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读庄子: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每个人在生活中会不可避免的遇到左右为难的事情,如果没有足够的智慧去面对,很容易让自己陷入困境,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现代人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古人也是一样,可以说古往今来有无数人都遇到这样的问题,在寻找答案的时候,我们不妨从经典书籍中寻找,因为它们代表了我们这个民族最高的水平,值得我们学习,今天要分享的经典是庄子的《人间世》。

庄子是道家的人物,他们推崇自然无为,远离人间的嘈杂,通常不理会人间的事情,可能庄子有慈悲之心,知道人间多患难,不忍心自己一人逍遥快乐,而眼睁睁的看众生挣扎痛苦,所以写出了《人间世》,他对人间的很多现实困境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做事不要勉强

《人间世》的开篇提到这样一个故事,颜回准备远行,跟自己的老师孔子告别,孔子问他去哪儿,颜回说去卫国,因为卫君专制,德行和能力都不行,把国家治理得很乱,他想改变这个局面。孔子听完不太赞成,说颜回去了很可能会遭遇危险。(这个故事是庄子编的,历史上的孔子和颜回并没有这样的对话,庄子只是借助二人的对话来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的例子在书中有很多。虽然故事不是真的,但不影响庄子的思想。

颜回是孔子最好的学生,儒家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颜回认为自己有责任去改变卫国治理混乱的局面,可是孔子不赞成,这是为何呢?

孔子说卫国治理混乱,是因为卫君的暴政,要改变他是很难的。如果你直接揭露对方的缺点,他肯定会发怒,你就性命难保;如果你整天在他耳边讲仁义道德,他觉得你是在炫耀自己的优点,而暗示他有缺点,他还是饶不了你;如果你沉默不语,那么你就达不到改变他的目的;如果你顺着他,那就是同流合污了。

颜回听完感到困惑,请教孔子有没有其他办法,孔子让颜回进行斋戒,颜回照做了,孔子说你跟卫君相处的时候,首先要忘记自己的存在,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这个问题,不要想着通过种种方式去改变对方,而是随机应变,顺势而为。当你感觉对方能够听进你的意见,你就发表意见;当你感觉对方听不进你的意见,你就沉默。你不要有必须改变卫君的执念,也不要对卫君有自己的成见(认为他顽固、是非不分等),你只是做当下该做的事情,不勉强自己,也不勉强对方,这样你和对方就能相安无事,至于对方最后能否被改变,那不是你能决定的事情,你去接受各种可能的结果就够了。

传话时要实事求是

《人间世》提到的第二个故事,是一个左右为难的困境。楚国国君安排叶公子高出使齐国,让他向齐国国君传话,叶公子高觉得很难办,因为齐国国君表面恭敬而办事拖延,他难以完成国君安排的任务。就像你的领导让你给另一位领导传话,即使你的领导亲自出面也没啥用,可他就让你去传达。如果你不传达,你的领导会责备你;如果你去传达,另一个领导不搭理你,然后你的领导会说你办事不力。真是左右为难,吃力不讨好。叶公子高接到这个任务后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心急如焚,于是请教孔子,孔子是怎么回答的呢?

孔子说天底下有两件事情如同戒律,不得不做。一个是子女爱父母,一个是臣子侍奉国君。既然国君给你安排了这个任务,你肯定要做,是无法推辞的。你不要在意自己会不会被国君责备,要把它当做一件正常的工作去看待,做的过程中注意实事求是,你的国君没有表达的意思,你不要自作主张的添加。你的国君明确表达的意思,你不要自作主张的隐藏。总之,你要如实地传达,不要讲多余的话,这样就差不多了。至于任务是否完成,你不要强求,那不是你能决定的。如果你自作主张而勉强成事,是有危险的。

与坏人相处时要外圆内方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们总是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些三观不正的坏人,能够避开是最好的,如果避不开对方,比如你为了生存不得不与他相处,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人间世》里就提到了这样的故事,说鲁国人颜阖应聘成为卫灵公太子的老师,他听说这个太子天性刻薄,经常做坏事,担心不好教育。于是上任之前他向卫国的蘧伯玉请教,他是这样说的:现在有一个人,天性刻薄。如果顺着他去做坏事,就会危害我的国家;如果劝说他去做好事,就会危害到我自己。他的智力只能看见别人的过错,而不知道别人为什么犯错。像这样的人,我该如何相处呢?

