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讲“十二德目”之:孝(3)

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因为人能够接受伦理道德的教育,能把天地的无私通过自己去落实,进而去爱万物,所以万物当中最尊贵的是人。人的一切德行当中,没有比孝敬父母更可贵的了。而孝顺的落实,摆在第一位的,莫过于尊重父母。

曾子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是讲最高层次的孝顺是使父母受到别人的尊敬,其次是不可以因为自己犯错而连累父母受到侮辱,最浅层次的孝顺是能够让父母吃饱穿暖,让他们安度晚年。《孝经》里讲了五种不同身份的人各自行孝的标准,除了对普通百姓强调要奉养父母,对其他人都强调一定要尽忠职守,成就德行。

而最基础的奉养,也要用恭敬心来做到。《论语》里面记载子游向夫子请教怎样行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一般的人觉得,子女在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费用就叫奉养了。可是犬马也可以通过劳力来侍奉主人,但它们并不是发自内心地来做这样的事情。所以,假如人在侍奉父母的时候缺少了恭敬心,跟犬马侍奉主人又有什么差别呢?夫子在这里着重强调了恭敬的重要性。

有些人从表面看起来好像挺孝顺父母,但内心常常对父母不耐烦,或者内心怨恨父母,只是他没讲出来而已。这就没有做到真正的孝。

曾子说:一个孝子在走路、讲话的时候都不敢忘了父母。为什么?怕的是“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古代的孝子走路都走大道而不走小路,过河都是坐船而不是游过去。因为身体是父母的延续,所以绝对不敢做出危险的事。讲话很有分寸,不会得罪人,就不会让自己遭受屈辱,也不会让自己的父母、亲人蒙羞。

所以,一个人打从内心恭敬地去孝养父母,而且常常能体恤到父母会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安危、品德,做任何事都能顾及到父母这一份心的时候,这个人的言行举止都会非常地谨慎,不会让父母多操一点心。保住自己的德行跟好的名声,才是真正地落实孝道,并且连同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德行,也都同时做到了。

换句话说,不悌不忠不信,无礼无义无廉无耻,都是不孝顺。因此孝是德行的根,有了孝心,其他的德行都能够彰显出来。孝是心的德行,最重要的是从这一颗心发出来。不只养父母的身,还要养他们的志,养他们的心。孝顺,是要把内心的爱敬发出来,给父母多少物质上的帮助,都是其次,关键要从心地上去做。

因此孝顺父母,首先使他们的生活不能有匮乏。再来,要有恭敬的心,还有体恤父母的心。父母关心的事,都要尽心尽力去做好;父母关心的人,也都要照顾好,以此让父母宽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多人不知道何谓敬但敬不敬一眼就能看出
第102天|《论语》•笔记|孝敬父母关键在于敬
《弟子规》六句精髓,深藏为人处世的道理!
《论语》8句名言,原来这样才是孝顺
孔子谈孝:言行恭敬,少添麻烦
于丹《论语》感悟1:孝敬之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