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福音:寥寥数笔的震撼•简约平静的力量

西南月上图 纸本设色 35cm×138cm 2014

编前语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在《艺术的艺术——杨福音绘画的价值》中说:“往往寥寥数笔,令人荡气回肠。色彩因加了墨,变得凝重、沉稳,灰暗的调子里,偶见一抹赭石、石青,轻快并不跳跃,魏晋之风扑面而来。”

记得在2014年岁末,杨福音中国画展在北京琉璃厂百年老店汲古阁举办,品读杨福音新近创作的山水、人物、花鸟作品40幅,充分体会到了寥寥数笔的震撼。

简约平静的力量

此次“中国画展”没有设开幕式,直接让观众看画,这种简朴本真的艺术态度在当下喧哗的艺术大环境下显得尤为可贵。杨福音画作简约素朴,但让人耳目一新,在舒缓平静中有一种力量,直抵人心。这或许就是“动”、“静”互生的境界。

细细品读杨福音作品,不难发现,画家善于观察捕捉身边点点滴滴细节,把瞬间动作、片刻态势定格在画面中,“动”立刻化为了“静”。这份“静”中,蕴含着自然界生命律动,让人体味到一种空远幽玄的意境。杨福音笔下的人物,笔调轻松、线条简约,极简中富有张力,构成中讲究疏密;杨福音笔下的山水作品简洁中散发逸韵,平实间格调高雅,画面古朴、清微旷远。杨福音笔下的花鸟作品,有对传统的敬仰、有对古典的谦卑,清雅、简朴,余音袅袅。

兰 26cm×31cm

在谈到“水墨”问题时,杨福音直言不讳——不赞同当代水墨。他认为自己画的是“传统水墨”,不过又不那么传统。比如,有一些是传统水墨没有的题材:用概括的线条画裸女。“画裸女,都是画我自己,这是屈原讲的,美人香草都是你对于政治美好、人生美好的一种寄托。”杨福音对记者解释。

在谈到自己作品的艺术独特性时,杨福音认为,他寻找到了除了“黑”和“白”之外的“灰调子”。“油画里最好的是法国油画,精彩之处就是它的灰调子,这跟中国画的淡墨特别相通。中国人这么多年来,很习惯一个人不是红的就是黑的,不是好的就是坏的,不是对的就是错的,其实人不是这样,人在红与黑、黑与白之间有一个很广阔的天地,中国画也是这样的:宣纸白的,墨是黑的,在黑色的墨和白的宣纸之间有大量的文章、大量想象的空间。我们要找的就是这个空间。”

以格胜 纸本设色 34cm×34cm 2014

遵循传统的“真道”

对于中国画的创新,杨福音态度鲜明,沿传统的“真道”才能创新,当代中国画家要遵循传统的“真道”。在中国画上,不是什么人都能创新的,也不要企望人人都来做创新的事。还是要看自己的个性,适合继承,还是适合创新。其实,能做一个名副其实的继承派画家,做点传薪火的事,那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杨福音认为,中国画家历来分继承派和创新派,前者人多,后者少之又少。这两派画家如同兄弟一样,守候并装扮着中国画这个自己的家园。一部中国画史,就是一部中国画技法演变史。所谓继承,指的是绘画技法的继承。所谓创新,指的是绘画技法的创新。皴法是山水画的主要技法,历来的创新派山水画家无不是发明了新的皴法而确立了他们山水画大家的地位。比如元代画家王蒙,创牛毛皴,短细,纠缠重叠,如牛身之毛片,先湿笔后干笔,并以深墨及焦墨皴擦数十重,造成浑厚华滋的艺术效果。这种表现方法如果能准确细致地保留下来,传授给学生,那多好。

在杨福音看来,线描是人物画的主要技法,历来的创新派人物画家无不是发明了新的线描而确立了他们人物画大家的地位。从顾恺之的高古游丝描到唐人的兰叶描,还有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听起来都有令人神往的无比美妙。

乘兴溪山 35cm×35cm 2015

文艺并重,嗜书如命

杨福音出身艺术世家。1936年,其父杨导宏上海美专毕业,所在班级全国闻名:老师是刘海粟,最早把人体模特带进课堂,让学生写生。

而杨福音并非科班出身。1972年,杨福音在湖南少儿出版社当编辑。“文革”结束后,他发现,最吃香的、竞争最激烈的是连环画,他开始创作连环画。1990年杨福音画的连环画《美髯中书》获得全国第四届连环画评奖美术作品创作三等奖。画连环画的同时,杨福音也画中国画,用写意形式画古装人物,基本是传统的路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杨福音绘画艺术的“活水”来自于文化的深厚积淀。杨福音精读文学史论,学养深厚,出版了《由红菜薹想起》、《长岭上》、《吾喜吾爱》等散文集,曾在6家报纸上开辟散文专栏。2003年杨福音散文专栏获全国报纸副刊散文一等奖。正是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使其心志高迈、脱俗,他的画作正是他深厚文化修养的流露。文学于他来说,即《孟子》所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此气绵延至画作,融会贯通,相得益彰。

法度平正 180cm×52cm 2015

在诗人、美术评论家、北京当代诗书画院院长周瑟瑟看来,杨福音不仅是一位具有源头性与开创性的现代水墨艺术大家,更是一位有成就的散文作家。当代诗人作家有意识研习书画的越来越多了,但杨福音的散文写作却与他的书画艺术相伴相生,他的画与文给人没有一丝分离感,紧密绵实地生长在一起。

杨福音坦承,画中国画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只能当个人修养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在作品中呈现独特情趣。“吴昌硕40多岁才将画示人,是大器晚成的典范。”正因为如此,杨福音一手画画,一手读书,哲学历史,诗词歌赋,天南海北地读。“文学最大的好处是让你成为一个人,成为一个心志高迈的人。当我们去读屈原的书时,你会感到自己的心气在上提,自己慢慢地跟屈原有一个接近,心灵也高尚起来。一个心地清澈的人,他必然是跟精神较近,离物质较远,他必然是一个脱俗的人,这样的人要想画出一幅好画是并不难的。”杨福音告诉记者。

杨福音,1942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国家一级美术师。2006年在长沙设立杨福音艺术馆。200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杨福音》,2012年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播放杨福音纪录片《远方的寻找》。著有画集、散文集10余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艺术观点 | 是什么让我们感动?从中国美术馆六月两项开月展说开去
「杨金瑞」|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异域舞蹈——杨之光先生艺术作品专题(三)
【画廊推荐】画家杨新建:物境自天籁 情境有知音
杨国光:刊尽繁华,清刚不俗
微画册丨《杨大名美术作品集》(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