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紫薇经·政治经济学》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指产品数量与劳动时间的比值。定义公式:
K=W/T
式中,K表示劳动生产率,W表示产品数量,T表示劳动时间。
产品是劳动创造的,劳动的时间越长,创造的产值(产量)就越多。但我们也知道:在不同生产条件下,用同样的劳动时间,创造的产值(产量)并不一定相等。
例证1:假设一个农民单靠体力劳动100天,最多能耕种10亩地,每亩地产400公斤粮食,那么这个农民劳动100天,能生产4000公斤粮食。
例证2:同样一个农民使用耕牛劳动100天,最多能耕种20亩地,每亩地产400公斤粮食,那么这个农民劳动100天,能生产8000公斤粮食。
由此可见,劳动所创造的产值(产量)并不完全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其实,产值(产量)是由劳动时间和劳动生产率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用公式表达:
W=tK
式中,W表示产值(产量),t表示劳动时间,K表示劳动生产率。
我们把一个人劳动一天(法定劳动时间为8小时)设定为一个劳动日,一个劳动日创造的产值(产量)称为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为:
K=W/t
式中,K表示劳动生产率,W表示产品的产值(产量),t表示劳动日。
以上列举的劳动生产率分别是:
单靠人力生产的劳动生产率
K=W/t=4000G÷100日=40G/日
使用耕牛生产的劳动生产率
K=W/t=8000G÷100日=80G/日
例证3:假设同样一个农民使用机器劳动100天,最多能耕种150亩地,每亩地产400公斤粮食,共计生产60000公斤粮食。但此时的劳动中不仅有农民的劳动,而且还有工人的劳动。所以,我们把劳动分为二种:人用简单工具和体力进行的劳动称为低级劳动,人使用动力机器进行的劳动称为高级劳动。
在上述高级劳动中,劳动时间不能只计算农民的劳动时间,而且还应把工人生产机器和燃料的劳动时间也计算在内。把农民生产粮食的劳动称为直接劳动(或称为活劳动),把工人生产机器和燃料的劳动称为间接劳动(或称为物化劳动)。
假设生产一台托拉机需要400个劳动日,因为拖拉机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反复使用,假设一台拖拉机的使用寿命是800个工作日,所以就把生产拖拉机的400个劳动日均摊到拖拉机的工作时间上,那么,拖拉机工作一天就相当于400劳动日÷800工作日=0.5劳动日;拖拉机工作一天燃烧100公斤柴油,生产100公斤柴油需要2个劳动日。因此,高级劳动时间的计算公式为:
T=t+tX
式中,T表示高级劳动时间,t表示直接劳动时间,tX表示间接劳动时间。
假如在上述生产过程中,拖拉机实际工作了20天,那么,农民的高级劳动时间是:
T=t+tX
=100+(20×0.5+20×2)
=100+(10+40)
=150劳动日
因此,高级劳动生产率为:
K=W/T
=60000G÷150劳动日
=400G/日
上述两种生产方式的劳动生产率分别是:
低级劳动的劳动率是40G/日;
高级劳动的劳动生产率是400G/日。
通过上述两种生产方式的比对发现:高级劳动的实际劳动时间虽然只增加了50%,但高级劳动的劳动生产率却提高了10倍,产生了1加1大于2的效果。
低级劳动创造的产值W=tK=150日×40G/日=6000G
高级劳动创造的产值W=TK=150日×400G/日=60000G
通过上述论证说明:采用不同的生产方式,劳动时间虽然相同,但创造的产值却不相等。也就是说,用同样的劳动时间,高级劳动的劳动生产率远大于低级劳动的劳动生产率。
根据公式W=TK,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劳动生产率定律:
【劳动生产率定律1】劳动时间相同,劳动生产率相同,劳动创造的产值相等。(中国王氏2016)
【劳动生产率定律2】劳动时间相同,劳动生产率越高,劳动创造的产值越多;或者,劳动生产率相同,劳动时间越长,劳动创造的产值越多。(中国王氏2016)
【劳动生产率定律3】产值相同,劳动生产率越高,需要的劳动时间越短;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需要的劳动时间越长。(中国王氏2016)
劳动生产率定律是一切社会形态普遍存在的经济规律。
第一节 劳动生产率的类型
劳动生产率按计算范围可分为:个别劳动生产率、行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
个别劳动生产率
个别劳动生产率是指一个生产单位的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包括个人劳动生产率和企业劳动生产率。前者按个别劳动者的劳动时间来计算,后者按个别企业的劳动时间来计算。
企业劳动生产率(亦称全员劳动生产率)是指平均每一个从业人员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品生产量。是考核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者积极性的综合表现。企业劳动生产率是将企业的产量除以同一时期全部从业人员的平均人数来计算的。计算公式:
企业劳动生产率=产量/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例如:1978年,法国马赛索尔梅尔钢铁厂有职工7000人,年产钢350万吨。
企业劳动生产率=3500000吨/7000人=500吨/人
1978年,中国武钢有职工67000人,年产钢230万吨。
企业劳动生产率=2300000吨/67000人=34吨/人
行业劳动生产率
在一国或地区,众多生产单位生产同一种产品,因为每个生产单位的生产条件不可能完全相同,总会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必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行业劳动生产率是指同一行业内部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值。定义公式:
K=(W1+W2+W3+…+Wn )/ nt=∑W/nt
式中,K表示行业劳动生产率,∑W表示个别产值总和,nt表示个别劳动时间总和。
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劳动时间称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根据一个行业内部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值来计算行业劳动生产率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行业的产品总量和劳动总量来计算行业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为:
行业劳动生产率=行业产品总量/行业劳动总量
例如:200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5287亿公斤,农业劳动力2.6亿人,农业劳动生产率是:
