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清治——近代崇明教育第一人

前言

王清治(1871—1904),字亦韩,号侠翰,崇明城桥镇人,清末秀才,本县近代教育的开创者。他冲破重重阻力,创办了崇明第一所学堂——崇实公学,即今上海市重点小学崇明县实验小学的前身,为了崇实公学的生存与发展,殚精竭虑,不惜倾家荡产,并为之献出了宝贵生命。

01

鄙弃科举  锐意兴学

十九世纪末年的清政府,国敝民穷兵弱,如大厦之将倾。王清治忧国之忧,常与昝元恺、曹炳麟、张调臣、吴少谷等志同道合的朋友高谈阔论,探讨救国之道,抨击时政弊端。

好不容易取得秀才资格后,毅然与科举绝缘,将心思、精力转向新学。

时势造英雄,施展抱负的时机来了。

光绪二十七年(1901)初夏,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改革科举制度,开设新式学校,培养学以致用的才俊。

王清治视为不可多得的大好机会,召集昝元恺等志同道合的友人集议,提出在崇明创设新式学堂。有人担心成了先烂的出头椽子。他言辞铿锵:我意已决,成事固难,立志不夺。为开崇明新学,愿做出头椽子!

朋友们以家长约束等原因,表示只能在后台帮忙,只有昝元恺声言愿与王清治领头进行。

他俩本都是收入优裕的私塾教师,为了办学,毅然辞职,拼凑了五百银元以资经费。

钱凑齐后选择校址,计划租借一处宽大的公用场所,利用现存的房舍、场地,既省钱又省力。

先到瀛洲书院,吃了闭门羹,当时保存书院空气弥漫,书院山长与学生均不同意。再去慈济寺商量,也是扫兴而归,那里除佛像外,还有清帝画像,文武官吏常去朝拜,不但官厅不愿,老百姓也不赞成。

再把目标转向同仁堂,堂主黄、祝、蔡三家分别是两人的友好与亲戚,各负其责与之商量,友情、亲情使然,总算顺利,校址算是先定了。

接着雇请工匠打造围墙,修葺校舍,铲除杂草,清扫垃圾,粉刷墙壁,将里里外外整治得焕然一新;又购置教具、课本。

消息不胫而走,立时引来守旧者汹汹反对声,疑者笑之,忌者谤之,“圣门忤逆”、“离经叛道”、“贩卖西学,通外媚洋”……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喧哗群噪,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

面对甚嚣尘上的吓人阵势,亲人好友深为王清治担心,多有人好意劝止。他矢志不改初衷,誓以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为楷模:“卢梭生前万矢之的,死后英名播扬,还为之树立了铜像。大丈夫欲干一番事业,难逃偏见者妒嫉,我决非遭妒嫉而气馁之软骨头!”

02

苦心孤诣  “崇实”诞生

诚如袁保香《王侠翰传》中记载,王清治为创设学堂,“一意孤行,与官吏争,与晋绅争,与顽固学者争”。

他不惧群起攻击,草拟了《崇实公学招生通告》,张贴于城镇乡村。

学堂取名“崇实”,王清治作如下解释:盖吾崇明之有学校实自此始然!

好事多磨,由于守旧势力的造谣惑众,招生通告张贴了多日,报名者寥寥无几。王清治不为所难,与昝元恺一个去西乡,一个去东乡,进这家,出那家,与家长学生洽谈,苦口婆心宣传旧学之敝,西学之利。天不负有心人,有近30人报了名。

曹炳麟、林可培等一班朋友原本是私塾、县学教师,宁愿减少收入,跳槽到“崇实”任教,又都带来了“策反”的学生报名,“崇实”的人数增加到了40多个。

王清治与昝元恺借势再作努力,乘船去北沙周游招生。经约2个月奔波,共招到了内外沙学生70多个。

光绪二十八年元宵节过后,崇明近代第一所学校——“崇实公学”开学上课。

热烈掌声中,王清治登上讲台,朗声宣布崇实公学诞生,今天正式开学。他向师生们报告了创办“崇实”的缘起、经过后说:“崇明地处江海之上,风气闭塞,兴学改良难上加难,各位不畏人言,不避众忌,报名来崇实就读,可敬可嘉,竭诚欢迎!”

他以充满期待的神情说:“科举利禄,一缕将绝,考据词章,道之不屑,此乃大势所趋,切望各位孜孜以求,学而不厌,知识与才华与时并进,锻造成不为功名利禄奴隶、以优良服务贡献于国民之一代新人!”

