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柏泉——父亲出发的港湾 | 写在张世英书院成立之际


2020年9月10日教师节上午,父亲张世英离开了我们,虽然他100岁了,然而当他真的走的时候,仍然感到猝不及防。在我们心里,总相信他一定会不断用精神的力量去点亮生命的明灯。我想,父亲、母亲和爷爷都是当了一辈子教师,或许这是父亲选择在教师节离开的原因吧。


在去世前约一个月,父亲对我说:“我现在什么都不能做了,应该走了,活着没有意义就应该走了。”我下意识地搂住父亲的肩头,此刻,他是那么瘦弱。我在他耳边轻声说道:“你一直教导我们,人活着应该用精神的力量去克服一切困难,你会好起来的。”

他意识到我是他的孩子,他应该鼓励我,遂坚定地说道:“我是在与疾病作斗争。”但是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晓岚,我还是应该走了,什么都做不了,没有意义!”父亲是著名哲学家,有他的生死观。对生命意义的追寻,是他不断攀登哲学高峰的动力,最终成就了他一生的学术事业。

父亲去世后,在清理父亲的遗物时,看到父亲写下的遗稿,看着他在读过的书中记下的密密麻麻的眉批,他深夜伏案疾书、备课写作的身影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父亲出生于武汉柏泉老屋塆的一个教师家庭。1938年秋季,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17岁的父亲离开家乡,前往鄂西恩施湖北省高级中学(抗战时期迁至建始县)读高中,先在巫峡边的楠木园湖北省高商借读一年,然后回到母校建始省高。高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南联大。


在西南联大,他先就读经济系,然后转入社会系,最后在贺麟先生的引导下,选择了哲学系,追寻到了他终生贯之的学术道路。在哲学系学习期间,师从贺麟、冯文潜、冯友兰、金岳霖、汤用彤等先生,开始用他的一生去追寻哲学的学术真谛。

西南联大教室

西南联大,不仅奠定了父亲学术上的基础,也为父亲找到了一生的知音和伴侣,我们的母亲——西南联大中文系才女彭兰先生。母亲彭兰是闻一多先生的学生和干女儿,父亲和母亲的姻缘是由闻一多先生促成的。1945年7月22日父母在昆明青云街竹安巷结婚时,闻一多先生是母亲的主婚人,冯文潜先生是父亲的主婚人,汤用彤先生是父母的证婚人。西南联大是父母的学术摇篮,也是父母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


1952年院系调整后,父亲回到母校北大哲学系再没有离开。68年的岁月,他在北大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68年的岁月,他写作了30多部著作,完成了他构想的“万有相通”的哲学体系和“美在自由”的美学思想,并以90岁高龄首创完成了中国第一部《中华精神现象学大纲》,这是最能代表父亲晚年哲学思想和人生追求的一部著作。

在上世纪1986到1995年,父亲先后前往瑞士、德国、奥地利、捷克、日本和美国的高等学府,代表中国参加各国主办的国际哲学学术会议,并应邀作学术演讲,是活跃在世界学术讲坛上的著名中国学者。

作为中国哲学家,他受到国际哲学界广泛关注。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巴迪欧教授将他关于黑格尔的著作翻译介绍到了法国。第14届德国哲学大会主席马尔夸特教授称张世英先生为“中国著名的黑格尔专家”。第15届德国哲学大会常务理事兼东方组负责人格洛伊教授在德国权威刊物《哲学研究杂志》撰文称:张世英教授“在西方广为人知。在中国,他是享有盛名的哲学家。”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彼得·巴腾教授在《东西方哲学》杂志撰文称:“中国人对辩证逻辑的探讨清楚地表明,就方法而言,我们起码必须认真学习张世英对黑格尔的解读,让他带领我们领会(他所理解的)黑格尔。做出这些努力之前,我们几乎没有权利评判中国人对(西方)哲学的研究所达到的水平。”

2010年8月,父亲参加第十八届世界美学大会并作主题演讲。2018年8月,他受聘担任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并在大会启动仪式上作了题为“世界哲学在走向中西哲学互通互融的道路上大步前进”的主旨演讲。2019年8月他在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上发表了“做一个诗意的自由人”的演讲。在世界哲学美学的学术讲台上,父亲的演讲是中国学者的声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09年5月于柏泉西湖合影
左起:赵倩、张晓崧、赵婧泉、张世英、张世华、张晓嵋、赵誉泳、张晓岚。 

