斯谓,拟欲吟愧即多。”句末有“乾隆甲午御题”及“乾”、“隆”印款。

乾隆瓷质茶具的装饰一种是以几何图案为主,有勾莲纹、瓜蝶纹、螭龙纹,寓意喜庆祥瑞,形成了乾隆时期“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特色。另一种是以乾隆御制诗作为装饰内容,诗与画相互衬托,这种集诗、书、画于一体的装饰手法在茶具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形成了乾隆时期御用茶具的主要装饰特色。如,白地红花茶具,由长方盘、圆壶及两个盖碗组成,通体在白色釉面上以红彩装饰,主题图案为荷花图,配有两首乾隆御制诗,周围装饰有吉祥寓意的辅助纹饰。茶碗与茶盘御制诗文为“荷叶擎将沆瀣稠,天然清韵称茶瓯。胜泉且免持符调,似雪无劳拥帚收。气辨浮沉原有自,火详文武恰相投。灶边若供陆鸿渐,欲问曾经一品不。”句末书有“乾隆御题”四字,并钤红彩篆书“乾”、“隆”印款。(原诗见《御制诗三集》卷四十)茶壶御制诗文为“秋荷叶上露珠流,柄柄倾来盎盎收。白帝精灵青女气,惠山竹鼎越窑瓯。学仙笑彼金盘妄,宜咏欣兹浮。李相若曾经识此,底须置驿远驰求。”下署乾隆乙卯御题(原诗见《御制诗二集》卷八十八)。所书诗句字体工整,笔画流畅。据《清宫档案》记载,此套茶具为乾隆十八年下旨令景德镇督陶官唐英烧制,于翌年十月烧制成功。

乾隆瓷质茶具的款识,主要见有青花、红彩、蓝料彩书写“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以及“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两种。

三、江苏宜兴窑御用紫砂茶具

宜兴自古生活富庶、文化发达,文人荟萃。根据考古发掘证实,宜兴古窑紫砂制品始见于宋代。1976年,在宜兴鼎蜀镇蠡墅村羊角山发现了紫砂龙窑和紫砂残片,残片泥色紫红,复原后大多为壶、罐等器物,为目前所见最早的紫砂窑址和紫砂制品(《宜兴古窑址调查》,江苏《文博通讯》,1976年第一期)。北宋时期文人的诗句中有关紫砂器的诗句比比皆是,如欧阳修《和梅公仪尝茶诗》:“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梅尧臣《依韵和杜相公谢葵君谟寄茶诗》:“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米芾《满庭芳·绍圣甲戍暮春与周熟仁试赐茶》:“轻涛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诗句中的“紫泥”、“紫瓯”均属紫砂器。

紫砂器是用宜兴当地独有的一种质地细腻、含硅量较高的紫砂土塑造成型,经过1200℃高温烧成的一种无釉细陶。紫砂器釉色并非专指紫色,有紫、红、黄、绿、灰等多种颜色,五彩纷呈,卓然殊观。清代吴梅鼎《阳羡茗壶赋》中将紫砂釉色形容为“忽匍而绀紫,倏桔柚而苍黄,摇嫩绿于新桐,晓琅之滴翠,积流黄于葵露,暗飘金粟之香。”清代画家汪文柏曾有“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的诗句,是对紫砂器不似珠玉胜似珠玉的高度赞美。明清时期,紫砂器的制作达到了鼎盛,产品丰富,名家辈出,特别是文人的参与,使紫砂工艺与书法、绘画、篆刻艺术相结合,具有实用及观赏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紫砂装饰工艺,对紫砂器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这种集江南特有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造就的独特的紫砂艺术,自问世以来,就被广大市井百姓和文人雅士所喜爱和使用,并享有盛誉。明末清初之际,随着宫中茶礼盛行,紫砂茶具开始被皇室选为贡品,从而成为御用茶具,其造型、纹饰与官窑瓷器一样,须经皇帝的审阅、核准方能烧制。御用紫砂茶具,其工艺、装饰、砂泥等代表了紫砂器制作最高水平。

乾隆时期紫砂器的制作,无论器型、纹饰,都达到随心所欲的高度成熟阶段,品种更加丰富,有茶叶罐、盖碗、茶壶等,以茶壶为大宗,有深腹六方式、深腹圆柱式、深腹细颈式、扁圆式、瓜棱式、覆斗式等等。其中重要的紫砂茶具制作与官窑瓷器一样,由内廷造办处出样本在宜兴定制。茶具均以不同色彩的紫砂泥浆堆绘烹茶图,并配以乾隆御题诗,画面制作精细,集诗书画印于一体,图文并茂,形成鲜明的时代特征。如,乾隆紫砂御制诗阔底茶壶,壶阔底,硕腹,弯流,螭龙形长柄。壶腹两侧均有长方形委角开光,一侧开光内堆绘烹茶图;另一面开光内刻有乾隆十六年御制诗《惠山听松庵用竹炉煎茶因和明人韵即书王绂画卷中》:“才酌中泠第一泉,惠山聊复事烹煎。品题顿置休渐昔,歌咏膻芗亦赖前。开士幽居如虎跑,舍人文笔拟龙眼。装池更喜商邱荦,法宝僧庵慎弃全。”常用于紫砂壶装饰的还有作于乾隆七年的御题诗《雨中烹茶泛卧游书室有作》:“溪烟山雨相空蒙,生衣独坐杨柳风。竹炉茗碗泛清濑,米家书画将无同。松风泻处生鱼眼,中泠三峡何须辩。清香仙露沁诗睥,座间不觉芳醍转。”这两首诗被广泛应用在乾隆时期不同造型、不同泥色的紫砂茶具上,这些茶具已成为宫廷紫砂的标准器。