农业劳动生产率=5287亿公斤/2.6亿人年
=2033公斤/人年
采用“人年”作为时间单位,即用平均每一个劳动力一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作为劳动生产率的指标。这个指标能综合表现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利用率。因为按“人年”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取决于两个因素,即平均每一个劳动力全年内参加生产的工作日数和平均每一个工作日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因此利用这一指标,能够促进企业既注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注意劳动力利用率的提高。这是一个具有重要国民经济意义的指标。
采用“人年”作为时间单位计算的劳动生产率比较笼统,因为有些行业是季节性生产,如农业生产,有的一年一季,有的一年两季,一季的劳动时间大约需要100天,农闲时间还可以从事其他劳动。因为劳动者在一年内投入的劳动天数不同,所以采用“人年”作为时间单位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不够精确。
采用人工日(或人工时)作为时间单位,即平均每个人工日(或人工时)生产的产品数量作为劳动生产率的指标。利用这个指标比较精确,能够排除“人年”指标的缺陷。但有时往往没有现成的统计材料;需要采用折算的办法。如把完成的工作量用劳动定额除,即得出人工日数。如耕地完成10000亩,劳动定额是5亩,两者相除即得出2000个人工日。为了及时查明农业生产过程中各项作业的劳动生产率,还有必要采用单位时间所完成的工作量来表明劳动生产率。
社会劳动生产率
社会劳动生产率是以全社会为单位来计算单位产品所耗费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社会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全社会范围内生产先进与落后的重要尺度。
根据产值定理“用相同劳动时间,生产不同种类产品的产值相等”,我们用粮食生产作为参考系,用农业劳动生产率代表社会劳动生产率。也就是说,一国或地区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多少,社会劳动生产率就是多少。
一国或地区科学技术的普及应用和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能使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我们会清楚地发现:市场经济国家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高于计划经济国家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发达国家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高于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由于世界各国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条件各不相同,行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参差不齐,有些行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有些行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因此,世界各国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必然存在一定偏差。比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劳动生产率接近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而农业劳动生产率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去甚远。据2014年统计数据,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约为世界平均值的47%、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2%、美国的1%。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的根本原因是农业劳动力占有耕地面积太少。据2013年的国际比较,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是42.5公顷,巴西、南非、墨西哥、波兰是5.8公顷,而中国只有0.57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5亩)。
第二节 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发展阶段,劳动生产率各不相同。决定一国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国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度
一国劳动生产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制度的影响。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国家采取不同的制度,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巨大。在1978年改革开放前,分配制度基本上是平均主义,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个人吃企业的大锅饭,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劳动生产率极低。改革开放后,首先从农村开始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多劳可以多得,极大调动了农民劳动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允许和鼓励农业劳动力流动,减少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然后在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引入了竞争机制,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提高了工业劳动生产率。
据调查,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农业劳动生产率基本处于停滞甚至下降状态,1953年15.15公斤/日,1961年4.76公斤/日,1978年6.65公斤/日。改革开放以后,农业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2003年达到31公斤/日,年均增长6.35%。随后农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速,2010年达到61.1公斤/日,该时期年均增长达到10.18%。整个改革开放时期(1978-2010年)年均增长约7.18%。制度变革的突发性效应被释放。
