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给孩子一个有仪式感的春节

仪式感是什么?

童话《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村上春树说,没有小确幸的人生,不过是干巴巴的沙漠罢了。很多人之所以过得平淡无趣,毫无幸福感可言,正是缺乏了仪式感。

所谓仪式感,其实更注重感知,更多传递出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即便是认真对待每一天,在早晨睁眼时都告诉自己:“今天一定要认真工作学习,活力满满!”这也是一种仪式感。

所以,当我们提到仪式感时,并非在追求仪式的形式,而是力图“用这不一样的一天,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带去更好、更舒适的体验”。这也恰同人们常说的一句话: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有一位心理学家曾这样总结“仪式感”:一个人的仪式感,就是用心对待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

其实,这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很值得成年人学习,也很值得把这份从容和淡定传达给我们的孩子,教会他们有仪式感地去生活,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他们:“我们可以把生活变成一首诗。”

为什么要有仪式感?

社会调查中心曾经做过一个关于家庭仪式感的社会调查,结果显示:74.3%的人感觉家庭的仪式感越来越不浓厚了,甚至61.5%的人因为仪式教育的缺失,不了解仪式感的真正内涵。

但仪式感对于一个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01

仪式感会带来敬畏和尊重

当孩子年龄尚幼时,他们对于成年人的某些仪式是无法真正理解的,但成年人对待仪式的认真态度,向孩子们讲的有关仪式背后的故事,会让他们产生敬畏之心。比如植树节,他们会慢慢理解这样一个节日存在的意义,慢慢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懂得自己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当他们能够理解仪式背后的意义和价值观时,他们就懂得了如何融入这个社会,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02

仪式感会带来对生活的期待与热爱

当端午节来临,和孩子一起包包粽子,讲一讲屈原的故事,读一读端午节的诗歌,互道一声“端午安康”,这其中的乐趣是平日里没有的。孩子自然会萌生出对明年端午节的期待,认为这是个与众不同的节日。到了六一儿童节,学校里组织各样的游戏、演出,长辈们会祝他们节日快乐,满满的仪式感。这样的孩子又怎么会不热爱生活?又怎会不对生活有所期待?

03

仪式感是孩子成长的里程碑

仪式感来源于生活中的各种小事,比如第一次去幼儿园、上学买的第一个书包、第一次给爸爸妈妈准备生日礼物、第一次参加运动会……所有这些,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个里程碑。当父母对于他们每一个成长瞬间都表现出格外的重视时,那么孩子心里就会很笃定,认为自己非常重要且受到珍视。

属于家庭的仪式感

家庭对每一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在家里,我们可以尽情“吐槽”一天的不快,可以尽情大笑,可以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安排时间。一个家庭中这种令人舒适的和谐氛围,其实与仪式感分不开。

心理学博士芭芭拉·菲斯(Barbara Fiese)和她的研究团队经过50年的研究,得出了一个令人出乎意料的答案:幸福家庭维持良好亲子关系的秘诀,就是这个家庭能够一代代有效地传承他们的家庭仪式感。

曾有一个网友在成年后回忆起小时候开学的情景,不由得对“仪式感”有了如下的感慨:

我还记得,小时候读一年级前,父母给我买了新书包,外婆送了我新笔盒。于是,我每天背着新书包,装着用漂亮书套包着的新课本,快乐地去上学。拿出漂亮的笔盒,抽出漂亮的铅笔,我在作业本上工整地写着每一个生字。

如果没有那简单的仪式,我或许不会对学习有着如此严肃的态度。仪式感不需要铺张浪费,朴实温暖更佳。仪式感不是钱的堆砌,是对生活的信心。人有时需要用仪式感来表达内心的庄重和情感。

家庭中的仪式感可以是给家庭成员过生日,无论大家有多忙,无论是什么天气,全家人都围坐在一起,吃个生日蛋糕,许个愿;也可以是每年过年时,大家一起包饺子,一起互道一声“新年好”;可以是每天睡前的一个拥抱,或道一个“晚安”。

当这些看似微小但饱含爱的仪式被孩子感知,他们会深刻体会到来自家庭的关爱与安全感。毫无疑问,这样的孩子也必有直面人生的勇气,拥有美好的未来。

给孩子一个有仪式感的春节

眼看就要到春节了,这个节日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非常特别。而这,恰是一个带给孩子仪式感的好机会。

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有这么一段话:“年味越来越淡,只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夜饭失去了吸引力……母亲每到过年就抱怨:吃什么呢?你们想吃什么呢?儿女们都说随便,您随便做。只好年年依旧。”

但失去仪式感的春节,对于当下的孩子来说,实际上是失去了一个成长的机会。

贴春联,贴福字,吃饺子,挂灯笼,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这才是过年的仪式感。我们不仅应该让孩子感受到过年的热闹气氛,更应该让他们成为春节的参与者和体验者。

那么,应该如何让孩子拥有一个有仪式感的春节呢?

01

一起增添“年味”

带着孩子一起为了春节大扫除、贴福字、贴对联、挂灯笼、包饺子、准备年夜饭……这些充满着欢乐的筹备工作,不仅能增强过春节的仪式感,而且能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可谓一举两得。

02

讲讲关于春节的小故事

“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除夕就爬上岸,吞噬牲畜,伤害百姓。一次'年’兽又闯进村……”这些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下子就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过一个充满着故事的春节,哪个孩子会不喜欢呢?

03

少不了的压岁钱

“压岁钱”也是过春节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父母可以给孩子讲一讲有关压岁钱的来历、意义,甚至可以借机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念”。

除此之外,穿新衣、给长辈拜年等,也同样可以带给孩子十足的仪式感。他们会在这样的节日里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就好像我们当年放炮仗、剪窗花一样,虽然大家对于春节的记忆不尽相同,但终归都是令人觉得温馨而倍感珍惜的。

当孩子们沉浸在仪式感带来的欢愉中时,他们不仅仅是在努力地融入这个社会,更是在学着如何将这些仪式传承下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活要有仪式感,新年到了,学会4招让孩子过一个有仪式感的春节
为什么过年需要仪式感?这也许是最好的答案!
我们小时候的“年”,去哪儿了?
过年给孩子发压岁钱,三十和初一发意义不同,很多人还不自知
孙俪给孩子做的新年礼物上热搜:过年,为什么一定要给孩子仪式感?(内有彩蛋)
康丽艳:春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