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耕铭中药免疫疗法癌前介入经典案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

主诉


间断性胃胀、呕吐伴反酸2年余。

现病史


患者,男,50岁,间断性胃胀、呕吐伴反酸2年,加之长期应酬饮酒,自以为饮食失宜未予足够重视,后因夜间长期频繁呕吐于当年体检加配电子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幽门螺杆菌检查提示Hp(+),后经西医四联根除、胃黏膜保护剂、抑酸剂等药物治疗,Hp转阴,余症不减。之后陆续寻求多方中医治疗,服用柴胡疏肝散、半夏泻心汤、三仁汤、香砂养胃丸等方化裁,效果不显。刻下症见:患者精神状态虚亢,情绪易怒易焦躁,自述情绪波动时手指会出现不自主频繁抽动,饭后头汗明显,经常眉棱骨痛,食欲较旺盛,但不敢多食,饱餐后胃部胀痛痞闷伴反酸明显,饮食稍微不慎半夜必呕吐胆汁,晨起口苦口气较重,严重失眠,每天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小便频数不利,大便溏稀日1~2次,耳朵、阴囊散布苔藓样皮损,手足心濈然汗出。

既往史


往曾患有前列腺增生、甲状腺结节、高血压、狂躁症、慢性湿疹、精索静脉曲张;无手术史、外伤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常规:心率90次/分;BMI指数25.8;Adam征性。
脉象:脉涩(第一定义+第二定义)弦紧沉取无力,交替脉阴性、奇脉阴性、水冲脉阴性。
舌象:舌淡红,苔黄白厚腻,舌正中裂纹深长,舌体胖大,舌下静脉怒张、瘀点明显。
腹诊:胸胁苦满;心下痞;心下、脐上动悸;左右少腹急结;腹直肌挛急;腹部温度等于四肢温度。
切诊:太溪、太冲、至阳、灵台压痛,臖核肿大。

辨证治法


患者符合少阳、少阴失枢太阴阴盛阳衰的癌前核心病机,万变不离其宗,法当温补太阴、托透少阴、清宣少阳。

中药处方


紫油桂30g,野赤芍30g,黑柴胡30g,生半夏60g,茅苍术30g,云茯苓45g,老干姜30g,生附子30g,生甘草20g,若羌枣40g,扁桃仁10g,江枳壳20g,川厚朴20g,15剂;云茯苓60g,紫油桂30g,生半夏45g,老干姜30g,生附子30g,生甘草15g,15剂。

服药须知


①以上两方隔天交替服用;

②早上九点、下午三点、晚上九点各一次,加热温服;

③忌口生、冷、水果;

④建议配合长期艾灸,膻中、中脘、关元与内关、足三里、三阴交两组配穴隔天交替艾灸。

治疗转归


①免疫初期→免疫调平期

患者服药一周后即开始出现《伤寒论》“身如痹”“如冒状”的瞑眩反应,说明患者可能为经络敏感体质,嘱患者及时卧床休息,避免劳动。服药1个多月后出现较为明显的“倒带式反应”,耳朵、阴囊慢性湿疹转急性湿疹,自感左侧甲状腺抽掣样疼痛难忍,同时自测血压由Ⅰ级升高至Ⅲ级,说明患者已开始由免疫初期过渡为免疫激期,故于三诊时酌去方②。

免疫激期过后,在患者续服方①的基础上密切观察,期间患者反复多次出现身如痹、如冒状、新生湿疹、头痛眩晕、呕吐清水痰涎、水泻、脘腹疼痛伴寒热不调、头面四肢浮肿等多种典型且比较剧烈的瞑眩反应,但整体反应未过渡到免疫抑制期,说明患者本系三阴体质,此时在继续服用方①的基础上结合相对应的瞑眩反应基本处理原则继续治疗:针对新生湿疹,外涂鬼门消解方酊剂;针对头痛眩晕,针刺患者双侧人迎(垂直进针,快速透皮缓慢刺入5分左右,使针尖抵靠触及颈动脉壁,针柄会随动脉同时搏动,留针10分钟),同时配以合谷、太冲(叉刺法),双侧太阳、印堂拔罐,百会放血,外加双侧风池刮痧(手法从上往下);针对呕吐清水痰涎、水泻、脘腹疼痛伴寒热不调,针刺患者合谷(叉刺)、内关、曲池、中脘、天枢、关元、阳陵泉、阴陵泉(沿太阴脾经循行逆方向呈30°进针1.5~2寸)、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呈45°进针1~1.5寸)、太冲(叉刺),施以适当手法,以出现麻电放射感为度,脘腹疼痛后背对应放射区予以拔罐,以局部紫红为度;针对头面四肢浮肿,基本处理原则为通利水道、去菀陈莝,针刺患者双侧阴陵泉(沿太阴脾经循行逆方向呈30°进针1.5~2寸)、双侧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呈45°进针1~1.5寸)、双侧委阳,施以中幅度提插手法15~30秒,以出现麻电放射感为度。

