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昕:说说我的“一生一事”

  按:本文是我为自己的回忆录《一生一事——做书的日子(1982-2022)》所写的后记。此书新近在香港三联书店出版繁体字版,将于2023年6月以后在中国内陆出版简体字版。

《一生一事》书影

    这是我第二次动笔写回忆录。上一次,是在5年之前,我写得非常简短,只7万多字,等于给自己的出版生涯列出了一个提纲。其内容大约相当于一篇长长的随笔,所以我最初是准备将它编入我的一个随笔集出版的。没想到蒙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的胡洪侠兄及汪小玲女士不弃,竟然把它当做一本小书单独出版,书名叫《做书的日子1982-2014》。今天看来,那本书的确是过于简略,许多重要的事情都没有记录下来。

    当时我之所以动了写回忆录的念头,还是因为受了老作家邵燕祥先生的启发。我2014年退休以后,陆陆续续写了一些随笔讲述三十多年做书”背后的故事。文章完成后,我常常会寄给我特别尊敬的燕祥先生恭请指教。一次我到燕祥先生府上拜访,他对我说,“读你的文章,知道你经历的事情不少。你应该系统地记录下来。”我笑说,“写回忆录吗?我还没到年龄呀。”但燕祥先生却说,“你可要抓紧呀。如果等你'到了年龄’,很多事就记不清楚啦。这事我是有教训的。”他的话促使我写了那本7万字的小书。现在回想起来,我需要感谢燕祥先生。因为如果没有那7万字作为基本线索,这本厚度增加几倍的新版回忆录不可能顺利完成。

    当这本书完稿时,有人问我,你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是总结自己,还是启发同行?我回答说,可能两者都有吧。

    从总结自己的角度说,我感到退休以后,自己的心态倾向于怀旧,主观上也有写回忆录的动力。记得有一次,我为了重新编辑一本冯骥才先生十几年前曾经出版的旧作,向大冯索取样书,他在电话中嗔怪我说,“这书是你自己编的,怎么会连样书都不留?”他说,“我告诉你,你做了一辈子编辑,等到退休之后,最大的满足就是欣赏自己编的书!你编过的书可要好好地收藏起来呀!”这些话,我当时听了,并没有很深的感受,但是今天,自己的确是像大冯说的,经常在“翻书忆往”,对着家中的几组大书柜发呆。我知道,这些书,记录了我最重要的几十年人生经历,不仅渗透着我的酸甜苦辣种种体验,同时也凝聚着我对历史、现实和人生的思考。它们就是我人生价值的体现。我属于曾经受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影响的那一代人,对于奥斯特洛夫斯基那段“人生不可虚度”的名言记忆尤深,常以此自我鞭策。而今,在我编辑生涯告一段落的时候,我的确需要给自己走过的道路理一条线索,做一次盘点,进行一次至少是阶段性的总结,也算是对自己的一次考试。当然,面对我曾经手(即以各种方式参与编辑出版过程)的三千本图书,因其总体上已被社会、文化界和广大读者证明是有价值的好书,对于繁荣文化、传播知识、促进社会思想启蒙发挥了一点作用,我的自我考试是及格的。我感到自豪和满足。尽管我一生没当什么官,没发什么财,没成什么名,我也仍然觉得,这辈子过得很值。特别是作为一个读书人,我一生和自己喜爱的图书结伴,从中不仅汲取了太多的营养,而且获得了太多的乐趣。人们说,所谓幸福,就是快乐地生活。我无疑是一个幸福的人。

《一生一事》目录

    若说是启发同行,我倒是不敢夸口说自己有什么经验可以介绍。在中国当代出版界,我属于“生正逢时”的一代人,而且是其中特别幸运的少数人。我曾多次说过,做出版是需要有好平台的。而我先后在4家最著名的出版机构(人民文学出版社、香港三联、北京三联和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享受到这些出版平台带给我的特殊资源和特殊便利条件,时代和环境的双重因素,使我有机会做成了一些别人或许难以做成的事情。所以我并不认为,那些所谓的“成功”就能给同行多少启发。但是我的“不成功”,我的失误也不算少,一些原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因为我个人的种种原因,而留下遗憾和懊悔。有朋友读了我的书稿,说我这本书记录自己内心的遗憾,可能比起表达欣慰和满足还多些。我想,或许正是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同行们引以为戒。

    今年是我从事编辑工作40年,这本书是我40年工作经历的记录。它的视角当然是个人视角,我知道这自有其局限性。世人皆知,编辑总是需要与人合作的。好书通常不是一个编辑单打独斗的成果。一个好汉也需要三个人帮。我曾见到有老编辑写回忆文章提及自己编了某某有影响的作品,因为没有或较少提及他人在其中的贡献而招致同事的非议,以至于引起朋友反目。我极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因为我一直对于几十年来在各种情况下支持我的同事怀有感激之情。所以我在写作时尽量注意,在一些有必要提及同事的成绩时,加入他们的名字。但是,由于这毕竟是一部个人回忆录,受到叙述角度和文体的限制,我言及同事对于某书某事的贡献,仍不可能详尽叙说,有时只是寥寥数语,甚至一笔带过。我希望这些同事可以从他们的角度,对我的回忆做出补充,这样便可以对一些重要的场景进行立体还原。

