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词汇专题】语言||宋以后第三人称代词“伊”“渠”的演化

按:前贤治学,往往文献有缺,以致结论未允。王力先生撰《汉语语法史》,于宋以后语法现象,用清人所辑《朱子语类辑略》,却未使用宋人所编《朱子语类》《朱子语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拙作就王力先生对第三人称代词演化情况的分析略加修正。

原刊《励耘学刊(语言卷)》总第16期。

摘要:王力先生《汉语语法史》对第三人称代词“伊”、“渠”的分析值得商榷。本文结合宋、明、清时期的一些语言现象,对王力先生的说法加以修正,分口语、浅近文言和正式书面语言三个方面来考察“伊”、“渠”演变成“他”的历史时期。其实,在浅近文言中,“他”于明代中期完全取代了“伊”、“渠”的语法地位,口语中的这个替代应该更早;而在正式书面语言中,宋元明时期一直使用的“渠”于清代被“伊”代替,“伊”到新文化运动时才被“他”代替。本文还提出,汉语史研究中语料的选择,要兼顾口语、浅近文言和正式书面语言三个方面。

关键词:《汉语语法史》;第三人称代词;伊;渠;他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是我国汉语史学科的创始人。他本人留下的诸如《汉语史稿》、《汉语语音史》和《汉语语法史》等大著,既是汉语史学科的开山之作,也是该学科的经典著述,至今仍是我们学习古汉语时的必读书目。这些著作学术价值很高,但也难免偶有疏失。比如《汉语语法史》在谈及作为第三人称代词的“伊”、“渠”的演化过程时说道:

“伊”、“渠”在六朝、唐代的时候很重要。到了宋代,由于“他”字在口语里更普遍地应用,“伊”、“渠”已经很少见了。到了现代,除普通话用“他”外,“伊”、“渠”仍在一些方言中使用着。上海话用“伊”(不过已由影母变为喻母);广州话用“渠”(写作“佢”,由平声变成上声),客家话也用“渠”(读成不送气)。[1](P53)

王力先生《汉语史稿》对二词的分析与此表述基本相同[2](P314),《汉语语法史》当是仍《汉语史稿》之说,只对其中个别字词作了技术性改动。这段话对“伊”、“渠”的源流和演变作了梳理,使我们对作为第三人称代词的“伊”、“渠”二字有了一个宏观的了解。王力先生敏锐地觉察到宋代口语中“他”的使用,使“伊”、“渠”字的语法地位被逐渐替代,这的确是一个睿见!但由于王力先生的这本书着重于考察唐以前的语法现象,而对宋以后的材料引证有限,难免百密一疏。他的这段论述中认为“伊”、“渠”在宋代“很少见”,就因为未能全面掌握书面语言材料,而于事实未安。王先生弟子向熹先生《简明汉语史(下)》也论及此,认为“伊”、“渠”产生于“魏晋以后”[3](P352),但是并没有对二词的演化过程作细致的历时性考察。同为王先生弟子的郭锡良先生,在《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起源和发展》一文中对“伊”和“渠”的起源有着更为细致的考察.郭先生认为,“伊”和“渠”都是南北朝时期产生的第三人称代词,而且“渠”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在南北朝时期还不多见,“到唐初才比较流行”。[4](P11-12)不过,郭先生对“伊”、“渠”在宋代以后的演化情况亦并未进行细致研究。

事实上,“渠”这个词,在南宋时期的使用还是比较广泛的。朱熹那首著名的《观书有感二首》之一中就有一个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渠”:

1.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向熹先生《简明汉语史》于“渠”后亦举此例[3](P352),正是。因为,从文理和句势上说,这里的“渠”自然是指代前面的“半亩方塘”,而不可能是另外一条水渠。而且笔者曾去武夷山天游峰考察,亲见那个地方的确只有一个小池塘,而并没有水渠。另外,朱熹致他人的书信中,这个“渠”字也很常见,下文仅就《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九中摘录三例:

2. 昨齐仲寄疑义来,乃不知是石丞者,妄意批凿,非所施于素昧平生之人。然渠既以此道相期,必不相怪,但在熹有僭率之咎耳。(《答柯国材》)[5](P1731)

3.渠所寄来《孟子》说,大抵其说亦苦于太高,却失本意。(《答陈齐仲》)[5](P1756)

