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唱因果
      旧时,民间艺人手持小钹和竹筷,在农村天舍,集镇街头,茶园酒家,唱因果,娱听众:崇明沙上第一家,朱根宝是好人家,门前一排朱杨树,屋后两支牡丹花……听众津津有味,翘首倾听下文。
  唱因果,又名“洋干”,即崇明钹子书,类似“沪书”和“浦东说书”及上海县的“宣卷”,格调则自成体系,颇具崇明地方特色,为崇明民间文艺一绝。
  艺人在演唱时,手持一片直径约十几厘米的薄型小钹和一支普通竹筷,边敲边唱。艺人以娴熟的技巧敲打小钹。用左手中指顶在小钹为凹处,左手拇指压住钹子边,用右手 拇指、食指捏住竹筷一端,竹筷敲打时发出闷声“托、托、托”;右手拇指一放,则发出扬声“昌、昌、昌”。艺人每唱四句或一小段需要停顿或卖关子的地方,就有节奏地连敲几次,发出“托托昌、托托昌、托托昌昌、托儿昌昌又昌昌”声音,犹如音乐过门,吊人胃口。唱曲多散板。艺人用纯正的崇明方言演唱。唱句、段落可长可短,韵尾用吴语韵。说唱内容,初时,即兴发挥,现编唱词,出口成章,内容多为乡村轶闻趣事,较为简单。后逐渐发展到说唱民间故事和流传小说。因说唱内容贴近农民生活,在乡村很受欢迎。
  解放后,擅长唱因果的民间艺人陈明卿自编自唱钹子书《翻身乐》,流传全县。钹子书内容生动,语言流畅,用崇明方言写成,唱出了翻身农民朴素的感情,深受欢迎,当时许多农民、学生都能唱上一段。1959年6月,陈明卿参加上海市曲艺会演,演唱《翻身乐》。1960年,《翻身乐》入选《上海十年文学选集·曲艺选》。
  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唱因果艺人,仅一、二人,时至今日,濒临失传的危险。如再不抢救,唱因果也许真的成了崇明岛上一“绝“了,太可惜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上海曲艺的“后起之秀”滑稽戏
浦东说书[钹子书的一支]
【话说松江】民间艺术奇葩:松江农民书
【文化】翻山铰子 铿锵巴山的民间舞蹈
霞浦文化 | 艺术文化(一)
张家界戏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