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梦回敦煌莫高窟》作者:朱毅

《梦回敦煌莫高窟》  

  记92年敦煌壁画仿制乐器音乐会 

作者:朱毅

        1991年7月,我接到院里派下来的一项特殊任务:用敦煌研究院从敦煌壁画上仿制下来的古乐器,组织一场前所未有的音乐会。

        在约五万平方米、平铺约25公里长的敦煌石窟壁画中,画有40余种6000余件形态各异的古代乐器,堪称人类历史上最为辉煌壮观的古乐器画廊,为了将这些精美华丽的古乐器复制出来,甘肃省敦煌研究院的庄壮先生和郑汝中先生,面壁10年苦心辩析出了其中34种54件古乐器,并于1991年由北京民族乐器厂成功的进行了复制。看着这些精致漂亮的古代壁画仿制乐器,我们大家都惊叹不已。

       这是首次敦煌壁画仿制乐器音乐会,也是人们第一次用“视+听”的形式来欣赏敦煌艺术。音乐会很成功,对敦煌研究院的这项研究成果的鉴定也顺利通过。兴奋之余,课题研究组负责人庄壮先生提出了请乐团去西北演出的邀请,当时我以为这只是个客套话,也没有当真。没想到第二年庄先生真的兑现了承诺,就这样,1992年9月,我带领着中央音乐学院民乐团的青年演奏家们一行,开始了一次终生难忘的西北之行。

       演出行程始从甘肃首府兰州,踏上丝绸之路,沿着河西走廊,经武威、张掖、酒泉,耳边回荡着那名留千古的唐诗宋词,走过一望无际的戈壁滩,跨过白雪皑皑的祁连山,顺着绵延的长城古迹,穿过传奇的嘉峪关、阳关、玉门关,经过2000多公里的跋涉,最终到达魂牵梦萦的佛教和艺术圣地一一敦煌。

       《敦煌乐声》音乐会由中央音乐学院民乐团的青年演奏家、新影民乐团和安徽省歌舞团的部分演奏家,还有甘肃敦煌乐器演奏团的青年演奏家们共同合作演出,甘肃电视台还录制了整台的音乐会节目。因为当时演员分散,组织困难而时间又仓促,所以音乐会并不十分完美,但这毕竟是敦煌壁画古乐器发出的美妙乐音。又因为1992年的录音、录像技术的限制,所以录制的音画质量现在看起来也不尽人意,但是,透过这些老的音视频的展现,才使得我们能够有幸的聆听到,敦煌壁画仿制乐器第一次音乐会那古朴、神奇的音响,且看到这群才华横溢的演奏家们当年的靓丽风采。

       西域之行给年轻的艺术家们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千年古代艺术的烙印,为他们艺术生命的成长注入了丰富的营养,同样,我也在多年后收获了我的个人成果;创作了二胡与管弦乐队组曲《西域风情》。

      当年参与过《敦煌乐声》音乐会的青年演奏家们,如今有些已是知名的音乐家和教授。虽然时过境迁27年过去了,但是那蜿蜒崎岖的古长城,黄沙滚滚的戈壁滩,那袅袅不绝的古代琴声,还有那栩栩如生的敦煌壁画,却永远萦绕在我们的梦境之中。

       最后谨以此文向终其一生为之奋斗的庄壮先生,向敦煌研究院樊锦诗院长、研究员郑汝中先生致敬!同时也向当年参加《敦煌乐声》音乐会的,中央音乐学院民乐团、中国电影乐团、中央民族乐团、安徽省歌舞团和甘肃省敦煌乐器演奏团的全体音乐家和工作人员致问候!

            2019年8月14日于澳洲

樊锦诗院长(左)朱毅(右)

庄壮(左)朱毅(右)

西行路上

敦煌研究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莫高窟收藏级图片
东博君,道一声珍重,这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在香港,他们组建了一支演奏敦煌音乐的乐团
3分钟,一览敦煌石窟30 壁画乐器
【教师素养微课堂】艺术素养1:一场穿越千年的敦煌乐器之路
是音乐会·是舞台戏剧·是行为艺术·是观念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