4.闻祝弟持《大学》说及“观过知仁”辨论去,皆是向来草稿往返未定之说。渠乃不知本末,持去误人,甚不便,可为焚之。(《答王近思》)[5](P1760)

诗歌和书信都属于正式文体,其中这么频繁地使用“渠”字,这说明“渠”在宋代,即使是南宋时期也并不少见。而在《朱子语类》中,这个“渠”使用得更多,下面也列举几例:

5.小儿读书所以记得,是渠不识后面字,只专读一进耳。[6](P165)

6.五代时,有一将官,年大而不识字。既贵,遂令人于每件物事上书一名字帖之,渠子细看,久之,渐渐认得几个字。[6](P287)

7.子上问:“向见先生《答江德功书》如此说。”曰:“渠如何说,已忘却。”子上云:“渠作接物。”曰:“又更错。”[6](P295)

8.且如陆子静说“良知良能,四端根心”,只是他弄这物事。其他有合理会者,渠理会不得,却禁人理会。鹅湖之会,渠作诗云:“易简工夫终久大。”彼所谓易简者,苟简容易尔,全看得不子细。[6](P324)

9.郭先生谓古人射法易学,今人射法难学,渠须理会得。郭先生论弓弩及马甚精。[6](P624)

与朱熹同时代的吕祖谦和张栻也经常用这个“渠”字来表示第三人称代词。吕祖谦的诗歌《晚春二首》之二即是一例:

10.风絮流花一任渠,北窗高卧绿阴初。闭门春色闲中老,为谢平生董仲舒。

而吕氏别集《东莱集》中也使用“渠”字作第三人称代词,下文摘录卷七中的四例:

11. 朱元晦约来春至婺,因为天台、雁荡之游。或谓渠久不出,今虽寻山,然适当一二公登用之时,自远而近,恐不察者,或以为疑,此诚过虑。告试为斟酌,傥渠出,果有嫌,则某却当入闽访之,往还必皆得款侍。(《与汪端明》)[7](P392)

12.吉州士人刘德循,朴实有志于学,冒暑专往扫洒门墙,幸与之进,渠与郡中人偕发,恐徒步不及健步之驶,后此书三两日到亦未可知。(《与朱侍讲》)[7](P398)

13.盖此间有同年潘景宪教授者,笃信力学,用工着实。两弟意乡,亦皆不凡近。渠兄弟素拳拳归心于墙仞,前此累欲通书而未敢闻。……渠所居相去甚近,往来为便。(《与朱侍讲》)[7](P410)

14.薛士龙自湖归温,经从相聚半月甚款。渠甚愿承教而无繇也。(《与朱侍讲》)[7](P412)

张栻《南轩集》中的“他”,均为其他之他,用作无定代词,并不作第三人称代词用。此集中有少量“伊”字,而“渠”字则大量出现,下面仅录其中的三则:

15.伯恭近来尽好说话,于苏氏父子亦甚知其非。向来见渠亦非助苏氏,但习熟元佑间一等长厚之论,未肯诵言排之耳,今亦颇知此为病痛矣。(《答朱元晦》)[8](P342)

16.伯恭近遣人送药与之,未回。渠爱敝精神于闲文字中,徒自损,何益! (《答朱元晦》。俗刻“敝”、“弊”二字常混。点校本“敝”作“弊”,于义不通,且未出校记,殊谬。湖南图书馆藏清道光十六年四益堂家藏刻本《宋张南轩先生文集》十一卷之卷一收此信,作“敝”,是也,兹据之以改。)[8](P345)

17.今世学者慕高远而忽卑近之病为多,此间有肯来讲论者,今殊不敢泛告,想渠辈听某以前说话,觉得有滋味,今却钝闷,若信得及,却可与讲习也。……元晦《仁说》后来看得渠说爱之理之意却好,继而再得渠书,只拈此三字,却有精神,但前来所寄言语间终多病。兼渠看得某意思亦潦草。后所答今录呈,但渠议论商确间,终是有意思过处,早晚亦欲更力言之。(《寄吕伯恭》)[8](P379)