话音刚落,满堂掌声,王清治看到了“崇实”勃兴的希望,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学生分为两个班,即普通班与专修班,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理念,开了国文、算术、英文、地理、体操等课程。

走读生外,还有寄宿生,得为他们安顿吃饭、住宿事宜。王清治的观点,吃好睡好才能安心读书,所以亲自过问督导,务使学生及其家长满意。

招聘教师,雇佣员工事同时进行。国文、算术、地理教师就由那班同辈朋友担当,凭他们的知识足以胜任,但他们对英文、体操就一窍不通了,于是去上海美国人开办的圣约翰书院聘请,还付出了加倍的薪水。

教师们因“崇实”是县里新学开天辟地第一所,教育好坏关乎学堂声誉、前途,咸尽其所能,认真施教。

学生中多有从书塾转过来的,以前只读“之乎者也”的四书五经,如今得学算术、英文、地理、体操,深感新奇,兴趣盎然,课上全神贯注听讲,课后孜孜不倦温习,还体验其实用价值。

王清治时时处处关爱学生的学习、膳食、睡眠、寒暖、游玩、休息,随时出现在学生身边,观察、守候、管束、保护着他们,后同学在《祭王侠翰文》中深情回忆:我有功课,先生伺之,我有衣履,先生制之,我寝我馈,先生视之,我游我息,先生庇之……

03

鞠躬尽瘁  传颂久远

“崇实”进入夏秋季节时,出现了经费短缺的矛盾,王清治多方借贷,维持到一个学年顺利结束。

新学年半途,教职员工的薪水难以为继了,王清治忧心如焚,食不甘味,夜难成寝。有人劝他将学堂停办,他断然拒绝:大丈夫做事只有激流勇进,岂能半途而废?

值钱的家具、饰物陆续进了当铺,连夫人陪嫁的首饰也变卖净尽,后来又将祖传的几千步良田卖与了别人。

忧能伤身,忧能致病,困境中拼搏的王清治,恨财力已竭,忧“崇实”前途,惴惴然寤叹寝吁。长期忧郁愁闷又积劳的缘故,终于在光绪二十九年冬肝病迸发,又迅速恶化,多方诊治不见好转,致群医束手,药石罔效。

大年初一那天,王清治胸腹部剧烈疼痛,几近不能支持。

他自知阳寿将尽,仍惦念着“崇实”的命运,凡教师员工来探望,必挣扎着叮嘱:天不佑我,死不足惜,所惜者学堂草创,粗有头绪,死不瞑目啊!你等务必勉力维持。

延至光绪三十年正月初四下午,这位开创县境学堂教育的先驱撒手人寰,年仅33岁!袁保香的《王侠翰传》中,记有他长眠时的无限楚痛懊恼之状:临终前作喃喃语,犹以学务未竟,捶床者再四。

王清治去世后,同仁昝元恺等继承其遗志,尽力尽责,解决了经费矛盾,校务蒸蒸日上,堪称一邑之冠,引领全县兴学改良。

人们永远记着首创崇明新学的王清治,诚如其学生陈宗山所言:“饮水思源,在历史上占地位的人,必要屈指数着最先倡导的那一个,所以侠翰先生自有纪念的价值。”

崇实公学诞生后,几经风雨沧桑,曾多次易名,直至1951年改称实验小学至今,百余年来,人们以各种方式,缅怀、纪念、传颂王清治的功绩:

——1930年版《崇明县志·学堂》:崇邑之有学堂,始于仁园之崇实公学,光绪二十八年,邑人王清治等创设……自是而城乡外沙小学次第成立,迄宣统二年(1910年),凡公私立学堂八十有九云。 

——1960年编纂的《崇明县志稿·文教实业》:王清治,为人倜傥有大志,……集二三同志,毅然于光绪壬寅首创崇实公塾于城北仁园,一切开办费用皆斥私赀任之,后经费拮据,至典质贷以济,而志气不衰。清治经始创作,因尽瘁太甚,竟至奄忽以卒,年才三十有三。

——1989年版《崇明县志·教育》:1902年创办的崇实公学,是崇明近代教育之开端,邑人王清治等创设,其后,乐群公学、义务学堂、中西官学堂、桥镇公学等相继设立。

——2003年实验小学举办隆重热烈的百年校庆,来自岛内外的嘉宾、校友欢聚一堂,抚今追昔,回眸王清治创建学校的艰难经过,共话一个世纪的沧桑与辉煌。

——王清治铜像落成典礼同时隆重揭幕,座基上雕刻“创校人王清治”,旁边碑刻语云:王清治受革新思想影响,与同里人昝元恺、袁保香、吴少谷等,合力创办了崇明“洋学堂”——崇实公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崇明】2016崇明县幼儿园招生最新地段划分出炉!
【探索】沪上10 条骑游路线,看山赏水品文化
山东大学堂
白鹿洞书院为什么叫白鹿洞?难道是在山洞里?
书院的发现: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期对西式教育体制的反思 | 罗志田
苏州最后的私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