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宪问篇》感悟六十九

宪问篇十四

(三一)

原文: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白话:

子贡喜欢讥笑评论别人。孔子说:“赐啊,你就那么优秀吗?我就没有这闲工夫。”

感悟:

子贡很聪明,聪明人通常比较自负,喜欢讥笑和评论别人的缺点,孔子认为这种行为不好,所以进行了委婉的批评。其实呢,孔子年轻时跟子贡差不多,喜欢展示自己的才华,对别人的缺点进行评论,后来去洛阳见老子,老子告诫他说“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意思是说聪明的人明察秋毫,眼睛里容不得沙子,他很容易看见别人的缺点,也喜欢议论并指出来,这样会带来杀身之祸。

孔子看见喜欢评论别人缺点的子贡,仿佛看见曾经的自己,他之所以批评子贡,是希望子贡不要走自己走过的弯路。

(三二)

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白话:

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要担心自己能力的不足。”

感悟:

多数人都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在孔子看来,不要担心自己有才能而别人看不见,要担心自己是不是真的有才能,值不值得别人看见。

(三三)

原文:

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白话:

孔子说:“不在事前就怀疑别人欺诈自己,不在事前就臆测别人对自己不真诚,但遇事能够预先察觉到别人的欺诈和不诚信,这难道不是贤能的人吗?”

感悟:

天下有好人,也有坏人,跟人交往的时候不要因为世上有坏人就对所有人充满戒心,而要真诚对待每一个人,同时能够在接触对方的过程中迅速察觉到某些人的欺诈和不真诚,这是一种很优秀的能力。

打个比方说,我们的心应该如同一面镜子,没有东西可照的时候保持清静,有东西可照的时候就要立刻照出它的样子。人不要为还没发生的事情去猜测和怀疑,事情发生了快速且灵活的应对就好。当然了,这需要足够的智慧才能办到。

(三四)

原文: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白话:

微生亩对孔子说:“丘啊!你为何总是四处奔波?难道想通过卖弄口舌取信于人吗?”

孔子说:“我不敢做一个卖弄口舌的人,我只讨厌固执的人。”

感悟:

微生亩直呼孔子的名字,在《论语》中很少见,据说他年长于孔子,算是倚老卖老,他看见孔子周游列国,四处奔波,嘲笑孔子想通过卖弄口舌来赢得诸侯的聘用。孔子听完回敬了一句,说他讨厌固执的人,其实就是讨厌微生亩。

孔子温良恭俭让,但外柔内刚,不该客气的时候绝不客气。

(三五)

原文: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白话:

孔子说:“称做千里马的,不是称它的力气,而是称它的品德。”

感悟:

千里马之所以是千里马,不是因为它体力好,而是因为它能通人意,与人协作良好而远行千里。当然了,体力好也是必须的,如果品德好而体力不足,也是不能远行千里的。

在人的世界来说,一个人有才能是基本条件,但能否做成大事,取决于这个人的品德,比如毅力、胸怀、正向价值观等。

(三六)

原文: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白话:

有人说:“以德报怨,怎么样?”

孔子说:“那用什么回报德呢?不如以直道回报怨恨,以德报德。”

感悟:

别人怨恨我,我有两种选择,怨恨对方,或者善待对方。

在孔子看来,二者都不可取,如果选择怨恨对方,那么冤冤相报何时了。如果选择善待对方,那么自己会受伤,也显得虚伪。正确的做法是以直道回报,什么叫直道呢?心里有一杆秤,比如别人对我的怨恨有100斤重,我也用100斤左右的重量去回应,既不过分的加重,也不过分减轻,对等即可。

(三七)

原文: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白话:

孔子说:“没有人能知道我了吧!”

子贡说:“为何说没有人能知道您呢?”

孔子说:“我上不怨恨天,下不指责别人,通过学习人间的道理而抵达天道,知道我的恐怕只有天了。”

感悟:

《中庸》里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孔子通过学习来修道,通过修道理解人性,通过理解人性来领悟天命,层层推进,进入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说别人都不了解自己,只有天知道。

孔子为何不怨天?因为天是万物的本源,是万物运行的规律,它本就如此,不可改变,也无需改变;人只能接受,也应该接受。孔子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不怨天。

孔子为何不尤人?一切自天注定,不是某一个人能够决定的,一件事情失败了,看似是某个人造成的,其实跟他毫无关系,孔子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不指责别人。

既然一切自天注定,是不是说我们什么都不要做呢?当然不是,我们应该坚持不懈的学习人间的道,进而领悟天道,知道自己的使命,然后不知疲倦的去做。

(三八)

原文: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白话:

公伯寮向季孙氏说子路的谗言。子服景伯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说:“季孙氏听了公伯寮的谗言,已经对子路有了疑心。我有能力将此事向季孙氏说清楚,让他杀了公伯寮而陈尸在街市。”

孔子说:“道如果将要通行,这是命。道如果将要废弃,这也是命。公伯寮能拿天命怎么样呢?”

感悟:

孔子领悟了天命,内心不再迷惑和恐惧,知道一件事情的发展不是某个人决定的,子路有子路的命运,公伯寮再坏,他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只能做天命规定他做的事情,不可能做天命没让他做的事情。

(三九)

原文: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白话:

孔子说:“贤者避开整个人世,其次避开不好的地方,其次避开不好的脸色,其次避开不好的言语。”

感悟:

人生在世,会遇到说话难听的人,会遇到脸色难看的人,会遇到糟糕的城市,甚至遇到糟糕的国家,能够避开当然很好,但勇敢面对这一切也值得敬佩,我们不要把世界让给那些说话难听、脸色难看的人,要与之斗争,要一点点改变自己,然后一点点改变别人,最后一点点改变世界。

(四十)

原文:

子曰:“作者七人矣。”

白话:

孔子说:“这样做的已经有七人了。”

感悟:

本节与上一节相连,已经有七人选择避世、避地、避色、避言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彭放 | 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7·11】响鼓还需重锤敲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与翻译
圣人故事—《孔子故事系列》
《论语》批判:不做好好先生(二)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论语》十则辅导
《论语》卷14宪问篇诗解4仁者不忧智者不惑以德报德下学上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