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理智选车——新手买车九大误区

误区一:内饰精致代表做工精良。

 

S1.jpg(39.54 KB)
2012-8-3 09:37
      这恐怕是新手最容易犯的第一个错误了,看一眼中控台的接缝就得出该车做工好不好的结论,显得外行、感性。总体来说,日本车在内饰上的做工确实比欧美车来得精细,比如雅阁对比蒙迪欧,后者决不是前者的对手,然而真正决定一辆车品质的,却是那些看不见的地方,比如车身结构、焊接工艺、底盘调校、动力系统、安全配置、钣金工艺……这些方面做得如何,直接决定了一辆车在长期使用和关键时刻中的表现。就拿速腾花冠来说吧,有人曾经拆了它们的车门看保险杠,速腾用的是实心Y型钢杆,花冠却是一字型空心钢管,一旦发生侧碰,相信结果会大不一样。虽然我们买车时不可能拆看内部结构,但是焊接点是否整齐、发动机仓是否凌乱还是可以看到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上网了解一下该车的车身结构、设计理念、安全配置,再参考一下大部分车主的评价,综合考虑,然后才能下结论。
误区二:配置越多越好。

(点击浏览本帖全部图片)

S1.jpg(31.77 KB)
2012-8-3 09:41
       国人喜欢高配置,恐怕是好面子的因素占大部分,事实上恰恰花了很大一部分冤枉钱。从长期的使用来看,单碟CD和多碟CD的区别实在不大,定速巡航的使用频率极低,座椅加热我只是为尝试而尝试了一次,真皮座椅的透气性比不过织物和绒布,更不用说什么无钥匙启动系统、中控台的石英钟之类的了。为买配置而买配置真的是冲动和不理智的表现。在我看来,除ABS、安全气囊之类的安全配置外,有中控锁、电动车窗、防盗系统、遥控钥匙这样常用的基本配置就可以了,根本没有必要浪费很多钱去买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汽车归根结底只是你代步的工具而已。还有,高配置往往是厂商提高利润的手段,每次降价中,高配版本的降幅总是最大的,说明其中的利润也最大。另外,配置多了,车子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也高了,就好象很多国产手机,花哨的功能一个比一个多,可质量却很差,诺基亚的手机往往功能不多,却很耐用,因此市场占有率也最高,汽车的道理也是一样。

误区三:空间越大越好。
(点击浏览本帖全部图片)
S1.jpg(17.19 KB)
2012-8-3 09:45
      这也是一个典型的错误观点。在大部分国人看来,大就是有面子,有档次,可是在欧洲,小型车却是整个市场的主流车型,因为欧洲的车市比较成熟,消费者的观念比较理性。在他们看来,实用性、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更重要,买车是为了自己用,而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虽然车内空间大一点,舒适性会好一点,但车型大往往意味着车价高,排量大,油耗高,不环保,停车不便。正确的观点应该是,根据不同的需求来确定车的大小,如果以行政或商务为主,可以宽大一点,如果以家用为主,或为了追求操控性,则大可不必要求车体宽大。
误区四:人家都买了,我也买。

(点击浏览本帖全部图片)
S1.jpg(25.61 KB)
2012-8-3 09:54
       这是典型的跟风现象,根本原因是没有主见,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样的车,对车也没有了解,盲目跟随别人的选择。事实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车也有不同的设计理念和定位,车型的多样化正反映了市场上的多样化需求。买一辆车就是买一种生活方式,比如,需要经济性的人可以买QQ308,追求大空间的人可以选择MPV或旅行车,重视操控乐趣的人可以买3系或5系,讲究尊贵身份可以考虑奔驰S级,为了适应崎岖不平的路况应该买SUV,而选择SX4之类的休旅车则意味着喜欢休闲式出游。不同的选择都没有错,错的只有一种情况,就是所选车款并不是自己所需要的。所以,买车之前应该先问问自己,买了车主要用于什么用途?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是哪个方面?经济性、通过性、舒适性、安全性还是操控性?然后再去了解不同车款的定位和特性,尽量在价格能承受的范围内,使所选车型与自己的需求相匹配。
误区五:省油即经济。

(点击浏览本帖全部图片)

S1.jpg(45.36 KB)
2012-8-3 09:56
      一辆车的花费分为两个方面:买车的一次性支出和养车的长期费用,理智的消费者应该通盘考虑,而不是只盯着一次性支出或只顾及长期养车费用。就拿飞度来说吧,省油是出了名的,可如此定位的车款居然还卖10万上下,本来就偏高,再加上每5000公里就作一次保养,好不容易省下的油钱还是贡献给厂商了。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丰田普锐斯,混合动力,号称越是市区越是省油,可是25-30万的价位使其性价比很差。如果跟一辆同档次的汽油动力车相比,即使油价高昂,普锐斯还是需要20年才能将差价赚回,可见不太划算。另外,光从养车的角度出发,也不能说省油就是经济,你必须考虑保养费用和零配件价格,不同的车在售后的费用上差距很大。宝马的养护费用高是出了名的,如果说那是因为它的档次比较高的话,那么同样是十几万的车,5万公里时3的总保养费用是4000-5000元,307却不到2000元。再说零配件价格与维修费用。日系车普遍标榜其“吸能式”车身安全可靠,能最大限度地保证驾驶仓不变形。暂且不评论“吸能式”车身在安全性上表现如何,光是事故后的维修费用就已和刚性车身相差巨大。笔者曾看过一辆君威与一辆思域正面相撞,结果思域因为“吸能”太多,发动机仓大幅变形,修了25000多元,君威却只花了3000元。
误区六:日系车必然省油。