②免疫恢复期

七诊时患者身如痹、如冒状、新生湿疹、头痛眩晕、呕吐清水痰涎、水泻、脘腹疼痛伴寒热不调、头面四肢浮肿等多种瞑眩现象已大趋缓解,表明患者三阴体质主导下的免疫调平期已平稳度过转为免疫恢复期。恢复期治疗主张从脾阴立法,根据李东垣“阳旺则能生阴血”的理论,同时为避免贼邪死灰复燃之势,处以:紫油桂15g,杭白芍15g,鲜生姜30g,若羌枣20g,生甘草10g,人参须10g,怀山药60g,20剂。九诊后经当地医院电子胃镜检查显示未见异常,达到临床治愈标准。前后治疗共计8个多月,高血压亦已恢复正常,未再依赖西药降压制剂。


癌前疾病、癌前病变与癌症

癌前疾病是指某些在统计学上具有明显癌变危险的慢性疾病,不及时治疗即有可能诱发癌症。癌前病变是癌症发生的基本过程;癌症是癌前病变的结果;癌前疾病可诱导并推动癌前病变及癌症的发生发展,可看作癌前病变发生的标志性事件。值得注意的是,癌前病变具有相对可逆性,部分癌前疾病(譬如肝硬化等)不具有可逆性。
现代医学常见的癌前病变与癌前疾病有:乳头状瘤、腺瘤、上皮内瘤变、上皮不典型增生、口腔白斑/红斑、扁平苔藓、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喉角化症、慢性肥厚性喉炎、桥本氏病、慢性纤维性甲状腺炎、单纯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矽肺、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结核、支气管结石、肺结核、肺瘢痕、肺部结节、肺炎性假瘤、Barrett食管、贲门失弛缓症、食管上皮炎症、HP阳性、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黏膜萎缩、胃溃疡、胃息肉、残胃、结直肠息肉病、炎症性肠病、慢性肝炎、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肝硬化、肝石症、胆囊炎、胆管炎、胆石症、胆囊息肉、胆管囊性扩张症、胆囊腺肌增生症、胆囊壁钙化、慢性胰腺炎、局灶性结节性增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嗜铬细胞瘤、皮下纤维瘤、表皮样囊肿、皮肤神经纤维瘤病、乳腺增生症、高危型HPV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宫颈炎、葡萄胎、外阴皮炎、外阴白色病变、外阴白斑、硬化性苔藓、红斑增生病、尿路结石、尿路上皮增生性病变、腺性膀胱炎、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如果从中医“质势”“从化”的角度看待肿瘤的整个发生发展过程,我们认为恶性肿瘤家族史严格来讲亦有考虑其中的必要。
医癌前介入的诊疗思路与显著优势
中医癌前介入主要以《中药免疫疗法癌前介入与核心技术单元支持概述——<伤寒论>对现代临床医学的启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3)作为规范文件与诊疗标准,遵循中医瞑眩现象临床诱导与顺势维系人体相对“熵减”稳态临证理路,依据六经嬗迭规律对复杂而又多维的癌前病理态势进行核心驱动纽靶管控,在全面贯彻本文件诊疗方案、临床决策与技术实施的基础上进行《伤寒论》六经方证、药证个体化权衡与精准治疗,并依据不同患者的诊疗诉求适当结合具有张氏特色的针灸技术,以期实现中医临床疗效与临证价值的最大发挥。
中医癌前介入立足于整体调控,以中医经典《伤寒论》为临床启发与切入点,并结合六经整体权变思想、《内经》反治法、后世各家学派与现代医学病生理有关内容,从中发掘癌前病变的病能驱力与本质规律,从而钤以“温补太阴、托透少阴、清宣少阳”的核心基本治法,并依循患者体质、症候群分类与动态诊疗的基本思想确立并制定癌前临证免疫五期、六经排列组合分型、癌前病理态势转归及瞑眩基本处理方式。其完整且独具特色的诊疗体系直接填补了现代医学在癌前介入诊断及治疗上的空白,甚可经由中医瞑眩激活机体生理学上的“对抗系统”,促使邪正斗争由相持转向激化,进而动摇既有病理稳态,涤荡焦膜积聚瘀毒,实现不可思议的根本疗愈,这无疑是打破当前癌症防治僵局的最优解。