二、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科学技术越发展,而且越是被广泛地运用于生产过程,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
科学技术能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科学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
1.生产技术
生产技术是指先进的机器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等。
在14世纪,欧洲的生产技术取得了某些进步,生产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在手工业方面,纺织业和采矿业的生产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中国的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重大发明,这时已在欧洲广泛传播。
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飞梭,织布速度大大提高。
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棉纱产量大幅增加。
1771年,理发师阿克莱特设立水力纺织厂,用自然力代替人力。
1776年3月8日,英国伯明翰,由两个合伙人名字命名的“博尔顿——瓦特”公司,向客户展示了新研发的蒸汽机。虽然还是原始的型号,但是,已经能干100个人的活儿了。蒸汽机的出现,改变了几千年来生产完全依赖人力的历史。
1785年,英国的瓦特研制成改良型蒸汽机并投入使用,工业生产逐渐由手工生产向动力机器生产过渡,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到1835年,英国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
1870年,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德国的西门子制成发电机,比利时的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机动力的先进生产技术。
1885年,德国的卡尔·本茨成功地制造出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世界人均GDP在公元1800年之前的两三千年里基本没有变化,工业革命之后才逐渐上升。按照史学家麦迪森的估算,公元元年时世界人均GDP大约为445美元(按1990年美元算),到公元1820年上升到667美元,在一千八百多年里只增长了50%。同期,西欧国家稍微好一些,但也只是从公元元年的450美元增长到公元1820年的1204美元,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国也大致如此。而从1820年到2001年的一百八十年里,世界人均GDP从原来的667美元增长到6049美元。由此可见,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增长的确是翻天覆地的。
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社会一直没有走出“从大治到大乱”的怪圈,即在耕地不变的情况下,自然灾害或战争导致人口减少,使接下来的人均耕地和收入增加,为人口增长提供了条件;人口增长后,人均耕地和人均收入又会减少,使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社会矛盾加剧,导致战争的发生,并使接下来的人口又减少,在这样的周期中循环。
2.管理技术
生产过程的组织和管理。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分工、协作和劳动组合,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工艺规程和经济管理方式。先进的管理技术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
19世纪中期以前,各国企业的规模普遍很小,通常是由家族或者合伙人经营,两三个业主就可以管理所有的事务。但是,在规模主导经济的时代,大就是力量,大就是效率。传统的管理模式,显然无法满足企业对成长性和永续性的无限渴望。要想实现“公司无限大”和“公司万年长”这两个梦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显然是更为理性的选择。因此,出现了职业经理人。
由家族成员管理的西门子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亏损严重,才使公司老板和管理者这两个概念才逐渐分离。1968年,“西门子大家庭”方才出现了第一位由非家族成员出任的CEO。
德国的共决制是一种双层体制,即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监督委员会负责监控,管理委员会负责重大决策,并在管理委员会主席领导下负责经营战略。这是一种有着两个部分的体系,每个部分都有着明确的责任。这里面有这样一个特色,在监督委员会内有工会成员,这样他们就能代表员工的利益。根据公司的不同规模,职代会和工会代表在监督委员会中拥有一半或三分之一席位,参与公司决策,这意味着资本所有者和劳动的供给者要合伙执掌公司。如果把公司看作是各种生产要素拥有者之间签署的一组合约,那么,管理就是要在同一个平台上,处理好各种权利关系。
只有时刻活在生死线上、站在悬崖边上的公司,才会拥有自我更新的主动意识,才会以非营利组织所不具备的内在冲动,开辟出崭新的管理模式。由个人驱动的公司,对应的是公司发展的初级阶段,而出现更为复杂、层极化的公司,是为了满足现代市场需求的必然结果。在独裁者的领导下,一个机构是不能发展成为一个成功组织的。如果独裁者知道所有问题的所有答案,那么独裁制度是最有效的管理模式。但没有那个独裁者能够做到这一点,将来也没有人能做到。公司需要听到多元化的声音,才能作出更准确的判断。就在繁荣的20世纪60年代,曾被奉为法宝的分权管理结构日益走向极端,庞大的企业组织变得越来越笨拙。大企业病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它的维度,汇报的维度特别多,有的时候从下级到上级要经过几十层的报告关系。还有一个是部门之间的壁垒越来越强,部门之间的信息不能共享,协调行动没法完成。另一种深刻的忧虑也开始浮现。1970年以后,美国上市公司虚假盈利、管理人侵吞公司利益和非法政治献金等丑闻频频爆出,不到10年,400多家上市公司涉嫌财务犯罪。