(点击浏览本帖全部图片)

S1.jpg(42.65 KB)
2012-8-3 10:00
        “省油”是日系车给人的第一印象,然而必须加上许多限制条件,这一结论才能成立。严格来说,只有当小排量家用日系车在城市路面行驶时,才会比同等条件下的欧美轿车省油。事实上,日系车对油的利用效率并不见得比欧美车高,它们省油靠的是减少车身自重,牺牲安全性,并美其名曰“吸能式车身”。如果欧美车也和日系车一样有着轻薄车身,则很有可能更省油,但他们不愿意以牺牲安全性为代价。在大排量B级车方面,日系车的油耗反而占劣势,比如凯美瑞240G的油耗就比君威2.4更大,是个不折不扣的“油老虎”。在高速方面,则无论排量大小,日系车似乎都不太占优势,油耗大小更多取决于车身重量而非所属系别,即使是以省油出名的混合动力车普锐斯,一旦跑起高速来也要7L/100Km,和宝马320i一样,而宝马320i的整备质量却比普锐斯还重130Kg,排量则大了0.5L。所以,日系车到底是否真的省油,值得认真考虑。即使真的省油,这种节省有价值吗?
误区七:排量代表了动力性能。
(点击浏览本帖全部图片)
S1.jpg(30.53 KB)
2012-8-3 10:05
        常常听别人说:“我买车只要1.6排量,动力就够用了。”或者“至少2.0排量,否则提速不够快。”诚然,排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动力性能,但上述说法未免过于简单化了,不同的发动机技术含量天差地别,比如三菱4G63S4M发动机,装配在2.0L上,最大功率为92Kw,最大扭矩为167Nm,而装配奇瑞自主研发的SQR481FC发动机的瑞虎1.8L虽然排量小,却有着97Kw的最大功率和170Nm的最大扭矩,而且油耗明显更小。说白了,三菱4G系列发动机用的是20年前的技术,自然不能和今天的新技术相比,奇怪的是至今仍有大量的国产车在使用,还美其名曰“技术成熟”。再如,宝马320i的2.0L发动机和日产帕拉丁2.4L发动机虽然都是自然吸气式的,排量相差很远,却一样有着110Kw的最大功率,最大扭矩分别为200Nm和208Nm,也非常接近。如果再拿自然吸气式发动机和涡轮增压或机械增压发动机相比,差距就更大了,1.8T的发动机往往比2.0L的发动机动力参数更好。事实上,除发动机本身外,影响动力性能的因素还包括变速器、整备质量、风阻系数等,所以综合起来,更能反映一辆车动力性能的参数恐怕是0-100Km/h加速时间。如果再深究下去,你还可以看看发动机的工况图,是低转高扭呢还是高转高扭?前者比较适合市区,后者可能在高速公路上更有优势。
误区八:底盘越高通过性越好。
(点击浏览本帖全部图片)
S1.jpg(45.79 KB)
2012-8-3 10:07
           这个观点有一定道理,但必须加上限制条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事实上,通过性取决于很多因素,最关键的是最小离地间隙(俗称底盘高度)和轴距,还有接近角和离去角。在最小离地间隙一定的情况下,轴距将直接决定通过性。举个极端的例子,林肯加长车的轴距实在太长,就算再给底盘加高100mm,也只能在平坦的公路上行驶,遇到略有坡度的拱形桥面或因路面沉降造成的坑洼地段(这些路况在中国非常常见),就容易托底。相反,P0LO的离地间隙只有100mm,但因为轴距短,通过性也没有太大的问题。还有接近角,在车辆从水平地面上坡的一瞬间,接近角太小的话车头容易触坡,而离去角太小的话,则容易在后轮上坡的时候,车尾触地。所以,为了选择较好的通过性,必须全面考虑,根据当地路况综合选择。
误区九:外表漂亮很重要。
(点击浏览本帖全部图片)
S1.jpg(55.83 KB)
2012-8-3 10:10
    很多人买车只看外表,殊不知,外表差不多的情况下,内部品质却常常差别巨大。比如说,3系和华晨骏捷,奔驰Smart和双环小贵族,宝马X5和双环SCEO,丰田RAV4和飞碟UFO……中国的汽车工业在发展之初,靠模仿起家本没有错,但是模仿了人家的外形却模仿不了人家的品质。不过,这些模仿给那些喜欢世界名车却买不起的人多了一个选择,也是一件好事。先不论外表类似的表象下品质的差距有多大,从理性的角度来看,车的外表除了会影响风阻系数,进而影响行车稳定性、油耗等因素外,实在没什么重要的。无论一辆车长得多么漂亮,多年之后都会过时,因为汽车市场不断地推陈出新,人们的审美观点不停地变化,看看今天的概念车,充满了科技感、时尚感,外形往往极具攻击性,就可以知道明天的汽车设计趋势,从而知道今天的每一辆车都将过时。回头看看过去也是一样,十年前桑塔纳风光无限,可今天不喜欢其外形的大有人在。所以,自己买的车自己喜欢就行,大可不必为了面子,为了赶潮流而买所谓的最时尚车款,要知道时尚也就意味着容易过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汽车的几大“误区”,居然99%的人相信了?
爱车被伤知道吗?五大易犯的驾驶误区
世界十大球星的豪车
不惧油价上涨 购车七招教你选辆省油车
图不会说谎,31的内油空间很大,航程没问题
车身漆面应该注意仔细保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