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端午习俗中的养生之道
粽叶飘香、龙舟赛事……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要到了。这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按照传统习俗,在这天会吃粽子,小孩会戴上香囊,门前挂上艾叶,河里去赛龙舟……细细品味,几乎每个习俗都可以找到健康的根源。让我们来一起细数端午传统习俗蕴含哪些养生之道——
吃粽子,有讲究
一提到端午节,最直接的联系莫过于粽子了。粽子含有丰富的配料,配上清香的叶子和柔软的糯米,是让人食欲大开的节日美味。中医认为,糯米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之功,食用粽子有清热除烦、助脾开胃的作用。但粽子属于高热量不易消化的食品,食用时要注意量的控制,过量进食易引起消化不良,尤其是糖尿病病人不可贪食。对于脾胃阳虚、虚寒的人来说,亦不宜多吃粽子。另外,吃粽子时最好搭配茶水,可帮助吞咽和消化。
熏艾叶,驱蚊虫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作为中医常用到的中草药,性温,具有散寒除湿、温经止血等功效。同时,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驱蚊蝇,净化空气。研究表明,艾叶烟熏时产生的烟气,可抑制病毒和细菌在空气中传播,且对人无害。除了熏制,将艾叶捣成绒,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需要提醒的是,有鼻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要慎熏艾叶,以免引起过敏而使病症加重。
佩香囊,避瘟病
佩香囊,是端午节传统习俗之一。专家表示,为了清香、驱虫、避瘟,香囊中常会填充一些具有“芳香辟秽”功能的中药,如丁香、白芷、藿香、紫苏、薄荷等。它们都含较强的挥发性物质,可以提神醒脑、振奋精神、舒筋顺气、通九窍、防瘟病。如今,市面上销售的香囊成分不尽相同,无论哪种,选购时都应有所鉴别、取舍。过敏体质的人,还是不佩戴为好。此外,孕妇应慎用香囊。
饮药酒,祛湿邪
提到端午节饮酒,给人印象最深的非“雄黄酒”莫属。但专家提醒,雄黄属有毒类中药,会对肝脏造成损伤,一般不建议直接饮用。可用黄酒和五加酒代替。中医认为,黄酒属温性,生饮可治疗天热引起的厌食、烦躁等;热饮可缓解风湿性关节炎、腰酸背痛及手足麻木等。五加即五加皮,味辛、苦,性温。将其切丝,与白酒一起盛入容器浸泡10天左右即可饮用。不过药酒虽有防治疾病的功效,但并不适合所有人,如妊娠和哺乳期的妇女、酒精过敏者,患有肝肾疾病的人不宜饮用。
划龙舟,练腰肌
端午划龙舟是民间最为传统的习俗之一,不仅有趣好玩,极具观赏性,而且锻炼身体的效果非常好,尤其对久坐不动的上班一族更有益。专家认为,划龙舟对久坐族改善腰肌劳损、肌肉僵硬,以及椎间盘等健康问题,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端午习俗中的养生之道_中国经济网
http://m.ce.cn/360/201705/26/t20170526_23257629.shtml
端午习俗中的养生之道 成都养生哪家好?-专项服务
http://www.nntv.cn/news/hyzx/2017/0527/15984799.html
打捞端午习俗中的养生之道内蒙古日报数字报_正北方网
http://szb.northnews.cn/nepaper/nmgrb/html/2015-06/18/content_384.htm
烟雨江南又近端阳 浙江各地端午民俗这么玩_宁波频道_凤凰网
http://nb.ifeng.com/zjxw/detail_2015_06/18/4022781_0.shtml
打捞端午习俗中的养生之道
《内蒙古日报》(2015年6月18日) 11版
端午节习俗中,有大量使用中药养生的方法,值得现代人重新“打捞”。
中国素有“端午插艾”的习俗。端午节正是仲夏时节。这个时段,气温骤然上升,令人难以适应,同时,蚊虫开始肆虐,细菌开始泛滥。古人认为,此时是一个恶毒的时节,蛇虫鼠蚁大量繁殖,疾病瘟疫也容易传播。农历五月初五更是因为“极阳”而被认为是毒月中的毒日,有说法称“端午”的名称由“躲午”演化而来,有“躲避毒辣的夏日”之意。从这个角度说,插艾避邪不是迷信,所谓“邪气”指的是瘟疫之气。
端午节素与中药有渊源。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端午时值仲夏,皮肤病多发,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习俗,于是端午节也被称作“浴兰节”。
艾草:
洗澡杀菌止痒