这又是一个左右为难的困境,就像你有一个三观不正的领导,如果你劝他走正道,他肯定不高兴;如果你迁就他,你自己很难受,会同流合污。那么,蘧伯玉是如何回答的呢?他说遇到这种情况要谨慎,首先要端正自己的言行,不让自己犯错。其次,在表面上可以适当迁就对方,内心要宽和,不让自己生闷气。具体的做法就是,如果他幼稚得像个婴儿,你就也像个婴儿一般;如果他是个没有威仪的人,你就像个没有威仪的人一般;如果他是个无拘无束的人,你也就像个无拘无束的人一般。总之,在原则问题上端正自己的言行,在无关原则的事情上适当迁就对方。

一个坏人,他自己可不会认为自己是坏人,好人如果想影响坏人,不要直接去批评他,那样会给自己带来危险,而是要理解他为什么做坏事。好人要坚定自己的原则,可以在无关原则的事情上迁就坏人,让他觉得你站在他的立场,是在为他考虑,然后再用正道去一点点影响他。如果发现自己无力影响坏人,那就及时避开,不要自寻麻烦。

有用和无用的选择

人人都希望自己做个有用的人,因为有用才能提供价值,才能赚钱,才能保障自己的生存。为了赚更多的钱,我们会让自己有多种用处,学习各种技能,然后与企业交换,你为企业工作,企业付你钱。企业也是如此,它让自己变得有用,为客户提供价值,然后进行交换。总之,有用是社会中每个人和每个组织的追求,有用就能换来金钱,无用就一文不值。可是庄子很奇怪,他不这么看。

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个木匠带着自己的徒弟路过一个村庄,发现很多人围着一棵树观赏,这棵树非常大,徒弟认为是很好的木材,停下来仔细查看,但是木匠看都不看,直接走了。徒弟感到奇怪,问师父为啥不看一眼,师父说这棵树是没有用的散木,做船会沉,做棺材会腐烂,做门窗会有汁液,做梁柱会生蛀虫。没想到晚上这棵大树给木匠托梦,说了这么一段话:
你要拿我跟什么比较呢?要拿我跟有用的文木比较吗?像山楂树、梨树、橘子树、柚子树之类,果实熟了就会被摘下,摘的时候被人扭折,大的树枝被折断,小的树枝被拉走。这是因为它们有用,所以才让自己受苦,经常被人砍伐而中途夭折。而我就像你说的,没什么用处,但正是因为无用,所以不受外界的摧折,才能够安全的生长很多年,长成现在这么大。从这个结果来看,我的无用才是真正的大用。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他让我们重新去思考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无用。我们身上的每个用处,在获取利益的同时,也付出了代价。比如你加班熬夜的工作,做出了有用的事情,但对你的身体是一种损伤。人为了生存而让自己变得有用,这很正常,但一定要明白背后的代价,要学会取舍和平衡,不是每一种“有用”都值得追求,要看付出的代价是否值得。我们可以偶尔做个无用的人,因为无用,就不会有人来麻烦你,你就得到了安静,生命不会被过度的消耗。

结语

我们总会遇到不如人意的事情,我很喜欢庄子的一句话,叫做“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意思是说从事内心修养的人,他不受喜怒哀乐情绪的影响,知道这件事情无可奈何,他就坦然接受为自己的命运,这是德的极致。

要做到这一点其实挺难,一个人要悟了道,然后才能有对应的德,然后才能分辨这件事情是不是到了无可奈何的程度,如果还有办法,就要积极努力的做,如果确实无可奈何,才能坦然的接受为自己的命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庄子(十一)——人间世篇
原生家庭?命运?如何在种种「不得已」里有一线生机
荀子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殊不知,庄子一句话就把人说完了(文字版)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庄子·内篇·人间世》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出自《论语·宪问》
庄子·内篇·人间世04
《庄子·人间世》从“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谈庄子人生智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