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拼爹成了拼妈

为什么拼爹成了拼妈   

 部门开一团队建设会,头让我们做性格测试,了解各人工作风格,例如大家是看全局(global)还是干实事(concrete), 这时候我想起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网络上妈妈在交流育儿经验,全都在干实事(concrete)。爸爸比较宏观,一个个在宏大叙事(global),一个个在痛骂当下教育。妈妈们过于焦虑。爸爸们似乎集体缺位,以至于有一个电视真人秀就叫《爸爸去哪儿了》。

爸爸们对教育的不满,出于另外一种焦虑,就是对自己变得可有可无的焦虑。大家小环境插不上手,于是想在大环境上做文章。

过去教育的主要责任在父亲身上。孟母三迁之类佳话,几千年出不了几次。“子不教,父之过”一说则代代传承。到如今,情形翻转过来,妈妈主抓教育。说好的拼爹呢?

爸爸的缺位,理由不外乎如下几种:在我们这个社会,女人婚姻一般都就高不就低,大部分家庭男性事业上花费时间更多,双方在带孩子的责任上自行调整,女性成了主要负责人。

另外,独生子女为主的社会,妈妈拼命在抓,对孩子精耕细作,恨不得孩子亩产万斤,爸爸如一起来抓,非让孩子窒息不可。牛马都要过冬,土地也得休耕,何况人乎?爸爸们有意无意让位,让孩子有个空间,可以伸伸胳膊伸伸腿,以免成长失衡。

最后,夫妻双方意见不统一,总得有人退让。理想状况下,父母一方和孩子有冲突的时候,双方应站在一起,帮助树立对方的威信,不当孩子面给对方拆台,这样两人在一起来教育也容易很多。这一点西方国家做得比我们好。在过去的中国,家里也有个权威被尊重,被配偶扶持。如今价值观特混乱,谁也不服谁,一山二虎三虎四虎都有。日子久了, 一方只能退让。

当真是男人都是猫爸,不懂教育吗?我和一些父亲交流过这个问题。有个父亲的说法(如果妈妈们不嫌得罪的话)我很赞同。他说妈妈往往只看眼前,比如看分数、看同事的孩子在学什么,等等。爸爸们通常考虑得更为长远,比如孩子二十年三十年后的人生。立足点的不一致,势必造成育儿风格上产生分歧。这种分歧,本来很正常,是人就会有观念冲突,可家丑不可外扬的文化,使得大家含糊忍痛,对于分歧不能解决也不敢暴露,为减少冲突,只好选择缺位,以免孩子左右为难。

假如爸爸接手教育会怎么样?电影《克莱默夫妇》中的爸爸,是在妻子离开之后,才找到了当爸爸的感觉,开始很乱,最后渐入佳境,甚至挑战了多少年来妈妈是更好的parent一说。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电影《儿子归来》(The Boys Are Back,Netflix上有,建议大家借来看看). 这电影同样挑战了我们对于养育的种种假设。电影中的爸爸是个澳大利亚体育记者,经常在外出差,有一天,妻子突然病倒,不久后去世。他儿子亚瑟先被外婆接走,但是爸爸自己跑过来接回去,要自己带。外婆不放心,说他上班,哪里能提供“结构、规律、稳定”这些孩子所需的东西。他说是他的儿子,他过去失误已经够多的了,他必须亲自带。接着,他前妻来电话,要他把大儿子也从英国接到澳大利亚。他前妻跟后来的丈夫怀了孕,想甩掉和前夫生的儿子。这位体育记者一个人带两个男孩,在挑战和混乱中,他选择“不跟孩子说不”的原则,让孩子自由发展在他所营造的“猪仔天堂”一样的环境里。他家里有鸡在厨房散步,客厅乱作一团,可三个男的最终活得汪洋恣肆,规律之类是没有,倒是一个个活得很张扬,最终自得其乐,各自找到合适位置。

我们可以把电影看作《爸爸去哪里》的续集来看,或者叫《爸爸回来了》。在这里,我也鼓励妈妈多些放手,创造空间让爸爸发挥作用。这样大家都少些焦虑,多些取长补短的共同担当。这么做,一开始会杂乱些,毕竟脱离了各自角色上的舒适区,但最终,我相信这一定会给孩子的成长开辟新的边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多少教育毁在“夫妻不同心”
你再对孩子说“问你妈”,我就问候你妈!
这件教育孩子的重要准备工作,大多数家长都忽略了┃青央
父母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隔代教育出问题,最终伤害的是孩子!什么样的隔代教育能打100分?
别冷落了孩子,也别辜负了父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