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解雇经理人的高潮。1992-1993年,13位财富500强公司的CEO被董事会驱逐。每个人都持有每家公司非常小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司从私人领域走向公共领域,它不再被一群易于识别的人们所拥有,而是被数量庞大甚至是数以百万计的人所拥有。每个人只持有很少的股份,因此对公众公司或者这种体制而言,面临的挑战是:谁来约束公司的管理者?让经理管理股东的财产,会产生疏忽、偷懒,为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为股东的利益考虑的弊端,很难期望人们带着同样焦虑的警惕性来关心他人的资金。权力与责任失衡,公司失去了明确的责任人。要想基业常青,制度比人更靠得住。但世界上从来没有尽善尽美或一劳永逸的制度安排,每一种选择都是成本和时效。对任何组织而言,当旧的权力平衡被打破、信任被逐渐折损,唯一的办法是寻求新的平衡,建立新的信任。
一个企业归根到底是人的组织,在制度和理性之外,要想调动人、激励人、凝聚人,唯有文化,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更高境界,也是效率的新来源。只有那些善于汲取先进文化并创造出自己独特新文化的企业,使每个员工都能意识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把个人的命运和企业的命运紧紧联结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合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
三、生产规模
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主要指劳动工具有效使用程度,对原材料和动力燃料等利用的程度。
企业的生产规模的大小也能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般来说,企业的生产规模越大,劳动生产率越高。这是因为企业的生产规模越大,劳动分工越细,越有利于机械化生产,机械化生产必然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科研投入,由于创新技术成果可以无限利用,企业的生产规模越大,技术创新的成本也就越低。
工业生产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动力机器生产三个阶段。简单协作是指众多劳动者在同一生产过程中,在统一指挥下协同劳动。在这里,并没有改变手工的劳动工具和操作方法,也没有实行劳动技术分工。但是,它的生产规模比较大,雇佣的人数比较多,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但不明显。简单协作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以劳动技术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产生。工场手工业是从手工生产向动力机器生产过渡的准备阶段。工场手工业由于实行了劳动技术分工,一个工人专门从事某种技术操作,从而提高了劳动技术的熟练程度。由于复杂的工艺被分解为许多个别的简单操作,为实现机械化大生产创造了条件。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如美国的卡内基钢铁厂在20年时间里把吨钢价格从100美元下降到12美元,洛克菲勒炼油厂在10年中把油价降低了80%。
20世纪中期,巨型公司构成了美国产业的基础,前100家制造业公司的资产超过美国制造业总资产的40%。
四、基础设施建设
一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能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如:一国的公路、铁路、桥梁、隧道、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整个社会的各行各业的生产活动都能节省时间,从而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五、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主要包括与社会生产有关的地质状态、资源分布、矿产品位、气候条件和土壤肥沃程度等。
一国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优劣对该国的劳动生产率具有较大的影响。如,土地的优劣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在土地肥沃的生产条件下就会提高粮食的产量。矿石的品位和开采的难易程度对工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也会产生影响,矿石的品位越高且容易开采,劳动生产率就比较高。
六、劳动者素质
一国的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和全民健康状况不同,劳动生产率也不同。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越高且身体健康,其劳动生产率就比较高。先进的机器设备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进行操作,这样才能有效发挥机器设备的功能。
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越高,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不仅指劳动实际操作技术,而且也包括劳动者接受新生产技术手段,适应新工艺流程的能力。
从人力资源着手:
1.对人力资源的经济投入;
2.对人员的合理组织和配置;
3.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
4.进行人员激励;
5.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七、精兵简政
精兵简政是先秦兵家提出的一项治军治国思想,强调组织功效,讲究效率。精兵简政就是精简人员,缩减机构。精兵简政可以有效提高公共服务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精简机构与精兵简政都是讲“精简”,但内涵有所不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精简机构主要是对政府部门机构的精简,人员的精简是次要的。但精兵简政首先考虑的是减员,提高兵员质量,此外还要简政,也就是简化政务,同时也要减少机关和行政层级,是一个更全面的“精简”工程。
精兵简政也适用于企业,提高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
一国或地区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体现了一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一国的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综合经济实力越强。社会劳动生产率高的国家,兴旺发达,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反之,社会劳动生产率低的国家,贫穷落后,居民收入水平较低。跨国间人均收入差别的根本原因就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差别。
