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感悟篇十六

八佾篇第三

(七)

原文: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白话: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竞争的事,除非是射箭比赛。相互作揖行礼后上堂比赛,结束后一起饮酒,这种竞争是君子的竞争。”

感悟:

君子没有什么竞争的事,是因为竞争源于内心的比较,希望胜过别人,君子没有要胜过别人的心思,所以不竞争。射箭比赛是一种需要分出胜负的活动,君子不得不参加的时候,表现出谦让的态度,互相作揖后才去射箭,等到胜负已定,赢的人和输的人情绪有高有低,通过饮酒来化解可能引发的争执。

小人的竞争则不同,内心有强烈的胜负欲,一心想胜过对方,同时害怕自己输。赢了之后就得意忘形,轻视输了的人;输了之后就灰心丧气,怨恨赢了的人。

(八)

原文: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白话:

子夏问道:“'笑的时候脸颊微动,真美啊;黑白分明的眼眸,真漂亮;像是在洁白的质地上画着绚丽的图案。'这是什么意思?”夫子说:“先有白底子,然后才绘画。”子夏说:“意思是说礼是后起的事吗?”夫子说:“引发我心意的是你呀,可以开始和你讲《诗》了。”

感悟: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看到这两句,眼前出现一个动人的美丽女子,真正的美是由内而外的,容貌的底子好,稍微用一点粉黛就很美。以做人来说,内心善良纯正,就有了好底子,加上适当的行为修养,举手投足就会散发出人格魅力,让人赏心悦目。

这段话是在讲内心的仁与外在的礼的关系,仁是根本,礼是表现形式,内心有了仁,如同一块美玉,稍作雕饰,无论放在哪儿都让人喜欢。

(九)

原文: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白话:

孔子说:“我能说夏代的礼,可惜杞国不能作为印证。我能说殷代的礼,可惜宋国不能作为印证。这是因为杞国、宋国现存的文献不足的原因。如果足够,就能印证我所说的了。”

感悟:

夏代距离孔子一千多年,殷代距离孔子五百多年,孔子认为自己能够讲清楚这两个朝代的礼,为什么呢?因为他博古通今,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掌握了礼的本源,通过本源结合历史演变的规律,就可以对夏代和殷代的礼掌握到十之八九,杞国是夏代的后裔,宋国是周代的后裔,各自保留了先人的礼,可惜年代久远,关于礼的文献典籍留存较少,导致孔子无法完全印证自己的心得体会,有些遗憾。

这段话对我的启发是:阅读古人的经典时要不断深入探索,找到核心所在,比如《论语》有一万多字,最重要的就是一个“仁”字,若能心领神会,就能真正读懂这本书,读懂这本书就读懂了孔子,读懂了孔子就能汲取他的智慧,活学活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与翻译
圣人故事—《孔子故事系列》
《论语》卷12颜渊篇诗解1克己复礼非礼勿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起学《论语》10.1.6乡党篇——非帷裳,必杀之
《子说.子画,孔子》(二)
陆、明辨__一、邪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