烟熏消毒驱虫艾草自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艾草就是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
艾叶辛而温,有小毒。艾叶有归肝脾肾经、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外用可以祛湿止痒。端午时节,艾叶长势正盛,新鲜艾叶散发出的强烈芳香中含有大量的植物杀菌素,能有效驱蚊杀菌。现代研究发现,用艾叶烟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细菌可起到杀灭作用。
由于艾是菊科植物,其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采取烟熏方法,用苍术、白芷烟熏,能起到对居室消毒杀菌、驱除虫害、清洁空气的作用,对呼吸道传染病等也有预防效果,且气味清香,无毒无害。如果嫌麻烦,可以点几根艾条在室内熏烟,对呼吸道传染病、水痘、腮腺炎、猩红热等传染病有一定的预防效果。香囊:
内涵丰富功能多
提神醒脑理气止痛在传统中,有的端午节习俗是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我国自古就有把香囊用于保健、防疫的传统。香包中各种中草药主要以芳香药物为主,其中,白芷具有祛风解表、燥湿通窍、消肿排脓的功效;川芎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山奈具有温中散寒、化浊行气、消肿止痛的功能;甘松具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的功效。我国端午节有戴香包的传统,据中外史书记载,戴香包与避瘟疫有着密切关系,是古时人们的避疫之法。蟾蜍:
国家管制的有毒中药之一
但可以毒攻毒
采百药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习俗之一,涉及的药物有艾蒿、菖蒲、苍术、蜀葵、蛤蟆、乌蛇等。后魏《齐民要术》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记载,亦是制药用。后来有不少地区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习俗,捉蛤蟆制药之习俗,源于汉代“蟾蜍辟兵”之传说。
蟾蜍除了直接炒食,还可以入药。蟾酥所含甾体、生物碱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解毒、镇痛、开窍、抗肿瘤等多种功能而被广泛应用,蟾蜍属于国家管制的28味有毒中药之一。
粽子:
一天进食总量要控制
夏天也务必吃热的
粽子虽美味,但也别贪吃。专家建议:一天最好别吃超过3个粽子,尤其是肉粽或含猪油的粽子,不要一次性吃太多。如果是老人和孩子,还得在此基础上再酌情减量。粽子不是零食或甜点,千万别让它在餐后出现。无论是粽子还是艾叶粑,都属于容易让人产生油腻饱胀感的食物,所以不要辅以大鱼大肉。糯米性温,热乎乎地吃起来可滋养脾胃,所以夏天吃粽子也务必吃热的。
老人、儿童、体弱者:每次宜少吃一点,最好选迷你粽子,里面含有粗粮薯类配料的比较合适,不加油不加肉的最好。
有胆囊炎或胰腺炎病史的患者:尽量少吃粽子,要吃也要蒸透了分餐少食;同样,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史的患者如果贪吃太多粽子,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所以务必在普通人的食量基础上减量进食。
肠胃功能不好者:不放油的粽子并不难消化,趁热适量食用时肠胃一般不会难受。但吃的时候要慢一点,好好嚼一下再咽。油腻的肉粽最好敬而远之。胃酸过多的人要少吃糯米食品。
糖尿病患者:红枣粽、豆沙粽普遍含糖量较高,会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所以糖尿病患者在节制进食的同时,还应认真挑选粽子品种,避开含糖量太高的粽子。
心血管病患者:肉粽和猪油豆沙粽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这些粽子,或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所以除了进食要适可而止外,关键还在于选择一些“小清新”的粽子,如碱水粽、裹蒸粽等。
(袁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字文化圈共庆的端午节,还有这么多奇葩习俗?
端午节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 | 粽叶飘香五月五
【美文共享】端午节"安康"还是 "快乐" | 端午节习俗大全
你过的只是粽子节!古人怎么过端午节?10句祝福送给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