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虎望虎年:从熠熠生辉的瑰宝到贬义的象征 ——被误读的虎成语

成语因为蕴含着大量的文化密码而成为华夏民族的文化宝库,是代表中国的重要文化元素之一。

因为在探索虎文化,我发现有不少虎成语它的意思已经与当初大相径庭了,于是留意了一下,并思忖有机会我专门写一篇东西。但是,真的写下来,内心居然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传世常用的虎成语有二三百个之多,对这些成语由来与本义的探寻,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再回头看看那些误读误解,我发现似乎更近地触摸到我们民族的初心,了解到先民是如何宣示以奋斗的道路、法则、精神与相关的谋略、修养来追求美好生活的正当性的。

我发觉,从对文化自信的探索中,是能够寻找到对自己信仰文化的自信的。

被曲解的虎成语

虎视眈眈——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才是正途

当下,只要一提虎视眈眈,人们往往将他理解为贬义的“像老虎那样凶狠而贪婪地注视着,而且还图谋伺机攫取”。

其实,这与这个成语原本含义完全弄反了。

虎视眈眈的出处是《易经》的《颐卦》。

颐,养,颐养,供养的意思。

《颐卦》讲的是民生,是通过观察体会供养状况,提示必须要自己获得口中的食物。强调倘若只想从他人处获得食物必有凶险。必须要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供养自己,那种通过做奴才甚至打劫来获得供养的都不是正道,非但日子不好过,而且必然遭遇凶险。老虎是动物之王,处于食物链中的最高位置,万物都是它的食粮,就像帝王那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都是它的食物。它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追逐远方的猎物,这都是正当吉祥的。自食其力,抓住供养的主动权才能“利涉大川”干出大事业。而君主以养天下或救济万民的政府托底,更是大有吉庆。

然而,人们引用虎视眈眈成语来源往往只写成“虎视眈眈;其欲逐逐”,而肢解了其完整的原文:“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无咎”者,没有过失、无所归罪。如果你虎视眈眈的盯着别人的饭碗与利益,那怎么可能是“无咎”呢?以自己的奋斗与拼搏追求并护卫美好生活,那才是完全值得肯定并深得民心的。

就“虎视”而言,虎视在其他成语中则有威武雄视、器宇轩昂等含义,譬如鹰扬虎视、龙骧虎视、凤叹虎视等,可见,将虎视眈眈从贬义的角度理解、宣示是多么的背离其原本旨意。

这则成语的含义变异是不是因为社会价值观的变化而引起的呢?

想当年,我们也有对正当的勤劳致富有所侧目,讥讽为“急吼吼”是“虎视眈眈”的同义词。

今天,当我们炎黄子孙在华夏大地甚至世界各地,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汗水辛勤刨食,端牢自己的饭碗,追寻我们的美好生活,也有人认为是虎视眈眈地抢饭碗。

我想,我们理应理直气壮地认可华夏民族的勤劳智慧——那是我们民族的特质。

从小康到富强,我们需要发扬虎视眈眈的精神。

让我们虎视眈眈地追寻美好的生活吧。

虎视眈眈,无咎。


大人虎变与不饮盗泉——从圣贤之道到君子特质

大人虎变,又谓大贤虎变。

现在的解释为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其实,他的本意是指圣贤的特质——前行中必有的变革。

这则成语出于《周易·革》,完整的句子是“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革”原义是皮革,兽皮经过加工,制造成柔软的皮革,含有改革,变革的意思。也就是说,要在于改革、变革的大背景之下理解“大人虎变”。

大人者,居上位的圣贤。虎变,是指老虎走动时身上斑纹的变化。而这种改革必须是以人民根本利益为前提与原则的,所以才能“未占有孚”。未占有孚,即尚未占卜就有了孚信,能孚于众望,取得民众的充分信任。

所以,“大人虎变”应该是指居上位者行进中应该而且必然具备特质,换而言之,没有这种特质就无法胜任“大人”。变化莫测只是一种常人所见的表面现象,但单单是变幻莫测是谈不上“未占有孚”的。

既然说起圣人之道,那么顺便说一说作为一般人中的佼佼者的完满的道德楷模君子特质——不饮盗泉,这也是与虎相关的成语。

不饮盗泉,原本出于《尸子》:“(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但它的完善与丰富却在于《猛虎行》。

《猛虎行》是最早具体描述君子道德形象的文学作品,见诸于汉《乐府》:

饥不从猛虎食,

暮不从野雀栖。

野雀安无巢,

游子为谁骄?