“由朴而华,日渐巧妍”,不仅乾隆官窑瓷器如此,乾隆紫砂器的风格同样也是如此。乾隆紫砂茶具更加注重器表的装饰,尤其是紫砂描金装饰更体现出了繁缛华丽的时代特征。宜兴黑漆描金茶壶,紫砂胎外通体以黑漆描金饰有双鱼、灵芝、蝙蝠等“吉庆有余”图案。此壶造型端庄古朴,制作精细,紫砂与漆器两种工艺合为一体,不失为一件既实用又具观赏价值的艺术珍品。宜兴窑黑漆描金壶,壶内紫砂胎,外通体饰黑漆,上以金彩绘大朵的纹,竞相恕放,蝴蝶在花丛中飞舞,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漆黑莹亮的底色,将金彩花纹衬托得高贵典雅、华美富丽。

茶与诗篇10

“茶之为饮,始于神农……”(陆羽《茶经》)。饮茶,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至今有4700多年,形成了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奇葩朵朵,精彩纷呈,美不胜收。古之茶宴、茶会以及如今的茶话会就是其中之一。

在唐代,茶宴、茶会成为一时风尚。文人学士相聚庭院,举行茶宴、茶会,品茶赋诗,作文填词,多有佳作记之。据《茶事拾遗》载:“钱起,字仲久,与赵茗为茶宴,又尝过孙宅与郎上人作茶会。”钱起为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他写过不少有关茶宴、茶会的诗。其中“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竹丛中开茶会的妙趣。

至宋代,茶宴、茶会之风更盛,宋徽宗还经常烹茶赐宴文武百官。文人墨客频频出现在茶宴、茶会上,与茶结缘甚深,多有名家大启颂辞。相传,坡有一次参加茶会,品尝了武夷岩茶,顿时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当即赋诗一首:“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油膏首面新。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他风趣幽默地把好茶比作美人,语出惊人,表达了诗人对茶宴、茶会以及茶的喜欢程度之深。

宋朝流传至今的《卢仝烹茶图》上有首诗云:“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青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肤轻,六碗通神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此图以传神之笔描绘茶会上茶客品茶之神态,活灵活现,尽在眼前。据说,卢仝对茶青睐有加,情有独钟。他种茶、识茶、烹茶、品茶都有独到之处,无不精妙,嗜茶成癖,给自己取号曰“癖王”。

宋代之后,茶宴、茶会历代相传,长盛不衰。元代耶律楚材赴茶会赋诗《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步其韵》:“啜罢江南一碗茶,枯肠历历走雪车。黄金小碾飞琼屑,碧玉深瓯点雪芽。笔阵兵陈诗思涌,睡魔卷甲梦魂赊。精神爽宜无余事,卧看残阳补新霞。”作者将他品茶之后精神倍增、灵魂净化、诗如泉涌等皆刻画得惟妙惟肖。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征明与好友品茶,促膝清谈,画成传世力作《品茶图》,题诗云:“啜罢神清淡无寐,尘嚣身世便云霞。”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茶宴上赋得一副茶联:“得与天下同其乐,不可一日无此君。”联语共14个字,却无一个茶字,读起来却大有“此地无茶胜有茶”之感,妙不可言,传诵古今。

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之茶宴、茶会演变成今天的茶话会。茶话会既不像古代茶宴、茶会之奢华,也不像日本“茶道”那样繁琐,但将品茶集会,交换意见、体会、感受,发表见解、看法、观点,交流技艺、经验、教训等内容保留下来,更能体现出“廉、美、和、敬”中国茶德四字守则,使茶文化的精神内涵进一步得到升华。

茶话会形式灵活多样,内容广泛,规模不限,轻松活泼、欢快愉悦。在茶话会上,香茶是必备之物。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饮茶习惯不一样,所用香茶也各异。如:浙江、安徽、江苏等地,喜欢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河南、湖南、云南等地,喜欢信阳毛尖、君山银针、云茶等;广东人喜欢红茶,像六堡茶、祁红等;福建及广东的潮汕一带人们喜欢乌龙茶、铁观音,善饮“功夫茶”,北方广大地区,人们喜欢饮花茶,尤其是茉莉花茶、茶等;内蒙古人、新疆人喜欢红茶、奶茶;人喜欢酥油茶……

除香茶之外,茶话会上还备有时鲜果品、精美糕点及各色糖果、瓜籽,供品茶者任意选用,在江南一些地方,如湖南、四川、江西、广东等地,在举行新年、新春茶话会时,在茶杯中添置两颗橄榄,谓之“元宝茶”,图个“吉利”;或在杯中放块金橘饼,谓之“金元茶”,讨个“彩头”;或在茶中调以蜂蜜,谓之“琼浆茶”,寓意“甜蜜”。

文章出处:公务员之家   https://www.gwyoo.com/haowen/39152.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清乾隆御窑   三清茶盖碗
这是我见过最美的茶道 | 无我茶会
智愚禅师传茶道秘笈给日本人(中一)/天目盏之名只是传说
钱起:茶诗助后人考证唐代茶文化
茶宴,新型社交?
故宫里的喝茶秘境 没有多少人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