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人说赵孟頫的字不宜学太久,这是怎么回事?
userphoto

2022.05.07 四川省

关注

很多人说赵孟頫的字不宜久学,这纯粹是一种历史偏见

赵孟頫是元代书坛执牛耳者,本是宋朝皇室后裔,赵德芳的后代,后来被元政府选入朝中为官,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后世对他有很多非议。

赵孟頫本身博学多才,学识过人,在诗文、书画、音律、书画鉴定等方面都有建树,他的绘画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元四家,而他的书法更是被后世誉为“赵体”,明何良俊誉之为:“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的人物。

但就是因为这个皇室后裔的身份,又入仕元朝,被后世一些人诟病为贰臣。而傅山、康有为等人更是因此而大加贬低其书法,这也使得后来很多人不明就里,更风就说赵孟頫的字不能学。

另外明代的董其昌也曾经对赵孟頫的书法说三道四,他曾经这样拿赵孟頫的书法和自己对比,评价说:“赵书因熟而生俗,董书因生而生秀。”这也成为了后世批评赵孟頫书法的理论依据,说赵孟頫的书法软俗。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董其昌和傅山晚年对赵孟頫的评价。董其昌晚年的时候曾经这样说:

“余年十八岁学晋人书,得其形模,便目无吴兴,今老矣,始知吴兴书法之妙。”

也就是说董其昌学了一辈子书法,到老了才看出赵孟頫书法的妙处。

傅山也是反对赵孟頫一辈子,但晚年的时候作诗说:

“秉烛起长叹,奇人想断肠。赵廝真足异,管婢亦非常。”

傅山晚年对赵孟頫的评价是“足异”,甚至是赵孟頫的夫人管道升也非常人。

但是在当今社会,书法圈里其实已经有了共识,能够客观评价赵孟頫的书法艺术了。赵孟頫的书法能够笼罩元、明、清三朝,这就说明了赵氏的书法是得到了绝大多数文人的认可,这首先应该归功于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归功于其对书画艺术回归传统的功绩。

是赵孟頫的出现,才最终确立了书法婉约派的地位,赵书是与时代潮流相感应的,是顺应时代潮流诞生的,并非偶然。

所以赵书不但可以学,完全可以久学,以赵书为功底然后再深窥魏晋书风,登堂入室,遍学诸家,最终成就个人的书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楷书四大家很少提赵孟頫?
历代名家书《心经》,心静、心净!
中国最著名的十大书法家
欣赏 | 名家书《心经》
为什么对赵孟頫这样?
书法乱弹之傅青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