张栻的《南轩集》虽是朱熹编定,并删减了其中一些与自己思想不合的内容,但是所删文字,仍以空格代替,故其中文字,特别是这个“渠”字,是不至于作改动的。

以上三人都是生活在南宋中期,朱熹居闽,吕祖谦居浙,张栻居湘,三人生活在不同地方,而三人都在诗歌和书信这样正式的文体使用这个作为第三人称代词“渠”字。《朱子语类》是朱熹的授课笔记,其中保留了很多当时的口语材料。郭锡良先生指出:“初唐'他’开始具有第三人称代词的语法功能,盛唐以后才正式确立起作为第三人称代词的地位。”[5](P26)而我们确实可以从中看到南宋的朱熹已经大量使用“他”来作第三人称代词,如:

1. 但是他为主,我为客;他较长久,我得之不久耳。[6](P3)

2. 天只是一个大底物,须是大着心肠看他,始得。[6](P6)

而从上文引证的第7例,我们可以知道,其时“渠”在口语中也并未完全退出。

以上现象说明,宋代口语中第三人称代词“他”已经开始使用,而在宋代诗歌当中,亦有一些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他”字:

3.文叔一人知此翁,洛阳城里又东风,让他绿发好年少,二十四岁作三公。(南宋·陆游《纵笔》

4.走上松梢绕却他,为他满插一头花。未论似得酴醿否,且是幽香野得些。(南宋·杨万里《入上饶界道中野酴醿盛开》)

5.烛花垂穗伴空斋,心事如灰入壮怀。老倦更阑惟熟睡,任他疏雨滴空阶。(南宋·范成大《夜雨》

当然,他们的诗歌中,无定代词“他”仍在使用。这就是说明“他”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范围并不广泛。而且,直至南宋中期,“渠”字在口语中仍然还有使用,而在书面语言中的“渠”仍是正规用字,这也可说明“渠”并未完全被“他”代替。而且,直至明代,“渠”在书面语中仍在使用,下文仍举诗歌为例:

18.……一声抹断万里烟,梦入紫塞愁胡天,问渠怨恨有几千?(明初·高启《夜饮丁二侃宅听琵琶》》

19.……道傍行子顾且笑,谓予亦在泥涂中。感渠相念不相识,问之不答还匆匆。如闻身是营中卒,畚锸欲赴朝天宫。古来王事称靡盬,予亦勤劳竟何补?为渠惭愧久低回,雨急严城听鸣鼓。(明初·李东阳《早朝遇雨道中即事》)

20.……去冬万骑抵京室,官军马迟渠马疾。……(晚明·黄淳耀《少年走马行》)

21.我曰驰驱日,渠云稼穑时。驴粮恭艾子,马食怒张仪。……(晚明·倪元璐《野食》)

以上四首诗中,“渠”字仍是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而李东阳的诗,则更是两次出现这个“渠”字。可见,明代的书面语中,“渠”字仍然存在,又如王守仁《与黄宗贤》第五书中说:“近尝得渠一书,所见迥然与纠不同,殊慰!殊慰!”(《王文成全书》,《四库全书》本)而就笔者所见明代的一些正式文体中的“他”,仍是多用以指其他,作无定代词用,并未完全取代“渠”字的语法地位。而从明代的拟话本小说,比如“三言”、“二拍”中,确实可以见到大量出现的第三人称代词“他”,取代了“伊”、“渠”的语法地位,致使“渠”字难得一见,“伊”字也基本不见。这说明,这个时候,浅近文言中已经完成了“他”对“伊”、“渠”的替代,而口语中的替代应该更早。我们还注意到,清代时候,“渠”字的这个用法有时也出现在学者的笔端。如清初的李光地《榕村语录》言及梅文鼎说利玛窦:

20.渠言西学,总不出吾中国学内,只是中国失传。[9](P776)

李光地是闽人,我们不能排除这是方言因素。直至近人杨树达先生的《积微翁回忆录》中,仍有这个作为第三人称代词的“渠”:

21.本校文学院长杨荣国发布文字于《新建设》杂志,引金文、甲文错误百出。甲文耤字像两手持耒,渠说为两脚蹈耒。(1951年7月1日条)[10](P324)

22.李告:余致毛主席两书,主席曾以示渠。(1953年1月21日条)[10](P358)