我们可以借助巨无霸汉堡包指数来衡量不同国家的收入水平,日本人用1小时的劳动收入可换取3.09个巨无霸汉堡包,美国2.41,加拿大2.19,俄罗斯1.19,南非0.81,中国0.57,印度0.35。
总之,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要素所有人可获得的收入也就越高。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国民的收入水平。同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可能会增加失业。一国人均创造的产值必须保持在一个合理区间,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人均创造的产值过多会造成产能过剩,过少则难以维持生存。
第三节 产品增值
产品的产值是经过一次或多次劳动形成的。我们把在第一个生产环节中劳动创造的产值称为原值,把原值之后各生产环节劳动创造的产值称为增值。
例证:假设一国社会劳动生产率为25G/日,农民用4个劳动日生产了100公斤小麦,这些小麦的原值是:
W原=TK
=4日×25G/日
=100G
又用了1个劳动日把100公斤小麦加工成面粉,这些面粉的产值是:
W总=W原+W增
=100G+25G
=125G
即这些面粉的产值是125G,增值了25G。再用2个劳动日把面粉加工成面包,这些面包的产值是:
W总=W原+W增
=125G+50G
=175G
即这些面包的产值是175G ,增值50G。
或者,用总的劳动时间乘以社会劳动生产率,也同样可以计算出面包的产值。
W总=(T1+T2+T3)K
=(4+1+2)日×25G/日
=175G
由此可见,在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某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越多,该产品的产值就越大。
产品的产值一般都是由显产值和隐产值组成的。我们把劳动用于改变产品物质形态而形成的产值称为显产值,把劳动用于改变产品存在的时间和地点而形成的产值称为隐产值。隐产值不如显产值那么明显。比如,把米磨成面所付出的劳动显而易见,把米从甲地运到乙地所付出的劳动就不那么明显。通过这样的区分,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同一产品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它的产值不相等的道理。同一产品存放的时间越长、运输的路程越远,它的产值就越大。
我们把1公斤粮食定义为1G,这并不是说1公斤粮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的产值都是1G,而是指1公斤粮食在产出时的产值是1G。也就是说,1公斤粮食无论在任何时间或地点产出时,其产值都是1G。但是,当改变了粮食存在的时间和地点,其产值就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粮食在仓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都需要耗费劳动,这些劳动虽然没有改变粮食的物质形态,但却改变了它的存在时间和地点,我们把这些劳动创造的产值称为隐产值。
第四节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即生产要素在产业间配置状态,产业发展水平即各产业所占比重,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方式。
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使得传统产业的产能必然过剩。人对任何一种产品的需求都是有限的,当某个产业的产品满足消费后,就应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否则就会造成严重失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变化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农业生产必须满足全社会粮食消费的需求,在满足粮食消费需求后,通过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逐步从农业生产中释放劳动力,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转移,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由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决定的。只有产品创新,才能消费创新。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要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一是要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二是要提高农民人均耕地数量,二者缺一不可。同时还要加大工业投资和产品创新力度,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目前中国已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的全部工业门类中国都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
例如,在比利时,农业劳动力从1846年占全部劳动力的51%减少到1961年的7.5%。1870年美国全部劳动力的53.5%在农业部门,到了1960年则降低到了7%以下。发达国家在经济增长时期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变化速度都比它们在现代化以前高得多。不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缓慢,不发达国家传统产业的农业束缚着60%以上的劳动力。
1952-2008年,中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由83.5%持续下降至39.6%,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由7.4%逐步升至27.2%,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由9.1升至33.2%。
1980年的中国与1820年时的美国就业人口的产业分布有着惊人的相似。1820年时,美国就业人口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之间的比例分别为70%、15%和15%;中国1980年时的就业人口在这三个产业间的分布为68.7%、18.2%和13.1%。到1890年,美国就业人口在三个产业中的分布是38%、24%和38%,而中国到2010年有36.7的就业者在农业、28.7%在工业、34.6%在服务业。
