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声律启蒙第56讲:四豪之二 气冲斗牛 太白蒙羞
声律启蒙下卷·四豪之二


  注音版


  手书

  小测试:

  本段中“雷焕剑”是什么意思? (单选)

  0人

  0%

  一个叫雷焕的人发现的宝剑

  0人

  0%

  一柄能让雷光焕发的宝剑

  0人

  0%

  一个叫雷焕的人铸造的宝剑

  【解析】

  刑对赏,贬对褒,破斧对征袍。

  《国风·豳风·破斧》是《诗经》里一首赞颂周公东征的诗歌。全诗三章,每章六句,章法简单,每章只换了三个字,反复咏唱,表达了将士们艰苦奋战,在斧破刃残,百战余生,凯旋后的自豪与庆幸。

  征袍:原指出征将士穿的战袍;后来也指旅人穿的长衣。

  [唐] 李白《子夜四时歌: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梧桐对橘柚,枳棘对蓬蒿。

  梧桐在古诗中有象征高洁美好品格之意。如《诗经·大雅·卷阿》曰:“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以此来象征品格的高洁美好。古代有“栽桐引凤”之说。

  枳棘:枳木与棘木。因其多刺而称恶木。常用以比喻恶人或小人。《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夫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如果种的是橘柚树,吃起来甜,闻起来香;而种枳棘的话,长出来只会刺伤人,所以君子应该慎重选择种什么样的树,意即做什么样的人。)

  蓬蒿:蓬草和蒿草。泛指滥贱的草丛;草莽。借指荒野偏僻之处。

  [唐]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综上所述,这一句里,实际上“梧桐对橘柚,枳棘对蓬蒿”是音律平仄之对,而象征高洁的梧桐和有益于人的橘柚与象征卑贱的蓬蒿和伤人的枳棘之间,还存在一组寓意之对。

  雷焕剑,吕虔刀,橄榄对葡萄。

  雷焕剑:指西晋星象师雷焕在南昌丰城发现的绝世宝剑龙泉和太阿(e)。

  吕虔刀:传说,三国魏徐州刺史吕虔有一宝刀,铸工相刀后说,佩此宝刀者,必当三公。后来吕虔把刀赠给了王祥,王祥累迁大司农、司空、太尉,晋爵为公。王祥临终,把刀转授其弟王览,王览连任清河太守、太中大夫,荣登三公之位。

  雷焕剑和吕虔刀素来为宝剑宝刀的代名词,在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里也曾“跑过龙套”:第八十一回 【镇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众寻师】曾有段诗赞写到:“……也不怕的雷焕剑,也不怕的吕虔刀。往往来来,一任他水流江汉阔;上上下下,那论他山耸泰恒高……”

  橄榄和葡萄:二者同为水果,形椭圆,色青绿,而且音律上平仄相反,在字形上,又都是同旁词组。虽无典故,却也是妙趣天成的巧对。

  延伸阅读:双剑现世 气冲斗牛


  相传西晋司空张华跟星象师雷焕在观天象的时侯,发现有紫气直冲北斗星跟牛郎星之间,雷焕断定这气冲斗牛的异象与两星对应的南昌丰城县附近可能有宝剑将出世。张华便任雷焕为丰城县令,开始秘密的寻找宝剑。雷焕到任后挖开了一座监狱,在地下深处果然找到一个石匣子,其中藏有龙泉、太阿两把宝剑,雷焕将龙泉剑送给了张华,将太阿剑自己留下。后来不久,张华被诛,龙泉剑也不知所踪。

  再后来,雷焕死后他的儿子雷华担任州中佐吏,一日他带着雷焕留下的太阿剑出去办事,走到延平津(福建南平东)时,腰上的宝剑一跃而出坠入到河中。雷华派人到水中找剑时再也找不到了。只看到水里慢慢的腾出两条互相缠绕的龙,雷华心里知道太阿一定是跟早先不知所踪的龙泉又遇到了一起,幻化成了双龙。

  一椽书舍小,百尺酒楼高。

  椽,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木条。一椽舍:形容屋子很小,屋顶上只架一根椽。

  《魏书·任城王传》云:“居无一椽之室,家阙(同‘缺’)儋石之粮。”

  百尺楼:指高楼。

  [唐]李白《夜宿山寺》诗云:“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李白能诗时秉笔,刘伶爱酒每哺糟。

  秉笔:执笔。本篇里已频繁出现多次的唐代大诗人李白,才高八斗,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多彩,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达到了盛唐时期诗歌艺术的巅峰。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被后世誉为“诗仙”。这里是赞誉李白诗意勃发,灵感众多,随时提笔就能写诗。

  西晋“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性情放荡,不受拘束,主张无为而治,被认为无能而遭罢官。这里说的是他嗜酒成性,每次饮酒,连酒糟都会一起吃掉,酩酊大醉方休的故事。

  延伸阅读:太白认怂 纯属虚构


  “诗仙”李白会写诗不是新闻。让李白都不敢写诗,那才是传奇。

  一直以来,坊间就有传说李白登黄鹤楼,见到崔颢所作的七律《黄鹤楼》题于墙上后,再也不敢吟咏这千古名楼,甚至留下了一首充满怅然和气恼之意的打油诗:“三拳搥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就记载了这则李白登楼欲赋诗却搁笔而去的故事。后人有感于此,乃于黄鹤楼东侧,修建一亭,名曰搁笔亭,以志其事。

  事实果真如此吗?李白真会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的认怂诗?

  明朝“第一才子”、《三国演义》开篇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流水”的作者杨慎,在他的《升庵诗话》卷十一《搥碎黄鹤楼 》中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句诗曾作出过详细的考证,现引文如下:“ 李太白过武昌,见崔颢《黄鹤楼》诗,叹服之,遂不复作,去而赋《金陵凤凰台》也。其事本如此。其后禅僧用此事作一偈云:‘一拳搥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一游僧亦举前二句而缀之曰:‘有意气时消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又一僧云:‘酒逢知己,艺压当行。’元是借此事设辞,非太白诗也,流传之久,信以为真。”

  而崔颢的《黄鹤楼》也因为这一令“诗仙”搁笔认怂的传说,而被一些人推为唐人七律之冠。

  事实上,李白对崔诗的佩服和欣赏一定是有的,这在其之后的七律《金陵凤凰台》中,无论是行文还是用韵,都能看到对于崔诗的借鉴和学习,或许登楼当日也确无灵感可超越有感而发的崔诗,故搁笔而去原也正常。但以李白的性格和风格,既不大可能如怨妇般迁怒于黄鹤楼和鹦鹉洲,更不可能说出“眼前有景道不得”这样认怂的丧气话。

  这黄鹤楼前的景,李白不但不会“道不得”,而且同样也道出了唐诗的经典之作。当然不是被托名的这首发泄的打油诗,而是《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礼别尊卑,拱北众星常灿灿

  古人认为北极星为众星之尊,故众星围绕北极星转。

  《论语·为政》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通‘拱’,环卫)之。”

  势分高下,万水朝东自滔滔

  我国地势大抵是西高东低,万条河流尽管弯弯曲曲,都将东流入海。

  [宋]陈著《小学识愧》诗云:“定知第一番开说,万水朝宗是正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大名楼之黄鹤楼
崔颢的一首《黄鹤楼》,让李白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
唐诗中巅峰的十首诗,真的好美,应该背下来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必背黄鹤楼诗词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六十五:气冲斗牛
唐宋诗词趣话(1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