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乡党篇》感悟五十三

先进篇第十一

(六)

原文: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白话:

季康子问:“你的弟子里哪个是好学的呀?“

孔子回答说:“有个颜回是好学的,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好学的了。”

感悟:

孔子的弟子不少,只有颜回好学吗?当然不是,但他是最好学的,也是最懂孔子的。

(七)

原文: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白话:

颜渊死了,他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把车卖了替颜回做一个棺外的椁。

孔子说:“有才与无才,说起来都是儿子。从前我儿子鲤死的时候,也是有棺而无椁,我并不曾卖车徒步去为他做一个椁。因为我还跟从在大夫之后,不可徒步出门啊。”

感悟:

颜渊(颜回)的品德与才华都很出色,但家境非常贫穷,死后没有钱体面下葬,孔子虽然爱惜这个弟子,但不愿违背礼。

(八)

原文: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白话:

颜渊死了,孔子说:“啊!这是上天要我的命啊!上天要我的命啊!”

感悟:

孔子青壮年时有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可惜一直没有实现,老了回到家乡致力于传道授业解惑,原本以为有颜回这样悟性极高的学生作为传人,也算是死而无憾了,没想到颜回死在自己之前,把孔子的理想再次掐灭了,他最想做的两件事都无法做成,所以他说这是上天在要他的命。

(九)

原文: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白话:

颜渊死了,孔子为他痛哭,哭得哀伤过度。跟随的人说:“老师哀伤过度了。”

孔子说:“我的哀伤过度了吗?我不为他哀伤过度,又为谁呢?”

感悟:

《中庸》上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意思是说人的情绪应该有所节制,要恰当。由此看来,孔子在这里似乎哀伤过度了,是真的过度了吗?在旁观者看来过度了,但孔子认为没有过度,情绪是否过度因人而异,具体事情具体判断,孔子对颜回的感情很深,因此哭得比一般人伤心,别人认为过度,他自己认为情绪是适当的。

(十)

原文: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白话:

颜渊死了,门人想厚葬他。孔子说:“不可以。”门人还是厚葬了他。

孔子说:“颜回啊,他把我当父亲看待,我却不能把他当儿子看待。不是我要这样做呀,是他们那些人的主张啊。”

感悟:

颜渊家境贫穷,死后没有钱办体面的葬礼,他的同学想出钱厚葬,询问孔子的意见,孔子认为葬礼要根据死者的家境去办,颜渊贫穷,那就按照贫穷的方式去办,因此不同意厚葬。但学生们没有听从他的话,依然厚葬了他们的同学颜渊,这是同学之情。

孔子没有错,他的学生也没有错,都做了各自该做的事情。

(十一)

原文: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白话:

子路问关于鬼神的事情。

孔子说:“不能侍奉人,哪能侍奉鬼?”

子路又问:“敢问人死后会怎么样?”

孔子说:“不知道生,哪能知道死呢?”

感悟:

钱穆先生说孔子并非有意回避问题,而是告诉子路人和鬼神是一体的,生和死也是一体的,什么意思呢?今天的人就是明天的鬼神;一个人活着的时候如何生活,死了之后会得到相应的结果。因此,人不必去问死后的事情,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才是最重要的。

佛教讲轮回和因果,我们今生今世遭遇的一切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是过去种下了因,才有今天的果,而今天的果也会成新的因,影响明天的果。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接受今生今世发生的一切,然后呢,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十二)

原文: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白话:

闵子骞在旁边侍奉孔子的时候,显示出一派中正气象。子路,显示出一派刚强之气。冉有、子贡,显示出一派和乐之气。

孔子很欢乐。但是他说:“由啊(子路)!我担心他死于非命啊!”

感悟:

孔子的学生很多,身上的特点和气象不同,孔子因材施教,让每个人的天性得到发挥,因此感到快乐。

孔子为什么说子路可能死于非命呢?因为子路为人刚强,刚强的人缺乏韧性,遇事容易冲动而遭遇不幸,后来子路果然死于非命。《道德经》里也提到做人不能过于刚强,要外柔内刚,刚柔相济。

(十三)

原文: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白话:

鲁国人计划改作长府。闵子骞说:“照旧样子不好吗?何必改作啊!”

孔子听到后说:“这个人要么不开口,一旦开口都是中肯的话。”

感悟:

季氏与鲁昭公有仇,想把鲁昭公过去住的房屋拆了建新的,实际是想抹去鲁昭公的影响力和痕迹,以此消除心中的怒气和恨意。闵子骞是一个品德非常出众的人,感化了薄待自己的继母,一家人和睦相处,因此他在面对这件拆旧房建新房的事情时主张维持现状,不要将仇恨扩大。

在我们普通人看来这是一个房屋要不要拆的问题,但所有问题的背后都是人心之间的冲突。

(十四)

原文: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白话:

孔子说:“由的鼓瑟声,为何传到我的门内了啊?”门人弟子听了不敬重子路。

孔子说:“由啊!他已经到了前堂,只是没有进入后室。”

感悟:

子路为人质朴粗野,刚强勇猛,做事情的时候没有边界意识,时不时做出让孔子感到尴尬的事情,估计也做出很多让同学尴尬的事情,所以同学门不尊重他。

孔子说子路到了前堂,但没有进入后室,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的学问博大精深,核心在于难以言说的仁,子路跟随孔子学习很久但没有领悟,孔子也没办法直接灌输到他的脑子里。好在子路的心地善良淳朴,没有坏心思,总体来说是一个可造之才。这段话里说子路到了前堂,是说他学习到了孔子思想中可以用语言描述的部分;说子路没有进入后室,是说他没有领悟孔子思想中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部分。

(十五)

原文: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白话:

子贡问:“师与商谁更贤能呀?”

孔子说:“师是过度,商是不及。”

子贡又问:“意思是说师胜过了商?”

孔子说:“过度和不及,都是一样的。”

感悟:

师是子张,商是子夏,子张志大才高,显得有些浮夸;子夏笃信谨慎,显得有些保守。子贡想知道这两人谁更贤能一些,孔子说两人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呢?

比如射箭,子张想显示自己的力气大,把箭射到箭靶之后很远的地方。子夏谨慎保守,犹犹豫豫,射出的箭还没到箭靶就落地了。然而射箭的目标是靶心,如果射不中靶心,那么射得远和近都是失败,所以孔子说过犹不及,二者是相等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论语》原文及其全文翻译(三十七)
先进篇第十一
《论语》先进篇第十二③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
论语(先进第十一)上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