其中猛虎比喻横暴不义之人,野雀则比喻卑鄙小人。即再饥饿不跟随强暴者以求温饱,再窘迫也不与卑鄙小人为伍。《乐府解题》解释说这是一首“言君子苦志洁行,常困于险难而功业难就也”的诗,比喻人应自重自爱,品德高洁,行为廉正。

而西晋文学家陆机的《猛虎行》进一步完善了它的意境: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岭。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

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全诗虽为倾诉抑郁而作,但表明君子处世当洁身自好爱惜身名,再渴也不喝盗泉的水,再热得难受也不歇息于恶木阴下。盗泉之水不能止渴吗?恶木之下也能歇凉啊。可是,“盗泉”、“恶木”的名字就令君子生厌,所以会容忍因此而沾染污名。

通篇赞美了君子不作非礼之事的德操,对所有出仕者皆有诫勉的意义。

《猛虎行》后来成为历朝历代抒发志士情感颂扬君子情操而仿效的独特文学体例。

这两则成语为帮助我们判断一个在仕者是不是符合基本的特质,提供了的最直观简要的标尺。


捋虎须与履虎尾——从虎头虎尾说与王者相处

捋虎须

捋虎须,如今比喻为挑战权威,擅冒风险,但其出典原本却另有含义并颇有情趣。

据《吴录》记载:“桓奉觞曰:'臣当远去,愿一捋陛下须,无所复恨。’权冯几前席,桓进前捋须曰:'臣今日真可谓捋虎须也。’权大笑。”

也就是说,孙权在建业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朱桓送行时,朱桓端起酒杯对孙权说:“臣就要离开陛下远去了,如果能摸一下陛下的胡子,我就此生就无悔了。”孙权闻言微微地倚着案几伸出头去,朱桓上前抚摩了后感叹道“臣今天可以说是真的摸到虎须了!”孙权大笑。

那么,朱桓为什么要摸一下孙权的胡子呢?因为孙权的胡子有异象——他长的是“紫髯”,这很令人好奇。而朱桓是孙权中后期大将,立下了赫赫战功,孙权对他十分器重。这次出征,当然不能扫了主帅兴——三国时期是特别讲究这一点的。

所以,这里的捋虎须原本既体现孙权与臣子的亲近和睦,也是国君为出征主帅壮行色之举。

履虎尾

说了虎头咱们再说虎尾,否则就是有头无尾了。

成语有虎尾春冰,是说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以此来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但跟着虎后面走就一定是危险的吗?或者说,是不是危险要看是什么样的人跟随什么样的虎,这就要看最早的出典“履虎尾”了。

《易·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履的意思是踩踏,引伸为行为和行为准则,这是主要讲人的行为修养的。卦辞“履虎尾,不咥人”,形象地揭示出,只要本分行事,老虎又何尝会吃你呢?所以,这是通达,顺利的。

因此,关键在于当事人的居下守素,持中不乱,遵行正道,心胸坦荡,谨慎循礼,行不违礼等善性,于是方能履道大成,其中尤其应当诫止于阴柔躁进,才能以避凶危。

这两则成语实际讲了紧跟领袖人物的原则。

首先,追随领袖人物是“亨”。

实践证明,领袖的作用无论怎么说都不过分。

追随、拥戴、维护领袖人物应该是民族的天职。正如郁达夫在纪念鲁迅时所言:“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我们需要的是区分过分的盲目崇拜,而不是从根本上以种种名义否定崇拜。

其次,对追随者而言,既要跟对,又要跟好。

第三,领袖人物要有容忍“捋虎须”胸怀。

回望历史,从岳飞到袁崇焕,他们的结局就在于,既没有跟对人,自己也没有跟对路子。

履虎尾,亨。

误打误撞的虎成语

画虎类犬

除了以上,还有一种另类误解——也就是虽然错会本意却意思不变,这就是画虎类犬。

有成语谓照猫画虎,那么,画虎不成应该“类猫”而不是“类犬”——那么,又是怎么会如此表达呢?

画虎类犬出于《后汉书·马援传》:“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也就是说,现在的“类犬”原本是“类狗”。

但是,如果我们与上句“刻鹄不成尚类鹜”对应,,“虎”与“狗”理应也是个类似关系。

《尔雅·释兽》说:“熊虎丑(丑,类也),其子狗。”原来,熊虎的幼兽叫狗。《尔雅·释畜》又记“狗属”,说除“犬”之外,“狗”还指“未成毫”的熊虎的幼崽。

由此看来,“画虎不成反类狗”字面上的意思应该是“画虎结果像小老虎”,表达的意思就是“画大老虎不成结果成了像猫那样的小老虎”,与“刻鹄不成尚类鹜”对应,寓意为眼高手低好高骛远与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想不到词语的发展,“狗”成了“犬”的同义词,这种歪打正着反而使得这则成语更具有讽刺意味了。

从与画虎类犬同义成语画虎刻鹄我们可以体味他们的原意。

与虎谋皮

成语与虎谋皮说的是跟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绝对办不到。

但是考察其由来,结果是“与狐谋皮”而不是“与虎谋皮”:

《太平御览》引《符子》:“欲为千金之裘而令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

从“与狐谋皮”到“与虎谋皮”,虽然有点拉虎皮做大旗狐假虎威的意思,但比原来更生动了。

马马虎虎

人们常以为“马马虎虎”是出于虎与马的混肴,好事者还脑洞大开地无中生有杜撰出很多“出典”,其实,“马马虎虎”来自老北京的满语“lahu”,意即疏忽大意、马虎——马马虎虎就是lalahuhu。类似俗语还有打马虎眼,即故意装糊涂蒙骗人——这些见于老舍的《华实春秋》。