中美两国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百分比的变化过程对比(如图3-1所示)。
图3-1
由此可见,社会劳动生产率低的国家,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较大;社会劳动生产率高的国家,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较小。
【供求恒等定律】一国劳动创造的产值与总需求的产值恒等。(中国王氏2016)
该定律公式:
TK=A+B
式中,TK表示总供给,A+B表示总需求。
根据供求恒等式可以看出,当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时,就必须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否则,就会造成劳动力大量失业,因为人对任何一种产品的消费量都是有限的。所以说,在第一产业农业满足消费后,就必须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工业;在第二产业工业满足消费后,就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充分就业和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双重目标。
一国产业结构整体变化的趋势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表3-1           中国产业结构变动情况表
产业名称
1952年
1978年
2008年
2014年
第一产业
51.0%
28.2%
11.3%
9.2%
第二产业
20.8%
47.9%
48.6%
42.7%
第三产业
28.2%
23.9%
40.1%
48.1%
第五节 国内劳动总值
国内劳动总值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年之内劳动创造出的所有产品的产值。国内劳动总值是衡量一国或地区劳动创造财富数量的重要经济指标。
【国内劳动总值定律】国内劳动总值等于全部劳动时间乘以社会劳动生产率。(中国王氏2016)
W=TK
式中,W表示国内劳动总值,T表示全部劳动时间,K表示社会劳动生产率。
人均国内劳动总值=国内劳动总值/总劳动力。
下面我们就用假设模型来论证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与人均国内劳动总值的关系。
例证:假设一个经济体共有10个劳动力,10个劳动力一年总共消费5000公斤粮食,一年内人均劳动日为200日。因为人对粮食的消费量是恒定的,所以:
当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为9人,从事其他产业的劳动力为1人时;
K=W农/T农=5000G÷9×200日=2.8G/日
W=TK=10×200日×2.8G/日=5556G
当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为8人,从事其他产业的劳动力为2人时;
K=W农/T农=5000G÷8×200日=3.1G/日
W=TK=10×200日×2.8G/日=6200G
当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为6人,从事其他产业的劳动力为4人时;
K=W农/T农=5000G÷6×200日=4.2G/日
W=TK=10×200日×4.2G/日=8400G
依此类推(如表3-2所示):
表3-2                     人均国内劳动总值变动表
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
90%
80%
60%
40%
20%
10%
人均国内劳动总值
556G
620G
840G
1250G
2500G
5000G
由此可见,通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就能提高人均国内劳动总值。
例如:1978年中国总人口9.6亿人,估计总劳动力大约为5亿人,年人均劳动日为260日,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约为3.5亿人,占总劳动力的70%,因为农业生产是季节性劳动,所以农民用于农业生产的人均劳动时间约为100日(其中包括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的劳动),全年粮食总产量3048亿公斤。那么:
社会劳动生产率K=W农/T农=3048亿G÷3.5亿×100日=8.7G/日
国内劳动总值W=TK=5亿×260日×8.7G/日=11310亿G
按同样方法计算,2008年中国总人口13.2亿人,估计总劳动力大约为6.5亿人,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约为2.6亿人,占总劳动力的40%,全年粮食总产量5287亿公斤,那么:
社会劳动生产率K=W农/T农=5287亿G÷2.6亿×100日=26.3G/日
国内劳动总值W=TK=6.5亿×260日×26.3G/日=44447亿G
通过计算得知:2008年,中国社会劳动生产率比1978年提高了3倍;国内劳动总值比1978年提高了293%。
国内劳动总值的一部分用于消费,一部分用于积累。其计算公式为:
W=A+B
式中,W表示国内劳动总值,A表示产值消费,B表示产值积累。
产值消费是个流量。产值消费包括居民个人购买的物品、服务的产值消费(衣、食、住、行、医疗、高等教育、娱乐等)和政府购买提供的公共物品、公共服务的产值消费(公共物品是指公路、桥梁、隧道、城建、公园等,公共服务是指国防、公安、行政、义务教育等)。
产值积累是个存量。产值积累包括:消费品产值积累、生产资料产值积累、净出口(出口-进口)产值积累。生产资料积累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预示着今后可以用较少的劳动创造更多的产品。
产值积累等于居民存款。产值积累越多,居民存款就越多。居民存款可用于国内或国外投资,参与再生产过程的收入分配。
国内劳动总值消费除以总人口数量为人均产值消费。
国内劳动总值积累除以总人口数量为人均产值积累。
潜在国内劳动总值是指利用社会上所有可利用的劳动力所能够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最大产值。当社会在某一时期拥有一定数量劳动力时,总会有一个时期内正常的所能生产的最大产值。由于失业率总是大于零,所以,实际国内劳动总值总是小于潜在国内劳动总值。
潜在国内劳动总值和实际国内劳动总值之间的差距称为国内劳动总值缺口。失业率越高,国内劳动总值缺口越大。
国内劳动总值缺口=潜在国内劳动总值-实际国内劳动总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级《农业专业知识与实务》模拟试题二
2018年初级农业经济全真练习卷四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企业生产计划管理标准 -生产管理
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