父亲一生情系柏泉,在他的许多文章中都赞美柏泉,赞美柏泉的古井。他在《我的故乡柏泉》一文中写到:“荷'出污泥而不染’的人生哲学,正是柏泉古井的'风骨’和'气节’的说明……荷'出污泥而不染’,也是几千年来我中华儿女崇高品格的最生动、最简明的概括。”在这里,他把柏泉古井和中华儿女的崇高品格联系在一起,加以赞美,给予他的故乡以极高的评价。

1980年张世英先生回到老屋塆留影

他情系老屋塆,直到晚年,他在书法作品的最后落款写的往往是“老屋塆村民张世英” 他始终没有忘记故乡的滋养。

他情系家乡的乡亲、学子,每次在北京见到武汉的乡亲、学子都像见到亲人一样,热情接待。

他一再叮嘱我们,去世后要回到柏泉,回到家乡,要把他的藏书捐给东西湖图书馆和柏泉的张世英书院。

柏泉是他一生念念不忘的家乡,柏泉是他出发的港湾,他是从柏泉老屋走上了世界最高学术讲坛。在柏泉的土地上建立这座张世英书院,意义重大,满足了他回到故乡的愿望,父亲可以安息了。

张晓岚
2023年4月23日


延伸阅读:

5月20日,张世英书院在武汉市东西湖区柏泉街揭牌!

张世英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美学家、哲学教育家。他于1921年5月20日出生于武汉市东西湖区柏泉街老屋塆,学成于西南联大哲学系,先后任教于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及湖北大学,2020年9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在7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张世英在西方哲学(美学)史、德国哲学(美学)、中国哲学(美学)和中西哲学(美学)比较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张世英书院位于东西湖区柏泉街,总面积300平方米,分为前言、年谱、求学之路、教学生涯、学术成就、故乡情怀、诗意人生、语录、生平、藏品展示区九个部分,共展陈张先生生前手稿、著作、藏书、书法、影像、证照、用品等一千余件。下一步随着藏品增加、研学交流活动的逐步开展,书院还将另择新址扩建。



在特邀代表和张世英先生亲友见证下,东西湖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徐贻功、北京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杨河共同为张世英书院揭牌。

张世英先生次子、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副会长、北京万度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晓崧,东西湖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王烁,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邢奇,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郭小平等出席揭牌仪式。

揭牌之前

张晓崧一行前往

柏泉古井

杜公亭

张世英书院新址

参观考察

张世英先生生前心系乡邦,多次回乡省亲,长年关心东西湖和柏泉地方建设,素为乡亲敬重。设立张世英书院是地方的心愿,也得到了先生的支持。他希望通过书院建设助力地方文化发展,提升东西湖柏泉古镇在全国的知名度。

东西湖区柏泉街相关负责人介绍,柏泉街茅庙集形成于殷商时期,作为盘龙城的“姊妹城”,有着3500年历史。近代以来,柏泉人口规模虽在万余,但名人辈出,辛亥革命先驱孙武、“地皮大王”刘歆生、裕华纱厂创始人张松樵、数学家周绍濂、经济学家陈恕祥、语言学家李格非等均出自这座小镇。

近年来,东西湖区陆续整理出版了《柏泉经典古籍丛书》,打造了茅庙古集“柏泉家训文化长廊”,编制出版了《孙武传》《刘歆生传》等书籍。“筹建张世英书院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希望通过书院来绵延地方文脉,传承哲人精神,教化启迪民风,并通过文旅融合来丰富柏泉全域旅游的体验度,助力地方发展。”

张世英书院将开展广泛的研学活动,让大中小学生在这里感受哲学大师成长之旅、感悟哲学辩证思维之美,体会张世英先生对家乡柏泉深沉的热爱,激发年轻学子热爱东西湖、扎根东西湖、建设东西湖的热情。

下一步
书院将聘请张世英先生的学生弟子、生前好友和相关专家学者担任书院的名义职务,指导帮助书院开展学术研究交流活动,提升书院品位,扩大书院影响力。

东西湖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张晓晔 李义武 金齐天
视频:何婷 马鑫 王静
责编 - 王贝
编审 - 戴东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学散步 | 叶朗:当代学者的历史责任和精神追求
上下求索七十年,他用哲思留下一盏明灯——缅怀哲学家张世英
悼念!学贯中西的世纪哲人,北大百岁教授张世英先生仙逝
百岁哲人最后的生命光彩——纪念张世英先生
张世英:万有相通的哲学之思
张世英|我们这一辈知识分子的命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