几被遗忘的优秀虎成语

成语一般常为大众挂在口边,但有些有着非常积极意义的虎成语中,常用却很少见于词字典的收录,譬如虎气生生(或生生虎气);有的则几乎被人彻底遗忘,譬如不外爪、浮江亦以仁等。

虎气生生

虎气生生出于《易》。

《易·乾》,是从“风从虎”的虎气强调如何顺应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以取得生生之气之道,是华夏民族天人感应思想与天人合一观的信仰与初衷的发端。《乾》中孔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覩。”先民以为,生命的源泉在于气,气的涌动即为风,“风从虎”在揭示与大自然及其他族群相处时相互感应的规律同时——清代哲学家戴震也说:“气化流行”是“生生不息”的总过程,“虎气”显示了生生虎气是主导万物生机之源。

《周易·系辞上》说:“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这个“易”,从某种角度而言就是虎变。虎变是自我完善的生生之道,是保持生生虎气的根本原因。

《太极图说》:“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化生而变化无穷焉”,生生,具有阐明变化与新事物产生的哲学意味。

虎气生生是中华民族与文化的特质——可是,如今我们居然有那么多人从外来文化中寻找华夏文化绵延不绝的主因,这种文化忘本实在是对民族初心的无知!

虎不外爪

爪,比喻用以自卫的工具。《韩非子.解老》:“民独知兕虎之有爪角也,而莫知万物之尽有爪角也。”

虎不外爪源于《淮南子·兵略训》:“夫飞鸟之势也,俯其首,猛兽之攫也,匿其爪。虎豹不外其爪,而噬不见齿。故用兵之道,未之以柔而迎之以刚。”

古人对此有生动的诗句:“徐行爪牙元不露,耽耽垂头若微顾”、“收牙爪,且藏身遁迹,独步云归”,成语以老虎和豹子不轻易将自己的爪子露出来的自然特性,比喻真正有强力者不会轻薄而张皇地张牙舞爪。

这也是对我们当今的大国国防姿态生动写照,也可以广泛形容其他博弈。

浮江亦以仁

成语“浮江一以仁”可以说是另一则虎成语“苛政猛于虎”相反相成的对应。

“浮江”又作“浮虎”,出于《后汉书·儒林传上·刘昆》:“先是崤黽驛道多虎灾,行旅不通。昆为政三年,仁化大行,虎皆负子度河。”后以“浮虎”作为地方官为政仁德的典故。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灵应寺》:“牧民之官,浮虎慕其清尘;执法之吏,埋轮谢其梗直。”《后汉书·宋均传》也有类似记录。

唐代诗人储光羲的《猛虎词》颂曰:

寒亦不忧雪,饥亦不食人。人肉岂不甘,所恶伤明神。

太室为我宅,孟门为我邻。百兽为我膳,五龙为我宾。

蒙马一何威,浮江一以仁。彩笔耀朝日,爪牙雄武臣。

高云逐气浮,厚地随声震。君能贾余勇,日夕长相亲。

《猛虎词》体例的出典我们前文刚刚提到,这里,“蒙马一何威,浮江一以仁”是两个典故——一则霸气十足,一则仁义尽显。

全诗以老虎饥不食人的奇思妙想入笔,以集王道与霸道于一身虎的艺术形象,写出了君子为仕时对敌勇猛无惧,对民仁爱有加的高贵的雄风浩气。

这样的领导人不正是我们民族兴旺的需要吗?

这样的干部不正是我们老百姓所期盼的吗?

虎与生活在华夏热土的人类有着几百万年的相伴互生历史,虎不自觉地长期并普遍地担任了人类的护卫者与导师,并由此成为奠定了华夏文化的重要基石之一。然而,人类的强势发展使得他在相处环境中必定扮演着一个掠夺者,人类的活动明显侵犯虎的生存,在导致生态上相互伤害同时,也促使后来对虎的认识的反转,文化上的反感因素逐渐增加。而文化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从少数人向社会普及,早期文字中遗存的关于虎的积极意义在大关系的改变的情况下被遗忘、曲解、误读,于是衍生出新的理解与表达。

这种因素与变化导致虎成语原本含义的修正与扭曲,留给我们后人诸多想当然的迷茫。然而,一旦我们真正认识这些虎成语的本义,就会发现他们是熠熠生辉的文化与思想瑰宝,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初心。

祈望我们共同努力探寻并守护我们民族文化的初心。

文章来源:梁勇虎说文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虎威之祭
蹲的成语
关于虎年成语知多少?
履虎尾,不咥人,亨!2022虎年,读懂《易经》这3个“虎”,助你虎虎生威……
别被这些带“虎”的成语唬住了
【虎里虎气】咱就是说一整个被虎住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