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调新韵—瀛洲琵琶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李白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所描写的瀛洲,是一片烟波渺茫、难以寻求的虚无之地。也就是在此地,诞生了我国四大琵琶流派之一的“ 瀛洲古调派”,又名“崇明派”。从清代康熙年间起,在3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既有文人儒士的辛劳,亦有布衣艺人的创造;演奏体现的风格既有清雅婉约,又有慷慨豪放;乐曲反映的情感既具明媚俊逸、缠绵悱恻,又具明朗激越、气壮山河。“瀛洲派”在发展过程中曾有过几个辉煌的时期,其中尤以清道光、咸丰年间的“王东阳时期”、民国初年的“沈肇州时期”及20年代的“施颂伯时期”最为闪光,40年代后的传人日趋稀少。

瀛洲派琵琶指法要求“捻法疏而劲,轮法密而清”,主张“慢而不断,快而不乱,雅正之乐,音不过高,节不可促”。尤其轮指以“下出轮”见长,故而音色细腻柔和,善于表现文静、幽雅的情感,具有闲适、纤巧的情趣。同时“重夹轻轮”,偏爱单音与夹弹,认为“轮指虽易入耳,然多则犯低而失雅”。因此,其曲目多为文板小曲,其中著名的《飞花点翠》、《昭君怨》等慢板、文板乐曲,典雅端正。《鱼儿戏水》等小曲,则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每首小曲都描写了一个场景或事物,与崇明的民风、民俗、民情息息相关,是典型的标题音乐,并通过琵琶惟妙惟肖的表达出来。每个小曲可以独立演奏,也可以将不同的小曲组合连贯演奏,是我国琵琶流派中绝无仅有的。

上图:瀛洲古调琵琶演奏

1916年沈肇州编《瀛洲古调》的出版及徐立荪重编后改称《梅庵琵琶谱》出版,遂使瀛洲琵琶得以发扬光大。中国近现代国乐大师刘天华于1918年随沈氏学习瀛洲古调琵琶曲,并把这些乐曲带到各地演奏,而且于1928年灌制了该派主要乐曲《飞花点翠》,这对推广瀛洲琵琶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下图:以瀛洲古调为卖点的特色音像制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声声掩抑声声思----经典琵琶曲《塞上曲》欣赏
老年云课堂
琵琶乐曲精选
琵琶乐曲(百首)
推荐一首很好听的琵琶乐曲,喜欢的快快收藏!
中国音乐大全·琵琶卷 (6CD)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