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致敬疫情之中的那些平凡坚守!


士兵的使命就是保家卫国,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而医务人员的担当便是治病救人。

每个行业都有有自己的社会职责,而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社会价值要去实现。

这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甚至是一种平日里会被我们忽视的存在。但真到了需要它的那一天,也许在我们身上就会散现出人性之光。

就像叶静说的那样:“抗疫,只能上,不能让。”

像我这样的人 音乐: 毛不易;徐航 - 嗨,唱起来 第12期

文字|多巴胺

图片|受访者提供(除特殊标注外)


1





从草芳路转过来,便是江北大道。

春天的清晨尚带着一丝寒意,马路边刚冒出绿芽的生命们在经历了寒风一整夜的侵袭后又开始进行新一天的光合作用了。

在孩子们还在熟睡的时候,叶静便已经起床。她要为孩子们准备早餐,布置好作业。

叶静换上原本已经收纳起的羽绒服,骑上那辆有些破旧的电动自行车,出门上班去了。

她看了看手机,时间是上午五点五十分,六点半之前必须要赶往核酸采集点。

虽然时间上还来得及,但她却依旧行色匆匆。

多年的职业经历,让她干起任何事情来都有一种紧迫感,都要争分夺秒。

行驶在江北大道上的车辆逐渐开始增多了起来,这预示着新一天已经开始。

和老家唐山不同,唤醒这个城市的声音并不是第一声鸡鸣,而是汽车的轰鸣声。

“来到南京已经将近二十年,才渐渐开始适应这里的天气。南京的冷,是一种湿冷。南京的热,又太过热情。”瘦弱的叶静从河北唐山来到南京,就像一颗被移植的绿植一样,在经历了一番顽强抗争之后,才算将根深深扎入这片土地之中。

等叶静赶到核酸采集点时,已经有零零散散的人来到了小区物业中心的大厅里。

有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有物业的保安师傅们,有比叶静早到一步的医务人员,还有一些志愿者。

大家互相不认识,算是萍水相逢,但大家却又有一些共同语言。因为今天大家都为一件事而来,那就是进行全民核酸采集。

自从三月中旬南京新冠肺炎疫情再起后,这已经是叶静第四次参加全民核酸采集了。

人们在讨论着工作上的具体细节该怎么处理,叶静坐在角落里狼吞虎咽着自己的早餐。如果不注意的话,甚至没有人能够发现她。

上午七点,核酸采集现场布置完毕,甚至有一些早起的老人们已经开始排起了队伍。

在小区广场的正中央搭着简易的棚子,棚子与棚子中间拉起了隔离线,分别设置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还有着绿色通道,以供着急上网课的孩子们和那些身体有实际困难的居民使用,而外围则有着安保人员和志愿者负责维持秩序和引导大家。

远处有红旗在随风飘扬,叶静换上了防护衣物,便和同事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如果说叶静瘦弱的体型和她北方人的身份不相符的话,那么这身防护服穿在她的身上便要显得臃肿许多,甚至有些笨重。

但即使如此,她却一次又一次穿着它,在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里奔波。

一个人是否强大,往往并非取决于身高体重,而是要参考其内心的毅力,思想中的责任,行动上表现。

一个人可能平凡,但却不一定平庸。

芸芸众生,多有不同。

有人富可敌国却多行不义,有人一贫如洗却心忧天下。

或许我们都是无名之辈,每天干着的只是最普通不过的生活,按部就班工作着,看着孩子成长,送走父母后自己也渐渐凋零。但是,正是千千万万个平凡的我们,用一天天一去不复还的日子和一点点看似微不足道的工作构成了这个奋进中的国家,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复兴崛起!

叶静的工作很简单,就是不停地为大家采集核酸。然而,一整天下来,在全套防护之下也是一件极劳累的事情。腰部酸痛,手臂麻木,声音嘶哑,汗水直发。

即使是一个彪形大汉,在长时间的工作下,也难以支持,但这些年来叶静却坚持了下来。

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叶静同样巾帼不让须眉。


2






第一次看见叶静,算起来应该是十年前了。

那时她正在急诊抢救室里抢救着病人,一身白大褂,听诊器挂在胸前,正在和病人家属沟通着。

疫情之前的急诊抢救室,拥挤着许多人,医疗设备的警报声,病人们挣扎着的呻吟声交织在一起,宛如菜市场一般喧嚣。

急诊医生这份工作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是极大的挑战,因为你永远无法预知下一个到来的病人会是怎么样,因为你永远也无法逃脱那一个又一个彻夜不眠的夜班。

而在我看见叶静之前,她已经在急诊摸爬滚打了许多年。

她曾告诉过我一句话:'’安全第一。”

我以为这句话意指在行医生涯中医生要保证自己的安全,却没想到这句话的真正意思却是:“要千方百计保证病人的安全。”

这句话看似简单易懂,实则却是充满了工作经验和人生智慧。

我用了好几年才真正领悟到其中的真谛,才明白这四个字的背后其实透露着的不止是一个医生的责任心,更是一份初心。

保证病人的安全,其实很难。

因为人体并非如机器一般有着固定的程序,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更何况对于医生来说,也只是常常去帮助,有时去治愈,总是去安慰。

急诊抢救室里曾经来了一位肺癌晚期却联系不上家属外地人,虽然治疗上并没有什么难点,却在生活照顾上却有了些困难。

病人需要吃喝拉撒,还有着不稳定的情绪。

叶静用实际行动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医学人文伦理课,她没有嫌弃病人身上发出的恶臭味,也没有厌烦病人啰嗦烦躁。她自掏腰包给病人买来食物,又耐心劝解病人。

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

都说医患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而叶静,便一直将“安全第一”这四个镌刻在了内心。

几天前,在盘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办公室里,我遇见了正在领取防护物资的叶静。

我调侃着:“采核酸的工作和急诊抢救室里的工作相比怎么样?”

