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屏学派——民国《石屏县志》校读札记(四)

石屏学派,是袁嘉穀首创的一个名称。

袁嘉穀在1923年出版的《滇绎》中,就提出了“石屏学派”一词,但记述是比较简略的。到了纂修县志的时候,他在《文学传》篇末对石屏学派作了极大的扩充,俨然一篇地方学术史论纲。袁嘉穀用一千数百字,分门别类,历数各领域之名家:

先辈:杨忠亮、涂时相。

诗家:许贺来、张汉、罗觐恩、朱雘、许印芳、朱庭珍。

文家:张汉、许印芳、朱庭珍、何其伟、陈沆。

赋家:张汉、杨桂森。

经学:陈履和。

史学:许印芳、朱庭珍、张钊紘。

书家:张汉、陈履和、涂晫、涂应恒、丁应銮、任澍南、何朗、廖荣纶、陈嘉谟、朱淳、罗士菁、朱在勤、段保恒、胡邦光、袁景伊、宋荫东、朱庭桂、陈庚明、陈毕明、丁逢庚、朱景轼、苏世荣、苏林春、朱光、何桂芬、袁益、高

文暐、罗长春、富训德、王天禄、许彰评、孙森、彭文杰、李让、王之琛、周克昌、袁嘉猷、高暾、李汝贤、许韵璋、苏牗民、高景崧、车輄、毛宇棠、苏鸣璋、于斯盛、丁品三、王建中、雷恩溥、李林、许为纶、何嗣曽、何瑜。

金石印文:苏世荣、袁景夔、袁小石。

画家:丁应銮、陈履和、苏世荣、许彰评、袁长森、许式璜、许光荣、许赓元、宋秉谦、许岳英、苏才蕙、舒四、袁振身。

联语:许镃、万肃、张汉、涂晫、罗元琦、孙必名、陈海楼、罗觐恩、戴雅南、许印芳、袁景伊、袁嘉谟、王建中等十七人。

八比:陈沆、陈履和、朱艧、张钊紘、张孝诗、许邦寅、龙驹、杨浥膏、李以庄、朱宗洛、许晖藻、许重光、杨敬修、陈鹏、杨壮猷、袁恩晖、雷昶、雷正平、袁震、旃蒙、旃炜、王荃、张舜琴、张舜笙、张舜镛、李家凤、卫家琇、魏余庆、张瀛、袁嘉乐等八十九人。

藏书家:罗觐恩、许印芳、朱雘、陈履和、袁氏。

又有新学,袁嘉穀虽未专门论及,但可从《人物志》中略窥一斑,如袁振身工于测量,善西洋画、几何画;陈钧倡修个碧石铁路;袁丕钧博通经史,长于英、日文;张注东热心公益等等。

袁嘉穀视为石屏学派先辈的是杨忠亮、涂时相两人,这俩是明代的廉吏、通儒,开启石屏一代学风,自后石屏一地,诗家、文家、史家、书画家、藏书家辈出,为石屏的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质言之,石屏学派其实就是袁嘉穀对明清以来石屏学术的精炼总结,也是对石屏地方学术史的精辟概括。他认为,石屏学术中,诗文之家则立德立功立言;经学则一宗汉儒,在训诂、音韵、文字方面卓有成就;史学则以博学见长,注重考实;楹联则是石屏文事中的特长,名家尤多,这是其他地方所少见的。由于明清取士,注重八股文章,所以地方士人中颇多擅长此道的。在石屏,工于八比文的,能列出名字的竟达八十九人,而这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这也体现了明清的时代特色。

石屏学派涉及诸多传统学术门类,以及近代新学。每一领域都有杰出的代表人物,并各有专长,如涂晫、应恒父子善书,“大笔淋漓”,袁嘉谟则是集楹联之大成,古人所无;至于经学,虽只提及陈履和一人,但他曾从崔述、段玉裁学,学术精深,海内知名,是清代石屏乃至云南地区最重要的经学家。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物中像杨浥膏、杨敬修、张舜琴、许印芳诸人或在书院讲学授课,或长期担任教官,弟子甚众,且颇能传其学。他们多是乡贤、名宦,崇尚实学,关怀社会,于地方事业多有贡献,筑路修桥赈济诸事自不必说了,像袁嘉穀还倡建公共图书馆,其兄弟还将自家藏书捐为公用,直是石屏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先驱。在风气初开的时候,从旧时代走来的人,积极吸收新文化、新知识,游学于外且有所成就者颇多,《学校志》那一串串的人名、学位就是证明,所以石屏学术是开放的学术,石屏学派是开放的学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武圣之儒家学术之争对三国争霸的巨大影响
学府有高楼 名师续弦歌
云南第一状元的风水奇观
状元家茶·袁乾利贞茶号归来
石屏故事|云南唯一状元的背后,可能是三代人的努力~~
【三秦文学】陈怀志:【畅想石屏】(诗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