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立秋后昼夜温差明显加大,新一轮的鱼病马上来了……
19年专注水产动物肝胆肠道健康!

立秋之后下了几场秋雨,明显感觉到温度下降了不少,尤其是早晚温差相较于白天相差较大,再过十多天就到了“白露”时节,昼夜温差会进一步加大,对水产养殖来说影响非常大,向来都有“白露劫”这个说法!



“白露节”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1、昼夜温差加大,鱼体应激

水温波动频繁导致鱼体应激:当养殖水体昼夜温差大于2℃,鱼体就会出现机能紊乱,免疫力下降,易发病,而白露期昼夜温差甚至高达10℃以上,水温变化剧烈,导致鱼体产生强烈应激,体质较差的鱼随即出现死亡。

2、水温下降,病害增多

气温下降水温也逐渐下降至(20~28℃)适宜各种病原生物如寄生虫、细菌、病毒等生长繁殖。水产动物易爆发各种疾病,如寄生虫,细菌性烂鳃病、出血症、肠炎病等。

3、水体不稳定,水质变化大

温降低,光照减弱,藻类活力减弱,藻类死亡增多,产氧量减少,所以就池塘溶氧来看,上水层是比较丰富的,越往下溶氧越少,到了底层很容易出现氧债,造成鱼塘底部缺氧的状态,养殖动物浮头,严重时引起池塘泛塘,氨氮亚盐升高,鱼体出现中毒反应。

4、肝肠负担加重

水温相对合适,属于增肥阶段,投喂量足。投喂量过高容易导致水产养殖动物消化负荷重,肝胆、肠道等器官出问题,肠炎病、肝胆综合症等问题时有发生。



白露前后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1、白露节到来时,养殖已经进入中后期,池塘中积累了大量残饵、粪便等有机质,池塘容易出现氨氮、亚硝酸盐居高不下和养殖动物吃食变差等一系列问题。建议白露节到来前加大池塘改底频率,每隔3~5天改底一次;在白露节前可每隔10天左右使用华水安,稳定藻相,解毒。

2、加大增氧力度,养殖密度过大的池塘,可以提前分池,缓解池塘溶解氧压力,减少缺氧引起的发病死亡,其是底部增氧,勤开增氧机,撒施底改剂。

3、加强鱼类保健与应激管理,提高免疫力。适当控料,减轻肝、肠负担;内服胆汁酸等保肝类产品,保障肝脏代谢功能正常;适当拌料投喂芽孢杆菌、乳酸菌等益生菌,促进饲料消化和营养吸收;定期投喂多糖、幸福100等免疫增强剂,提高鱼体免疫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露之后我们池塘养殖应该注意到的几个问题
淡水鱼秋季池塘管理要点
警惕!极端性降雨,多地降温显著,这个秋季,水产养殖不好搞!
白露到!昼夜温差超10℃,这一大劫加州鲈该如何度过?
知识:立秋池塘会发生什么状况?
一不小心就缺氧、生病、倒藻、全塘泛塘暴毙?这样看天气搞养殖,99%人都成功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