点击这里,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图书外封
推荐阅读


《中药免疫疗法癌前介入与核心技术单元支持概述——<伤寒论>对现代临床医学的启示(汉英双语版)》(The Outline of Precancerous Intervention and Core Technical Unit Support for TCM Immunotherapy: The Enlightenment of Shanghan Lun to Modern Clinical Medicine)

张耕铭 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3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

《中药免疫疗法癌前介入与核心技术单元支持概述——<伤寒论>对现代临床医学的启示》是由张耕铭历时两年独立创作并英译的国际首套中药免疫疗法癌前介入的系统方案与学术专著。此书迎合了现代临床医学对于恶性肿瘤防治的研究与突破方向,深刻系统而又简明扼要地指明中医临床于此的根本突破点并尝试总结出了具有“现代临床医学指南”性质的中药免疫治疗方案,是一部难得的高水平、高质量、高标准的中医学术著作。

由于癌前病变属于本世纪新兴学科,在人们热衷于追求癌症治疗的新突破而又遥遥无期、举步维艰的同时却忽视了恶性肿瘤长达数年到数十年不等的癌前潜伏与蓄积期,“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倘若在癌前阶段未给予充分与及时的干预与处理,待到恶性肿瘤发生时,“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由于恶性肿瘤特殊属性所带动的癌前病变兼具持续性与可逆性的发展过程,早期发现癌前病变与癌前介入将是降低恶性肿瘤死亡率、提升人类生命质量的根本途径与最佳切入点,也是现代肿瘤医学的核心突破点。

纵观全书,作者通过对当前免疫疗法前沿思想与技术的分析,尝试以中医经典《伤寒论》为临床启发与切入点,并结合六经整体权变思想、《内经》反治法、后世各家学派与现代医学病生理有关内容,从中发掘癌前病变的病能驱力与本质规律,对癌前病变诊察、病因、病位、病机、治法加以探讨与归纳,并按照体质与症候群分类的方法将临证分期、分型、转归及基本处理方式述以大概,从而总结出系统而又较为全面的中药免疫治疗方案,将最核心、系统的临证单元与相关技术支持全面呈现给读者。整套方案避免了现代中医临证流于玄化、模糊、泥古、俗套之嫌,为“现代医学中医化”与“肿瘤防治六经化”做出了典范,为肿瘤免疫疗法提供了进一步开拓的可能性与颠覆性延伸,为人类生命健康发展提供了切实可靠的保障。

为国际首套中药免疫疗法癌前介入系统方案,《中药免疫疗法癌前介入与核心技术单元支持概述——<伤寒论>对现代临床医学的启示》的出版标志着中药免疫疗法癌前介入临床规范化路径的正式开启。

由本书作者张耕铭领衔牵头负责的国内首家中药免疫疗法癌前介入门诊已于2023年4月正式落户粤港澳大湾区,将以精专、笃实、赤诚、深刻的高起点与高标准中医临证体验与学术面貌呈现给广大患者群体与业界人士。

— Geng Ming TCM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耕铭简介
瞑眩反应不简单——由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反观中医临床
中药方剂里不可不知的秘密
弘杨千年养生文化 浴出人类健康源泉
冯世纶教授经方语录(一)
名中医王三虎教授经方抗癌机理解读(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