叶静还是告诉我四个字:“安全第一!

我看了看她,她看了看我,相视一笑。我知道她并非单指医务人员要做好防护,确保自己的安全,她的潜台词是:“战线前移,从急诊室到了核酸采集现场,和病毒抢救室,尽早筛查出有问题的病人,就可以确保大家的安全。”

“安全第一!”希望所有人都能够理解她的意思。


3






采完核酸后,已是深夜十点钟。

居民楼里有些人家已经关上了灯,想必已经进入了梦乡。

此时起风了,竖立在工作棚一边的红旗更加飘扬起来,猎猎作响。红旗的鲜红和防护服的洁白、深夜的漆黑,搭配在一起,构成了一张图,形成了强烈的色觉冲击。

叶静清点完数据,收拾好医疗垃圾,脱下防护服,准备离开。和往常一样,她需要赶回家中,检查辅导孩子们一天上网课的情况,并且提前准备好孩子们第二天的早餐。

有些作业需要检查修改,有些学习重点需要再向孩子强调。

如果赶上了工作不太繁忙的时候,便不必熬夜“加班”。但是,近期赶上了疫情反弹,叶静几乎次次参加“战斗”,所以便不得不要熬夜了。

深夜十点多钟的江北大道,车辆渐少。除了偶尔还有几个夜跑锻炼的人之外,便只剩下笔直矗立的电线杆和又要接受一夜寒风考验的生命们了。

夜风吹过,叶静身上的羽绒服鼓了起来,带走了身体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热量。

领导曾对家庭有困难的同志强调过:“有困难可以提出来,统筹安排,工作要紧,身体也要紧.....”

叶静却一直在自己克服困难,而且每次都积极认领战斗任务。

“叶老师,你换休吧?”

她却笑着说:“抗疫紧要关头,只能上,不能让。”

这句话让我感到意外,也让我感到羞愧。

我竟没有想到并非是共产党员的她能说出这句话来,就像当年我第一次从她口中听见“安全第一”这四个字一样。

说实话,在那一刻,最起码在那几秒钟时间内,我对她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甚至觉得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个高大魁梧的形象,而不是瘦弱的燕赵人士。

鲁迅先生曾在《热风》中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待火炬。”

而这几年来,我愈发感觉到身边有太多太多叶静这样的同事、朋友,有太多萤火一般的热和光。他们平日里默默无闻,循规蹈矩,在人潮涌动中毫不起眼,一旦有事,却毫不利己,争先恐后往前冲。

明明有一些困难,却总是自己咬牙克服。明明也感到疲惫,却总是佯装无所谓。

这样的一群人,不只是出现在我的身边,其实大家身边都有。只要你去用心感受,总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被他们震撼、感动。

也正是因为有了叶静们这样平凡而努力着的人,我们才能在一次又一次的疫情阻击战中获胜。

叶静在执行保障任


4





时间是一种会让人产生畏惧的东西,因为它向前看,它会改变一切,而且是未知的改变。

但经历却又是另外一种值得玩味的东西了,它朝后看,在经历过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有了怎么样的变化。

虽然我们畏惧时间和经历,但这两种东西却又并不随我们的主观意识的改变,它们就在那里,正在发生着。

疫情以来,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巨大的变化。

就像我第一次真正意识到这个国家的伟大,真正第一次理解这个民族之所以能千百年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原因。就像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身边竟有如此多平凡而伟大的人一样,就像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自己肩负的使命一样。

如果没有疫情,我们可能感受不到,或者要许多年之后才能感感受到。

这就是疫情给我们带来的改变,而这种改变正在发生着。

叶静从三甲医院急诊抢救室来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她说:“改变的只是工作岗位,不变的依旧是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日常。”

疫情尚在,但注定很快就要被我们打败。因为有无数人像叶静这样“可爱”的大白,也有无数个深爱着这个国度的我们还在冲锋的路上。

叶静很瘦弱,也很平凡。

她只是坚守着自己的工作,努力去为他人,为社会做着些什么。

但她是名副其实的燕赵之士,是盘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骨干医师,是疫情防控中的一份子。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

我要向叶静们致敬,向为了疫情防控而战斗着的大家致敬。

题外话:

五一假期期间,仍然有许多同志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他们不能享受假期,也不能休息。是他们的辛苦付出,才让我们有了安逸的时光。

我要向他们致敬,向每一个劳动者,向每一个疫情防控人员致敬。

如果在疫情防控期间,你有什么感受或经历、想法,可以告诉我,也可以以投稿的方式发送到我的邮箱。让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前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纸短情长,感谢信背后承载着的浓浓医患情——丁婷婷
29省超3000人确诊!又一抗疫医生去世:这一次,我不敢看医生的朋友圈
抗疫作品七辑——大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老干部大学文学班主办
白衣铠甲,与子同袍:上海转业女军医李培蕾一线抗疫的经历
白衣执甲,核酸实战
“疫”路有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