《一生一事》书脊

    这本书,写的其实还都是做书背后的故事,但我试图用故事说明自己的一些出版理念。这些理念是多位前辈出版人以言传身教留给我的,对我一生影响至深。例如什么是三联传统的精髓,我是从老一代出版家蓝真先生身上读懂的,而且终身受益。我在书中写下了自己对于一些出版理念的固执和坚持,这或许并不能被所有同事和同行认同。我承认这应该也属于见仁见智的范畴。但是,因为我的作品以记录事实为目的,对于已经发生的一些争议和分歧,我也并不回避,而将它们留给后人评说。不过,所有这些都对事不对人,那些不得不讲的故事,我尽力将文字收敛,以讲事实为主,少做评论,以尽可能保持客观。

    在这本回忆录中,我用了不少篇幅,来叙述我们是怎样在“历史的夹缝”中做出版的。出精品,出好书是我的一贯追求,这是我们以自己的出版物开启民智、促进社会进步的途径。为此一定要设法呈现作者富有学术文化价值的精神成果,但在当前环境下,同时又要避免违反出版政策和原则。我一直在实践着老作家王鼎钧先生赠给我的两句话:“改变那不能接受的,接受那不能改变的。”我认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文化理想不可放弃,个人努力不可或缺。

《一生一事》书影

    当年的7万字书稿完成后需要一个序言我想到了刘再复兄再复兄与我交往30多年,我们相知很深。但是他很忙,要读的要写的著作太多。我有些不忍打扰,犹豫再三后,才把稿子发过去。附言请他写序,嘱他“书稿不必细读,序言不必写长,美言不必多说”。然而他几天后便回复了一篇激情洋溢的序言,说了不少令我愧不敢当的好话,使我感动不已。然而我更想说的是,读者应能从这篇序言里见出再复兄的为人和品格。在我结识的作家学者中,再复兄是一位永远怀抱博大的仁爱之心的长者。他热情、淳朴、善良,总是待人以诚,真情交友,内心常存感恩之念。所以他对我的那些美言,也可以看成是他对所有忠于职守的编辑们的赞赏和鼓励。他喜欢和编辑交朋友,对于每一位曾经给予他一点微小支持的编辑,他都会心存感激。这些,读者从他迄今出版了各种版本的著作120多种,他仍然可以清楚地记起每本书责任编辑的姓名,就可以了解。我想起1985年我刚刚认识再复兄时,曾患一场大病,持续高烧一个月不退,在家休息,无法上班。一天晚上,忽然接到再复兄电话,他慰问我之后,告诉我他弟弟在香港工作,如果我需要内陆买不到的外国药品,可以让他弟弟买了寄给我。我当时就流下热泪,说感谢的话都泣不成声。要知道,那时他已经是大名鼎鼎的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而我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编辑!再复兄就是这样一位令人敬重的长者,有他为我作序,我感到深深的荣幸。因为5年前这篇序言的内容,主要是谈他和我之间的交往,对于增补重写后成书的《一生一事》仍然适用,所以本书仍然以此为序。

王鼎钧、刘梦溪和郑勇先生的推荐语

    特别需要感谢97岁高龄的老作家王鼎钧先生和人称“梦公”的文史学者刘梦溪先生,以及我的老同事郑勇先生,他们都提前拨冗阅读了我的回忆,并从不同角度对本书给予热情推荐。感谢香港三联书店叶佩珠总经理和周建华总编辑对我作品的认可。两年前我曾经在那里出版过《那些年,那些人和书一个出版人的人文景观》,这次他们又欣然接纳此书,令我极受鼓舞。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张轩诵先生,他细心检查了全部史料,帮我匡正和弥补了一些错漏。同时我也要感谢香港的持恒基金。这家基金是为纪念三联老前辈蓝真先生(和持恒学友)而创办的,我的两本书在香港出版,他们都在经济上给以支持。香港三联和持恒基金为我所做的一切,都让我时时感受到三联人的深情,让我倍觉温暖。

    最后,我还想说,感谢我的家人对我选择编辑作为终身职业的理解和支持,也感谢读者多年来对我所编所写图书的厚爱。希望大家喜欢这本书。

2022622

作者简介

李昕,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1982年起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14年,曾担任社长助理兼编辑室主任。后曾担任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总编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编辑。2014年退休后至今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特约编审和特约出版策划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赵家璧与《编辑忆旧》(赵修慧)
范用先生的故事
杨绛:走在人生边上
读李昕《一生一事》
沈公十日谈 之一
深深的思念 ——我和王学泰先生交往二三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