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圣人不死大道不止”几个意思?“老而不死谓之贼”呢?

       题目中“大道”为“大盗”之误。

       一、“圣人不     死,大盗不止”语出《庄子·胠箧》。

      二:这句话的字面意思。

     句子表面直观的意思,是说:如果圣人不消失,那么大盗出现而祸害于世的情况就不会停止。

      庄子说,人们搜集财宝货物,并用箱子柜子牢固关锁,但总是招来大盗偷抢,为了不被偷抢,就不顾重负背着逃跑。因此,人们积累财货,就相当于是给大盗准备的了。圣人虽然用他的聪明才智,提出了仁义道德、礼乐教化和法制,企图为人们的生活和货物提供守护,但人们的宝物还是常常被大盗偷抢而去,那么,圣人想要用智慧创造的礼法之类,其实是在为大偷保护财物。

      圣人立宗庙建社稷,建立国家和社会秩序,但大盗杀来,一下就将这一切抢夺为已有,甚至为所欲为。这样,圣人建立国家社会,不就是为大盗建立的么?

      按庄子的逻辑,如果没有圣人建立这一切,任何人都没有智慧,没有思想,绝圣去智,也就没有社会、财宝意识,那么这一切就都不会出现。

     所以,如是圣人不消失,那大盗窃财窃国的现象就会不断发生。

       三、一点思考:

      庄子这句话,以及它的论述,确实有点惊世骇俗。非议圣人,大逆不道。这种话也只有在他那个时代才可以说。

     圣人德行崇高,济世匡国,功业伟大。除了圣德圣功圣迹之外,还有圣言传世,影响深远,后世只宜景仰和缅怀,并将其精神发扬而光大之。

     但是庄子确实也看到另一面。一个人被提升为圣人,就会有一大片人下降成层次更低的凡人。有时候,圣人脚下跪倒那一片人,并没有从圣人那里得到多少好处,反而可能因为人有个圣人会被套上更上绳索。某种程度上,这就是大盗产生的根本原因。更为甚者,圣人可能变成大盗的合谋者,他们相得益彰,而苦了更多的凡人。

       不过,我们还是更习惯于有圣人。

      四、“老而不死是为贼”何意?

     “老而不死谓之贼”当作“老而不死是为贼”。

     《论语宪问》中说: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这句话,是孔子骂乡邻原壤的。他的母亲去世了,孔子帮他清洗棺木。他却噔噔地敲击着棺木唱歌。上文说,原壤用不符合礼仪的坐法见孔子。孔子就骂他:小时候不谦逊尊长,长大又无可称述,“老而不死,是为贼”。

     贼,害也。有祸害的意思。

     贼,也有强盗,偷窃之意。

     孔子骂原壤,“老不死的,真是个害人精”。

      也有人说,孔子天命思想很严重,认为一个人应该老而朽,这样才对得起老天给的“天命”。如果一个人老而不死,又无德行——比如原壤,那就愧对天命,就可以看成是偷窃天命而活,或者就叫苟且偷生吧。

     从原壤的行迹表现来看,在圣人看来,为两种说法都是适合原壤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论语| 季氏篇(5-9)—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人参天地—天与人之四
《中庸》思想简论
简写本《庄子·渔父》31
以德为本,以道为师
天道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