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拾木匠活,生活新感悟

这几天因为眼睛干涩,没有办法看书、上网,所以就想着怎样好好的调节一下,想来想去,干脆找点杂活来干,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同时还不浪费时间。

​前几天外出回家时捡了一些别人扔掉的压缩板,就琢磨着自己做个茶座子,专门用来放家里存的大茶叶柱子。家里没有什么工具,除了一把钢锯,几把螺丝刀,钳子,榔头以外,根本没有做木匠活的工具,这下真让我有点犯难了。

从小区门房借来唯一的一把锯子,七拼八凑的勉强做了一个,但是一放茶叶,发现直径比茶叶柱子大多了。扔了吧,有点可惜,毕竟花了几天的时间,放着吧,媳妇嫌这压缩板的散发出的甲醛味道太大;另外还做了两个柜子里面加的小二层,都是用的这些压缩板,一时之间有些难以取舍。

正好第二天出去办点事,回来时路过田园居,那里正在拆除所有的小木屋,想着应该可以找点较好的木料,于是将车拐了进去。后来的结果虽然不是很满意,但是毕竟有了比较好的纯实木材料,虽然还是拼凑的,但是至少没有了危害人体的那些味道。

第二次做出来的茶座子,依然让我有点难堪,本来是给大号的茶的,但是成品却只能放中号的(茶柱子),而第一次本来也是给大号的,可是却做成了超大号的。于是只能将第二次做的座子不断的修改、完善,最后竟然可以放中号的茶叶柱子在里面,而且基本上高低、大小比较合适,大功告成之后,我将自己这次干活的所有感受整理出来,让自己行有领悟,这样也算是没有瞎忙活。

归纳了一下,共有七点收获:

一、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

之所以这样说,其实非常简单,所有的木工活基本上离不开尺子、墨斗这一类的工具,因为只有量好尺寸,才可以放线,接下来才是开锯,刨平,凿孔这些后续的工作,包括最后的组合,所有的配件或者零部件都是在尺子这些工具的管理之下工作着,而且看着好像一点都不重要,但其实却是根本都离不开。就像是单位里的规章制度一样,看着不常用,当时进入单位必须每个人都要经过一遍学习和掌握。而且是第一堂课,可见其重要性。同时必须时刻在它的管理、监督之下活动,否则就有可能成为废料或者废品,当然也有可能因为操作失误或者意外原因,最后大材小用也未可知。

    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虽然看着只是一个很简单的茶座子,但是要用到的工具其实还是蛮多的,除了现有的这些工具以外,还要有刨子,起钉枪,以及钉子、胶水等材料,而一把锯子、凿子使用起来利不利索,刨子刨平的时候快不快,包括钉子长短、粗细是不是合适,钉的时候会不会将木料钉劈(开)或者钉穿,组合的时候,能不能严丝合缝,一旦长了或者短了应该怎么样去修补,都会用到不同的工具,而这些所要使用的工具都要随时放在手边,而不是用的时候才到处去找。甚至包括原料够不够用,合适不合适,结实不结实等等问题,都需要考虑、计算。做这些活的时候,我想到父亲当年曾经多次提起过,他给我们两兄弟各准备了一套木工的工具,三十年前那个时候的我很是不屑一顾,认为自己将来要考大学,外出工作,根本没有打算将来有一天会留在农村靠着木匠手艺谋生,可是谁能想到父亲考虑的这样周到。因为从小给他打下手,拉个锯子,刨个木板,打个楔子,熬个胶什么的,耳濡目染他做活的过程,多多少少认识一些木料,知道一点干活的基本手法,这让我不得不想起一位管理学家说过“环境是人生的父亲”,所以我多少还是有一些木匠情结的,这应该源于我幼年时期的生活环境影响。况且做木工这个活,只要你喜欢,家里的很多东西是离不开的。而最重要的一点,父亲想要我从做木匠活的过程中,去领悟生活当中的很多的智慧。可惜由于他的笨嘴拙舌表达不出来他的真正的用意,所以才被我忽略过去了。时隔多年,当我多次学着做这些木工活的时候,我才真正领悟了父亲的真实意图。我和很多年轻人一样,犯了年少轻狂的毛病,曾经的自以为是,让自己对生活的智慧领悟推迟了几十年,这或许就是我应该付出的代价吧。

三、胸中有全局,才可能有圆满的结果

在这一次做活的过程中有至少两处失误,第一是两个茶座子都没有做合适,一个偏大,一个偏小;第二是在最后顶上收边的时候,本来计划是四根木条正好围成一个完整的框,结果是钉上去以后,发现四个角有四个缺口。而这两个失误归结原因,就是因为眼睛只盯着局部的配件,没有先计划或者在心中考虑一下最后的结果怎样,然后才开始动手调整。

正确的思路应该是先总体,再局部,这样规划以后,做出来的零部件是在总体框架的管理之下,调整的幅度小,失误自然会少。而我却恰恰相反,眼睛始终盯着局部的零配件,造成最后的成品是漏洞百出,修补不断。既浪费了时间,又增加了烦恼。当然,为了安慰自己,只能对自己说“多走的这段弯路,其实是为了想看别人看不到的风景。”