杨树达先生是湖南长沙人,今天的湘方言未见用“渠”字作第三人称代词用,此当归之于杨先生刻意仿古。这种现象在民国时期其他一些学者的著作中也可发现。

到了清代,正式官方文件,如皇帝实录中,“渠”字惟见于“逆渠”一词,指叛党或叛党的首领,并非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由此可见,其中“渠”字的这个语法功能已经被“伊”字完全代替。嘉庆四年,嘉庆帝惩办和珅,下圣谕问其罪状二十条。这二十条罪状中出现“伊”字的有五条,兹据《嘉庆实录》迻录如下:

1.上年正月,皇考在圆明园召见和珅,伊竟骑马直进中左门,过正大光明殿,至寿山口。无父无君,莫此为甚。其大罪二。

2.前奉皇考谕旨,令伊管理吏部、刑部事务;嗣因军需销算,伊系熟手,是以又谕令兼理户部题奏报销事件。伊竟将户部事务一人把持,变更成例,不许部臣参议一字。其大罪八。

3.大学士苏凌阿,两耳重听,衰迈难堪。因系伊弟和琳姻亲,竟隐匿不奏;侍郎吴省兰、李潢,太仆寺卿李光云,皆曾在伊家教读,并保列卿阶,兼任学政。其大罪十一。

4.又宝石顶,并非伊应戴之物。所藏真宝石顶有数十余个,而整块大宝石不计其数,且有内府所无者。其大罪十六。

5.伊家人刘全,不过下贱家奴,而查抄赀产,竟至二十余万,并有大珠及珍珠手串。若非纵令需索,何得如此丰饶?其大罪二十。

这既是圣谕,必定是严格的书面语言,而不会使用口语。二十条罪状中,“伊”字竟在五条中出现了八次,可见“伊”在清中期的正式场合使用的广泛与重要。而我遍检《清实录》,历朝实录中都是在使用这个“伊”字,直至《宣统朝政纪》中,也还是使用的这个“伊”字;其中所有出现的“他”字,意义均表示其他,作无定代词用。由此可见,清代正式的书面语言中,由“伊”字取代之前的“渠”字,而“他”字始终未能出现。书面语中的“他”字,作第三人称代词,取代“伊”字的语法地位,应该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推广白话文而产生的结果。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王力先生《汉语语法史》中说:“到了宋代,由于'他’字在口语里更普遍地应用,'伊’、'渠’已经很少见了。”尚值得商榷。我认为,这个说法可以作如下改动:

到了宋代,由于“他”字在口语中更普遍地应用,“伊”和“渠”逐渐消失;大约到明代中期,浅近文言中的“他”完全取代了“伊”、“渠”的语法地位,口语中这个替代的完成应该更早。而在正式书面语言中,“他”字大约在南宋时期开始使用,但“渠”字作为更规范的用字一直使用到明代,清代由“伊”字来取代“渠”字;而“他”在正式书面语中取代“伊”,应该是新文化运动时产生的结果。

文末,再赘言一句。本文以上的分析,还提示我们,汉语史研究中对于书面语,特别是宋、元、明、清时代书面语的考察,不能仅仅靠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中的浅近文言作为语料;官方文件中所使用的正式语体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其中用词可能与流传的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中所使用的浅近文言不尽相同。也就是说,汉语史研究中语料的选择,要兼顾口语、浅近文言、正式书面语言三个方面。

参考文献:

[1]王力.汉语语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2]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向熹.简明汉语史.修订版: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郭锡良.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起源和发展//汉语史论集:增订本[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南宋]朱熹著,刘永翔、徐德明校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三)//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第22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6][南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7][南宋]吕祖谦.东莱吕太史别集//黄灵庚,吴战垒主编.吕祖谦全集:第1册[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8][南宋]张栻著,刘永翔、许丹校点.南轩先生文集//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外编:第4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9][清]李光地,陈祖武点校.榕村语录·榕村续语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5

[10]杨树达.积微翁回忆录·积微居诗文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本文转自: 博依雜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问渠那得清如许|古代汉语之中的“渠”字是什么意思?|163
每日咬文嚼字|“问渠那得清如许”?
当你迷茫焦虑时,不妨读一读文言文,回想中学时代的美好生活
渠字
古代汉语语法学习-代词
问渠那得清如许,那的读音与字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