四、推拉之间有学问

在准备木板的时候,不时的要用到长40厘米左右的木条,而这些只能靠自己用锯子来锯了。一开始总是跑线,不是向左边偏就是向右边跑,犬牙交错的很难看。正是做的不好,让我总想起父亲曾经说的拉锯要用“似有非有”的方法,只要把握好锯条的斜度,这样才不会跑偏。之所以我锯木头总是跑偏,就是因为我想锯的快一点,就不断的使劲推拉,最后的结果自然让我很不满意,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我决心好好体会一下父亲教的方法,用手掌握好锯子的角度,眼睛盯着锯子要锯的那条线,推也好,拉也罢,几乎没有用力,轻轻的这样推拉着,于是锯子很轻的在这条线上来回走动着,而向前锯的速度似乎并没有减缓,慢慢的我也回归于心平气和了,而那条木板上的直线也似乎在这漫不经心的推拉中,一点一点的开始慢慢的越走越直,这一瞬间我突然有了感觉,当你很用力的想要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你的心态会发生强烈的变化,你的动作会比较剧烈,而这样不仅使自己很快变的很累,而结果往往很差,而那一种看似漫不经心的动作,使你保持一颗平常心,动作也会比较柔和,由于用力均匀,动作也不会变形,持续时间会比较长,这下子不再是使用蛮力了。而看似无意却有意,只要把握好关键点,就会达到理想的目的。或许,这正是我这些年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的根本原因——太过于刻意表现自己,是最大的失败根源。

五、上面无变化,下面有差别

    在锯木料的时候,因为很多时候要横着用锯,尤其是碰到比较宽的木板,往往需要从左右两面向中间靠拢,而往往这个时候会出现操作失误。比如先锯左边,那么人会有一个站立的位置,锯子下去也会有一个角度,但如果换到了右边,因为要换一个站立的位置(因为木板是固定在一个凳子上的),锯子再下去又会有一个角度,这样两边自然会出现很小的偏差,而这是人大感觉上的差别,一般人感觉不出来的。但如果从上面那条直线看,感觉一点都没有跑偏,而板子底下的两条线往往因锯条角度的一点点偏差,已经离开较大的距离,基本上不会重合。尤其是当工具不顺手,掌锯的人技术不熟练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最后合拢的地方有偏差,要么一条直线变成两条直线,要么一个斜面变成两个斜面,总之多多少少都会出现问题,或大或小而已。常常连父亲这样的专业人员都会很心疼的对着那个失败处端详半晌。其实对照我们的生活,这种现象也会经常出现。父母让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父亲让用A方法,母亲让用B方法,而孩子往往不能及时的调适,最后的结果常常是三方都不满意。这就是同样一件事,由于理解偏差,令出多门,加之缺乏有效沟通、协调,而最终不能达到圆满的结果。但表面上看,好像又没有离开规定的范围。

    六、计划再周密,也难免有意外

原材料准备好以后,我就用钉子开始将木头钉在了一起,可是四个立柱钉完了以后才发现,这木头都站在上面有点晃悠,仔细一看,原来是钉子短了一点,钉子穿过上面的木头以后,在要固定的这根木头里面,只进入了不到1厘米长的距离,难怪晃晃悠悠的,将钉子全拔下来吧,八根钉子,最上面的这根木头大约5厘米厚度,要起出来还真不容易,不起吧,这种情况一点都不结实,最后将水泥钉对准这些螺纹钉盖子上向下猛敲,再向里钉进去不到半厘米,就没有以前晃的厉害,勉强可以拿在手里不再掉了。最初找这些螺纹钉子的时候,我还感觉很合适,谁承想最终还是不合适。

另外一点就是最上面围边接口处的木条,为了美观,每一个都切成45度角,这样四根木条围成一个方框,四个接口应该比较紧密,在用钉子固定在四根立柱上的时候,发现只有两条缝隙结合的非常好,另外2处漏出了比较大的豁口,同时还有一条立柱有点拧,与底下的木头不在一个平面上,只好给下面接口处钉一个细钉子给矫正过来。当然还有一些木料,表面看很整齐,可是锯开以后,里面暗藏着很多的树结,无论下锯还是钉钉,都很费劲,而且损耗率比较高。按照当初的设计,根本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的意外,看来随时都有想不到的情况出现。当然生活也是常常如此!只是不要出现太大的意外,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或许都是有能力可以处置。

七、有时候,真有点知难行易的感觉

虽然说从小经常跟着父亲做木工活,打打下手,多少也有做一点木匠活的基础,可是自己却从来没有独立做过任何东西,充其量就是干一点修修补补的活,这一次要自己独立做一个成品,对我来说,心里上多少还是有一点难度和压力。可是一旦开始真正动手了,突然发现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尤其是开始做第二个茶座子了以后,经过不断的修整,完善,改进,直到最后的真正完工(当然还没有进行油漆)。到了晚上,当我面对着自己的作品,虽然有点像爱因斯坦的“第三只小板凳”那样丑陋,但是毕竟比第一个要漂亮的多。甚至越看越喜欢,几乎有一点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的喜悦。最关键的是,不像当初刚开始的时候,心里有那么大的畏难情绪,看着好像很有难度,其实动手做了以后,发现还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或许,这是我的另外一处较大的收获。

    时隔几十年,重拾木匠活,尽管手艺仍然如当初一般那么生涩,可认识已不再如当年那样粗浅,感悟也不再同最初那样浅薄。经过几十年生活的磨砺,职场的起伏,对生活的认知和观察,也有了全新的感受,还是那句话“行有感悟”,这才是最大的收获,再一次感谢父亲几十年来的教诲,今后,我应该对他当初的很多言传身教还会继续有新的感悟和发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箍桶匠
【校园】(161)|小学毕业会考临场作文 生活如一本书
视觉 | 那些古老而美好的手艺
乡村的老木匠
山里闲人 | 当年乡村的木匠
5种方法告诉你如何来当个木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